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世界真正的问题

婚前性行为:真爱真的值得等待?

On-Sex-and-Marriage-Waiting-For-True-Love

作者: Kezia Lewis,泰国;翻译:刘学凤,中国

我出生在一个机能不全的非基督徒家庭,但妈妈还是尽力把我培养成一个负责任、保守和慎重的人。虽然没有人明确地教导我要结婚后才能有性行为,但我知道应该这样做,所以就一直等到结婚。

别误会,等待的过程并不容易。我等待倒不是出于上帝的缘故,因为那时我还不认识上帝。我等待是出于自己。我害怕婚前性行为带来可怕的后果,害怕自己未婚先孕。而我们家也真是一贫如洗,每天养活自己都很难,我可不想让情况变得更糟糕。要是再多一张嘴吃饭,妈妈一定会更加心痛。

我自然以为,能这样坚持到结婚,完全是凭借自己的能力。现在我才意识到,其实不然,是上帝不断地提醒我家里的状况,才保护了我、让我免于落入试探。

等待真爱

信主以后,我开始熟识一句鼓励禁欲的标语:“真爱需要等待”。这跟我的想法不谋而合。听起来很高尚、有智慧,又能让人接受。是真爱的话,就应该等到许下婚姻的誓约才能发生关系嘛,保留自己的童贞也是给配偶最好的礼物呀。因此“等待”就成为我用来保守自己贞洁的方法。

后来,我开始或认识、或听说一些基督徒。他们在宣誓卡上签字,或是佩戴贞洁戒指,竭其一生来等待,10年,20年……然后就等烦了。他们觉得跟大家脱节、感到孤立,也感到孤单。有些人开始厌倦等待,厌倦看着朋友们一个个享受婚外性行为。对此时的他们来说,婚前不发生性行为,就好像是自动放弃了稳定下来之前一桩刺激、美好、充满冒险的事情。结果,他们扔掉了宣誓卡和戒指,也放弃了自己的贞洁。

有些人则把婚姻看做解决自己对现实不满的途径,匆匆进入婚姻。他们兴高采烈地结婚,期待配偶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结果,他们发现一个痛苦的事实:婚姻并不足以填补自己的空虚感。由于没能达成自己的期望,他们又伤心又失望。

还有一些人,他们坚守了保守贞洁的承诺,但这样做仅仅是因为害怕惹上帝发怒。结果,他们与上帝的关系变得只剩下守律法,毫无喜乐可言。甚至还有一些人,不过是把上帝当成自己找到真爱的媒人。

虽然我个人并不反对上面提到的标语,而这样的标语也的确可以提醒我们保守贞洁,但我还是想建议大家把焦点从宣誓禁欲转移到跟随耶稣上。“等待”不是保守贞洁的办法,耶稣才是。这位可以完全满足我们的上帝已经属于我们,我们也属于祂。祂不是让我们找到“真命天子(女)”的媒介,祂自己就是“真命天子(女)”。能真正让我们找到满足的是上帝,而非婚姻或性。不管这些有多么美好,都无法满足我们里边最真实的需要——这些只有上帝能够满足。

正确的角度

在上帝的创造中,我们就是为亲密关系而造的;祂设计我们的时候,也是让我们渴望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这种设计的一个方面就是性亲密。透过这样的亲密,我们与另一个人成为一体。这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上帝钦定用此来庆祝婚姻。这就不奇怪我们为什么会渴望与另一个人结合了,但这种美好却只是为在婚姻内享受而设计的。

是的,我们应该出于遵循上帝的心意而拒绝婚外性行为。但真的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却不能仅靠“等”到可以发生性行为的那一天。正如我的一个牧师朋友所言:宣誓贞洁容易,持守却很难。

这句话在今天看上去更加真实。在这个充斥着色情内容、性开放的文化中,靠自己的力量保守贞洁几乎不可能。如果你只是在“等待”结婚好享受性,你可能会问自己:等多久是太久?

我知道你会遇到这样的状况是因为我在婚前也多次问过同样的问题。虽然我最终还是等了,但自己却不停想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屈服自己的欲望。事实上,我们内在强烈的欲望使禁欲变得非常困难。有人能够控制这些欲望,但大多数人却做不到——看看当今社会日益恶化的性状况,我们就知道了。

好不好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不再只关注禁欲的价值、结婚的价值或是性的价值,而是开始在上帝里面寻求我们的价值?因为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就会渴慕寻求上帝的喜悦,我们也会开始问:我该怎样用自己的身体和灵魂荣耀上帝呢?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

要开启这样一个模式的转换,并在上帝里面找到我们的价值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行动,好喂养我们的灵命、治死肉体的欲望:

