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上帝

不平淡的2018让我学会单单爱主祂自己!(有声中文)

作者:Nico,马来西亚

语音播读:馨宁,中国

踏入全新的2019年,代表着一个全新的旅程。如果你要我用两个字形容2018年,我想“考卷”会是最恰当的词语。 以前,我骄傲地认为自己是专心一致爱着上帝的。然而上帝藉着生命中一道道的考题来试验出的我信心。

2018年,我完成了为其四个月的实习生活。我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踏入校园面对一张张稚嫩的脸孔,也第一次做着没有收入的工,靠自己的储蓄度过那漫长的四个月。我一直是个好胜的人。在实习生活中我力求准备最好的教材给我的学生,也希望让我的指导老师看到我优秀的一面。可在第一次教学评估中,我尝到了滑铁卢。指导老师不留情地指出我教书的缺点。那天下午,我失魂落魄地拿着评估单,回到租屋处,躺在地上,心里难过得想大哭一顿。

为什么?!我心里大声地问上帝。我付出了这么多,却只得到这个分数。想到其他实习的同伴表现平平,也没我付出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可他们的分数却高过我,我心里满是委屈。我看着评估单上的数字,想到了我的未来。我害怕这些分数会影响我毕业后的前程,毕竟实习的表现会影响以后被派遣去学校任教的机率。

当我好不容易安静下来时,我的心里忽然出现了一个温柔却严肃的声音:“你的一生难道要永远被一堆数字捆绑着?” 顿时,我的心被这锐利的声音刺穿。上帝继续透过我的心对我说话:“你爱我,还是爱偶像+我?”

偶像?不,我是不会下跪于木制偶像的。可我忘记了分数和金钱也是生命中最大的偶像。虽然不愿意承认,可我心里相当清楚我爱上帝,也爱金钱。在单亲家庭长大的我不知觉地把金钱放在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为了免去那数额庞大的贷学金,我努力考取第一的成绩;因为希望自己一毕业就可以被聘请,有稳定的收入给家人和自己过上最好的生活,我尽最大努力完成实习。

这些都没错,可上帝却指出我爱这些偶像更甚于爱祂。我心里涌起一股不服,因我一直认为我很爱上帝,可上帝竟然说我更爱这些偶像,更信靠这堆数字可以改变我的一生,而不是万王之王的祂!

我心里翻腾着,因为不喜欢上帝的责备。可是爱必管教。像往常一样,这位慈爱的天父并没有放任不管这个性格叛逆的女儿继续赖在地上自暴自弃。祂教导我如何厘清自己的问题。我反思自己的祷告,去发现什么东西是我抓得最紧的,在什么事情上我并没有全然信靠祂。

以前读《出埃及记》时,我常觉得以色列人很过分。一时要求吃肉,一时埋怨没有水源,可他们却浑然忘记上帝的恩典。他们忘了不管白天还是黑夜,上帝都派云柱火柱指导他们的路途。他们也忘了吗哪从天而降,足以喂饱他们每一个人。他们只会一昧地抱怨,却不知上帝一直在危险的旷野中保护他们。然而,当我再重新读一遍,赫然发现我就是在旷野中的以色列人,总是不满于上帝为我所预备的,因此我的生命里充满不安。我总是害怕我不够努力,以后赚不够钱给自己和家人;我总是很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因此我小心翼翼地表现自己。不管是在家庭,人际和事奉上。

直到,上帝问我,我到底更爱的是谁? 我追求的又是什么?上帝知道我的努力。可祂更知道我最大的问题。祂一针见血,让我看清自己生命里糟糕的光景。

原来,我并不是单单爱上帝。

我重新回到上帝的面前,想要更了解祂对我的心意。原来上帝渴望我单单来爱祂。祂让我知道原来很长的一段时间我都依赖错误的人与事,而这些错误的人与事不能带给我真正的平安。幽默的上帝借着一盘学生们的蛇梯棋给我上了一课。

