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
雅米是灵命日粮的青年事工,来和我们一起使用《灵命日粮》灵修,享受与上帝亲近的甘甜!

灵命日粮:君王的儿女
/
0 评论
美国马里兰州的杰伊·史佩茨(Jay Speights)做了基因检测(DNA),但他绝对想不到会有这样的结果。检测结果带来了意外的惊喜──他竟是西非贝南共和国(Benin)的一个王子!于是他搭乘飞机前往这个国家。当他抵达的时候,皇室成员热烈欢迎他,并以舞蹈,歌唱,旗帜及游行,为他举行盛大的返乡欢迎仪式。 耶稣来到世上,宣扬上帝的好消息。祂进入祂的百姓以色列民当中,向他们传递好消息并指示他们走出黑暗的道路。许多人对福音信息无动于衷,拒绝接受“真光”(约翰福音1章9节),拒绝接受耶稣就是弥赛亚(11节)。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抱持怀疑和冷漠的态度。有些人谦卑,欢喜地接受基督的邀请,相信祂是上帝为世人的罪所预备的终极牺牲,并信靠祂的名。对于这群忠心的百姓,有个惊喜等待着他们,那就是耶稣会“赐他们权柄,作上帝的儿女”(12节),他们藉着圣灵重生,成为上帝这位至高君王的儿女,成为属灵的皇室成员。
当

灵命日粮:在耶稣里
/
美国德州郊区的巴尔索拉浸信会(Balsora Baptist Church)遭大火烧毁。火势平息后,紧急救援人员与社区居民聚在一起,赫然发现一个十字架矗立在烟雾和灰烬中,十字架虽被烧得焦黑,却依然屹立不倒。一名消防员评论道:“大火烧毁了建筑物,但没有烧毁十字架。这提醒我们,建筑物只是建筑物,而教会则是聚集的会众。” 教会不是一栋建筑物,而是一个藉着基督在十字架受死,埋葬,然后复活,而联合在一起的群体。耶稣在世上时曾告诉彼得,祂要建立普世性的教会,并且没有任何事物能摧毁这教会(马太福音16章18节)。耶稣会聚集来自世界各地的基督徒成为一个群体,并且世世代代,绵延不绝。他们会面临极大的困难,但他们终将坚持下去。上帝会藉着圣灵住在他们里面,并且扶持他们(以弗所书2章22节)。
当我们对地方教会感到失望时,比如说,发现努力建立的教会停滞不前,死气沉沉,或是看到教堂被毁损,或是担心在世界其他地方

灵命日粮:万民合一
/
在1960年,奥图·普里明杰(Otto Preminger)的电影《出埃及记》引发争议。这部电影是根据利昂·乌里斯(Leon Uris)的小说改编,讲述一个在二战后犹太难民移民到巴勒斯坦的虚构故事。电影结尾是一位年轻的欧洲犹太裔女孩和一位阿拉伯裔男子都被谋杀,双双被埋葬在同一个坟墓中,而那里即将成为以色列的国土。 普里明杰将结论留给观众想像。这是绝望的隐喻,梦想永远被埋葬?还是象征希望,两个相互仇视的民族将同生共死?
或许撰写诗篇87篇的可拉后裔,会以盼望的眼光来看这个场景。他们所期待的,正是你我仍在等待的和平。关于耶路撒冷,他们写道:“上帝的城啊,有荣耀的事乃指着你说的”(3节)。他们高歌吟唱,有一天所有曾与犹太人交战的民族,例如拉哈伯(埃及)人,巴比伦人,非利士人,推罗人和古实人都会聚集在一起,承认那位独一真神(4节)。万民都会被吸引到耶路撒冷,也来到上帝的面前。
这首诗篇是以颂赞

灵命日粮:踏进河里
/
受邀到教会的讲员以“踏进河里”为例,讲述信靠上帝的智慧。他说到有一位牧师因为信靠上帝,不顾当地新的法律禁令,选择在讲道中传讲圣经真理。后来这位牧师被判犯了仇恨罪,入监服刑30天。但他的案子获得上诉,法院裁定他有权对圣经做出个人的解释,并敦促别人遵从。 在旧约时代,那些抬着约柜的祭司们也必须做出选择,是要踏进约旦河里,还是要停留在河岸上。以色列人逃出埃及之后,在旷野漂流四十年之久。如今他们站在约旦河畔,那时正是河水泛滥期,水涨极高。然而,当他们的脚一踏进河里,上帝就让河水退去,圣经说:“他们到了约旦河,脚一入水,那从上往下流的水,便……停住。”(约书亚记3章15-16节)
当我们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上帝,祂会赐给我们向前迈进的勇气,去传讲圣经真理或踏入未知的领域。那位牧师受审的时候,法庭内的每一个人都因他的供词听到了福音。而在约书亚记,以色列人安然过河,进入应许之地,让世世代代的人得知上帝的

灵命日粮:在主里说实话
/
有一个人擅长用谎言来逃避他收到的交通罚单。在法庭上面对不同的法官时,他都会编造相同的故事:“我跟女友分手了,她在我不知情的状况下,把我的车开走了。”此外,他也多次在工作中因行为不当而遭到训斥。检察官最终指控他犯了四项伪证罪跟五项伪造罪,罪名是涉嫌向法官做伪证,以及提供假造的警方报告。对这个人而言,撒谎俨然成了他一辈子的生活习惯。 相反地,使徒保罗指出,说实话是基督徒生活中一个重要的习惯。他提醒以弗所的众信徒,他们已经藉着将生命献给基督,摆脱过去旧有的生活方式(以弗所书2章1-5节)。如今,他们已成为全新的人,就要活得像个新造的人,在生活中要有相称的行为。其中一项是要摒弃,就是“弃绝谎言”;另一项是要实践,就是“与邻舍说实话”(4章25节)。这么做能使教会保持合一,因此保罗提醒以弗所的众信徒,总要让自己的言行能“造就人”(29节)。
藉着圣灵的帮助(3-4节),基督徒能在言行上务求真实。

灵命日粮:向人显恩慈
/
趁着朋友洁蕊短暂的午休时间,我与她急忙赶去一家速食餐厅吃午餐。我们与六位年轻人几乎同时抵达餐厅门口,但他们抢先一步走进餐厅。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等候,所以有点不开心。他们甚至分开占了两个点餐柜台,确保他们能先点餐。然后我听到洁蕊轻声对自己说:“要向人显恩慈。”哇!没错,若能让我们优先点餐是很好,但这句话却提醒我们,要顾及别人的需要与想望,而不是只顾自己。 圣经教导我们,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不自私自利,“不轻易发怒”(哥林多前书13章5节)。圣经注释家马太·亨利阐述这样的爱“会先顾及他人的福祉,需求及益处,而不是自己的想望”。要像上帝那样爱人,就要首先考虑别人。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许多人都很容易被激怒,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祈求上帝的帮助和恩典,让我们能选择以忍耐和恩慈待人(4节)。箴言19章11节也提到:“人有见识,就不轻易发怒,宽恕人的过失,便是自己的荣耀。”
这种爱的行为表现能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