灵命日粮

雅米是灵命日粮的青年事工,来和我们一起使用《灵命日粮》灵修,享受与上帝亲近的甘甜!

灵命日粮:痛苦中的平安

/
在我学习倚靠上帝忍受身体的长期疼痛时,小小的挫折都会让我感觉有如强敌重击。有时是右边被刺一下,有时是从背面被猛推一把,或一拳正中鼻心。每逢这些时刻,我的力量消退,又无法立即得到解脱,逃走躲开似乎是个好主意。但我无法躲避身上的疼痛,也不能改变我的处境,更不能无视我心中的情绪,只好慢慢学习倚靠上帝,让祂带领我度过。 当我需要鼓励,安慰与勇气时,我会以祷告的心仔细阅读诗人所写的诗篇,他们诚实地将自己的情况带到上帝面前。我最喜欢的其中一篇诗篇,是大卫王逃避他儿子押沙龙时所作的诗。那时,押沙龙想取大卫的性命,夺取他的王位。虽然大卫哀叹自己痛苦的景况(诗篇3篇1-2节),但他仍信靠上帝的保守,期盼上帝回应他的祷告(3-4节)。大卫并没有因忧虑或害怕可能发生的事而寝食难安,因为他相信上帝会扶持和搭救他(5-8节)。 身体或情绪上的痛苦,往往就像凶猛的敌人。当我们疲惫不堪,又不知这样的痛苦何时才能结束,或

灵命日粮:辽阔之地

/
贾艾梅(Amy Carmichael,1867-1951年)以营救印度孤女并让她们展开新的生活而知名。在这项让她精疲力尽的事工中,也有她所说的“异象时刻”。在她的一本著作中曾经提到:“在忙碌不堪的一天当中,上帝却让我们能瞥见祂所应许的‘辽阔之地’,扣住了我们的心弦,使我们为之驻足。” 先知以赛亚说到,那些悖逆上帝的子民有一天会回转归向祂,正如他说:“你的眼必见王的荣美,必见辽阔之地”(以赛亚书33章17节)。看见这片“辽阔之地”,就是指眼光超越现今的境况和条件,举目向上,获得永恒的视角。在困境中,上帝使我们能从祂的观点来看我们的生命,且重获盼望。“因为耶和华是审判我们的,耶和华是给我们设律法的,耶和华是我们的王,祂必拯救我们”(22节)。 每一天,我们都能选择要灰心低头向下看,或要举目看那“辽阔之地”,仰望那位威严的全能主(21节)。 贾艾梅在印度付出了超过半世纪的岁月,帮助急待救援的年轻

灵命日粮:无可回头

/
越过卢比孔河不只是指渡河到对岸。古罗马帝国的法律规定,将领不能率领武装部队进入罗马。所以,在公元前49年,当凯撒带领他麾下的第13军团,越过卢比孔河进入意大利时,就是叛变行为。凯撒所做的决定造成无可挽回的影响,以致罗马在他夺取统治权之前,历经好几年的内战。直至今日,“越过卢比孔河”仍用来隐喻“逾越界限,无可回头”。 有时,我们说出口的言语,也可能会逾越人际关系的卢比孔河。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出口的言语可能让人得帮助与安慰,也可能让人受伤,有如凯撒向罗马进军那般,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雅各描绘了一幅关于言语的图像,他说:“舌头就是火,在我们百体中,舌头是个罪恶的世界,能污秽全身,也能把生命的轮子点起来,并且是从地狱里点着的。”(雅各书3章6节) 若我们觉得自己跨越了别人的卢比孔河,就应该请求对方的原谅,以及上帝的赦免(马太福音5章23-24节;约翰一书1章9节)。但防范胜于治疗,更好的方法是

灵命日粮:回应呼召

/
在2015年8月,我正准备进入一所离家几个小时车程的大学就读,我知道自己毕业后或许也不会搬回来了。顿时,万千思绪浮现脑海:我怎么可以离开家乡,离开家人和教会呢?如果上帝呼召我去另一个州或别的国家,那该怎么办? 当上帝呼召摩西去见法老,将祂的百姓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时(出埃及记3章10节),摩西感到害怕,我也像他一样,因我不想离开自己的舒适圈。没错,摩西后来顺服且跟从了上帝,但刚开始时,他反问上帝,也要求上帝差派其他的人去(11-13节,4章13节)。 摩西的例子让我们看到,当我们清楚上帝的呼召时,就不该质疑,而是致力效法门徒的回应。当耶稣呼召门徒时,他们便舍下一切跟从了祂(马太福音4章20-22节;路加福音5章28节)。恐惧是人的天性,但我们可以相信上帝的计划。 离开温暖的家对我来说很不容易。但当我不断地寻求上帝,祂便为我开路,让我确信自己正走在祂指引的道路上。 当上帝指引我们离开自己的舒

灵命日粮:上帝的指纹

/
菈格.史提芬斯(Lygon Stevens)喜欢和哥哥尼克(Nick)一起登山。他们都是登山老手,也曾一同登上北美最高峰麦金利山(德纳利山)。然而,2008年1月,他们在科罗拉多州的山上遇上一场雪崩,尼克受了伤,而年仅20岁的菈格则不幸罹难。后来,尼克在妹妹的一个背包中发现她的札记,其中的内容让他深得安慰。菈格在札记中写下了她的反思,祷告和对上帝的赞美,其中她写道:“我是一件有上帝签名的艺术品,但尚未完工,其实祂只是刚开始动工……我身上有上帝的指纹。这世上绝不会有人和我一样……而我这一生将有别人无法胜任的任务。” 虽然,菈格已不在人世,但她的生命故事和她留下的札记,仍让许多人得着鼓舞和激励。 我们都是按上帝的形象所造(创世记1章26节),所以每个人都是“有上帝签名的艺术品”。如同使徒保罗所说:“我们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上帝所预备叫我们行的。”(以弗所书2章

灵命日粮:应许的确据

/
我朋友小的时候,她的哥哥也还是小孩子,但他再三向我朋友保证,只要她愿意“相信”,一把打开的雨伞就足以撑起她的重量。所以她就“凭信心”从谷仓的屋顶上跳下来,结果不但摔得不醒人事,还有轻微的脑震荡。 凡是上帝所应许的,祂一定会成就。然而,当我们要求上帝实现应许时,就必须先确定上帝的话的确是这么说。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肯定上帝必会按祂所应许的来成就。信心必须建立在上帝清楚且毫无疑义的应许上,这样的信心才有力量,否则就不过是妄求而已。 举例来说,上帝应许我们:“凡你们所愿意的,祈求就给你们成就。你们多结果子,我父就因此得荣耀”(约翰福音15章7-8节)。这段经文并不是指上帝会应允我们所有的祈求,而是每当我们努力追求圣洁公义,即渴慕保罗所说的“圣灵的果子”(加拉太书5章22-23节),祂会乐意赐给我们。若我们渴望成为圣洁,并向上帝祈求,祂也会帮助我们。属灵生命的成长和人的成长一样都需要时间,必须循序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