在实习里的某一天,学校举办了一场小型的蛇梯棋比赛,而我则是比赛的监督老师。其实蛇梯棋的输赢无关技巧,全凭运气。我饶有兴致地看着学生们轮流掷骰子。幸运的话,如果遇到梯子可以往上爬到梯子的上面,一下子前进很多步;但是如果遇到蛇头,表示遭蛇吻,就得回到蛇尾那格。一开始有位男孩遥遥领先,在距离终点的前两步却遇到蛇吻,回到起点。另一边,一个离终点有点距离的女孩因为前进的方向遇上梯子,一跃爬上了终点,成为这盘棋的赢家。

当收拾散落在桌面的棋盘和骰子时,我不禁思考什么会是我生命的梯子和蛇。我的生命是否如这变化多端的棋盘?也许一开始就抛到很好的数字,遇上很棒的机遇(梯子)让我遥遥领先于其他人。然而,一个倒霉,遇上了拦路的大蛇,就得回到起点,重新开始。在面对梯子与蛇之间,我难道只能单靠运气走到终点?我的努力难道只能在大蛇的面前化为乌有?

正这么想的当儿,我听见我脑袋里的声音对我说:“你只要单单倚靠我就足够了,因为一切的胜败在于耶和华。不是倚靠骰子上的数字,而是倚靠我。”

“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灵方能成事。”(撒迦利亚书 4章6节)

透过上帝对我说的话,我心里长期的不安全感终于被祂医治好,也终于明白单单爱上帝的重要。因为心在哪里,财宝就在那里。在旷野行走的以色列人不是单单爱上帝,而是更爱自己的需要,更爱上帝完成他们的需要。所以他们才会被环境欺骗,他们相信眼见过于上帝所应许的。怎样才算单单爱主呢?就是你不只是爱祂的恩典,祝福,带领和医治,而是爱主自己。如果有一天上帝不再帮你解决你的困难了,你还会来亲近祂吗?

在某一天向上帝祷告时,我向主说出我对未来前途的忧虑。我深怕毕业等于失业,我向上帝自嘲,同龄人已经有车有屋,而我却一无所有。上帝却透过约书亚记13章33节再一次对我的心说话。祂让我看到我不是一无所有,因为就像利未人以祂为产业一样,我也可以以耶和华为产业。

透过环境一张张的考卷,我终于明白上帝要试试我与祂的关系到底到哪里。我已经过了信主的蜜月期,一波波的争战也接踵而来。透过争战,上帝让我明白得胜的秘诀是单单来爱祂。利未人并未分到一片地,可是利未人知道有上帝的同在比拥有那一片片看得到的地更丰富。可是人往往追求外面看得到的产业,反而不在意是否和主在一起了。当我们和上帝有生命的关系,我们才会知道有祂比一切都更宝贵。上帝正是使用生命里的磨难让我们更认识祂,从而更加爱祂,而祂将会成为我们最亲密的父亲、朋友和良人。

2018年,我不仅经历了实习的甜与苦、经济上的难处,也经历了一位爱我的亲人离世所带来的伤痛。她是我家庭里唯一的另外一位基督徒,失去了她让我倍感寂寞。可信实的上帝让我始终记住祂给我的应许,坚固了我的信心。后来,也曾站在感情的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从。一张张看起来难熬的考卷却也坚固我的信仰,也让我真心地,单单来爱我的这位阿爸天父。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爱的行动

#10YearChallenge升级版:上帝如何改变了你的生命?

