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原谅

韩剧《海岸村恰恰恰》观后感——治愈的三个过程【含剧透】

作者:Jessie

 

不久前韩剧《鱿鱼游戏》火爆全网,在看似充满童趣的游戏背后是血腥、暴力和对人性黑暗赤裸裸的揭露。越是残忍无情的内核也许就越需要童真单纯为包装,这样别人就不会看见真实的情况。游戏如此,人也是如此。如果说《鱿鱼游戏》是用童真包装血腥,那么另一部韩剧——《海岸村恰恰恰》就可以说是用温暖包裹悲伤了。这部剧的火热程度和《鱿鱼游戏》倒也不相上下,豆瓣评分8分以上,是一部公认的“治愈小甜剧”。全剧清新又充满温情,故事发生在一个风景怡人的海边小镇公辰。但在这个平静的海村里,那些表面看来愉快惬意的人,其实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伤痛。

在那些人当中,男主角洪斗植有着阳光的笑容,热于助人的心,喜欢冲浪、会泡咖啡、懂红酒、能下厨,设计装修不在话下,还是个摄影爱好者。在公辰居民眼中,他是个手持无数张资格证的“百事通”洪班长。人长得帅就算了,还热心能干又聪明,堪称完美人设。但就是这样完美的人身上,有个大家都不知道的谜团:首尔大学毕业的洪班长到底为什么要回到公辰这个小村落?在首尔念书和工作的那5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除了这个谜团之外,公辰还有另外两个谜团,一是到底是谁中了14亿彩票,二是吕华贞统长和张永国区长离婚的真正原因,随着剧情发展,这三个谜团也都被一一解开。在这过程中,来自首尔的牙医,也就是女主角尹惠珍,从一开始带着大城市对乡下的嫌弃和不适应,到热爱和乐于服侍这个海边小镇,间中亦经历了不少误会、和好、宽容和谅解。而她骨子里的倔强和正直,像刺猬一样用尖刺呵护自己,也是源于从小就失去母亲和面对父亲再娶的失措不安。

这部剧里的每个人都像公辰的海,平时看起来是那么温暖,在水深之处却汹涌着不为人知的伤痛。但他们也都被公辰的宽广包裹,仿佛再大的悲伤都能抛掷给这片海。我身边的朋友都说这部剧非常“治愈”,我自己在看15,16集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感受(大概用掉3包纸巾吧)。看完之后我发现,男主角洪班长在面对赎罪和离别的伤痛中,经历了治愈的三个过程:抒发、原谅和接纳。

一、抒发

在剧中,洪班长内心深处有一道不肯痊愈的伤口,而这道伤口总在告诉他,爱他的爷爷、学长、认识的大叔和父母,都是因为他才过世的。长大之后他甚至不养任何小动物,因为他认为只要是他爱的或爱他的,都会因为自己死去。所以他认为自己没有资格幸福,他才是那个该死的人,他也差一点就用自杀来赎罪。既然死不了,那就必须用一生来赎罪,还清那些本不是他该还清的罪债。

这件事埋藏得太久太深,在自我封闭几天之后,他终于把所有的事向女主角坦白。那反复成为恶梦的事,那不愿意去面对的死亡,像被忽略太久而溃烂的伤口,透过一字一句的诉说,重新撕裂成鲜红的伤痕,自此也有了痊愈的可能。心里的伤口和外在的伤口一样,要得到最全面的治疗和彻底痊愈的第一步,总是需要把那些掩盖的东西挪走,面对它最真实的样子。即使溃烂成殇,只要愿意看见真实的情况,就有治愈的可能。

二、原谅

洪班长无法原谅自己,同时又无法真正淡忘,所以那件学长买给自己的西装外套始终挂在衣橱里,却也始终无法再穿上。我们如何能原谅自己呢?面对那么深的自责如何才能走出?洪班长面对了自己真实的情况,也抒发了压抑许久的伤痛,然而治愈的关键(也是最引起大家落泪的地方),是在见到学长的遗孀之后。学长的遗孀告诉他,自己已经不怨恨他了,所以洪班长也要原谅自己。在泪眼婆娑中,学长也来到他身边告诉他,那些不幸的事,包括自己的死亡,都不是他的错。

原来自我原谅的前提是先被原谅。洪班长拼命要赎罪的大叔的儿子也主动与他和解,他亏欠的所有人都亲口告诉他,他们原谅他,所以他不用再把自己关在自责的牢笼里,“被原谅”释放了他,也给了他真正的自由。