1.通过读经和祷告,每天与上帝有美好的相处
2.跟随祂的呼召服侍祂
3.把我们每日的挣扎交给祂
4.多结识一些敬虔爱主、属灵生命强健的人,让他们鼓励我们,并不时关心我们的状况
5.如果有机会,帮助刚信主的基督徒成长

最重要的是,要在每天与上帝的相遇中渴慕更多认识祂、享受祂的同在。让耶稣成为我们世界的中心。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讲,当我越是围绕上帝来生活时,我就越不会去做使祂蒙羞的事情。这样做时,我们会有力量抵挡试探。即便异常难以坚持的时候,即便左右无人的时候,我们都会越来越愿意做正确的事情。禁欲或不禁欲都变得无足轻重,因为当我们专注于上帝时,就不会去想这些事情了。这个时候,我们与人的关系就变得更多的是“上帝如何看待我们的关系”,“上帝希望我怎样生活”,而不是“我可以从这段关系中得到什么样的欢愉”。

最后,我想勉励你:保守自己的贞洁并不是我们给配偶最好的礼物,我们与上帝的关系才是。因为当人的爱不能满足你们时,上帝的爱足以支撑你们两个走下去,直到死亡将你们分离。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世界真正的问题)


投稿

#未加滤镜

header-image(4) copy

作者:Michele Ong,新西兰
翻译:覃函涵,中国

图片:Joshua Ong,新加坡;James Mellor,英国;Blake Wisz,美国
排版:Vania Tan,新加坡

从前,人们度假游玩时想拍张美照那都是得碰运气的。往往照片洗出来后才发现要么头没入镜,要么眨眼了。再有的时候,照片不是太暗就是太模糊,总之就是没有那种“哇哦,好美”的感觉。

Film-Photos-final

但自从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问世后,各种各样的数码滤镜也随之而来。从此拍照大不同。不仅拍完马上就能看照片,而且只需一个按键,一张普通的照片就能立刻变身艺术品,效果就跟以前专业摄影师用昂贵的玻璃滤镜拍出来的一样。
ezgif.com-resize

ezgif.com-resize (2)

ezgif.com-resize (1)

想让你的照片看起来有怀旧的感觉?试试Instagram上的Inkwell滤镜。它可以把彩照变成黑白的怀旧老照片。拍到了视野广阔的宏伟山峰?用Hefe滤镜修饰一下,它能让蓝天和山峦更显鲜明。或者,你还可以试试Hudson滤镜,让你早餐拍下的咖啡与土司看起来更加诱人。

不止如此,滤镜还能帮你扮靓耍帅。拍到自己手拿奶昔站在健身器材旁边的照片?这时候试试Lo-fi 功滤镜能,它能让你的脸显得更有光泽。最后别忘了用#号给照片加上主题标签,如#健康饮食#保持身材。如果你拍下了跟朋友一起吃早午餐的照片,请试试Rise滤镜,它会让照片看起来更柔和自然,并且最后要打上#闺蜜 和#早午餐 哟。而那些盛装出席的约会照,则可以使用Nashville滤镜,让照片瞬间充满浪漫气息。

Inkwell滤镜使用前后对比图
111111

Hefe滤镜使用前后对比图
4444

Hudson滤镜使用前后对比图
33333

Rise滤镜使用前后对比图

22222

当然,有时候我们是很有可能拍出一张完美照片,什么滤镜都不用打的。有可能是因为天空蓝到刚刚好,田野绿到妙,而拍摄的人物脸上也刚好泛着任何滤镜都打不出的健康光泽;也可能就是刚好拍到自己最美的样子,于是想让朋友们都知道,即便不化妆,你也很漂亮。

#nofilter copy

这样的情况下,你就可以自豪地把照片放到Facebook或者Instagram上,并贴上#未加滤镜 的标签,告诉人们这张照片可是原汁原味,未经任何修饰、加工,或美化的。

当然,前提是你够诚实。

#未加滤镜 伪装者

Instagram上有成千上万打上#未加滤镜 标签的照片。但是根据社交媒体运营公司Spredfast的数据,百分之十一的#未加滤镜 照片都是伪照。也就是说,超过八百万所谓的原汁原味的照片,其实都是经过修饰的。最常见的手法就是使用Amaro滤镜功能,它能让照片中间的位置看起来更亮。而其他受欢迎的滤镜还有Valencia和 X-Pro II。

有个网站甚至推出一个“伪照抓手”(Faker Catcher)的软件工具。只要把朋友的照片上传到这个软件,它就能告诉你照片是否真的“未加滤镜”。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会伪造这种假“未加滤镜”的照片,但我们很多人不都是若无其事地撒着小谎,在发出来的照片,不管是风景照、人物照,山河照还是艺术照上做些手脚,让它们看起来更完美吗?这也显现出,我们多么在意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即使我们的情况没那么好,我们仍会假装我们看起来很好。

