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失败

当我对自己的处境不理解时(有声中文)

作者:Ruth,中国

有声播读:Joya,中国

时光匆匆,眨眼已到了年尾。今年的冬天貌似比以往要更冷一些。一转眼,我得救快有10年的时间了。
 
遥望刚得救的时候,也曾许下豪言壮语,立志一生为主而活。无数次听到彼得三次不认主的话语,内心对彼得嗤之以鼻。可是慢慢随着信仰生活的加深,我看到了自己身上的软弱。我自己也曾像彼得一样,甚至更加过分,因着自己对处境的不理解,在遭遇了被伤害后,内心忿忿不平,埋怨人,埋怨上帝,埋怨教会。上帝不是慈爱和公义的吗?为什么祂一直让我经历失败的事情?工作失意,情感失意,信仰软弱…….
 
 

工作中的挣扎

 
我曾经因为看到一个行业很光鲜亮丽,就像主求:“主啊,请给我预备一份这样的工作吧,之后我一定好好过信仰生活。”结果,主真的预备了,但是当我真正进入了这份工作,却发现压力大得就像一个无底的深潭,我无力挣扎。白天我捧着枯燥的专业书死磕,晚上做梦也都是工作。我开始害怕失败,害怕丢脸,开始怀疑自己。于是我问主难道是我妄求了吗?怎么这么困难?我是不是需要再去换新的工作?幸而藉着祷告,主给予了我帮助,带领我一步步走上了正轨。回想起来,那真是祷告最多的一段时间。因着无能为力自己在上帝面前谦卑下来,因此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并且开始反思我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
 

很感谢上帝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当工作没有进展的时候,我知道只有祂能安慰我。慢慢地我拿起了《圣经》。两年来,每一个工作间隙我都会捧着《圣经》读,让话语填满自己。
当我利用工作间隙研读完一整本《圣经》的时候,我越发感谢上帝, 感谢祂赐予我悟性和智慧。也越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因此我当寻求祂,祂必为我开门。慢慢的,祂的话语改变了我的内心,我的性格,我为人处事的方式。娇生惯养的我从小到大都没有受过什么委屈,也因此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个性。以前的我有一点不开心就会写在脸上,而且喜欢抱怨别人。我的家人要一味的包容我,而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不讨人喜欢。《圣经》里面的那些有着美好品行的女子们无比吸引我,像撒拉,利亚,路得,以斯帖,玛利亚等等。她们包容,忍耐,有爱心…..这些都是我缺乏的。于是我恳切地祷告祈求,求上帝帮助我,塑造我,使我做一个合祂心意的人。我现在也很清楚,工作是为了荣耀上帝,活出祂喜悦的美好的样子并在职场传福音。
 

 

感情中的挣扎

 
然而不久我又经历了感情的波折。上帝在我想要结婚的年纪给我预备了一位性格很好的弟兄。我俩虽然家境能力略有差距,但是我相信上帝既然预备了,就一定会帮助我们。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快要到订婚的日子时,这位弟兄却动摇了。可能上帝知道我们不合适,便通过这种方式阻拦了。不久,曾说自己信仰有问题的这位弟兄跟我们团契的另一位姊妹结婚了。那时,我真的不理解祂的旨意。我问祂为什么让我经历这样的事情,为什么会先给那位弟兄预备家庭。因为这一切明明不是我的错呀,上帝分明知道我内心的软弱,为什么不来安慰我,却让他先结婚了?无数个夜晚,我仰望星空,流着泪追问上帝,但是祂没有给我答案。这一粒沙子,揉进了眼睛,揉进了心里。河蚌里的沙子终会成为珍珠。我相信上帝的美意,定是要让我成为个能够体恤他人的人,因此让我认识到人的不完全。所以当我定睛在祂的爱里时,当我想到耶稣会怎么做的时候,我内心开始掀起波澜,是啊,我当为主而活,不要看自己所没有的,上帝的旨意一定是为我好的。我们的天父,岂不比生身的父更爱我们吗?
 