三、接纳

除了赎罪,洪班长另一道无法面对的伤口是离别。故事的最后,从小做饭给他吃照顾他的坎离奶奶安详地离世。坎离奶奶在洪班长的爷爷去世后用心照顾洪班长,虽然洪班长不是她亲生的孙子,但却非常爱他。洪班长总是问坎离奶奶为什么不收他的钱,是不是把他当外人,而在坎离奶奶最后写给洪班长的信中说,他从来就不是外人,而是自己的儿子、孙子。

在世上没有血缘关系亲人的洪班长,独自背负着赎罪的重担孤单地生活着,在那一刹那明白原来自己早就被接纳为坎离奶奶的儿子。原来坎离奶奶不但在情感和物质上照顾洪班长,更是在身份上认定洪班长就是她的儿子。这一身份的认同,使洪班长不再是漂泊的种子,他能够在公辰,在这片大海边扎根生长。

直面我们真实的本相,知道人在这天地之间就好似尘土。当我们站立在繁华街道,或置身在广袤的大自然中,却突然意识到我们似乎是亏欠着谁,好像那朵花、那片星空是我们不配得的。我们生来有着难以说明的罪恶感,谁也不能说自己配得无缘无故,无条件的爱和付出。我们当然亏欠一切无条件爱我们的人,然而更是亏欠那创造我们的上帝。那种与生俱来的亏欠感,乃因为我们得罪了创造天地,供应和满足我们一切的上帝。这正是我们的本相。

更可怕的事实是,得罪了上帝的我们,竟然早已被原谅了!生命的亏欠只能用生命来偿还,我们被原谅却不用“以死谢罪”,这根本的原因就在于‘那一位’舍了自己的生命,已经替我们偿还了。人只有知道自己被天地的主原谅了,才能真正安心地活在这世上,不用一生因为“生而为人而感到抱歉”,因为所有的罪过,都已经被原谅了。

被原谅的人是真正自由的人,因为罪被清除,谁也不能再控告他了。然而上帝的爱不止于此,祂更是接纳从前得罪祂的人为自己的儿女,使我们能呼唤祂为“阿爸,父”。于是我们忽然发现,原来在天地间,我们不是孤独地活着,不是偶然被生出来,不是一场意外。我们虽然是独立的灵魂,在这宇宙中但却是被牵挂,被在意,被爱着的。

这部剧真正感动我的地方正是在此。我们实在需要直面和抒发那些残忍的真相,也实在需要有个谁由衷地告诉我们:你已经被原谅,被接纳了。如此我们才能真正放下生命中的重担,获得真正的自由,去包容、谅解和体谅别人。先被原谅了,才有力量去原谅人;先被接纳了,才能真正接纳别人。并且,只有与创造者和好了,此生才能安然度日,不再害怕死亡和离别。

所以比起《鱿鱼游戏》,我还是比较推荐大家去看《海岸村恰恰恰》呢。希望我们都能从中“被治愈”,不只是在剧中,更是在真实的生命中经历。

 

*图片取自网络,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当对方看起来不值得原谅的时候(有声中文)

作者:Osarieman Faith,加拿大

翻译:Nancy,中国

有声播读:杨澜,中国

 

我在教会长大,看多了人们为他们称之为的“上帝的恩典”作见证。从我的角度来看,我看到的是人们分享他们犯下的可怕错误和做过的糟糕选择,以及上帝是如何带领他们度过接下来的挑战的。我很想不明白为什么一个良善的上帝会选择帮助这些人——在我看来,这些人并不是多好的人。

这些人因着上帝给他们的恩典而做的见证让我满是怀疑和困惑。但我没有寻求上帝并向祂提出我的问题,而是选择了不去理会我的想法。因此,我花了很多年才纠正了自己对恩典的误解,并且是以最痛苦的方式。

四年前,我开始在我的教会里服事,并完全敞开内心去信任一些我认为有爱心的基督徒领袖。

然而不幸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注意到他们缺乏责任感,并且不愿承认错误和对已经存在的错误加以纠正。还有,有些讲道让我担心。