点击并拖动图中分割线看前后对比图

这种隐藏自身的不完美,并渴望他人因着我们美好的外表而爱慕我们的事情其实很普遍。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的经典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外形俊美,追求享乐的年轻人在看到自己的肖像画时,被自己的美貌深深迷住。为了能留住美貌,他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好让自己能永葆青春。而他也做到了。他的确永远保持年轻,但他那幅肖像画却因为他每一次的恶行而逐渐腐朽苍老。

在中国古代,许多女子为了能在皇帝遴选后妃时被选上,会暗中贿赂宫廷里的画师,期望画师能把她们画得美一点,例如添上一颗美人痣,或者把不好看的痔省略不画。

#未加滤镜 上帝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明明修饰了自己的照片,却还要假装它们没有被加工过呢? 这是因为向别人展示真实的自己需要强大的自信,然而我们却对自己的外貌或能力没有自信。如果没有化妆品和修图工具来掩盖我们的缺陷,我们就会感到恐惧以及没安全感。例如我们会想“我不化妆的话看起来很丑怎么办?”“我的脸实在太大,遮都遮不住!”

imperfections-01-lite

试想一下,当我们见到全能的上帝时该会是多么地紧张?上帝是宇宙的创造者,祂在我们每个人还未出生以前就已经为我们预备了生命。上帝会看穿我们所有的“滤镜”和伪装。我们或许可以在别人面前掩饰我们的缺陷,只展示出我们愿意让他们看到的一面。但是,上帝却知道我们内心深处的每个感觉、每个想法和每个行为。

以色列的大卫王跟上帝有着亲密的关系。在圣经的诗篇当中,大卫王亲证,上帝有能力看到我们最真实的自己。

耶和华啊,你已经鉴察我,认识我。
我坐下,我起来,你都晓得,你从远处知道我的意念。
我行路,我躺卧,你都细察,你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
耶和华啊,我舌头上的话,你没有一句不知道的。
你在我前后环绕我,按手在我身上。
这样的知识奇妙,是我不能测的;至高,是我不能及的。
(诗篇 139章1-6节)

当我们知道上帝能看穿我们的一切缺陷时,我们是否会因为恐惧而不敢来到上帝的面前?

然而好消息是,虽然上帝是圣洁的, 完美的,正义的,但祂并不期待我们变得完美才能来到祂面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上帝爱我们,并且渴望与我们建立关系。事实上,上帝爱我们之深,为我们赐下祂的儿子耶稣基督,让耶稣基督来到这个世界,为要弥补我们的不完美和缺陷。祂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为我们的缺陷和不完美付上了最大的代价,让我们得以坦然无惧的来到上帝面前。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真实地来到上帝面前——原始的,不完美的,不加修饰的自己。上帝看我们的眼光,不像世人那样,只注重我们的外表和身体特征,上帝看的是我们的内心。也因着耶稣基督,我们得到了上帝的认可,不再需要伪装和滤镜。

点击并拖动图中分割线看前后对比图

真实的自己

下一次当你想在 Instagram 发照片时,无论照片是加了滤镜还是没有,请花一秒钟来思考上帝对你的爱。祂爱你,并且接受原本的你。你是否愿意回转归向祂并接受祂对你的爱?

如果这篇文章让你有所感触,我们希望你可以拿起圣经,从中去了解上帝以及祂要给你的好消息。你也可以跟你的基督徒朋友做些交流,或者透过附近教会的人来了解更多关于上帝的事。

你也可以透过登录我们的网站 www.ya-mi.org来深入地了解上帝。并且那里还有许多资源可供你参考。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世界真正的问题)


投稿

若是恐怖主义不消亡……

After-Such-Horrific-Attacks-What-Hope-is-There

作者:何佩欣,新加坡;翻译:钟林君,中国

短短几天的时间,关于巴黎、贝鲁特、恐怖主义和世界局势的讨论已经铺天盖地。该说的不该说的大家好像都说过了,每个人心里也是五味杂陈。但这次恐袭给所有人带来的最大的挑战恐怕就是“我也随时可能遇难,怎么办?”。

没有谁可以对此自然免疫,也已经不再有谁是绝对的安全。巴黎这次所遭到的恐怖袭击成为法国二战以来遭到的最严重的一次袭击。这再次提醒我们,恐怖袭击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自从美国遭遇911恐怖袭击以来,全世界很多人就早已生活在恐慌之中——谁知道恐怖分子的下一个目标是哪里呢?

这一次巴黎遇难无疑会让许多国家开始新一轮的自我审视,并要决定如何回应不断增长的恐怖主义。许多人都在问:“有没有什么有效的方法,可以把恐怖分子一次性消灭干净?”以及“我们怎样才能不再生活在未知与不安当中?”

