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
雅米是灵命日粮的青年事工,来和我们一起使用《灵命日粮》灵修,享受与上帝亲近的甘甜!
灵命日粮:传扬上帝
/
0 评论
因为对上帝,对人的那份爱,旅居印度的凯瑟琳参与了翻译圣经的工作。当她看到印度妇女能用自己的母语阅读和深入理解圣经时,令她感到十分欣慰。她说:“当这些妇女明白圣经真理时,她们常常会欢呼或鼓掌。她们读到有关耶稣的故事,就会说:‘哦,真是太棒了!’” 凯瑟琳渴望有更多人能用自己的母语阅读圣经。因为这个愿望,她将年老的使徒约翰在拔摩岛上所看到的异象,牢牢地记在心上。上帝藉着圣灵,带领约翰来到天上的宝座前。在那里,他看见“许多的人,没有人能数过来,是从各国,各族,各民,各方来的,站在宝座和羔羊面前”(启示录7章9节)。所有人一起敬拜上帝,说:“愿救恩归与……我们的上帝。”(10节)
上帝正继续让更多人来认识祂,赞美祂。祂不仅使用一些人来翻译圣经,也使用那些为他们代祷的人,而且还使用那些以爱心向邻舍传福音的人。我们可以为这带来喜乐的使命而欢欣鼓舞,惊叹上帝将如何激发更多人与天使一同齐声赞扬:“颂赞
灵命日粮:呼召与装备
/
我的老板对我说:“妳在国际书展的工作,是负责现场广播。”这对我来说是个新的领域,使我不禁紧张害怕。我祷告说:上帝啊,这些事我从来没做过,请祢帮助我。 结果上帝提供了资源和人力来指导我,包括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和广播员,而且还在书展期间提醒我所忽略的细节。现在回想起来,我知道广播能顺利进行,是因为上帝知道我需要什么,并激励我使用祂早已赐给我的技能。
当上帝呼召我们去执行某项任务时,祂也会装备我们去完成。就像上帝指派比撒列去建造会幕时,比撒列早已是一位熟练的工匠。上帝还更进一步地装备他,让他充满上帝的灵,智慧,聪明,知识和各种技能(出埃及记31章3节)。上帝又赐给他一位助手亚何利亚伯,以及一组能工巧匠(6节)。在上帝的帮助下,整个团队按照上帝的指示建造会幕,制作各种器具和祭司的服饰。这些都有助于以色列人正确地敬拜上帝(7-11节)。
比撒列的意思是“在上帝的荫蔽[保护]之下”。这位工匠在上帝
灵命日粮:转换场地
/
在2020年冠状病毒开始传播时,我的朋友乔安因中风去世。起初,她的家人宣布追悼会将在教堂举行,但后来决定最好还是在殡仪馆举行,以控制参加人数。于是,家属在网上发布地点更新的消息:“乔安·沃纳斯──转换场地”。 是的,她转换了场地!她的场地从地上转换到天上。多年前,上帝改变了她的生命,她满怀爱心地事奉上帝近五十年。即使她在医院里濒临死亡时,仍牵挂着身陷困境的亲朋好友。现在她与上帝同在,她已经转换场地了。
使徒保罗渴望在另一个地方,与基督同住(哥林多后书5章8节),但也觉得对他所服事的人来说,继续留在世上会更好。保罗写信给腓立比人说:“可是为了你们,我更需要活在世上”(腓立比书1章24节,新译本)。当我们为乔安或至亲好友悲伤时,我们可能也会说这些话,向上帝呼求:我需要他们在我身边,他们的亲友和他们服事的人也需要他们!但上帝知道他们和你我需要转换场地的最佳时机。
靠着圣灵的能力,我们现今“立
灵命日粮:上帝的创造
/
在2022年7月12日,科学家正等待着新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传来宇宙深处的首批影像,这座配备尖端科技的天文望远镜能捕捉到人类前所未见的宇宙样貌。就在众人都引颈期盼之际,突然传来一张震慑人心的照片,那是船底座星云的彩色天文图像,以崭新的样貌出现在世人眼前。一位NASA天文学家引用知名无神论者卡尔‧萨根的话说:“在某个地方,某些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正等着我们。” 有时,人们可能对上帝视而不见。但诗人大卫举目望天时,清楚知道自己看见了什么,他称颂上帝:“祢将祢的荣耀彰显于天”(诗篇8篇1节)。萨根说的没错,宇宙间“某些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正等着我们”,但他却没有像大卫那样清楚认识上帝,大卫宣称:“我观看祢指头所造的天,并祢所陈设的月亮星宿,便说,人算什么,祢竟顾念他?”(3-4节)
当宇宙深处的影像呈现在我们眼前时,我们满心惊异,不单单因着尖端科技,更因为我们正在见证上帝手所造的工。尤其令人讶异
灵命日粮:谎言与真理
/
希特勒相信,谎言越大就越有影响力。悲哀的是,他成功地证明这个理论。在从政初期,他声称乐意支持别人的抱负。他掌权时,说自己的政党无意迫害任何人。后来,他还透过媒体,把自己塑造成父亲和道德领袖的形象。 在我们的生命中,撒但也是企图用谎言来操纵我们。只要有机可乘,牠就会搅动我们心中的恐惧,愤恨和绝望,因为牠“本来是说谎的,也是说谎之人的父”(约翰福音8章44节)。如耶稣所说,撒但不会说真话,因为牠心里没有真理。
仇敌魔鬼有哪些谎言呢?这里有几个例子。第一,祷告根本没用。这是错的,因祷告大有能力,正如圣经上说“义人祈祷所发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各书5章16节)。第二,我们遇到困难就注定走投无路。这也是错的,因“上帝凡事都能”(马可福音10章27节),而且祂“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哥林多前书10章13节)。第三,上帝不爱我们。这还是错的,因为没有任何事“能叫我们与上帝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
灵命日粮:喜乐与智慧
/
每年春天,芬芳四溢的樱花在日本绽放,淡雅和鲜艳的粉红色花朵交相辉映,让当地居民和游客陶醉其中。花期不长的樱花使日本人养成一种敏锐的意识,即良辰美景当前,就该尽情品味。愈是“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愈是应该珍惜把握,好好欣赏。他们将这种刻意享受某种稍纵即逝之事物的态度,称为“物哀”。 一般人都会期盼快乐的感觉能持续愈久愈好。然而,现实生活往往充满艰辛,因此我们必须培养一种能力,那就是透过对慈爱上帝的信靠来看待人生苦乐。我们无须过度悲观,也不需要刻意营造出不切实际的阳光形象。
传道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学习的处世态度。虽然有人认为,这卷书所呈现的尽是负面的想法,但这位写下“凡事都是虚空”(1章2节)的所罗门王,同时也鼓励读者从生活简单的事情中寻找快乐。他说:“人在日光之下,莫强如吃喝快乐。”(8章15节)
无论身处顺境或逆境(3章11-14节,7章13-14节),只要祈求上帝帮助我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