作者:Aryanto Wijaya,印度尼西亚

翻译:奇奇,中国

如果你最近有关注社交媒体,一定看到了#10YearChallenge这个很火的标签。标签下面是你朋友10年前和现在的对比照。 Facebook和Instagram上满屏都是这样的信息。

虽然看到过去10年来我和朋友们外表上的变化真的很有趣,但这个流行活动也让我思考了这些年来我生活中发生的其他变化。

其实我从前一周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当时我的一个教会领袖要求我们思考信主以来我们生活中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听到这个问题,所有人都不做声了。我们微笑地看着彼此。直到教会领袖逐一叫到我们,我们才开始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的回答各不相同。我的大多数朋友们都认为他们变得更有耐心,更有活力,或者更懂得感恩了。当轮到我回答时,我回顾了自己的人生,发现我在过去10年里的变化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2009年时,我对未来充满了恐惧,但在2019,我意识到我大多数的恐惧都是毫无根据的——生活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可怕。

在我经历的所有这些过渡和转变中——离开家去上大学,搬到不同的城市工作,处理大大小小的家庭矛盾——每一步上帝都与我同在。虽然我的人生旅程远未结束,但我所经历的每一次风浪都在提醒我上帝是良善和信实的。

如果我必须回答“上帝如何改变了我的生命?”这个问题,更具体地,我会说祂改变了我对生活的看法,让我学会了珍惜每一天的生活。过去10年的经历告诉我,生活永远不会一帆风顺,困难很容易让我们变得惧怕和消沉。然而,我可以把它们全部都交给上帝。祂或许不会改变我的处境,但祂一定会利用这个处境把我塑造成祂希望我成为的人,而这才是真正重要的改变。

三年前,我经历了一个巨大的转变。大学毕业后,我搬到了另一个城市工作,但我对自己的未来十分悲观。因为无法在工作中找到满足感,我认定自己选错了职业。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远离家人和好朋友,我也感到很孤独。我感到面前的困难如此之大,觉得自己真的没有办法战胜了。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看到其实我并不孤单,因为上帝与我同在。这样的认识改变了我对生活和工作的看法。

我意识到我的生活就像是从海岸到山顶的旅程。当我在岸边时,大海满是巨浪。暴风雨来临的时候,海浪越发澎湃,让我心生恐惧。但如果我选择继续前行并专注于登顶,我对大海的看法就会发生改变。虽然一路上我可能会经过满是鹅卵石的崎岖路面,但是当我最终登上山顶向下看时,海浪似乎变得不像之前那样可怕了。我只看到了宽阔无垠的蓝色大海和平静的海面,这使我的心平安。

当困难来临时,我们要么选择留在海岸边被巨浪打湿,要么选择定睛山顶一路前行,直到我们到达安全的高地。

我并不是在说我们应该逃避困难,而是说要改变我们看问题的角度,让自己更有智慧地应对。我们可以选择以上帝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因为知道上帝与我们同在并将帮助我们克服困难,我们就可以不再陷在焦虑中,而是满有平安。

我很喜欢申命记32章11-12节,它让我们清楚地了解到上帝是如何引导我们的:

“又如鹰搅动巢窝,在雏鹰以上两翅搧展,接取雏鹰,背在两翼之上。这样,耶和华独自引导他……”

上帝在我们生命中的引导可以比作一只老鹰故意搅动雏鹰的巢来唤醒它们,但老鹰一直在看顾和保护雏鹰,直到它们足够强壮可以独自飞行为止。

亲爱的朋友们,不管我们在未来的10年或20年内会经历什么,上帝永远都不会离开也不会抛弃我们。如果你也参加了#10YearChallenge的挑战,不要仅仅记录你外表的变化,也花一些时间来思考上帝如何带你度过了生命中的起起伏伏吧,并记住在你接下来的人生中祂也会继续如此带领你。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新的旅程

为什么有人会相信所有的宗教都殊途同归?(有声中文)

作者:Jose Philip,新加坡

翻译:Patty Song,中国

有声播读:刘弟兄,中国

关于作者Jose目前在RZIM (Ravi Zacharias International Ministries)事工亚太区参与讲道和护教工作。同时,他还在新加坡圣经学院、浸信会神学院和马来西亚圣经学院教授护教学、基督教伦理和福音与文化课程。

现如今,大多数人都不太接受 “真理是绝对的”这个观念了。

事实上,这个观念让某些人觉得很不舒服。我们既想要自己判断和决定事物的真伪,又同时希望别人说真话。于是矛盾来了。连我那想象力丰富,今年12岁的孩子最近都告诉我说:“编造事实”更有趣,我们还怎么奢望别人说真话呢?

