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

雅米是灵命日粮的青年事工,来和我们一起使用《灵命日粮》灵修,享受与上帝亲近的甘甜!

灵命日粮:从这里开始

/
这一天,我到郊外散步,经过一个近乎干涸的池塘,发现一朵独自盛开的莲花。我不禁想起清朝诗人王文治的诗句:“方塘水静无风动,一朵白莲随意开。”我相信很少人会看到这朵花,也无人欣赏。我心想,既是如此,为何要在这样的地方展现芳华? 其实大自然的美从来就不是一种浪费,而是日复一日地展示着那位造物主的真实,良善与美好。每一天,大自然都以崭新鲜活的方式宣告上帝的荣耀,但对于大自然的美,我能否从中看见上帝呢?或是匆匆一瞥,耸耸肩不以为意呢? 自然万物都在传扬造物主的美善。一朵灿烂的雏菊,辉煌的日出,或一棵树所展现的对称之美,都可以让我们向上帝献上敬拜,尊崇和感恩。 作家鲁益师曾提到,在一个炎热的夏天,他与朋友在森林中散步。鲁益师问他的朋友,要培养一颗感恩的心最好的方法是什么?他的朋友就从路旁的小溪里,取了一点水泼在自己的脸上和手上,并说:“何不就从这里开始?”鲁益师说就在那一刻,他学到了一个重要的原则:“

灵命日粮:凡事谢恩

/
我们住的市郊住宅区时常停电,大家都抱怨连连。有时一周会停电三次,停电的时间甚至长达24小时,让整个社区陷入一片黑暗。我们连基本的家电都无法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 我们的基督徒邻居常问我:“碰到这样的事,我们也要感谢上帝吗?”她是指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18节所说:“凡事谢恩,因为这是上帝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我总是告诉她:“那当然啰,我们凡事都要感谢上帝。”然而,我们虽这样说,但遇到停电时还是会忍不住抱怨,真是自相矛盾。 但是有一天,我们对凡事谢恩有了新的看法。那天我下班回家,看见邻居颤抖地哭着说:“感谢上帝,幸亏那时候停电,否则恐怕我们早就家毁人亡了!” 原来一辆垃圾车撞上了她家门前的电线杆,并扯下好几户民宅上方的高压电缆线。若是在照常供电的情况下,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伤亡,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在困境中确实很难说:“主啊,我感谢祢。”但即使当时我们不明白上帝的旨意,仍然可以感谢祂,祂在

灵命日粮:主看顾你

/
我参加了一个作家的交流网站,大家时常在线上互相加油打气。有一次,我饱受压力,倍感焦虑,便在线上大吐苦水,其中一个朋友说:“我了解。”因着她的话,我得到了安慰与平安。她了解我的期望,恐惧,挣扎和梦想,而且她真的关心我。 朋友这句简洁有力的鼓励,让我联想到亚伯兰家中的使女夏甲。那时,撒莱与亚伯兰多年期盼能有子嗣而未得。于是撒莱依循当时的文化习俗,让亚伯兰与夏甲同房。可是夏甲怀孕后就轻看撒莱,撒莱因而苦待夏甲,所以夏甲就逃到了旷野。 耶和华看见夏甲的困境,了解她的痛苦与难过,就赐福给她,并应许她的后裔将极其繁多。在与耶和华相遇后,夏甲称祂为“看顾人的上帝”(创世记16章13节),因她知道自己并不孤单,也没有被抛弃。 如同夏甲一样,我们也蒙上帝的看顾与关爱。或许我们会觉得被朋友,家人忽略或拒绝,但我们知道,上帝不仅看见我们面对周遭环境时的表现,祂还了解我们内心的感受与恐惧。祂赐下的话语,带给我们生

灵命日粮:得享美福

/
四岁的亚瑟知道妈妈要带他出门,就开心地穿上他最喜爱的连帽T恤。T恤的帽子是呲牙咧嘴的鳄鱼头造型,亚瑟的小脸蛋看似被鳄鱼吞噬了!妈妈看了觉得头疼,因她要带亚瑟去拜访好久没联络的朋友,希望亚瑟能让他们留下好印象。 于是,她对儿子说:“宝贝,今天穿这件衣服可能不太好喔!” 亚瑟开心地说:“当然好啊!” 她又问亚瑟说:“哦,你觉得什么时候穿这件衣服最好呢?”亚瑟说:“每天啊,开心的时候啊!”最后,妈妈让他高高兴兴地穿着那件T恤出门了。 这个快乐的小男孩似乎体现了传道书3章12节的精髓:“人不如时常欢乐,一生享福”(现中修订版)。传道书的论述常被误以为是消极悲观的,因为这本书是以人的角度,而非以上帝的观点来写。一如作者所罗门王问道:“这样看来,做事的人在他的劳碌上有什么益处呢?”(9节)其实在传道书里,我们可以看到盼望。正如所罗门王说:“人人吃喝,在他一切劳碌中享福,这也是上帝的恩赐。”(13节)

灵命日粮:祂永远看顾

/
那一天,我的小女儿从德国慕尼黑搭乘飞机,前往西班牙巴塞罗那。我打开电脑,连结我最喜欢的航班追踪网站,以确认她的航程。我输入女儿的航班号码后,电脑荧幕显示她的飞机已经越过奥地利,正绕过意大利北部。从那里,飞机将飞越地中海,法国里维埃拉南部,前往西班牙,预计会准时到达巴塞罗那。看来,我唯一不知道的就是空服员为她提供了什么样的午餐! 为什么我想知道女儿在哪里?情况如何呢?因为我爱她,我在乎她,关心她在做什么,想知道她生命中的一切。 在诗篇32篇,大卫颂赞上帝对我们的饶恕,带领与劝戒,是何等宝贵。然而,天父上帝并不像我们世上的父亲那么有限,祂不只知道我们的一切,还了解我们内心最深的需要。上帝应许我们:“我要教导你,指示你当行的路;我要定睛在你身上劝戒你。”(8节) 无论我们今天的景况如何,我们都可以信靠上帝的同在和看顾,因为“倚靠耶和华的,必有慈爱四面环绕他”(10节)。 —麦大卫

灵命日粮:树之语

/
在英国文学最早期的基督教诗歌中,有一首描述耶稣基督受难的古老诗歌,称为《十字架之梦》。这首古诗将十字架拟人化,从十字架的观点重述基督受难的过程。当它还是一棵树时,知道自己要被人用来钉死上帝的儿子,它起初是拒绝接受。但基督最后得到这棵树的合作,好让一切相信祂的人得着救赎。 在伊甸园里,人类始祖无法扺挡诱惑,违背上帝的吩咐,吃了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以致罪进入世界。而后来,上帝的儿子来到世上,祂为了全人类的罪,舍身流血,代替我们被钉死在由树木制成的十架上。基督“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彼得前书2章24节)。 十字架是转捩点,让所有相信基督的人都得到拯救。基督受难之后,十字架成为奇妙的记号,代表上帝的儿子流血牺牲,救我们脱离罪恶与死亡。十字架是上帝爱世人,笔墨难书的奇妙证据。 —费丹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