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自杀

直面抑郁、焦虑与自杀,写在知名牧师JARRID WILSON自杀身亡后

作者:Josiah Kennealy,美国

翻译:奇奇,中国

*封面照片取自Jarrid的Instagram

 

编者按:美国加州Harvest Christian Fellowship教会的Jarrid Wilson牧师是呼吁大家关注抑郁、焦虑和自杀的非营利组织Anthem of Hope发起人之一。Jarrid Wilson在上周一(9日)傍晚自杀身亡,年仅30岁。本文由他的朋友,Josiah Kennealy牧师撰写。

 
几年前,我和Jarrid Wilson同被邀请去参加一个活动,之后我们一直保持联系。我们会一起聊天,互相鼓励,因为我们都是青年牧师,并且有许多共同之处。我与他的每次沟通都是非常真诚而深入的。
 
事实上,在上周一的晚上,我们才发过信息聊过天。最后他发了句“爱你”结束了我们的谈话。之后我在Tweeter上发了一条状态说他和其他几个朋友如何点亮了社交媒体并让他们置身的世界变得更美好。他再一次给我评论了“爱你”。
 
令人遗憾的是,这是他在Tweeter上发布的最后一句话。
 
当我发现就在我们谈话之后的几小时或几分钟后所发生的事情时,我无比难过、震惊,困惑到无法相信这个事实。
 
Jarrid Wilson是个知名牧师、作家,他有一个美丽的妻子、两个儿子和很多朋友。悲哀的是他突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过去一周,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当我在写这篇文章时,我甚至觉得自己写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但我会尝试揭开一些亮光,给大家带去一些希望。
  
我也是牧师,我因着精神和心理健康问题去看过心理医生。也为了身体方面的问题去看过医生。我多次为了调整脊椎去找脊椎按摩师。其实,在我叔叔自杀之后的三年时间里,我患上了紧张性头痛,那真的是痛苦而漫长的三年。我非常清楚有些疼痛是外人看不见的,但在里面却感到如此真实——抑郁症也是这样。
 

那么,我们该何去何从?

 
说实话。作为教会我们不能再无动于衷了。就在我这一周努力消化着Jarrid自杀这一悲伤事实时,我也进行了一些反思。我们可以尝试一下改变:
 
 

从避而不谈到开诚布公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道,每年有80万人因自杀而丧生,这是让人无法接受的。在青少年和青年人中,自杀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不应该是我们默认接受的事实。
 
然而,在教会中,精神健康问题是一个禁忌话题,大家普遍对其有误解且避而不谈。现在让我们跟这个耻辱柱说再见吧。不论是私下里还是公开,我们都应该像Jarrid那样愿意敞开分享自己的软弱。
 
具体要怎么做可能因人而异,但对于刚开始学习敞开的人来说,我们首先需要明白我们是可以谈论自己的软弱。也许过去人们不许可你表达你状态不好,但我想让你知道,你完全可以这样表达。你可能会有很多疑问——这再正常不过。承认我们没有解决生活中最深层次问题的所有答案是没有关系的。
 
我们需要有更多关于焦虑、心理健康和抑郁的讲道。我们必须在小组以及周三晚上的青年聚会里谈论这些问题,又或者就是约某个朋友喝杯咖啡,跟他们道出我们的挣扎。圣经中有很多关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谈论和握住的真理。
 
当我们与他人开始展开关于心理健康和全人健康的对话时,你会发现你不是唯一一个正在其中挣扎的人,很多人都在受焦虑、抑郁和黑暗思想的困扰。上帝让教会存在的一个目的就是让我们在困难时期可以互相鼓励和相互帮助。
 

从孤立到相连

 
一项最近的巴纳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牧师都没有什么朋友。就在上周,巴纳集团还发布了一项全球青年研究报告。结果显示在18-35岁的青年人中(来自25个不同国家),只有三分之一知道有人真正关心他们。这意味着超过66%的年轻人没有意识到自己正被爱或被关心。
  
魔鬼希望基督徒相信谎言——“他们是唯一为此挣扎的人”,并因此让他们孤立自己。所以我们更需要去告诉身边的人他们对我们很重要。我们可以从给某个你所爱并正处在艰难中的朋友发送一个信息或打电话开始。愿意倾听和陪伴是作为朋友可以给出的最棒的礼物。
你的牧师比你以为的更需要你的鼓励和祷告。
 
与当地教会有联结并拥有基督里的朋友并不能治愈一切,但它确实可以让我们不再孤独。上帝为亚当创造了夏娃,因为从一开始祂就说人独居是不好的(创世记2章18节)!耶稣与12个门徒一起生活了三年。使徒行传中的早期教会之所以会发展地那么迅速是因为每个人都想成为这个充满生命活力的社区的一部分,人们互相陪伴,一起吃饭,为彼此的挣扎祷告,一起学习圣经,并为他人的需要而慷慨地分享自己的一切(使徒行传2章42- 47节)。
 
让我们今天就迈出这一步吧!
 

