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
雅米是灵命日粮的青年事工,来和我们一起使用《灵命日粮》灵修,享受与上帝亲近的甘甜!
灵命日粮:丰盛有余
/
0 评论
有个童话故事,说到一个穷苦的乡下男孩巴塞洛缪,有一天他脱帽要向国王致敬时,立刻又有一顶一模一样的帽子出现在头上。国王以为男孩未脱帽不尊敬他而勃然大怒,于是将巴塞洛缪带回皇宫接受惩处。巴塞洛缪脱了450顶帽子,过后一顶就比一顶更加奢华,第五百顶帽子还镶满宝石与羽毛,让国王看了羡慕不已,决定赦免巴塞洛缪的罪,并用500枚金币买下他的帽子。最后,巴塞洛缪的头上不再出现帽子了,他重获自由,开心地抱着金币回家,解决了家人的生活问题。
圣经中也描述一名寡妇因债务问题来请求以利沙帮忙,她担心两个儿子将被卖为奴隶抵债(列王纪下4章)。这名寡妇除了一瓶油之外,别无所有。然而上帝却藉着这瓶油供应她的需要,让她将油倒满所有借来的空器皿,使她不仅可以卖油还债,他们还可以靠所剩的油度日(7节)。
正如上帝让穷寡妇得到供应,祂也同样让我得到救赎。因为罪的缘故,我本是一无所有,但耶稣不仅为我清偿了所有的罪债,而且还赐给
灵命日粮:离而不弃
/
在侄女准备到麻州就读波士顿大学研究所的前夕,我在向她道别的那一刻,不禁哽咽。虽然读大学的那四年她就已离家,但当时还未跨出州境,只要两个半小时的车程就能和她碰面,可是现在她将离家1,200公里了。我们再也无法经常见面聊天,我只能相信上帝必看顾她。
当保罗跟以弗所教会的长老们告别时,或许也是这样的心情。他建立了这间教会,并且教导他们达三年之久。保罗说这些长老对他而言,就如家人般亲近。那时,保罗将前往耶路撒冷,再也见不到他们了。
但保罗给以弗所教会留下了临别赠言。虽然保罗无法继续教导他们,以弗所的信徒却不必感到被遗弃,因为上帝将继续以祂“恩惠的道”(使徒行传20章32节)来培育他们成为教会的领袖。保罗会离开他们,但上帝将永远与他们同在。
无论是儿女将要离巢,或是亲友远去他方,与人道别并不容易。他们将离开我们的身边,展开新的生活。当我们放开他们的手时,要相信上帝必牵着他们的手。祂将继续塑造他们的生
灵命日粮:以帐棚为家
/
明尼苏达州以拥有许多美丽湖泊而闻名,我在此成长,所以也特别热爱在野外露营,享受上帝创造的美好。然而睡在一个摇摇欲坠的帐棚中,却并非我所好,特别是有时“屋”漏偏逢连夜雨,把睡袋弄得湿答答的。
因此,当我想到有位信心伟人曾以帐棚为家,时间甚至长达一百年时,让我不得不佩服。亚伯拉罕在75岁那年,听见上帝呼召他离开故乡,好使他成为大国(创世记12章1-2节)。亚伯拉罕就顺服,相信上帝必持守祂的应许。因此在他人生接下来的岁月里,直到175岁过世为止(25章7节),他都离乡背井住在帐棚里。
或许我们并不像亚伯拉罕那样,蒙召过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但即使我们爱世上的人,也愿意服事他们,但我们仍渴望有一个温暖的家,能带给我们安全感。然而,当人生的疾风抽打我们单薄的帐棚,雨水不断浸透时,我们可以像亚伯拉罕一样,满怀信心等候那座将临的城,“就是上帝所经营,所建造的”(希伯来书11章10节) 。就如亚伯拉罕,我
灵命日粮:西门的回应
/
拉夫吉在斯里兰卡从事青年事工,已超过十年之久。他常和年轻人一起交流,和他们玩在一起,听他们说话,开导和教育他们,甚至直到深夜。他喜欢服事年轻人,但有时看着大有前途的学生离开信仰,却使他沮丧不已,让他觉得自己就像路加福音5章里的西门彼得一样。
当时西门整夜劳碌地捕鱼,却一无所获(5节),他既灰心又困倦。然而,当耶稣要他“把船开到水深之处,下网打鱼”(4节)的时候,西门回答说:“依从祢的话,我就下网。”(5节)
西门能如此顺服,可真不容易!身为一名经验老到的渔夫,他当然知道太阳升起后鱼群便会潜入湖底,而他们使用的拖网根本捞不到深处的鱼群。
然而,他愿意信赖耶稣,也因此得着奖赏。西门不仅满载而归,还更深切地认识了耶稣的身分。西门不再称呼耶稣“夫子”(5节),而是称祂为“主”(8节)。的确,“听从”常能使我们亲眼看见上帝的作为,并与祂更亲近。
或许,此时上帝也正在呼唤你再次“下网打鱼”,愿我们能像
灵命日粮:酸甜人生
/
孩子在学步时,首次尝到柠檬的滋味,他咬了一口柠檬片,皱起鼻子,伸出舌头,眯着眼睛说:“酸酸!”
我不禁莞尔,伸手拿起柠檬片,打算扔进垃圾桶。“不要!”他摇摇摆摆地抓着柠檬片跑出厨房,不让我把它丢了。“还要!”他噘起嘴唇,吸吮汁液四溅的柠檬片。最后,他终于把干瘪的果皮拿给我,那股酸味让我不禁皱眉。
其实,我的味蕾恰恰反映出我对生命中甜蜜时光的偏好。我会尽量避开所有带着苦味的事物,这让我想起约伯的妻子,她似乎与我一样,逃避苦难的酸楚滋味。
约伯当然不喜欢深陷苦难,但是他在锥心刺骨的痛苦中,仍然荣耀上帝(约伯记1章1-22节)。当约伯的身体饱受毒疮的折磨时,他忍受煎熬(2章7-8节)。约伯的妻子叫他弃绝上帝(9节),但他的回应却是坚定信靠上帝走过一切苦难与痛楚(10节)。
通常谁都不想尝到人生的痛苦滋味。我们在受到伤害时,甚至会责怪上帝。但上帝使用试炼教导我们信靠祂,倚靠祂,顺服祂,还加力量使我
灵命日粮:每天祷告
/
歌手兼词曲创作者罗伯特.哈姆雷特(Robert Hamlet)写过一首《为我祷告的妇人》,以表达对他母亲的感谢。每天早晨在孩子出门去搭校车前,母亲一定会为他们祷告。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听到哈姆雷特唱这首歌之后,也决定要为自己的小孩祷告。结果发生了一件温馨感人的事!这位母亲在儿子出门之前为他祷告,五分钟后,他回来了……带着整群等校车的孩子。这位母亲大吃一惊,问他发生了什么事。她的儿子回答说:“他们的妈妈没有为他们祷告。”
保罗在以弗所书力劝我们“随时多方祷告”(6章18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落实对上帝的倚靠非常重要,因为许多孩子开始学习信靠上帝,便是藉由他们从最亲近的人身上,观察到真实的信心(提摩太后书1章5节) 。若要让孩子了解祷告有多么重要,最好的方法便是为孩子祷告,也与他们一同祈祷。我们可以藉着这样的方式,让他们感受到自己需要倚靠上帝。
当我们藉由立下“无伪之信”的榜样来“教养孩童”(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