因此,我最近内心一直反复的话语是:一切为了荣耀上帝而做。不错,这是我的使命,也是我当一生寻求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为爱而生

学习在荒漠期信靠上帝(有声中文)

作者:Judah Koh,新加坡

翻译:Cindy Wang,澳大利亚

有声播读:刘弟兄,中国

 

在我刚开始和我未来的太太约会时,务实和果断的我直接就对她说:“我有宣教的呼召,所以迟早会离开这里,你呢?如果你没有这样的负担,我觉得我俩的关系没必要发展下去了。”

回想起来,那次的谈话不仅不浪漫,而且还很残酷。

当时女友立马反问我:“你怎么这么肯定?”

七年来,我一直认定自己要去宣教,还从来没有被人问过我这样的问题。我一直在用世界对宣教的需要来合理化我的呼召。然而这一次,我不得不深入思考这个问题。我不能说我的呼召不关她的事,因为我们在约会,而且有可能会步入婚姻。

回想起来,我的宣教热情始于七年前对一所教会的造访。那时的我还不是基督徒。我读圣经纯粹是为了反驳圣经。那个时候有许多朋友在不断邀请我去他们的教会。直到那一天的主日,我所拜访的教会牧师分享了许多宣教士的见证。向来以自己逻辑缜密的个性为傲的我,心弦却被这些故事触动了。

当时我并没意识到,其实我的心已向宣教做了“回应”。我就在那个时候被呼召了。

在探索基督教的过程中,我成为了一名基督徒。曾被触动的心弦逐渐成为我信仰之旅的主调。刚一受洗,我就非常努力地参与宣教事工,每月到邻国探访,并成为教会长期宣教团的一员。我也加入了教会宣教委员会,并最终成为委员会的负责人。

与此同时,我的女友也踏上她自己的宣教之旅。在婚后,她加入了我的教会,帮助我管理教会的宣教工作。

因为我的信仰之旅从一开始就是以宣教为中心的,所以当别人对于宣教没有我这般火热时,我就会很沮丧。我靠着自己的力量、知识和组织能力,努力提升教会对宣教的重视。同时,我从各方联络其他宣教机构,探讨建立伙伴关系,制定政策、程序、制度和框架,甚至有一句响亮的口号:“来这里,接受装备;走出去,让万民做门徒。”

简而言之,我把自己视为救世主,肩负着让众人看见并参与到宣教大使命的重任。

事实上,我非常自以为义又野心勃勃。我已经跑到了上帝前面,也因此破坏了已经在进行的工作。我的雄心壮志引起了教会的怀疑、分裂和不满,我开始听到一些声音说:“那个小年轻又在搞什么。”

9年来,我觉得自己一事无成。虽然我对宣教的呼召笃信不疑,但面对重重困难,我开始气馁了。

不过最近,我认识的一个宣教组织给我介绍了一本书——《沙漠中的梅树》(Plum Tree in the Desert)。这是一本宣教士故事集,讲述了宣教士的成功与失败,信心和软弱。这本书深深鼓舞着走在宣教之路的我,以下三点我觉得需要特别记下来。

 

1.上帝的计划远胜过人的失败

书中的第一个故事是讲述一对宣教士夫妇在服事初见果效时,却被遣返回国的经历。其实他们曾多次被驱逐出境,即使在本书创作阶段,这对宣教士夫妇仍不明白这些事情为何会临在他们身上。

我无法想象这对宣教士夫妇面对刚有起色的事工,却被迫离开的心情有多难过。如果是我,我想沮丧、质疑、怀疑、惋惜都是很自然的反应。

尽管这些宣教士为无法继续在那里服事而失望惋惜,但现在那里已然有了一间教会。因为上帝是信实的,祂必成就祂开始的善工。

我曾听过的很多宣教故事都是在讲成果如何,比如带领了多少人信主,建立了多少教会等。宣教士的生活似乎充满了成就和光芒。而这一个却是个关于失败和失望的故事。

事实上宣教士的生活,包括任何基督徒的生活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但同时也是美好且值得的。知道这一点让我耳目一新。

