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服侍

灵修小文| 当我放下自己对特定服事的执着时(有声播读)

作者:叶嘉桃,马来西亚

有声播读:Luke,中国

 

我们常常会特别看重自己的某个方面,如:学业,工作,信仰……这个方面往往定义了我们的自我价值,也影响着我们对人、事的态度。我也是这样,我很在意自己在特定方面是否有能力,同时我也很看重他人对我的看法。

我从小就爱歌唱但常常不被人看好,有时甚至被人嘲笑。这样的话语时常导致我很受伤,却也更加执着于在这方面证明自己。然而,我越执着于证明自己,就越容易落得失望与灰心。

在我成为基督徒的这几年,我也会常常找机会证明自己的歌声。因此,我争取参与伴唱和领唱的服事。我以为自己能唱,但结果却并不那么令人满意。我发现自己的声音根本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当时的自己非常失望,也因此变得十分沮丧,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价值。

然而上帝的带领却是那么奇妙,永远超乎我们的想象。祂为我安排了一些别的服事机会。祂给我机会上台读经;让我有机会在讲台上为传道翻译讲道;写一些关于圣经的文章;关心有需要的人……因此,我开始不再为自己不擅长的服事纠结,因为我知道造我的上帝会使用我在其他方面的恩赐来服事祂,服事他人。我也很感恩传道肯定我在这些方面的服事,并鼓励我继续练习自己的歌声。

圣经歌罗西书3章23-24节说:“无论做什么,都要从心里做,像是给主做的,不是给人做的,因你们知道从主那里必得着基业为赏赐;你们所侍奉的乃是主基督。因此,无论我们被安排到什么事奉,我们都要为上帝的缘故全心全意去服事祂,服事众人。愿我们一起学习不再看重人的眼光,也不再被自己的想法限制,在主带领我们的事工上忠心地去做。

 

*本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成长的身量

70岁,我仍在学习 “服侍”(有声中文)

作者:Mart DeHaan,美国

翻译:漱翎,中国

有声播读:刘弟兄,中国

 

Mart DeHaan 是“灵命日粮”事工的上一任总裁。他在这个事工服侍了45年。Mart 是广播节目“圣经探索”的常驻嘉宾,在节目中与大家分享他对于上帝话语的得着。他同时也为“探索丛书”写作,并在每月“个人随想”专栏中执笔,探讨一些热门话题。他和妻子Diane有两个孩子。Mart 喜爱户外活动,尤其喜欢钓鱼。

 

亲爱的朋友,

我不知道该从何谈起这个话题。或许这是因为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才能在某件事上给别人建议,更别说是在“服侍”这么重要的事情上了。让我先来讲一个故事吧。

我看过很多搞笑的卡通,其中有一个让我记忆犹新。讲的是一个男士想要在一次晚餐约会中给对方留下好印象。晚餐结束时,他拿出信用卡打算买单。他觉得这次约会美妙极了,随即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哈,我说了这么多了。现在来说说你吧。你觉得我怎么样啊?”

为什么我会记得这个笑点呢?可能是因为我也曾经多次对别人传递过那个 笑容。也许是因为我仍然在努力战胜自己过度关注自我利益而忽略他人感受的倾向。

我已经不再是个年轻人。70多岁的我,跟很多人吃过饭,交谈过。到如今我仍然觉得,我们太容易忘记自己活着的目的和怎样活才不枉此生。

因此,我感谢卡通画的画师、作者们,以及一直伴随我的教会领袖们,我的家人,朋友,老师们。是他们帮助我认识到,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而是要彼此相爱的。我有幸见到很多简单善意的举动——哪怕是对一株将死的植物,一只受惊的小动物,或者一个最不可能的陌生人——所带来的奇妙。