从破碎到盼望

真理是上帝从来不曾离开你,虽然有时候你可能感受不到祂的同在。你没有被遗弃或被孤立。抬头仰望山顶和天堂,你的帮助就从那里来。耶稣靠近伤心的人。祂将擦去你每一滴眼泪。你可以信靠并握住祂的应许。
 
我曾经也很破碎,但上帝叫我抬起头来。祂把我最大的痛苦变成了喜乐。祂带走了我的沮丧并带给我新的平安。我还在这趟旅途之中,这个过程仍未结束。但我全心全意地相信,就像在约翰福音15章中所说的那样,这一切都始于与耶稣相连。
在整整一周的时间里,这段经文帮助我、医治我和带给我希望。耶稣教导说:“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做什么。”(约翰福音15章5节)。对于我自己和我们所有人来说,这是一个承诺:离开耶稣,我们什么也做不了。然而,如果我们与祂相连,我们可以做成任何事。
  
紧紧握住耶稣和我们所爱的人,去依靠主内的社群和对我们有帮助的工具和资源,这是可以帮助我们度过每一天的必要方法。
 
最后,我想对下面的这些人说:
 
Jarrid:我也爱你。我非常希望我当时能回复地更快一些,我们可以谈得更久一些。我很难过你做出了这个决定。我在为你的家人祷告。我们都在。我们会记得你为那些绝望的人发声,你的友谊,你对上帝、你家人和每个人的爱,最后,我们会记住你创办的“Anthem of Hope”。我们为你长期以来那么棒地领导这个团队而感谢你。也感谢你勇敢地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挣扎。
 
对Juli(Jarrid的妻子)和孩子们:我们非常爱你们。我们在这里支持你们和为你们祷告。我们陪伴着你们。虽然生活可能再也不一样了,但我相信耶稣会修复这些碎片。我祈求平安、力量和恩典临到你们。
 
对那些认识Jarrid的人:从那些与Jarrid共同认识的朋友那里我收到了很多Twitter上的私信、电话和短信。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面对面谈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的非常重要。在我们一起面对这一沉痛的事实时,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相连。
 
对牧师们:你需要爱好、需要朋友,需要隔绝网络的休息时间。你一直在宣讲团体的重要性,现在是你活出来的时候了。承认你需要看医生、心理医生或基督徒辅导并不是罪,也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真正勇敢的。耶稣在路加福音2章52节中被描述为一个年轻人,“智慧和身量,并上帝和人喜爱他的心,都一齐增长。这意味着耶稣在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属灵健康和人际关系健康方面都有成长。让我们也在每个领域上追求健康和完整。
 
对每一个人:我们都将经历艰难,但我们可以得到帮助、医治和盼望。所以请坚持下去,因为未来是充满盼望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经历起伏,会经过高山和低谷,沙漠和绿洲,有时会风暴大起,有时会风平浪静。
 
你需要记住的是无论你在哪种情形中,你都不是独自一个人。耶稣在约翰福音16章33节中说:“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当我们遇到心理健康问题的时候,让我们相互帮助,彼此理解。自杀永远不是答案。
 
我祷告我们会更加无畏地谈论心理健康问题,因此人们可以明白:不管一个人在外表上看起来多么好,他的内心里都可能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事。让我们身边的人知道我们多么爱他们,无论他们处在什么景况里,他们对我们都同样重要。让我们活出爱、同理心和团体的力量。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黑暗中的旌旗

那天晚上,当我准备自杀时……(有声中文)

作者:Magu,马来西亚

有声播读:Melody,加拿大

 

我从来都没有认真思考过宗教信仰这个问题,虽然小时候有去教会上过主日学,或在一些特别的日子去教会,我对上帝的认识只有一知半解。

对我来说基督教就和其他的宗教一样,是叫人向善的,也认为不同的宗教有各自的神明很正常,就好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领袖一样。我也相信天上住着多位神明,大家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或适合的来信奉。