作为基督徒,我们需要克服己心,学会降服、信靠,忍耐到底,因扎根基督而灵魂安定。依靠自己的力量和计划我们什么也不能做成。但即使在自己的失败和软弱中,我们依然能见证上帝的大能和主权。

2.服事的中心是上帝,不是我们

书中的另一个故事是讲述一个宣教医生的妻子。当丈夫积极服事,并卓有成效时,妻子却挣扎在自己的呼召和目标认同上。在这些宣教地区,妇女能参与的事工非常有限,因此妻子不得不安于在家教孩子,大多数时间都要呆在家里。

她写道:对我来说,在那些年里,自己常常会禁不住去想我们太平凡,属灵力量太小,人数太少……在荒漠期的那些年里,我究竟坐在餐桌旁做了些什么呢?但我终于明白了,世界或我们自己的眼光所看到的价值并不重要,我们要做上帝呼召我们做的事……我们永远无法想象我们建立起的友谊和与他人的对话会带来怎样的属灵果实。

也许让人出乎意料,但作者逐步获得了满足感,并明白了服事的意义并清楚知道如何忠于上帝交托给她的工作。这也提醒我,上帝对“优秀”的定义是不能用人类的标准来衡量的,对祂来说,我忠心地服事祂才最重要。

 

3.祂让万事互相效力,让爱祂的人得益处

我想分享的最后一个故事讲述了一对宣教士夫妇在一个与世隔绝的部落服事了很长时间,却没有结出任何果子。他们付上了财务,甚至健康的代价,却没有收到任何成效——丈夫因疾病在44岁那年就死去了。之后,几乎每个人都警告这位年轻的寡妇不要再继续了,但她还是选择回到部落里。

当她回来时,村民们惊呼道:“你看,她回来了。她真的爱我们。她爱的上帝一定是真的。”

宣教士的痛苦和坚持孕育出美丽的果实。就像吉姆和伊丽莎白·艾略特的故事一样,这帮助我从永恒的角度看待事物:上帝让万事互相效力,包括死亡和苦难,让爱祂的人,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得益处(罗马书8章28节)。

这些弟兄姊妹为基督放弃一切的故事让我更好地认识风险和苦难——我们并不是自找苦吃,而是在苦难来的时候接纳它,因为圣经说我们会遭遇苦难,但上帝不会让我们白白受苦。

目前,我和妻子成为了一个宣教组织的候选人,正在参加他们的课程,接受门训和装备,准备好接受上帝差派我们去任何地方。并且,我们在学习以此出发来重新考量一切——从职业选择到日常生活的一切大小事务。

这些宣教士真实而质朴的故事深深地影响了我。在这质朴和真实的背后我看到的是对主完全的降服和信靠,并看到上帝的信实是超越死亡、伤害、失望和恐惧的。《沙漠里的梅树》是一本触动心弦的好书,我强烈推荐给所有有志踏上宣教道路的朋友们。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成长的身量

我从失败中学到的四个功课(有声中文)

作者:Ellen Bargh,英国
翻译:Abby,中国
语音播读:舒然,中国
播读后期制作:庞宏宇,中国
背景音乐:Discovery House

我们总会经历各种不同的失败。做不到每天读经的我很失败,跟父母撒谎的时候我很失败,对于激怒我的人,我无法好言相待,也很失败。我总是在失败,甚至连学校的宗教教育课我都挂了。(我得了个U,意味着连评分都没有)正因为这样,当我读到圣经里有那么多人物经历重大失败时我才会那么欣慰。耶稣的门徒彼得就多次失败。在耶稣去往各各他的途中,他三次不认主。他看见耶稣行走在水面,问耶稣自己是否也可以这么做,然而他最终因为恐惧而沉进水里(马太福音14章)。但耶稣依旧爱他和接纳他。圣经从来没有应许我们凡事顺利。相反地,它告诉我们如何应对失败。箴言书24章16节说“义人虽七次跌倒,仍必兴起。”保罗在腓立比书3章告诉我们要忘记背后,努力朝着耶稣基督的标杆勇往直前。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从中反思,反而选择自暴自弃。

作为一个失败 “专家”,以下是我从失败中学到的一些功课:

1.失败让我学会了寻求帮助

研究生第一年,我在读经祷告方面无比挣扎。最讽刺的是我的研究方向是旧约。我每天把圣经作为学习任务来研读,但是内心深处却感觉离上帝很遥远。我觉得自己糟糕透了,因为我知道我应该亲近祂。

我知道我需要有人帮助我把眼光定睛在耶稣基督身上并持续跟祂交流,但我很挣扎,因为我不喜欢寻求帮助。寻求帮助会让我感觉很挫败。不过当我想起过去每周有人一起读经祷告带给我多么大的益处时,我决定放下自己的骄傲。毕竟,上帝创造我们就是让我们过群体生活并各人互相担当重担的。(加拉太书6章2节)

我很欣慰我寻求了帮助,并且找到了一位朋友一起祷告、读上帝的话语和背诵登山宝训。这样的经历以一种我无法想象的方式把我拉回上帝的身边。

透过失败,我们可以意识到自己需要寻求帮助。

2.失败让我看到了我需要上帝的恩典

在我们第一学期的希伯来语课上,老师说这学期周测试成绩最差的学生将会被退课。

但是测试前一天,我已经完全想不起这个事,什么功课都没温就跟朋友一起出去玩了。当考试成绩出来的时候我惊呆了。虽然我知道我考得不好,但是我没有料到竟会差到这个地步。我忽然想起了老师在学期初说的话。几周后我很焦急地给老师打电话,询问他是否真的会按规定处理。他笑嘻嘻的说分数不会影响我,“东离西有多远,我糟糕分数本该带来的处罚也会离我多远”。我感觉无比释然,差点哭了出来。我知道在我不配得的时候,上帝依旧给了我这样的恩典。

这样的经历让我更加感恩天父为了赦免我们的罪,将自己的独生爱子献上。上帝知道我们无法把事情做对,所以祂派了自己的独生爱子来担当我们的罪果,洗净我们的罪——东离西有多远,祂使我们的过犯离我们有多远。(诗篇103篇12节)

透过失败,我们可以更加感激上帝的恩典。

3.失败让我明白,无论我多么糟糕,我仍然可以被救赎

不久前我在一家农场工作。那里有一个用铁丝控制的喂料系统,需要喂料的时候就把铁丝拧上,不用喂料了就把铁丝松开。如果操作不当,喂料机会持续喂料,让大量的饲料被释放到牲畜的棚里。

有一天晚上,我一个人在农场工作,结果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我没有注意到自己松开铁丝的时候没弄好,就在我忙着做其他事情时,大量的饲料冲到了牲口棚。过了很久,当我回去看时,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我松开铁丝,喂料停止了。当晚回到家,一整夜我都感觉内疚无比。

第二天早上,我早早来到农场,给老板解释所发生的事情。然而他并没有解雇我或者朝我大喊大叫,而是跑到牲畜棚里看了看,说:“情况是很糟糕,但还是可以挽救的”。我立刻感觉如释重负。我感激了他的仁慈,向他道了歉并继续留在那里工作。

看到如此糟糕的情况仍可以被挽回,这使我想到上帝是如何拯救像我这样的人的。我曾经周五去青年团契,周六去派对疯玩,然后周日带着宿醉去教会。然而即使这样,上帝依然没有放弃我,相反地,祂给我机会从错误中学习,并使用我这样的经历来鼓励我现在所带领的青年团契中的其它成员。

透过失败,我们能被上帝所用。

4.失败让我学习到坚持不懈

有时当我失败了就会想直接放弃。比如当我立志不再撒谎却又陷入试探的时候。

然而腓立比书3章3节告诉我们要忘记过去,努力面前,向着标杆也就是基督直跑。

这意味着我们要在跌倒的时候重新站立起来。意味着我们要定睛在耶稣身上,失败的时候不放弃。因此当我撒了谎之后,我可以找到那个人,认罪并弥补自己的过错。这需要我放下自己的脸面,立定我在耶稣里的身份。

我会坚持做正确的事,因为我知道这么做,我就可以得到那最终的奖赏——耶稣基督祂自己。(腓立比书3章14节)

透过失败,我们可以学习到坚持不懈。

虽然我经常失败,并且还会继续失败,但是我知道上帝比一切更大,祂能拯救我和挽救我的失败,因此我倍受安慰和鼓励。因祂付上了代价,我能重新站立并一直跟随祂。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文章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爱中同行

看似成功,实则失败?