最重要的是,我有机会听到了耶稣的事迹。耶稣一直在包容和忍耐我们之中那些常常软弱跌倒的人。在一次次的经历中,耶稣让我们看到,当祂要我们跟从祂的时候,甚至当祂问我们“觉得祂是谁”的时候,其实都是在寻求我们的好处,而非祂自己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希望你们永远不要停止向耶稣学习,也偶尔可以从我这样曾经犯过错误的老头子身上学习些教训。

 

服侍人的领袖

在耶稣被卖受难的当晚,祂的门徒们围坐在一起彼此争论(路加福音 22章24节)。他们以为他们等候已久的弥赛亚终于要统治世界了,而他们当中有些人要比其余的更配得做他的左膀右臂,与祂一同把凯撒赶下王位并一同掌管新政权。他们并没准备好听耶稣说:“外邦人有君王为主治理他们,那掌权管他们的称为恩主。但你们不可这样,你们里头为大的,倒要像年幼的;为首领的,倒要像服侍人的。是谁为大?是坐席的呢,是服侍人的呢?不是坐席的大吗?然而,我在你们中间如同服侍人的。”(路加福音 22章25-27 节)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是那时候的使徒,当时就坐在耶稣身旁,会是怎样的感受?那天早些时候,我们会看见耶稣像仆人一样,双膝着地给我们洗脚(约翰福音 13章 1-17节)。我们会听到耶稣向对朋友一样对我们说,有一件事情最为重要,就是要如同祂爱我们一样地彼此相爱。(15章12-15节)。

虽然不能说我全部理解,但我多少有点了解为什么那时候的使徒,也就是未来教会的建立者们,会如此困惑。他们的家族和国家在历史上都满有强势的领袖。有残暴的,也有仁爱的。但是这些领袖都无一例外地是从前方,从高处和上层,通过施加掌控和下命令来领导众人。难怪他们会不明白耶稣的领导方式。因为耶稣是从下至上,从里到外完全不一样的领袖。

 

鼓励我们,给我们力量的领袖

耶稣成就了祂圣洁尊贵的名,因为祂总是把我们的需要放在他自己的需要之上。不仅如此,祂还要祂的跟随者们负祂的轭,跟祂一起以世人无法想象的方式和程度舍弃自己,向世界显明通向真理的道路——就是那为我们道成肉身的上帝。

只有当我们回过头来看的时候才会发现,在那个逾越节发生的一切和五周之后的五旬节上所发生的神迹,都是为了引领我们践行牺牲和爱。耶稣为我们做了榜样,祂为了我们死在十架上,向我们显明了祂的爱。祂赐下圣灵给我们,让我们可以带着仁爱,喜乐,平安,耐心,慈爱,忠实,温柔和节制(加拉太书 5章22-25节)跟从祂。这应该就是耶稣在祂的天国宣言里所愿景的那种更慈爱,更温柔的变革(马太福音 5章1-12节)。

多年以来,我一直深受那些不惧风险而效法基督领袖方式的人们所激励。他们从不用威胁和强迫的方式,而是以仆人的心肠关怀,服侍和带领人。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当我想起下面这些人的时候心中会涌起一股暖流:曾经那个愿意抽出时间来询问我小时候成长经历的老师;在我行走在低谷时还非常耐心倾听我的牧师;还有那位年长的教会领袖,在午餐时愿意向我袒露他自己的软弱,跟我分享说他也曾疑惑该如何解读那些似乎不能体现天父慈爱的经文。

这些舍己关怀他人的行为让我体会到了一些跟随耶稣的早期使徒们与耶稣相处时的感觉。我想,当你们被耶稣的慈爱和耐心所激励,效法祂以仆人的心肠服侍和关怀他人的时候,一定会有人被你影响而因此转向耶稣。

 

活在圣灵中

是的,我确实觉得这才是你应该传递的笑容。但请不要误解,我并不是说你“既然明白了就去做吧”。我经历了很多失败才学到的功课就是,倚靠自己的决心舍己为人是走不了太远的。