而我则是比较喜欢在主日学和教会里的氛围,也莫名地对其他宗教感到排斥,所以我就这样决定了,耶稣是我的神!从小便认定自己就是个基督徒了。

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也渐渐不再去教会。因为我觉得星期天是赖在家,或是和同学出去玩的好日子,不去教会也没关系啦,反正我都已经是基督徒了,只要心中有神,有需要时祷告就可以了!每周都去教会实在是太无聊了。

上了中学,我开始谈了好几场短暂的恋爱。那时候父母的关系不是很好,家庭的破碎让我很难过,父母也没怎么关心我和弟弟妹妹,于是我期盼着自己能够找到一个能让自己依靠,快乐幸福的对象。

终于,上了学院后,我遇到了一个很不错的对象,我们稳定地交往了将近8年。我们天天见面,除了睡觉和工作以外几乎都腻在一起,我非常地爱他,也谈婚论嫁了好多次,虽然中间有误会有摩擦但我认为自己是幸福的。正当我期待着我们美好的未来时,我们分手了……曾以为不可能会发生的事,终究还是发生了。我无法接受,更痛不欲生!未来所有计划里只剩下我一个人,我该怎么办?失去了依靠我无法活下去!

分开后,我每天需要靠着身边好友姐妹们的陪伴来让我分心,可还是无法填补心里的空虚!我不敢告诉家人,自己默默承受。我甚至每天晚上都坐在电脑面前查寻对方脸书上的动态,一边流泪一边期待着对方的回复。我祈求上帝能把我痛苦挪去,甚至是死也没关系,只要能让我脱离这种痛苦!

直到有天我实在是受不了寂寞和空虚的袭击,寻死的想法开始在我脑海里打转。于是我翻遍了家里所有的药物,准备吞下自杀。

就在这时,我的脸书突然收到了一个私聊通知,我开心地以为是对方的信息就放下了手中的药物前去查看,结果却是一位从未谋面的弟兄找我闲聊。我礼貌上应酬那位弟兄,可也因为这样我暂时忘了自杀这回事。回想起来,这位弟兄真的是上帝派来的天使,及时阻止了我。

因着当时我负责的一个活动刚好与这位弟兄有合作的关系,我们慢慢变成了朋友,我也才发现原来他是个虔诚的基督徒。为了摆脱寂寞和伤痛,我决定尝试走出舒适圈认识不一样圈子的朋友。透过他我认识了我现在的老公Raymond,也认识了启发课程,上帝也透过启发课程,改变了我的生命。

老实说,我从没想过会和Raymond交往。他是个基督徒,家人都是基督徒,更令人惊讶的是他的父母双双都是牧师,我们两个根本属于不同世界的人。可Raymond常常跟我说耶稣的故事,用经文来安慰当时受伤的我。很奇妙地,这些上帝的话给了我极大的安慰,是身边人所有的安慰和鼓励所比不上的。就这样,慢慢地我也被他爱上帝的心给吸引了。

Raymond的父母是马来西亚中文启发事工的牧者,在他们的鼓励之下我参加启发课程。在启发课程里,我感受到了教会弟兄姐妹的热情和真诚的关怀。大家总是脸带笑容地欢迎我,待我像家人一样让我感到很放松很感动,我也开始期待每个星期的课题!

直到上到第四课“怎样确定自己信了主?”,我才知道自己从来都不是一个真正的基督徒。耶稣曾无数次地在我心门外叩门,可是我从不曾邀请过祂进入我的生命里。我以为上帝是位高高在上的神,我和祂毫无关系,可直到那天我才真正认识主耶稣和了解上帝的救恩,也深深地被祂的爱感动。课程结束前,在牧师的带领下,我眼眶含着泪做了个决志的祷告。我决定我要受洗,我要成为上帝的孩子!我要承认祂做我的父,我也要把福音带入我的家,因为唯有上帝才能改变我破碎的家庭。就这样,Raymond陪着我上完整个课程。因着主耶稣我认识了真理,也顺利地在2015年10月25日受洗,成为一个新造的人!

现在的我,在教会服事,参加小组,心中充满了无法形容的喜乐。上帝是怎么样把我带回祂的身边再怎么重新塑造我,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很奇妙。虽然过程起伏很大,很煎熬,但若不是上帝从我所经历的伤痛,还有死亡的威胁中将我拯救出来,让我跌入谷底的生命可以抬起头,再一步一步地拉着我的手建立我,我也不可能重新认识祂。主的爱医治了我,填满了我内心的空虚,让我有勇气再次面对生命。我很庆幸当时我做的那个祷告让我活过来了。

感谢主从来都没有放弃过我,还为我安排了一个更适合我的对象和超乎我想象的美满家庭。最重要的是,能认识上帝,好幸福!

