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上帝的信实

软弱有什么好处吗?

4-Benefits-of-Being-Weak

作者: Ching,新加坡

翻译:覃函涵 , 中国

每个国家和社会都期望自己繁荣强盛。在新加坡这个城市国家,这种希冀在过去的50年中促使新加坡人不懈努力,为自身的存亡,社会的安危和稳定奋斗着。

虽然大部分国家和个人都会把成功当做奋斗的终极目标,但却并不是所有努力都会如愿以偿。不得志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我的工作是做社会公共服务,因此有机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可能永远都不会“成功”的人们。他们中有的身有疾患(残疾和疾病),有的经历过伤痛(人际关系破裂,心理创伤和虐待),还有的境况窘迫(贫穷)。

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无法成功可能仅仅是因为我们本身就缺乏获得成功的“基础素质”。比如我自己,我从未主动追求过成功,也没有人敦促或要求过我必须成功。也许是因为我从来就不知道“成功”是什么感觉。所以小时候,我学习成绩平平;工作后,我从未获得过晋升,也从没拿过奖项。不过,处于这样“弱势”的位置也不一定是一件坏事。因为我熟悉身为弱者的经历和心理,我更能体会这其中蕴含的祝福。

1. 软弱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成功并不能归功于个人的技术和才能。 

圣经中有许许多多的人物,他们之所以得到优待和权柄,完全是上帝的赐予,而非他们能力超群。

以色列最初的两个王(扫罗和大卫)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们并不是通过召集选民,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成就,或是通过振奋人心的讲演证明自己有决心和能力从而登上王位的。而是上帝亲自拣选了他们,并通过先知撒母耳恩膏他们作了以色列的王。(撒母耳记上 9章15-16节,撒母耳记上16章1节)

扫罗出身富裕之家,但他本人并没有什么独特之处。而大卫一开始是个毫不起眼的牧羊人。耶西(大卫的父亲)和撒母耳都不认为他会是王位的最佳人选。撒母耳认为以利押是个好人选(撒母耳记上16章6节),耶西最初甚至都没考虑过大卫——也可能是因为大卫那时候还太小。(撒母耳记上16章11节)但是上帝却非常明确地要大卫成为以色列的下一任君王。

当我们认识到我们的所得并不能归功于自身时,我们便更能清楚地明白,一切都是上帝的赐予。

2. 软弱让我们能更好地管理我们的恩赐   

大卫和扫罗虽然都被上帝拣选作王,但他们的人生最终却截然不同。从扫罗看到大卫战胜了歌利亚之后,他就变得不安,甚至试图杀掉大卫。几年之后,扫罗战败。他虽然年少得志,但最终他的自傲让他远离了上帝的旨意,他开始滥用上帝赐给他的职权以达成自己的目的,而不是遵从上帝的心意。

然而大卫则不是为了满足自己,而是一心跟随上帝。跟扫罗相反,他没有滥用上帝赐给他的王位,而是全心全意地追随上帝,为了实现上帝给以色列的命定。

如果我们能时刻铭记,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是上帝的赠予,我们就能更好的管理这些恩赐并用合乎上帝心意的方式使用它们。不要忘记上帝呼召我们的时候说“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上帝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得前书 2章9节)

3. 软弱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罪性,看到上帝的信实

大卫作王之后并没能成为一个完人。他也犯过罪。他纵容自己自高自大,违反了上帝的旨意清点了以色列的国民人数(撒母耳记下 24章10-17节)。还曾经放纵肉体的诱惑,强占拔示巴并下令杀死了她的丈夫乌利亚(撒母耳记下 11章2-17节)。

然而当大卫认识到自己所犯的罪时,他忏悔了。在诗篇中,他的诗句充满了痛悔,破碎和伤心。就在这时他认识到,上帝不曾离弃他,上帝是他的牧者和护盾。在大卫犯罪之后,上帝的信实反而更加显明出来。后来这些诗篇一直被代代相传,教导后人。

即使大卫犯了错,上帝仍然拣选他作了后来弥赛亚的祖先,使他能与上帝伟大的救赎计划有份。

我们若能认识到自己的罪有多么的深,就会更能体会到上帝的信实有多么伟大和美好。即使在我们的过犯中,上帝仍然与我们同在并且要救赎我们。

4. 软弱能让我们成为更合适的器皿,能为上帝所用,完成天国的工作。

马太曾经是罗马帝国的税吏。税吏在当时是受人指摘憎恨的,因为他们会额外收税,中饱私囊。因此税吏在社会中是被厌弃的。

不被社会(道德上和地位上)认可的确是个弱点,但正是因此耶稣才走近了马太。当耶稣看到马太坐在那里收税的时候,他叫马太跟随他,作他的门徒。马太跟随了耶稣,随后跟耶稣和其他的“罪人们”一起吃饭。法利赛人和文士抱怨说耶稣不应该跟这些罪人在一起。耶稣回答说“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马太福音 9章:12-13节)