到现在我也仍然在学习,耶稣所教导的仆人式领袖绝不是要我们立定心志投入到大无畏的自我牺牲中。也不仅仅是要我们学习去选择做对的事情。效法耶稣的服侍需要有一个更深的属灵起点。正如耶稣始终相信祂的天父爱祂和引领祂一样,我们也需要相信祂对我们永不改变的爱,并相信祂的灵会带领我们去关怀和服侍他人。

我们天生的罪性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我们会自然地认为我们想做什么都可以做成。但是耶稣给门徒和给我们的教导却是,除非我们认识到靠自己什么也做和改变不了,否则我们就无法跟随祂,也无法产生像祂那样的影响力。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在耶稣被捕的时候,祂让彼得和其他门徒们离开了祂。也许这也是为什么耶稣在复活之后告诫那些未来教会的领袖们,务必耐心等候圣灵降下,然后再去传福音(使徒行传 1章1-9节)。

当我紧握耶稣的应许——“我们的天父不会不把圣灵赐给来寻求祂的人”时,所经历的奇妙带领仍让我惊叹。耶稣的作为总是让我惊喜不已,祂让我一次又一次地认识到我这美妙的一生不应该只是为了自己而活。

在文章开头的卡通里我们提到了一个令人发笑、极其自我中心的人。我们谁也不想成为那样的人。那么在文章的结尾,让我们换一种笑容。我们要如何才能体验到舍弃自己本应得的“权利”,成为影响他人生命的基督徒而带来的喜悦?让我们一起行动,跟随祂,服侍他人!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新的样式

被呼召全职服侍?先考虑清楚这6个问题(有声中文)

作者:Stacy Joy,美国

翻译:Nancy,中国

有声播读:馨宁,中国

从圣经学院和神学院毕业后,我和丈夫Andrew与许多曾和我们一起梦想和准备进入事工的朋友们保持着联系。

然而,几年之内,我们的许多朋友就彻底地离开了服侍。虽然并非所有人的经历都令人伤心——有些人顺应了上帝的呼召去了别的领域,但大多数人的经历都充满了巨大的痛苦、孤单、愤怒,有的人还经历了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教会中有那么多曾“明白”自己被呼召去做全职事奉的牧师和领袖离开了他们的侍奉?这些弟兄姊妹与那些长期事奉的工人有什么不同?

我和Andrew就此谈了很多,尤其是现在他已经当了几年的主领牧师。我们的讨论引出了一些重要的问题,我们相信这些问题将帮助基督徒更好地辨别他们是否被呼召去全职事奉。

如果你正在考虑进入全职事奉,我和Andrew祷告以下六个方面的思考能帮助你透过圣经智慧来明辨你对侍奉的热情。我们也盼望能够给那些现在正在服事的人们带去许多鼓励,并帮助你们更加委身。

 

1.我被呼召了吗?

从我很小的时候起,我的爸爸就一直是牧师。他总是说事奉是一个人所能做的最困难的事,但却是完全值得的。虽然我和Andrew只开始侍奉了短短几年,但已经千真万确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无论是全职还是兼职,事奉都是很困难的。如果没有来自圣灵的明确引领,当争战来临的时候,我们肯定会退缩。我们会开始质疑自己是否真地听到了上帝的声音,我们的属灵长辈是否搞错了,甚至开始想我们是否可以用所学的技能和知识做些别的事情。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是否被呼召全职事奉呢?

下面的两种方法帮助我和丈夫再次确定了我们的呼召,我们希望这两点也同样可以帮助到你:

我们禁食祷告,寻求上帝的印证。在圣经中,人们常常用禁食来表达自己对上帝旨意的热切寻求,或者对上帝拯救的急切盼望(约珥书2章12节,以斯拉书8章21-23节,诗篇35章13节)。这种渴望比自己对可能需要献祭之事物(经文中通常是食物)的渴望更深。在我们禁食的时候,上帝印证了Andrew和我一起事奉祂的心志,并加增给了我们喜乐,让我们朝着侍奉的道路前行。这是多么大的印证!