 

*本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新的样式

从砂拉越少女IG投票决定生死事件看生命的珍贵

作者:淑环,马来西亚

“这非常重要,帮我选择生或死。”

2019年5月13号在砂拉越,一个16岁的女孩,正值花样年华,却在脸书发帖表达对生活感到厌烦与疲累,甚至透过在Instagram发帖要求网友投票决定她该继续活下去,还是选择死亡。结果,69%的网友投向了“死”的一方,而她也毫不犹豫从3楼店屋往下跳,结束了短暂也令人惋惜的一生。

看到这则新闻,我的心都揪紧了。除了感叹这位少女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时也在思索那些参与投票的网友,知道这少女真的选择自杀后,有何反应。他们或许只是抱着开玩笑的心态,以为少女不过是众多寻求关注的青少年之一,所谓的“选择生或死”也是炒作而已。岂知,一个年轻的生命就此逝去。

“舌头在百体里也是最小的,却能说大话。看哪,最小的火能点着最大的树林!”(雅各书3章5节)

的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个简单的点击,似乎也决定了在世界某个角落,另一个人的生死。在圣经中,使徒雅各提醒信徒们,要谨慎自己的言语,毕竟一句话即可建立或摧毁一个人的生命。若那些网民们选择以一句“有什么我可以帮助妳”,“我愿意陪妳聊聊”或者“妳不孤单”等安慰的话来鼓励少女,我想,或许就会有那么一线机会改写这少女的一生。

当然,毋庸置疑,少女是最该为自己的举动负上责任的人。生活的烦闷和疲累紧紧地捆绑她的生活,以致她对未来毫无盼望,产生想要结束生命的念头。曾几何时,我也有过这样的困扰。当时的我也和少女一样年轻,认为生活充满苦闷与压力,不满家人总是给不了我所向往的富裕和幸福,因此常常生出轻生的念头。可感恩的是,每次想要轻生时,我都提不起勇气,只好作罢。如今回首一看,才明白一切都是上帝的恩典。如果当初我选择了放弃生命,不仅让爱我的家人朋友伤心难过,我自己也会后悔莫及。生活虽有令人失望沮丧的时刻,却也充满了让人兴奋、感动和快乐的事,值得我们去探索及珍惜。

结婚多年,我和先生一直希望有小孩,却屡屡经历失望。尽管做了身体检查,确定我们都很健康,但偏偏没好消息传出,令我们大惑不解。而我身边也有好几个朋友,面临同样的问题,有的甚至决定接受人工受孕,即便要忍受痛楚,也希望有个孩子。

然而因为这事,我也开始明白,每个生命都是珍贵,且得来不易。若不是有上帝的允许,将生命赐下,看顾保守我们的健康与平安,恐怕我们都无法在这世上多待一秒。

“我的肺腑是祢所造的,我在母腹中,祢已覆庇我。我要称谢祢,因我受造奇妙可畏;祢的作为奇妙,這是我心深知道的。”(诗篇139篇13-14节)

愿我们都珍惜在世的年日,毕竟上帝带我们来到世界上并非徒然,祂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计划。我们都是上帝所爱的孩子,我们都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若选择遵行上帝的话语,必然能体验和经历到生命的福乐。希望我们享受这世界的快乐与美好的同时,也学习勇敢面对生命的困难与挑战,懂得爱自己和身边的人,成为世界的祝福之一。

 

*本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新的样式

从自杀到自爱(有声中文)

作者:淑环,马来西亚

语音播读:小七,中国

*封面图片来自PEXELS

 

尝试自杀

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尝试了结自己了。就像溺入幽暗、空虚、悲伤的大海,在绝望之中我只能把自己蜷成一团,紧闭呼吸,期望快些结束生命,结束痛苦。无奈意志力仍旧无法战胜身体的求生本能,憋至最难受的那一霎那,绷紧的肌肉还是忍不住松开,恢复了正常呼吸。

在寒冷而孤独的夜晚,我哭得泣不成声,但永远也不会有人知道,也不会有人在意。

自小,发脾气、大声谩骂、摔门、欺负弟弟的戏码就在我的生活中不断上演。患有“老二综合症”(Second child syndrome)的我,常常觉得自己在家中是最不受父母重视、最没有出息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及弟弟好,课外活动的表现又远远不如姐姐。因着我的自卑心理,只要稍有不顺心的事,我便会藉着各种激烈的言行,宣泄我的不满情绪,让父母伤透脑筋。即使他们拿着藤条追打、用言语怒斥,第二天,我依然重蹈覆辙。

