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
雅米是灵命日粮的青年事工,来和我们一起使用《灵命日粮》灵修,享受与上帝亲近的甘甜!
灵命日粮:反复思想
/
0 评论
每天送女儿上学后,我都必须走1.5公里的路程回家,只要我愿意,这就成为我背诵圣经中一些经节的好时机。我发现在那段时间内所背诵的圣经节,常常在当天会再度浮现心中,带给我安慰和智慧。
摩西在装备以色列民进入应许之地的时候,他要百姓谨守遵行上帝的诫命和律例(申命记6章1-2节)。摩西希望以色列民兴盛,便吩咐他们将这些诫命和律例谨记在心,并要与他们的儿女一起谈论(6-7节),甚至要将这些话系在手上,戴在额上(8节)。摩西不希望以色列民忘记上帝的吩咐,而是盼望他们能成为敬畏上帝的百姓,并得享上帝所赐的福。
今天我们应如何思索上帝的话呢?或许我们可以写下一节经文,每当洗手或喝水小憩时,就拿起来读一读,并放在心里反复思想。或在睡前细细思想一小段的经文,作为一天的结束。或者也可以用其他许多方法,帮助我们将上帝的话牢记在心!
—潘艾梅
灵命日粮:创世以前
/
每当我在儿童主日学谈到上帝永恒的本质时,总有几个特别喜欢思考的学生会问道:“如果上帝没有开始和结束,而且永远存在,那么祂在创造我们之前,都在做些什么呢?祂怎么运用时间呢?”我通常会回答说这是个奥秘。但最近我发现,其实圣经已经为这个问题提供了答案。
在约翰福音17章,当耶稣向天父祷告时,祂说:“父啊,……创立世界以前,祢已经爱我了”(24节)。这是上帝藉着耶稣向我们显明:在上帝创造这个世界之前,上帝这位三一真神的三个位格已经存在了,圣父,圣子和圣灵彼此相爱。当耶稣接受洗礼时,上帝差派祂的灵如同鸽子,并且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马太福音3章17节)。我们可以说上帝身分中最根本的层面,就是这显露的,赐生命的爱。
这个关于上帝的真理,是多么奇妙又让人兴奋啊!透过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圣灵彼此流露的爱,正是认识上帝本质的关键。上帝在创始之前做些什么呢?祂一直在爱,因为祂就是爱(约翰一书4章8
灵命日粮:改变视角
/
我的家乡经历了三十年来最严峻的冬天。我在寒风中花了好几个钟头铲除厚厚的积雪,以致肌肉酸痛不已。然而,这一切好像白费工夫。我进到屋内,疲惫地脱下靴子时,一阵温暖迎面而来,孩子们也围绕在火炉旁。当我从温暖的家中望向窗外时,我对寒冬的视角完全改观。我看见的不再是有更多的事情要做,乃是银妆素裹的树木,以及一片被白雪覆盖的纯白冬景。
当我读到诗人亚萨所写的诗篇73篇,我看到他也经历了类似但更强烈的转变。一开始,他为世界看似不公,恶人看似享福而哀叹。他甚至怀疑过敬虔的生活,为别人的益处而生活是否有价值(13节)。但当亚萨进入上帝的圣所时,他的视角就改变了(16-17节):他想起上帝会妥善地处理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与上帝同在是何等美好!(28节)
当我们因世界上看来无止境的问题而心寒时,我们可以藉由祷告进到上帝的圣所,只要想到“上帝的判断比我们的更好”这改变生命,转变视角的真理,心中便
灵命日粮:渴慕上帝
/
有一天,女儿带着我们一岁的孙儿前来探望我们。我正准备要出门办点事,但只要我一走出房门,孙儿就开始嚎啕大哭。他哭了两次,每次我都走回来陪他一下。当我第三次准备出门时,他的小嘴又开始颤动。那时,我女儿说:“爸,你为什么不干脆带他一起去呢?”
任何一位祖父母都可以告诉你,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我当然带着孙儿开车出门了,因为我爱他。
同样地,我们心中对上帝的渴慕,祂也会以爱来回应,你想这是多么美好啊!圣经提醒我们,“上帝爱我们的心,我们也知道,也信”(约翰一书4章16节)。上帝不是因为我们做了什么,或没做什么才爱我们。祂的爱完全不是在于我们是否配得,乃是在于祂的良善和信实。即使我们周遭的世界是刻薄无情的,我们仍可倚靠上帝不变的爱,并以此为我们盼望和平安的源头。
我们的天父藉由赐下祂的爱子和圣灵,彰显祂对我们的爱。上帝爱我们,且这爱永不止息,这是多么令人得安慰的确据啊!
—庞雅各
灵命日粮:期盼等候
/
在英国牛津大学,每年5月1日的一大清早就有群众聚集,为要迎接春天的到来。清晨六点,莫德林学院的合唱团便会在莫德林塔楼顶上歌唱,上千名群众在黑暗中引颈期盼,等候在歌声和钟声中迎接黎明的第一道曙光。
正如这些参与欢庆的群众,我也经常等候,等候主回应我的祷告,等候主的带领。虽然,我不清楚要等到何时才有结果,但我学习带着期盼等候。在诗篇130篇中,诗人写到自己深陷苦难,仿佛面对最深沉的黑夜。在困境中,他选择信靠上帝,并像个宣布黎明到来的守夜人一样儆醒。正如他说:“我的心等候主,胜于守夜的等候天亮,胜于守夜的等候天亮。”(6节)
诗人深信上帝必信实地驱走黑暗带来光明,这种期盼让他即使身处苦境中仍有盼望。圣经中所有上帝的应许,让诗人在还未看到一线曙光时,仍有盼望继续等候。
如果你正身处于黑夜之中,盼望你也能因此得着激励。无论是在今生或在天家,黎明终将来到!但与此同时,千万别放弃盼望,要继续仰望主的拯救
灵命日粮:打破枷锁
/
当我们造访位于东非地区,桑吉巴尔石头城的圣公会大教堂,发现这座教堂的原址曾是东非最大的奴隶交易市场时,我们都百感交集。这座教堂的设计师要藉着实体建筑的象征,表达出福音打破奴役枷锁的深层意义。这个地方不再是一个充满罪恶与暴行之处,而是成为彰显上帝丰富恩典之地。
那些建造这座大教堂的建筑师要表达的是耶稣如何在十字架上受死,断开罪恶的枷锁,让人得到释放与自由,如同使徒保罗在以弗所书中写道:“我们藉这爱子的血得蒙救赎”(1章7节)。“救赎”这个词在此处指的是旧约时代中的交易概念,也就是将人或物品重新再买回来。而耶稣所作的,正是将人从犯罪,作恶的奴役生涯中买赎回来。
保罗在以弗所书1章3-14节提及,当他想到自己在基督里所得到的自由时,心里就洋溢着无限的喜乐。他一次又一次地赞美,指出上帝使我们蒙恩得救,藉着耶稣受难让我们得以脱离罪恶的枷锁。我们不再作罪的奴隶,因我们已得着释放,可以自由地为上帝和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