编造事实或假设某件事是真的并不是孩子的特例。我们都更倾向于相信自己的感觉和更看重事情是否对我们有利,而非它本身是否是真实的。当世界都在说“真理是相对的”时,那些虔诚的宗教信徒肯定会因不认同而受到挑战。

作为一个奔波在世界各地的传道人、教师和基督教护教学者,我经常会收到邀请,去给来自不同背景的听众们讲各种不同的话题。有一次,我被邀请探讨这样一个问题:“所有的宗教信仰都指向同一个上帝吗?”在准备这次讨论的过程中,我决定做一个快速的调查。我想弄清楚两件事:1)人们真的相信所有宗教都是一样的吗?2)为什么呢?

自此之后,每当我去咖啡店或图书馆之类的公共场所,我都会在笔记本电脑上打出很大的一行字:“为什么会有人相信所有的宗教都指向同一个上帝呢?”,让坐在我旁边的人能看得清。

这是一个有趣的实验。因着这个实验,我得以和很多人进行了很多次有趣的对话。实验结果表明,和大多数人所想的正好相反,宗教并不是一个让人反感的话题。通常,旁边的人很快就会看到我的问题,并问我:“难道不应该是这样的吗?”

而这恰好证实了我之前的猜测,即很多人都相信一切宗教都指向同一个上帝——无论这个人自己有无宗教信仰(并且这个人可能对那些宗教的教义、主张或教导完全不熟悉)。更让我吃惊的是,他们当中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有权持有这样的观点。这一事实让我看到,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能不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比发现真相本身更为重要。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并不奇怪。因为如果真理是相对的,那当然得由我们自己来决定什么是真理。因此,当我们发现有人主张真理是绝对的时候,我们会认定他是武断甚至是傲慢的。现在,如果我们停下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这是个新的思潮,还是人类一直以来都是这样认为的呢?”,我想我们会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

 

为什么我们会相信我们所相信的?

在遇到诸多对宗教“独一真理”的宣称的反对后,我大致将这些反对归为以下三种类群:误置的信心、隐藏的傲慢和出错的信任。前两个实际上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所以我将在重点讨论第三点之前先对前两点进行简短地说明。

这三种态度都与“表明立场”有关。当坚持真理不具有排他性的时候,我们是在试图不去站任何一队,当然也就不会与任何一方发生冲突。然而,我们之所以会这么做,原因有很多种。

 

1.误置的信心

大多数人之所以认为所有宗教信的都是同一个上帝,是因为他们对其中任何一个宗教都没有彻底的了解,所以无法得出任何其他结论。一般,坚持这个结论的人倾向于认为,伟大的宗教肯定都是相同的,因为它们都教导我们去行善、去爱、去服侍他人、照顾弱者和弱势群体、不去伤害人并且要讲真话。因此他们理论到,这些宗教讲得都对,所以一定都是正确的。

然而,这个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这些宗教的基本教义和准则。所以说这是一种误置的信心。

 

2.隐藏的傲慢

还有一些人对任何声称排他的信仰或呼吁绝对真理的人感到不快。他们认定 “只有一种方式是正确的”这一主张本身就是错误的。他们认为,声称只有某一种宗教是正确的,而其他宗教都是错误的说法是非常自我中心的。在他们看来,既然我们都是凡人,谁又有权力判断别人的对错呢?