When-Our-Success-is-Actually-Failure.

作者:Maleakhi P. S.,印度尼西亚
翻译:曹琴琴,中国

无论我在什么地方,都会发现周围的人在为某种东西奋斗。有人为取得理想的成绩而刻苦学习,有人为谋求升职努力工作,还有人为买豪车住豪宅拼命挣钱。虽然他们奋斗的结果可能都不一样,但奋斗的过程表明:人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人人都在追求某种形式的成功。

为什么大家想都要追求成功呢?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有没有什么方式可以保证我们一定能取得成功?

这些问题困扰了我很久,直到有一天,我偶然读到描述成功和失败微妙关系的一句话:“失败就是上帝所不喜悦的任何形式的成功。”

这句话让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成功只有一种衡量标准­­——上帝的标准。然而遗憾的是,很多时候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常常用物质上的成就来衡量所谓的成功,而不是用上帝喜悦的标准来衡量。我们也很少静下来思考,“上帝喜悦我的成功吗?”

看看这些所谓的“成功”吧!通过受贿过上奢华糜烂的生活?通过算计竞争对手成为公司的总裁?我们会觉得这是成功吗?

也许用世俗的眼光来看,答案是肯定的。但用上帝的眼光来看的话,这些“成功”其实都是失败。

扫罗的失败

这让我想到撒母耳记上15章所记载道,上帝命扫罗去攻打亚玛力人,彻底毁灭他们所有的一切,包括人和牲畜(见第3节)。扫罗成功击杀了亚玛力人(见第7节),但他并没有彻底毁灭一切,而是留下了亚玛力人的王——亚甲,以及最好的牛羊、肥牛犊和羊羔。他把所有看起来很美好的东西都留下了(见第8节),公然违背了上帝的命令。

在当时其他人眼中,扫罗似乎非常成功地征服了亚玛力人,但在上帝的眼中,扫罗却没有完成他的任务,因为他违背了上帝的命令。虽然扫罗击杀了众多亚玛力人,获得了可观的战利品, 但上帝却对他非常失望。在那之后,上帝说:““我立扫罗为王,我后悔了。因为他转去不跟从我,不遵守我的命令。””(撒母耳记上15章11节)

我是否也失败了?

当我读完上帝所说有关于扫罗的话,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上帝对祂所立的王都说了这么严厉的话,更何况是我呢。我无法想象,如果上帝对我说祂后悔让我成为领导或者后悔给我某些恩赐,我会怎么样?

当然,若我们有灵巧的双手,漂亮的外表,充足的自信,但我们的情感、思想和行为却不纯正,上帝也不会喜悦我们。有时,我们甚至可能像扫罗一样,虽然是在为上帝做工,但却没有用祂所喜悦的方式去做工。比如,我可以每个礼拜日很有自信地带领会众敬拜上帝,但却是怀有不当的动机。周围人可能觉得我已经很做得很好了,觉得我跟上帝的关系也越来越近,但上帝却能透过我的行为,直看到我的内心(撒母耳记上16章7节)。

所以,真正的成功是做上帝喜悦的事情。不要苦恼怎样达到世俗眼中的成功,而是要追求达到上帝眼中的成功。即便世俗的眼光不认可我们的成功,我们也要努力讨上帝的喜悦,顺服上帝的命令。

上帝喜悦我们留意并顺服祂的命令,正如撒母耳记上15章22节所说,“耶和华喜悦燔祭和平安祭,岂如喜悦人听从他的话呢?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上帝不看重我们的外表,而是看重我们的内心。我们今天有没有顺服祂?我们的情感、思想和行为在祂眼中是否纯正?

但愿这能成为我们今天的祷告。愿我们都能追求上帝眼中的成功。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功成名就)


submit_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