同时,我们敬重的教会和事工组织的领袖也对我们的恩赐给予了肯定。我们一直到现在都牢记在心的是,我们想做某件事并不等同于我们对其擅长或能够做好。我们都需要真诚地问一问自己,我们敬重的领袖们是否也认同我们的召唤和恩赐?如果没有,我们就应该放慢脚步,重新评估一下了。

 

2.我准备好接受更严格的批判了吗?

雅各书3章1节说:“我的弟兄们、不要多人作师傅、因为晓得我们要受更重的判断。”

无论我们是被动地教导——以一言一行做着领袖的榜样——还是通过讲道、教导或写作积极地教导他人,雅各书3章1节都应该使我们所有人定期停下来反省自己的内心,问一问:

我有在主面前常常悔改吗?

我是否在努力过着让他人无可指责的生活?

我是否渴望从我的属灵长辈那里得到诚实的反馈,即使是负面的?

如果我们对这几个问题中的某一个回答是“不”,那我们就要在接任事工领袖之前三思了。我们都犯了罪(约翰一书1章8节),但全职的呼召也意味着要被更严格地评判,这要求领袖们清醒地意识到自满的危险,并努力地治死自己生命中的罪(罗马书8章13节)。

 

3.我在努力讨上帝的喜悦,而不是讨人的喜悦吗?

加拉太书1章10节说:“ 我现在是要得人的心呢,还是要得上帝的心呢?我岂是讨人的喜欢吗?若仍旧讨人的喜欢,我就不是基督的仆人了。”

在侍奉的过程中,我们常常要做一些未必能让每个人都满意的决定。

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确保我们讨上帝喜悦的渴望大于得罪人所带来的不适。

我丈夫曾经被要求为一对夫妇证婚,其中一个是基督徒,另一个不是。我们觉得凭着在主面前的领受我们不应该做这件事,就回绝了。结果,新娘的父母对我们非常生气,没有邀请我们参加婚礼。教会几位长老也公开对我们的决定表示了反对。

当人们攻击我们或不喜欢我们的事工时,他们往往不仅会挑站我们的服侍方式和能力,还会挑战我们最珍视的东西——我们的神学观点、接受过的训练和我们的呼召。无论最终我们会变得多孤单,为了在上帝面前能够无可指责,我们必须愿意接受一切从人而来的不适。

 

4.我接受过系统装备吗?

Andrew,以及我认识的许多其他教牧人员,都与我分享过他们在每周传道或教导时感受到的压力——因为意识到他们所说的话代表了上帝的话语。这种压力永远都会有。

因为教师是有责任的,因此我们这些做领袖的——尤其是做教师的——应该接受培训,以便我们能够正确理解和讲解经文。提摩太后书2章15节的话需要常常在我们耳边回响:“你当竭力在上帝面前得蒙喜悦,做无愧的工人,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为了能够正确讲解圣经,我们至少应该接受过某种形式的培训,并持续通过阅读好的主内书籍、听讲道及参加特会,来不断学习和成长——不是把自己放在一个真空的环境中成长,而是依靠那些毕生都在研读上帝话语之人的培训和教导。

 

5.我有属灵长辈吗?

在我和Andrew经历事工的艰难期时,几位经验丰富的牧师帮助了我们。

在那段时间里,我丈夫与这些受人尊敬的长者们保持密切联系。他们置身事外,所以更能够清晰地分析我们的问题,并用经文和他们几十年的经验来帮助我们。当我们需要做出改变时,他们会友好地纠正我们,在那段困难时期,他们就是我们的战友,鼓励我们信实地走下去。如果没有这些人,我们很有可能会因为那段时间所承受的痛苦而不能继续做长时间服侍了。

辅导工作对于建立成功的事工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为了使自己更好地经受起起落落,我们必须寻求前人的智慧和支持。

找经验丰富的牧师或牧师的妻子,或者那些已经在长期从事你想要做的事工的人(比如儿童事工或老人事工)——那些在你犯错的时候能纠正你,也能在你需要坚持的时候能清楚地给你指出来的人。

 

6.我的家人或配偶是否100%支持我?