然而,当他们宣称“所有的道路都通向相同的真理”时,他们难道不是在声称自己比不同宗教的缔造者们知道的更多吗?在这些宗教的创始人中,无论是如来佛祖、穆罕默德还是耶稣,都声称自己是通往上帝的唯一道路。如果我们说这些宗教都指向同一个上帝,难道我们不是在说我们知道的比所有这些创始者加在一起还要多吗?这种态度的背后隐藏的难道不是傲慢吗?

 

3.出错的信任

暗藏在误置的信心和隐藏的傲慢之后的,是出错的信任。有一次,当我在谈话中问对方是否相信所有宗教都一样这个问题时,他明显一下子变得烦躁不安。“作为一个印度人,你怎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呢?”他反问道。“我相信你应该很熟悉圣雄甘地说过的话。”(甘地,被称为印度之父,曾带领印度进行独立战争。他曾明确地表示,他相信所有宗教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这个人的反应十分典型,大多数人都是这样透过权威人士的看法来了解真理的。我不禁想知道是不是因为我是印度人,所以这位博学的绅士才会引用印度建国之父的话来挑战我的宗教立场。于是,我直截了当地问他是否因为我是印度人才引用甘地的话。他微笑着回答说:“没错!”

我们并不认可“强权即公理”这一说法,因为我们知道纯粹的强权无法验证真理。然而,当我们谈到流行概念或者某个名人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得出同样的结论呢?为什么我们会认为一个概念或事物很流行,或者一个人是名人就表明它或他是正确的呢?

我并不是说名人所持有的观点或者某样流行的事物一定是不好的,也不是说甘地是个轻率的人。我只是想问:“某个人在某一个领域十分杰出,是否就证明他对事情的判断和看法都正确无误呢?”

我想许多相信所有宗教都指向同一个上帝的人是善良、聪明且真诚的。但这足以使他们的观点正确无误吗?真诚,就像流行趋势一样,并不足以检验真理。我可以很真诚,但错得很真诚。

当然,甘地的思想水平是超群的。作为一个印度人,我十分感激他。若不是因着他的勇气和无私的奉献,我们到现在还会是一个封闭的国家。但是,这是否意味着他认定所有宗教都是一样的观点是正确的?

众所周知,主耶稣的教导,尤其是圣经中记载的登山宝训曾对甘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他却无法接受基督信仰本身的教义。他在基督教义中挑选了他喜欢的部分,并从印度教的角度对它们进行了重新解读。他对释迦牟尼的教诲也持同样的态度,他把释迦牟尼看做是印度教的伟大改革者。在甘地看来,释迦牟尼的牺牲精神和在生活上的无暇都给印度教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从本质上来说,甘地是从一个宗教的追随者(而非创始人)的角度来选择真理。所以,如果我们相信他,是不是信错了人呢?

 

到底谁说得算?是创始人还是追随者?

我想那些持所有宗教都一样这一观点的人,其背后的动机也许是高尚的,比如追求和平与和谐。然而,这并不代表这种想法的拥护者可以将世界宗教融合成一个混合体。我们没有权利把某个宗教独有的应许不加区分地承诺给所有人。你如果不维护吠陀的权威或支持种姓制度,就无法涅槃,同样,你若不选择单单跟随耶稣,你也不能得到“永生”。

不同宗教宣称的真理主张都是排他的,我们应该认真对待每一个的独特之处。同时,我们有责任选择是让这些独特来分裂彼此还是选择无论彼此多么不同都和平相处。然而,我们并没有权利重新定义不同宗教所宣称的独一真理,并说他们相信的是同一个上帝。

既然每个宗教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在教义上也是排他的,那么,它们就不可能都是真理。我相信,明确了这一点便会打开我们对真理的探寻之门。同时,抛开我自己的基督信仰来看,我发现从耶稣所宣扬的真理主张进行探寻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因为他不仅声称自己是上帝,同时也给出了验证他的主张是否属实的实际证据——祂的死亡和复活。正如使徒保罗所写的:

“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哥林多前书15章14节)。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彼此相爱