在我们不被世人看重的时候,往往是我们聆听上帝的呼召并被祂使用的最好时机。

我和我的朋友们要么是社会工作者,要么是全职在教会服侍当牧师,每天服侍各种群体。我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经历,那就是在遇见耶稣之前,我们的生活都破碎过,失败过,伤痛过。他们中有的曾经是帮派分子和匪徒,有的曾经自杀未遂,有的患有精神和身体上的疾病,有的曾经受过虐待或者童年有过创伤的经历。

但是耶稣无一例外地救赎了我们,治愈了我们的灵,让我们可以向其他人传扬祂的恩典。跟这些曾经破碎的人们一起工作和生活让我更加惊叹于上帝的爱,是祂的爱和恩典改变了我们,让我们痊愈之后可以成为祂的器皿,为祂所用。

最后,认识到我们是软弱的能让我们更加信靠上帝,为祂所用。我们在生活中处于弱势能让上帝在我们身上做工,改变我们,让我们变得更像祂儿子的样式。(罗马书 8章29节)让我们每天都能信靠上帝并信心满满地对祂说:“主是我心里的力量”(诗篇 73章26节)。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爱的心思)

灵命日粮:诗歌与力量

读经:出埃及记15:1-2节,13-18节 

美国作曲家兼管乐团总监索萨(John Philip Sousa),常被人们称为「进行曲之王」。一百多年来,世界各地的乐团经常都在演奏他所创作的音乐。正如音乐史学家兼维吉尼亚陆军乐队指挥齐索(Loras John Schissel)所说:「索萨对进行曲的巨大贡献正如贝多芬对于交响乐的深远影响。」索萨深知音乐具有鼓舞,激动人心的力量。

在旧约时代,以色列人在危难时获得上帝的帮助,就会发自内心地创作和唱诗来歌颂上帝。当上帝拯救祂的子民,脱离法老军队的追杀时,「摩西和以色列人向耶和华唱歌说:『我要向耶和华歌唱,因祂大大战胜,将马和骑马的投在海中。耶和华是我的力量,我的诗歌,也成了我的拯救。』」(出埃及记15章1-2节) 。

诗歌能提醒我们上帝过去信实的带领,使我 [....]

不要怕,只要信!

作者:李绍彬,马来西亚砂拉越州

believe

在马可福音5章36节中,耶稣对前来求助的睚鲁说:“不要怕,只要信!”每次读到这段经文,我的心总会感动。每次我快要对上帝失去信心时,我就会不断地告诉自己:“不要怕,只要信!”我软弱的信心便重新被主坚固。

我曾经因为一些误会而疏远了一位原本熟悉的朋友。那段期间我很沮丧,每天都伤心难过。后来,我不断提醒自己:“不要怕,只要信!”我知道上帝一定会帮助我,垂听我的祷告。我发现,当我把整件事情交托给主之后,我整个人变得不一样了,每天开开心心,不再愁眉苦脸。很感恩的是,不久之后,那位朋友主动找我澄清误会,我们便重归于好了。

不久前,我因为生活压力大而没胃口吃东西,在几个月内瘦了快十公斤。接着,我开始掉头发,原本乌黑浓密的秀发竟变得稀稀落落。后来,我几次晕倒,让家里人很担心,我自己也十分害怕。那时,我也是如此鼓励自己:“不要怕,只要信!”我不断向上帝祷告,求祂帮助我减轻压力,使我的身体恢复健康。我开始参加团契和祷告会,渐渐释放压力,甚至到后来可以很轻松地生活。靠着上帝和药物的帮助,我的身体逐渐好转。现在,我的头发浓密了不少,而且气色变得红润,身体也很健康。感谢天父上帝怜悯我,垂听我的祷告!现在我每天都过得很开心,每天都怀着感恩的心活着!

不要怕,只要信!这是我亲身经历过的应许。是的,因着爱我们的主耶稣与我们同在,我们可以在绝望中看到盼望,在无助中得到帮助。当我们单单仰望、等侯主耶稣的作为时,上帝一定会帮助我们度过难关。不管面对多大的困难,让我们都凭着信心不断祷告,求上帝帮助我们勇敢去面对。无论环境如何、失去多少、伤害多大,我们都要坚定地倚靠上帝。

“应当一无挂虑,
只要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
将你们所要的告诉上帝。
上帝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
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
(腓立比书4章6-7节)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确实的指望)


投稿

灵命日粮:世世代代

读经:诗篇100篇 

若父母对上帝有坚定的信心,但孩子却不跟从父母的榜样,可能会让人不解。然而,一个来自不信主家庭的人,却选择委身于上帝,同样也会让人感到意外。其实,无论在哪一个世代,每个人都有选择权。

伟大的先知撒母耳,立他两个儿子约珥和亚比亚作以色列的士师(撒母耳记上8章1-2节) 。然而,这两兄弟并不学习他们父亲的榜样,反而贪图财利,收受贿赂,屈枉正直(撒母耳记上8章3节) 。但若干年后,约珥的儿子,撒母耳的孙子希幔却在圣殿内负责音乐方面的服事(历代志上6章31-33节) 。希幔和他的得力助手亚萨,也就是众多诗篇的作者,共同在圣殿里欢欢喜喜地扬声歌颂上帝(历代志上15章16-17节) 。

即便有些人弃绝敬虔的父母所跟随的基督,但上帝依然在他们的身上动工。孩子对基督的冷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