主呼召我们所有信徒都要参与到教会的建造当中——即使我们的配偶还不信主。然而,如果你已经结婚并且正在考虑进入全职服侍,那么你的配偶必须同样有这样的呼召。你俩不一定全都要参与事工,但由于一方的位置,另一方自然会被视为领袖、榜样和辅导者。

没有配偶和家人的支持和鼓励,我们几乎不可能度过上述困难,而且孤独感会令我们窒息。家人的祷告、鼓励和支持是我们事工中的救生索。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愿意优先花时间培养与家人的关系。因为Andrew选择挤出时间来和家人建立关系,当他可以进入事工时我们一家人都很乐意地支持他,因为他在我们身上花了心思。一家人一起事奉真的是一种极大的快乐!

愿我们都能在上帝赐给我们的这一生中,信实地走在祂呼召我们走的道路上。如果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你想做的事,还有哪些你有恩赐的事,还有什么你喜欢做的,为了上帝的荣耀,就去把它做好吧!

然而,如果你真的觉得被呼召去全职服侍,不但圣灵会在每一步都与你同行,而且你也会进入一个激动人心、富有价值、并且有恒久影响力的人生!我们在与基督里的弟兄姐妹并肩同行、一起爱他人并与罪恶斗争的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紧密关系是我们能拥有的任何其他关系都无法比拟的。

侍奉是无比珍贵的,被呼召也是一件独特的礼物。我和我的丈夫毫不后悔把我们的生命奉献给这一使命,也想不出在这些年里我们还能做其它什么比这更有意义的事情。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新的旅程

Last Resort—— 将开放家庭发挥到极致,做比Airbnb更酷的事情

采访者&作者:Andrew Koay, 澳大利亚

翻译:晨光,中国

*封面和文中图片摄影:Ian Tan,新加坡

 

眼前这幢四层高的房子,让人看着有点晕眩。在土地稀缺的新加坡,这算得上是超级豪宅了。它高耸于人前,现代混凝土的外壳——干净、光滑的线条、玻璃栏杆和高漆木门——向人展示了什么是奢华。

“Last Resort”现在所处的四层洋楼

走进房间,迎接宾客的是一个巨大的生活区,地上铺着大理石。一只超级热情的黑色贵宾犬围着自己想象的环形路线在家具之间和下方来回奔跑。餐桌上摆放着令人印象深刻的当地美食:咖喱、印度飞饼、薄松饼和马来咖喱角。

*黑色贵宾犬Berrie在家里跑来跑去

楼上的卧室布置得很舒适——每个卧室都有一两张床、几张桌子、一些玩具、几本书和一些奇怪的乐器。这样能让人产生一种最能被称之为家的感觉,在桌上打盹的猫就是证据。

回到楼下,47岁的Kenneth Thong正努力在厨房准备更多的食物,并把它们摆到餐桌上。Ken,大家都这么叫他。他说话温和,自嘲时也很有魅力。当他的声音变得柔和时,他的词句往往会随着他的声音消声遗迹,然后他又会突然因为自己的笑话而大笑不止。他39岁的妻子Adeline则带大家参观着这栋房子——四层楼外加地下室、两个阳台和六个房间。和她的丈夫一样,她有着永远温暖的微笑和开朗、温柔的举止。

今天,除了一个年轻人在厨房里给Ken帮忙,屋子里的大多数人都出去了。

客厅里摆满书的书架上,挂着一个用乐高积木做成的大招牌,上面写着:“欢迎来到‘最后的栖身之处’(The Last Resort)”。或许只有这一个招牌能提醒大家,这个住所并不是又一个中产阶级之梦。

*客厅里迎接宾客的大招牌

 

什么是“最后的栖身之处(The Last Resort)”