天父改变了我的生命状态(有声中文)

作者:Elisa,马来西亚

语音播读:美君,中国

播读后期制作:小盒,中国

封面图片来自PEXELS

编者的话:你和你的父亲关系如何?当初你认识天父的时候是怎么认为祂的呢?这之后你的生命又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呢?今天的文章或许能够让你看到自己的影子,带你数算天父的恩典。

 

我地上的父亲

上帝透过家庭展现祂的爱,祂要儿女被父母疼爱。然而,人总是软弱的,不是所有父母亲的爱都能完全地展现上帝的荣美。

从我懂事的时候起,我就寄住在亲戚家里,不知道被父母疼爱的感觉是什么。我印象中的爸爸,是一位严肃、忧愁和不善于表达爱的人。我们之间没什么交流,关系也不亲近,我甚至是惧怕他的。

 

天上的父亲

成为基督徒后,我才知道自己还有一位天上的爸爸。我当时想:天上的爸爸是谁啊? 祂就像地上的父亲一样吗?在一次的营会中,我有机会更深认识天父。那一次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圣灵的触摸。原来天父很爱也很疼我,祂告诉我说:“祂会补偿我童年失去的父爱。” 当时的我顿时泪流满面,因为我不知道原来在我心里是那么在乎父亲的爱。

但我又如此想:“如果天父爱我,为什么会让我的父母在我小时候就离弃我,我好像是不被爱,不被这个世界欢迎的?” (因母亲曾经想过不要还在腹中的我)。耶稣却透过诗篇139篇13节告诉我:“孩子,你错了,在你母胎中我就看顾你,我保护你,你出生的时候,我在你身边迎接你,拥抱你,你能明白我有多爱你吗?” 这让我真实体验到天父的爱和用心,祂是何等爱我们,甚至差遣祂的爱子,来到世上为我们舍命,钉在十字架上。从此以后,我越来越想了解这位天父是谁。所以我用了一年的时间阅读完整本圣经,藉着读经,我一天比一天更了解祂的特质。祂是慈爱,怜悯,充满恩典的天父,祂的爱比天高,比海深。当我越认识祂时,我就也就悦懂得爱,因为天父先爱我们,祂也教导我如何去爱。

 

原谅我的父亲

在发觉天父的爱之后,慢慢地我对父亲的认识也改变了。当我开始祷告天父给我力量去宽恕我的父亲时,我开始从惧怕他转而成为敬畏他,这反而让我能够体谅他过去的情绪和感受。原来他其实是非常疼爱我的,只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上帝的医治之手,修复了我和地上爸爸的关系,也重新改变了我对天父的认识。天父其实非常在乎我们与祂的关系,希望我们更多了解祂的特质,才不会被世上的败坏影响。祂渴慕与我们有亲密的关系,每一天祂都希望我们跟祂讲今天我们所发生的事情。天父要参与到我们的生活中,祂想做我们一生的倚靠。

 

恢复与天父的关系

为了与天父爸爸有美好的关系,我开始学习如何与祂沟通。每个早晨,我歌颂赞美祂,感谢天父的保护和看顾,使我晚间能安然入睡。我也会祷告交托一天所要做的事,求主带领和引导。原来,有倚靠的感觉真棒,我从此开始信靠祂,不再是独单一个人生活。

每一天,我会默想经文,思考天父今天要我做什么,我要如何为祂而活。到如今,这仍然是我与天父不可缺少的沟通习惯。晚上,再以感恩的心,为今天好或不好的事祷告,以及为有需要的人和事情代祷。

我深知,如果不是上帝的爱在我里面,我就不能坚持着灵修,祷告,读经,以祂的爱来爱父亲。若是哪天我没有祷告,就会觉得做什么都无法顺心顺意,自己也会变得容易暴躁,失去方向。我的生命不能失去主的同在,有天父的陪伴,我便有力量去面对每一天。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认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