可是,要是我们没有办法除灭恐怖主义呢?要是我们没有办法消除这个世界上的罪恶与苦难呢?要是不管我们做什么,都无法将这个世界变得更安全、更美好呢?我们只要看一眼历史,就知道这十有八九是未来。

现在每天还是不断有暴行发生。人们因为种族、文化、宗教的差异彼此残杀。就在前天,新闻报道已经确认,今年10月底一架俄罗斯飞机的坠毁正是恐怖分子所为。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还有什么盼望呢?如果靠人类自己,我们恐怕永远也找不到解决方案。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该怎么办?虽然我们不知道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发生,但或许是时候将眼光从我们自己身上挪开,聚焦到那位仍然掌权的上帝身上了。是的,是时候祷告了。

花点时间来祷告,求上帝给那些哀伤中的人带去最深的安慰;祷告上帝的公义最终会得胜;也祷告祂赐世界领袖们智慧去处理问题。

为什么祷告?因为上帝了解我们所经历的一切,也明白我们的每一丝感受。祂知道在爆炸中失去深爱的人是多么令人难过与愤怒;祂也知道遭遇恐怖袭击后的社区是多么无助;祂更知道那些被做为人质带走的人经历着怎样肉体与精神的折磨,也明白他们家人的心急如焚。

上帝知道,因为祂也曾带领祂的子民经历过类似的事情。在圣经的《罗马书》中,使徒保罗写下了以下话语,用来鼓励当时一群经历极大迫害的基督徒,提醒他们基督的大能和爱:

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难道是患难吗?是困苦吗?是逼迫吗?是饥饿吗?是赤身露体吗?是危险吗?是刀剑吗? 如经上所记:‘我们为你的缘故终日被杀,人看我们如将宰的羊。’ 然而,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因为我深信:无论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权的,是有能的,是现在的事,是将来的事,是高处的,是低处的,是别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们与上帝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

(罗马书8章35-39节)

我们可能不太会看到恐怖主义和人类暴行的消亡,起码在这个世代不会。但有一件事却是我们可以确定的:

基督永远不会离开我们。无论是痛苦、患难、甚至是死亡,都无法让基督与我们分离。

在我们继续回想、思考最近这些惨痛的事件时,让我们重新思想主耶稣的救恩,带着新的认识与感恩进入圣诞季。谢谢上帝将耶稣赐给我们。因为耶稣已经来过这个世界,所以我们能在任何情况下都活得有盼望。让我们努力去关爱他人,分享与传递耶稣的爱与盼望。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世界真正的问题)


投稿

你的油箱是否还有油

Are-You-Running-on-an-Empty-Tank-

作者:Joy-Ann Wood,西印度群岛;翻译:Lena,中国

一天,我正准备离开家,父亲就跟我说:“你最好把油箱加满油,不然你开在公路上的时候可能会没油……” 我一听就笑了,答道:“不会的,我都准备好了。我确定里边的油够我来回目的地。”

尽管我向他保证了,但父亲还是坚持让我加满油。随后,当我沿着公路行驶的时候,我反思了父亲的话。我真的能在油箱指针指向零之前来回目的地吗?之前我就听一些朋友讲过他们开车开到半路,车子没油的故事。我之前怎么都不能理解,要知道油箱的指针总是会提前告诉你车子快没油了。

这样的经历其实跟我们基督徒的信仰之旅很相像。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大胆地开着一辆油箱空了的车。尽管我们知道我们“很空”,我们需要花时间跟上帝亲近,但我们依旧忽视圣灵的提醒。我们说自己还行,只要参加了什么教会活动,我们就觉得自己没问题了。但是,如果我们缺少时间跟主耶稣相处,我们就像开着一辆油箱快空的车,面临着随时都可能突然熄火的危险。

有时候,是我们忙碌的日程安排导致我们“开着一辆油箱空了的车”。我们忙于主日学或者青年事工,忙着在唱诗班唱歌,或者在教会做舞蹈或话剧的事工。我们把自己的能力当作理所当然,我们不停地从一件事忙到另一件事。我们掉进了一个陷阱——跟上帝亲近的时间变少了,却用其他的方式来让自己忙个不停。但是,当我们精疲力竭或是失去目标的时候,突然,一切都会停止。

主耶稣呼召我们花时间跟祂在一起,这样圣灵才可能加添我们力量,使我们能够献上最好的自己来为主作工、服事主。

一辆加满了油的车才能开得更远,因为它不用突然停下来加油。如果我们为上帝预留时间,为我们的“属灵油箱”加满油,那么上帝会以力量装备我们,让我们能够谦卑服事、胜过试炼,在余下的一生里都专注于祂。

要有意地花时间跟主耶稣亲近。开着“空油箱”的车很容易让我们失去信心,也让我们不能向主献上最好的自己。

“上帝啊,你是我的上帝,我要切切地寻求你,在干旱疲乏无水之地,我渴想你;我的心切慕你。”

——诗篇63篇1节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世界真正的问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