问Ken和Addy这个标识是什么意思的话,他们有现成的答案。Addy说:“ ‘最后的栖身之处’ (The Last Resort)是由年长者建立,为年轻人准备,与年轻人一同行走的地方。”Ken插话说:“我们希望年轻人知道,如果真的没有别的地方可去了,这里有为他们准备的地方。”

这就是“最后的栖身之处(The Last Resort)”:自从他们2007年结婚以来,他们夫妇已经向许多寻求庇护的年轻人开放了他们的家,尤其是那些来自虐待家庭或居住条件恶劣的年轻人。一般来说,他们欢迎客人免费入住,不过如果可以的话,他们可以选择帮助解决部分生活费用。在过去的十年里,Ken和Addy一直和“陌生人”生活在一起。

“我们邀请他们成为家庭的一部分。”Ken说。“我们希望他们能体会到一个平凡、安全、运作正常的家庭是什么样的。这也就是说他们可以自由地拥有我们这里的一切。”

事实上,从做家务到去购置生活用品,再到一起做饭和吃饭,这对夫妇都试图为他们的客人创造一种归属感和团体感。“这是他们当中许多人从未经历过的。”Addy说。

有些人会把这种态度称为“毫无保留的好客”——超出了大多数人愿意做的——但Ken和Addy对此的看法要温和得多。Ken说:“毫无保留并不意味着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毫无保留只是去做需要做的事情”。

这对夫妇还邀请其他的基督徒来同工,动员他们在“最后的栖身之处(The Last Resort)”服侍。

*舒适的客房之一

这个想法是怎么来的?

Ken和Addy结婚之前就有了创建“最后的栖身之处(The Last Resort)”的想法。他们在国外当了四年的宣教士——Ken在南非,Addy在印度南部。2004年,两人因为共同的愿望——为那些生活在困境中的人们带来改变——联系到了一起。在他们第一次一同去南非的Hoedspruit参加宣教旅程的时候,Addy被那里基督教社区紧密的联系所震惊。那里的人们不仅住在一起,而且彼此分享一切。这是一个爱上帝和爱人的好例子,是Ken和Addy想要带回家的东西。

回到新加坡,他们看到了另一个需要:帮助那些现有社会服务无法完全支持到的年轻人。这让Ken想起马太福音9章36节里描述的耶稣对无助人群的同情。“这是对我们的挑战”,Ken说,“我们会有同样的同情心吗?”

这对夫妇找到了自己的解决办法:让自己和自己的家成为基督教社区应该有的样子——有爱、有同情心、有教养。“建立社区是上帝给我们的负担。我们在结婚时就知道我们想要敞开和分享我们所拥有的一切。”Addy解释道。

 *2007年,Ken和Addy在缅甸宣教

他们结婚后不久就有了这样的机会。他们认识了一位年轻女士,刚好需要地方住。她刚刚成为一名基督徒,但是家人很反对。她没有别的地方可去,所以Ken和Addy向她敞开了他们的家。当时,他们只有一套两居室的公寓。

不久,关于这对夫妇的消息传开了,他们愿意为任何需要安全住处的人提供住处。有些是通过社工介绍来的,有些是通过朋友介绍来的。Addy说:“我们并没有去找人来住”,“我们只是在那些人无处可去的时候,为他们腾出了空间。”

从那以后,Ken和Addy接待了来自海外的宣教士、需要静养的基督徒以及需要一个安全住所的年轻人。有些人待了几周,有些人待了一年多。此时,这里成为了一个25岁的母亲和她刚出生的孩子、以及一个需要多一处住所的19岁女孩的避难所。与他们同住的还有两位年轻的基督徒,他们希望在一个以基督为中心的社区里践行“毫无保留的好客”。

 

克服挑战

然而,这个事工并不是没有挑战。首先,这对夫妇发现为人们提供庇护通常意味着要同时处理人们的一些问题。有一次,放高利贷的人来找他们的住客。这件事最终给他们家招来了小偷,结果他们家族的一些传家宝被偷。

