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
雅米是灵命日粮的青年事工,来和我们一起使用《灵命日粮》灵修,享受与上帝亲近的甘甜!
灵命日粮:服事基督
/
0 评论
一位朋友告诉我:“当我跟别人说我是一名秘书时,有些人会对我投以同情的眼光。然而,一旦得知我是谁的秘书,他们便会对我刮目相看!”换句话说,我们的社会倾向于轻看某些职业,除非这些工作是跟权贵显要有关。
然而,身为上帝的儿女,不论我们的老板是谁,我们都能以自己的职业为傲,因为我们是在服事主耶稣。
在以弗所书6章,保罗说无论作仆人或作主人,都是在服事那位在天上的主。所以,我们做任何事都必须发自内心,并秉持诚实,战兢的态度,因为我们服事和工作的对象是基督。如同使徒保罗提醒我们:“甘心事奉,好像服事主,不像服事人。” (以弗所书6章7节)
无论是接听电话,当司机,做家事,或是做生意,我们能够在各样的事上服事主,实在是主所赐的殊荣!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微笑,开心地工作,别忘了,不论我们做什么都是在服事上帝。
—欧凯拉
灵命日粮:偏远之地
/
特里斯坦·达库尼亚岛(Tristan da Cunha Island)以与世隔绝的地理位置而著名。它是世界上最偏远的人居岛屿,这还得感谢那288位住在岛上的居民。这个遗世独立的小岛坐落于南大西洋,距离最近的南非大陆约2,816公里。任何人想要前往岛上一游,都必须乘船七天才能抵达,因为岛上没有飞机场。
当耶稣行神迹喂饱数千名饥饿的群众时,祂和门徒正处在偏僻的地区。耶稣在行奇事之前,祂对门徒说:“这众人⋯⋯同我在这里已经三天,也没有吃的了。我若打发他们饿着回家,就必在路上困乏” (马可福音8章2-3节) 。因为他们身处于偏远的乡下地方,不容易取得食物,群众在求助无门的情况下,只能全然倚靠耶稣。
有时候,上帝允许我们来到荒凉的偏远之地。在那里,祂是我们唯一的帮助。上帝供应的大能,不会受到环境的限制。祂既能使无变有,创造整个世界,祂也必能照祂荣耀的丰富,超越我们所处的环境,在基督耶稣里,使我们一切
灵命日粮:学习去爱
/
有人认为,爱会让我们容易受伤。有时,我们可能会心想:“对方都不领情,为什么我要爱他呢?”或是:“为何要因爱而受苦呢?”然而,使徒保罗却要我们去追求爱,他说:“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你们要追求爱。” (哥林多前书13章13节-14章1节)
英国新约学者巴雷特(C. K. Barrett)写道:“爱是一种行动,上帝所做的事都是本于爱。当人爱上帝或关爱他人,尽管他们的爱并不完全,但他们却是学习上帝所做的事。”当我们行事为人都效法上帝,就能令祂喜悦。
要追求爱,就当思想如何活出哥林多前书13章4-7节的教导,例如:我如何以上帝对我的忍耐,去对待我的孩子呢?我如何以体贴和尊重的态度对待我的父母呢?我在工作上要如何凡事不求自己的益处呢?当好事发生在朋友身上,我会跟他一起高兴或是嫉妒他呢?
当我们“追求爱”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需要常常寻求上帝,因祂是爱的泉源。我们也需要转向
灵命日粮:呼啊!
/
当美国陆军表示赞同时,全队会大吼一声:“呼啊!”这个用词的缘由已经不可考,但有些人认为,这个词语表示:听见,明白与认同。我在接受新兵训练时,才首次听到这个用语。
多年后,这个用语又再度出现在我的生活词汇中。每个周三早晨,我都与一小群弟兄一起查考圣经。一天早晨,一位曾隶属于82期空降师的弟兄朗读诗篇,当他看到诗篇中常见的注记“细拉”时,却读成了“呼啊”。从此以后,我们的查经班中,这“呼啊”就取代了“细拉”。
没有人能确定“细拉”真正的意思。有些人说,那只是乐谱的符号,通常是表示要以真诚与深情来回应。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觉得用“呼啊”来替代诗篇的“细拉”也很恰当。
今天早晨,我读到诗篇68篇19节:“天天背负我们重担的主,就是拯救我们的上帝,是应当称颂的。(细拉)”
这画面多美啊!每天早晨,上帝将我们放在祂的肩头上,并且扛着我们度过每一天。祂是我们的拯救,在祂里面既安全又稳妥,我们无须担忧或害
灵命日粮:阿爸父
/
这样的画面通常只出现在逗趣的父亲节卡片上。那个爸爸孔武有力地单手推着除草机,另一只手则熟练地拉着幼儿拖车。拖车里坐着他三岁大的女儿,正享受着这吵杂的后院巡礼。这可能不是安全的育儿方式,但谁还能说男人不能一心多用,身兼数职呢?
如果你有一位好爸爸,这样的画面可能会激起许多美好的回忆。但对很多人来说,“爸爸”这个概念并不完美。如果我们的父亲已经不在了,或是他总令我们失望,甚至是伤害我们,我们可以转向谁呢?
毫无疑问地,大卫王不是一个完美的父亲,但他体会从上帝而来的父爱。他写道:“上帝在祂的圣所做孤儿的父,做寡妇的伸冤者。上帝叫孤独的有家” (诗篇68篇5-6节) 。使徒保罗进一步阐述这个观念,他提到:“你们……所受的乃是儿子的心。”而且保罗还用亚兰文孩童对父亲的称呼,写道:“因此我们呼叫:『阿爸,父!』” (罗马书8章15节) 耶稣在被人出卖的那一夜,祂在充满苦楚的祷告中,也称呼天父为“阿爸,
灵命日粮:失败或胜利?
/
在1815年6月18日,在位于现今比利时的滑铁卢,拿破仑率领的法军被威灵顿公爵指挥的英普联军击败,导致拿破仑投降被放逐。自此,每年的这一天,比利时都会纪念这场著名的滑铁卢之役,而“惨遭滑铁卢”一词的意义也延伸为“被强劲的对手或困难的问题击败”。
对于我们的属灵生命,有些人觉得我们最终都免不了失败,而“惨遭滑铁卢”只是迟早的事。但使徒约翰却驳斥这种悲观的看法,在他写给耶稣门徒的书信里,他说:“因为凡从上帝生的,就胜过世界;使我们胜了世界的,就是我们的信心。” (约翰一书5章4节)
在约翰的第一封书信中,贯穿着属灵争战得胜的主题,他规劝我们不要爱世界上这些很快会消逝的事物 (2章15-17节) 。反之,我们应当爱上帝,并讨祂的喜悦,而“主所应许我们的就是永生” (2章25节) 。
虽然在我们的一生中,难免会有高低起伏,甚至会面对令人感到挫败的战役,但当我们信靠基督的大能,就会在基督里获得最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