步入愤世嫉俗的青春期后,在家里我总是黑着脸,心里埋怨严肃寡言的爸爸和常对我怒气相向的妈妈。尽管身边有许多朋友,但我总感觉内心有个无底深洞,任凭多少的欢声笑语也无法填满心中的空虚。每天例常上学、放学、补习功课、参加课外活动……生活看似忙碌实则毫无意义。这一切都使我开始怀疑活着的目的。于是,我开始有了自杀的想法。不同的计划不断在我的脑海中盘旋。我曾经拿着锐利的刀片在手腕上比划,却怎么也没有勇气大力割下;也尝试过把自己闷在被窝直至窒息,但终究还是放弃了;最夸张的一次,我在妈妈面前拿起绳子绑在树干准备上吊,差点没把她气死。

我曾天真地以为死后可以轮回,换个家庭和环境,重新开始。

 

真理改变生命

“上帝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3章16节)

忘了从哪天起,我开始每个月都会收到青少年福音刊物。翻看那些设计新颖、文字内容丰富的书刊,我开始对基督教有了更多的认识,也才了解到死后等着我们的,不是轮回而是审判。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生活在世的所作所为负责,并向赐予我们生命的上帝交账。一想到自己犯下那么多的错误,伤害了那么多身边爱我的人,就知道若我真的死了绝对要受到不少惩罚。心里不自觉地发颤。还好,上帝体恤我的软弱,每次都阻拦我的自杀计划。不止如此,祂还差派独生儿子耶稣来到世上,甘心牺牲自己死在十字架上,洗净我的罪,让我与上帝重归于好。并且应许凡相信和跟随耶稣的人,都可以与上帝建立亲密关系,在生活中享受祂的同在。这实在是太美好的消息!

就这样,我开始想要进一步认识这位爱我的上帝。然而由于担心父母阻拦,我仍对教会望而却步。奇妙的是,某天姐姐在朋友的带领下决志成为了基督徒,我因此有机会尾随她到教会参与崇拜,同天祷告接受耶稣作为生命中的救主。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祂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祂使我的灵魂苏醒,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诗篇23章1-3节)

信主多年来,圣经的宝贵真理逐渐让我从自怨自艾的生活中走出来。上帝的话语使我的灵魂苏醒,重塑了我的人生价值观。我意识到我的存在绝非偶然,而是独一无二的,我的每一个呼吸都包含上帝的看顾,每一次跨步都有上帝的允许,每一个决定都有上帝的美意。当我无意间再次将自己与他人作比较,或陷入沮丧和孤独时,圣经里的字句就仿佛在耳旁温柔的低语,安定我烦躁不安的心。

 

无法重来的生命

在我父亲的家族中,向来有红斑狼疮病史。然而令人心疼的是,年仅19岁的堂妹也被诊断患病。她的身体每况愈下,需要依靠洗肾维持生命。未患病前,她是个听话好学的少女,成绩名列前茅,即便后来因病辍学在家休养,仍然在马来西亚教育文凭考试(SPM)中考获标青的成绩。但病情的恶化让人始料未及,正当同龄人快乐地准备上大学时,堂妹却被送入医院经历一场接一场的大手术,身体折腾得无法进食而日渐消瘦。最后,她还是无法抵过病魔,在医院咽下最后一口气,结束了短暂而充满荆棘的人生。

有些东西,失去了就无法重来,尤其是生命。

送别表妹时,身为亲友的我们无不感到惋惜。她的离开再次提醒我们生命的珍贵。回想过去我轻生的想法,我感到无比羞愧。我们或许无法选择面对的苦难和环境,但我们可以选择应对的态度及方式。在一个转念之间,生命就可以完全不同。回望我的过去,我实在难以想象若没有上帝的带领,今天的我会走在何处,或许仍如一片枯叶,在汪洋中颠沛流离,苦苦寻找我存在的价值。

“盗贼来,无非要偷窃、杀害、毁坏;我来了,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翰福音10章10节)

上帝的同在就如空气一样,眼虽不能见,却如影随形。纵使我们不懂得接纳自己,上帝依然看顾;即便我们总是在生命的旅程中摔跤,上帝依然愿意扶持,并为我们带来新生命的盼望。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彼此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