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
雅米是灵命日粮的青年事工,来和我们一起使用《灵命日粮》灵修,享受与上帝亲近的甘甜!
灵命日粮:恩典救赎
/
0 评论
有好些年,我将登山宝训 (马太福音5-7章) 视如人类行为的理想范本,一个世人永远也无法达到的标准。唉,我岂能错过其中的真义呢?耶稣说这些话,并非要让我们灰心丧志,而是要向我们显明,祂是一位什么样的上帝。
为何要爱仇敌?因为我们恩慈的天父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为何要将财宝积存在天?因为天父在那里,而且祂会丰丰富富地赏赐我们。为何我们不需要为生活感到恐惧和担忧?因为,上帝不但将野地里的百合花和青草都装饰美丽,祂还应许要看顾我们。为何要祷告?因为连生养我们的父亲都会供应我们食物,我们的天父岂不更将美好的事物,赏赐给那些求告祂的人吗?
耶稣的登山宝训不仅阐明我们应该努力达到上帝的理想,同时也告诉我们,世上没有人可以达到这样的完美境界。
在上帝的面前,世人都一样,无论是杀人或发怒,奸淫或好色,偷窃或贪心,在上帝的眼中并无区别。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是无法自救的罪人,才会渴望寻求认识上帝。人类从起初绝对
灵命日粮:新名字
/
她自称为忧愁女士,因为她总是杞人忧天。但是,当她的孩子意外受伤时,她终于学会如何不再忧心忡忡了。在孩子的复原期间,她每星期都会和朋友们一起祷告,祈求上帝的帮助与医治,并分享孩子的进展。那几个月里,她学习将恐惧与挂念化为祷告,结果她发现自己不再是忧愁女士,而是祷告勇士。她觉得主给了她一个新的名字。因着这段时间的心痛经历,让她对自己在主基督里的身分,有更深的认识。
在耶稣给别迦摩教会的信中,祂应许要给那些有信心的人,一块写着新名的白石 (启示录2章17节) 。圣经学者虽曾对此有些争议,但多数都同意,这块白石指的是我们得到基督的赦免。在圣经时代,法庭在裁决被告是否有罪时,会以白色的石头代表无罪,而以黑色的石头代表有罪。另外,拥有白石的人还能参加筵席,如同人若领受上帝所赐的白石,也可参加天国的筵席一般。耶稣的死不仅让我们罪得赦免,也给了我们新生命和新名字。
你觉得上帝会给你什么样的新名字呢?
&
灵命日粮:至关紧要
/
两位同事出差回来后,坐下来讨论这趟公干及其成果。其中一个说,他认为这趟出差收获很大,因为他们透过业务上的联系,开展了一些很有意义的商务关系。另一人说:“建立商务关系是没错,但是销售量才是最重要的。”显然,他们的目的大相迳庭。
无论在商场,家庭,或在教会里,我们对人的看法,很多时候是基于对方会为我们带来什么益处。我们衡量他们的价值,是根据从他们身上所获得的益处,而不是以耶稣的名去服事他们。保罗在写给腓立比教会的信中提到:“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 (腓立比书2章3-4节)
我们不应为自己的利益去利用别人。因为上帝爱他们,也爱我们,所以,我们要彼此相爱。祂的爱乃是最伟大的爱。
—柯贝尔
灵命日粮:好得无比
/
警报声响起,小男孩因为不熟悉这个龙卷风的警报,便问妈妈那是什么。妈妈解释说,那是警告人们,有个威力强大的风暴即将来袭。如果人们不找寻掩护,可能会因此丧命。小男孩回答说:“妈咪,那有什么不好呢?如果我们死了,不是就可以见到耶稣了吗?”
或许小孩子并不了解死亡是什么,但是使徒保罗一辈子出生入死,竟也这么说:“我……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 (腓立比书1章23节) 。当时保罗虽遭到禁锢,但在他所写的书信当中,字里行间并没有灰心绝望。他很喜乐,因为他受的苦难使福音得以广传 (12-14节) 。
那么,为什么保罗会在生与死的两难之间挣扎呢?因为他若继续活着,表示他可以带领更多人归主,为主结更多福音的果子。但他也知道若是死了,就能享有与基督同住的喜乐。换言之,离开身体就是回天家与主相聚(哥林多后书5章6-8节) 。
人若相信耶稣藉着死拯救我们,并相信祂的复活大能,将会与祂永远同在。我们
灵命日粮:告诉别人
/
在1975年,我的人生发生了一件大事。记得那天,我急着告诉好友法兰西斯这件事,因为我们总是无话不谈。我到了他的公寓,看到他正匆忙地准备出门,但我拦住了他。他看到我着急的样子,意识到我有重要的事要告诉他。于是他问:“是什么事?”我告诉他:“昨天,我接受耶稣成为我的救主了。”
法兰西斯看着我,长叹了一口气,说:“长久以来,我也一直想要这么做。”他请我分享事情的经过,我告诉他前一天有人跟我分享福音,以及我如何邀请耶稣进入我的生命当中。过后他也祷告祈求耶稣的饶恕,我还记得当时他热泪盈眶的样子。他也不赶着出门了,反倒跟我促膝长谈,讨论我们与基督的新关系。
耶稣医治一个被鬼附的人之后,就对那得医治的人说:“你回家去,到你的亲属那里,将主为你所做的是何等大的事,是怎样怜悯你,都告诉他们” (马可福音5章19节) 。那人不需传讲一篇伟大的信息,他只需要分享他的亲身经历。
无论我们是如何经历悔改归信救主耶稣
灵命日粮:医治破碎心灵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父亲在美国陆军部服役,驻守在南太平洋。那时父亲拒绝任何宗教信仰,他说:“我不需要心灵寄托。”但是,终于有一天他对属灵的事永远改观了。记得那天晚上,母亲准备分娩,我和哥哥上床睡觉时仍兴奋不已,因为第二天就可以看到我们的弟弟或妹妹了。第二天早晨,我一起床就兴冲冲地问父亲:“是弟弟或妹妹?”他回答:“是妹妹,但是生出来就已经死了。”接下来,我们都相拥而泣,为着失去妹妹而伤心不已。
有始以来头一遭,父亲带着极度忧伤的心情向耶稣祷告。即使父亲已永远失去他的女儿,但在他祷告的那一刻,他感到一股从上帝而来的平安与安慰浇灌下来。很快地,父亲开始对圣经产生了兴趣,并且继续向那位医治他破碎心灵的上帝祷告。他的信心逐年成长,坚定地跟随耶稣,并且成为圣经教师与教会的领袖。
耶稣并不是我们的心灵寄托,祂乃是属灵新生命的源头!当我们心灵忧伤破碎时,祂能医治,更新我们,使我们成为完全 (诗篇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