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

雅米是灵命日粮的青年事工,来和我们一起使用《灵命日粮》灵修,享受与上帝亲近的甘甜!

灵命日粮:永远爱着

/
想要在一天的生活中完全不被人冷落,漠视或贬低,几乎是不可能的。有时,我们甚至也会贬低自己。 大卫的仇敌以羞辱的言辞,欺凌,恐吓和嘲讽大卫,打击他的自尊和自信,使他灰心沮丧(诗篇4篇1-2节),所以大卫恳求上帝将他从困苦中拯救出来。 接着,大卫想起:“耶和华已经分别虔诚人归祂自己”(3节)。在这节经文中翻译为“虔诚人”的希伯来原文,按字面的意思来说,是指上帝立约的爱,所以“虔诚人”也可翻译为“那些上帝会永永远远爱着的人”。 我们也必须铭记:上帝永远爱着我们,祂以特别的方式将我们分别出来,视我们如同祂的爱子般宝贵,祂召我们永远作祂的儿女。 在失望沮丧时,我们可以提醒自己,我们已经白白领受从天父而来的爱,我们是祂挚爱的孩子,人生的终点并非绝望无奈,而是平安喜乐(7-8节)。上帝从不放弃我们,而且祂从未停止对你,对我的爱。 —罗大卫

灵命日粮:云消雾散

/
当我们在慕尼黑郊外的乡村旅馆投宿时,已是深夜时分。舒适的房间竟然有一个阳台,令我们喜出望外,可惜夜色深沉,再加上浓雾弥漫,眼前一片幽暗。然而,几个小时后,太阳升起,浓雾渐渐消散,我们就能看见昨夜被雾色笼罩的景致,竟是如此诗情画意。羊群在平静葱绿的草地上吃草,脖子上的铃铛发出清脆的声响。天空中的朵朵白云,更像是体型庞大,毛绒绒的羊群一般! 有时候,生活也可能被绝望的层层迷雾所覆盖。我们也许会因幽暗的处境,而失去盼望。但正如阳光能拨开迷雾,我们对上帝的信心也能除去怀疑的阴霾。希伯来书11章将信心定义为:“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1节)。接着,又提到挪亚的信心,上帝所晓谕的是挪亚未见的事,但他却愿意顺服(7节)。而亚伯拉罕也是大有信心,尽管他还不知道要往哪里去,他仍听从上帝的指示(8节)。 纵使我们从未见过上帝,也无法时刻感受到祂的存在,但上帝确实一直与我们同在,祂也会帮助我们

灵命日粮:避免纷争

/
一天早晨,住在澳洲珀斯的穆赫兰发现他的车子不见了。此时,他才意识到自己不小心将车子停在禁区内,车子被拖走了。想到必须缴付600澳元的拖车费与违规停车罚款,穆赫兰就感到非常懊恼,但他决定不迁怒于负责将他车子取回的工作人员。于是,他非但没有发泄自己的怒气,反倒写了一首幽默的短诗描述此事,并且朗读给在拖车场的一位工人听。对方非常喜欢这首诗,原本可能会上演的激烈争吵也消弭无形。 圣经箴言教导我们:“远离纷争是人的尊荣”(20章3节)。所谓的“纷争”,是指人与人之间因为观点不同,导致私下有摩擦冲突,或公然爆发怒火。 上帝已赐下让我们与他人和睦相处的资源。祂的话语让我们知道,生气可以不必演变成雷霆之怒(以弗所书4章26节) 。祂的灵使我们能够熄灭那愤怒的火苗,不以行动或言词,去回击那些惹恼我们的人。祂也赐下榜样,使我们在被激怒时,能够效法主耶稣(彼得前书2章23节) 。祂是有怜悯,有恩典的上帝,不轻易

灵命日粮:学习语言

/
在一间牙买加的小教堂中,我站在会众面前,尽我所能以当地的方言向大家问安:“哇关,牙买加?”回应比我预期的好,会众都报以微笑以及热烈的掌声。 实际上,我说的只不过是一句牙买加方言常用的问候语:“你好吗?”但在他们耳中听到的却是:“我很在乎你,所以我要说你的语言。”当然,我会的牙买加方言十分有限,但一扇门已就此打开。 当使徒保罗站在雅典人的面前时,他让他们知道自己明白雅典人的文化。保罗告诉他们自己注意到他们的祭坛上有位“未识之神”,而且还引用他们的诗人所写的话。当然,保罗过后传讲关于耶稣复活的信息,不是每个人都相信,但有些人说:“我们再听你讲这个吧!”(使徒行传17章32节)。 圣经教导我们,当我们向人传讲耶稣和祂所赐的救恩时,找到他们所在乎的事,就如同开启了传福音的一扇门(参阅哥林多前书9章20-23节) ,学习他们的语言就是很好的例子。 当我们能够以对方的语言,或所在乎的事作为切入点,将更

灵命日粮:温柔触摸

/
加拿大地铁的乘客见证了一个紧张的时刻,最后却看到感人的一幕。有个年轻人在列车上大声嚷嚷,说些威吓的话,吓坏了其他的乘客。但一位七十岁的老妇人却走向他,伸手轻轻拍拍他的肩膀。老太太慈爱而温柔的触摸让年轻人冷静了下来,最后他眼泛泪光地瘫坐在车厢地板上,对老太太说:“谢谢妳,老奶奶。”接着便起身离开了。过后,老太太承认自己当时也很害怕,但她说:“我是个母亲,而他需要有人安抚他。”虽然在理智上,当时她应该与这个年轻人保持距离,但她却因为爱而承担了风险。 耶稣能了解这样的怜悯。当那个绝望,身上长满大麻风的人出现在耶稣面前,恳求祂医治的时候,耶稣不像那些冷眼旁观的人一样充满恐惧,也不像那些宗教领袖一样无计可施,只会遵照律法,谴责那人竟把大麻风带进村子里(利未记13章45-46节) 。相反地,耶稣向这位可能多年来都无人触摸的人伸出援手,并且医治了他。 感谢上帝,耶稣来到世上,祂以温柔的双手和怜悯的心怀,

灵命日粮:不要放弃

/
五十多年来,鲍伯·福斯特一直都是我的好友兼属灵导师,他从未放弃过我。他持久的友情和鼓励,曾帮助我走过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 当我们所认识的人面对极大的需要时,我们可能会下决心想帮助他们,但若是看不到即刻的效果时,我们的决心就会开始动摇,甚至最后可能会放弃。我们原本以为施予援手,马上就能看到改变,没想到竟要长久持续地提供帮助。 使徒保罗劝勉我们,在帮助人走过生命中的颠簸和挣扎时,必须要有耐心,正如他写道:“你们各人的重担要互相担当,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加拉太书6章2节)。保罗将帮助他人比喻为农夫期盼收成,需要下工夫,花时间,以及耐心等候。 我们应该为所关心的人祷告多久,付出多少呢?保罗说:“我们行善,不可丧志;若不灰心,到了时候就要收成”(9节)。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多少次呢?保罗的回答是:“有了机会,就当向众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当这样。”(10节) 主耶稣鼓励我们今天就来信靠祂,以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