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细节,就是房租的支付问题和如何为住客提供日常所需。让这一切变得更具挑战性的是,Ken和Addy目前都没有经济收入——几个月前,Ken从一家非盈利机构辞去主管职务,而Addy从2014年起就不再有收入了。两人都认为有必要全身心地投入到目前这个事工中去,以便有时间陪伴住在这里的人。

 *住在这里的年轻人可以随意安排自己的房间

当被问及如何面对这样的挑战时,Ken和Addy说,唯一重要的就是回应上帝放在他们心中的感动,并信赖祂,即使他们的事工看起来并不切实际。

他们的住房证明了这一点。由于不想被房贷压得喘不过气来,这对夫妇在结婚初期就决定租一套三房公寓。他们后来搬到了一所大一点的公寓。在这段时间里,上帝赐给他们有需要的人,同时拓展他们服侍他人的能力。Ken说:“一路走来,我们学会了不管自己拥有多少,都想办法让自己可以去服侍、去给予。”

上帝悦纳了他们的顺服,并为他们提供了支持,让基督里的弟兄姐妹可以为他们事奉的需要提供实际的帮助。

在2018年初,这对夫妇感到上帝的指引,要他们考虑搬到一个更大的地方。搜寻后,他们找到了一幢四层楼的房子,看起来很完美。

 *一只收养的猫咪懒散地趴在桌子上

只是有一个问题——房租。“当时,我们觉得完全没有理由可以住在这里。”Addy回忆起他们第一次看到这栋房子时的想法。“但我们觉得,如果上帝让我们知道这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那么我们就去做。”

尽管不知道上帝将如何供应,这对夫妇还是顺服地搬了进去。果真,上帝给了他们足够支付第一个月房租的钱。这只是他们在事奉中见证上帝供应的许多例子之一。

Addy说:“这一路就像是与上帝同行,我们在途中见证祂如何供应我们的所需,如何照看我们的每一个细节。”无论是急需的食物、金钱、还是家具,甚至是家用电器——大部分都是朋友和熟人给的——Ken和Addy可以很容易地证明上帝是如何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供给帮助的。

 

一切都是为了基督

很难有人不被这对夫妇的牺牲和慷慨所鼓舞。在这个敬虔和有爱的梦想常常被冷酷无情的实用主义所破坏的世界里,Ken和Addy似乎已经成功地摆脱了我们许多人追求的东西。

“我们都在追求我们认为重要的东西。只有在发现更重要的东西时,我们才会改变自己的优先次序。我们并不是要告诉大家不要追求自己的梦想,我们只是在邀请人们来亲身体验追求真正能带来快乐的事物时所带来的喜乐。”Ken解释说。

但若是有人认为这对夫妇有什么特别,他们会竭力否认。“我们不是对人们说‘哦,来看看我们吧’”Addy说,“不,不要来看我们,来看看基督吧!”

她继续说:“如果说我们的经历让我们学到了什么,那就是我们都是因罪而破碎的人,即使是在一个所谓稳定的家庭里”,“我们不是一个完美的家庭,我们也不是要建立一个完美的家庭,但我们在成为一个仰望耶稣的社区。”

*Ken和Addy

Ken补充说:“我们想建立一个社区。我们想要亲近人,关心他们,参与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时也要非常清楚地宣告我们的盼望在哪里。”

在许多方面,这就是他们事工的简单之处:与年轻人同行,向他们展示敬虔的生活,并鼓励他们提出关于上帝的更大问题。

他希望,这一切将对其他基督徒夫妇产生连锁反应的影响。他说:“我们比较疯狂的想法是,在为需要避难的人创造共享空间的同时,让两到三对新婚夫妇在他们婚姻的第一年搬进社区里来住。”

你尽可以说这是乌托邦式的梦想。但是Ken认为,如果每个教会都有这样的社区家园,那么教会一定能更好地培育下一代。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彼此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