几个月前,当我(和其他人)向他们表达我们的担忧时,我们却被禁止发声,并被暂停了在教会的服侍。

我感到很受伤——感到我服侍上帝和祂子民的热情被误导了。我也觉得自己被操控了,他们让我以为我有这样的担忧本身就是不对的。我拒绝去想自己怎么才能原谅这些人,我紧紧抓住伤痛不放,因为我觉得不该给他们恩典去原谅他们。

我心中的骄傲不断提醒我,我完全有权利感到生气。

每天我都在脑海里重温这件事,并发问他们是不是该这样背叛我。我经常得到的答案是“不”,这让我陷入苦毒,而苦毒开始阻碍我与上帝的关系。

我一直对自己说:“当上帝要我原谅的时候,祂会把苦毒的感觉带走的。”几个星期过去了,我开始很难敬拜了。我觉得很沉重。我扛着沉重的包袱却不知道该如何放手——我也不确定我能不能放手。

我变得非常沮丧和痛苦。为什么那些伤害我的人在我痛苦挣扎的时候还可以那么快乐?我终于忍无可忍了,有一天,我崩溃地哭了。

当我大哭的时候,我听到心里有一个安静的声音在提醒我:“去祂那里,祂会让你安息的。”

在那之后我哭着睡着了,当我醒来时,我决定让上帝介入到我的痛苦中。我知道祂的道路既不容易也不好受,但在祂的同在中待了一段时间后,我意识到,虽然这些人真实地伤害了我,但最好的方式还是听从耶稣的教导,给予他们恩典和慷慨的宽恕(马太福音18章22节)。

祂的恩典是足够的,因为祂是一位仁慈和宽恕的上帝。上帝是如此的伟大和大有能力,祂可以给我足够的力量倚靠祂去放下这些人对我的冒犯。

第一步是刻意、谦卑、始终如一地来到祂面前。上帝可以在一瞬间或慢慢地使我们破碎的心重新恢复完全。对我来说,我花了大约三个月的时间才完全释怀,在此过程中,上帝重新定义了我对祂的恩典的理解。

圣灵帮助我认识到,我的骄傲阻碍了我的宽恕。我很不好意思没早点明白这一点。上帝帮助我看到祂每天给我的恩典。比如每次我答应祂会做什么但却没有做的时候,祂以仍然爱我来让我看到祂的恩典。

当我明白给予恩典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行为不会带来任何后果时,原谅我的教会领袖就变得容易多了。

这意味着我不再在心中审判他们。就如同我如今在基督耶稣里也不被定罪了(罗马书8章1节)。

这使我对上帝有了更深的认识,因为我知道,当我向他人展现出恩典的时候,我会更像基督。

上帝的恩典就是不基于某个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单单向那个人给出恩惠,这是因为上帝想给我们恩惠。当我们应该受到谴责时,祂的怜悯——另一种形式的恩典——遮蔽了我们。祂没有谴责我们,而是宽恕我们,安慰我们,提醒我们祂爱我们。

虽然要展现上帝的恩典和宽恕并不容易,但我现在可以告诉你,这却是必要的。

过去,当我听到那些我觉得不配得宽恕的人讲上帝恩典的见证时,我没有意识到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

现在,我正努力对他人更加仁慈——只要是在上帝的带领下,我会尽可能多地给他们机会。因为他们需要这样的恩典,这也让他们可以成长为更像基督的自己。

在回应或说出别人的缺点之前,我现在能够做到停下来先问自己:“换做是我,我希望得到怎样的对待?”。即使我所看到和经历的挫折、痛苦或伤害是真实存在的,我知道我们天上的父有足够的力量和恩典让我能够依靠祂,同时祂也让我变得更智慧、更完整、更宽容和仁慈。

我今天想要为大家做的祷告,就是我们愿意让圣灵来教导我们上帝的恩典,使我们不至于迷失在苦毒的陷阱中,而是将上帝恩典的真理常放在心上,使我们可以日夜默想。我祷告我们学会原谅别人,原谅自己的不足,然后回到我们天父宽恕的怀抱中。祂在等待着你我!

 

 

 

点击链接阅读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感恩的美好

因为祂的爱,我学会原谅(有声中文)

作者:Deborah Lee,新加坡

翻译:漱翎,中国

有声播读:馨宁,中国

 

我结婚之后就搬去跟我丈夫的家人一起住。家里经常起冲突。那时候我不成熟,脾气急躁,经常跟婆家人在言语上互相伤害。甚至有时候吵完架好几天之后,我还会惹他们生气。最后我的婆婆说我是“没人要的孩子”,表明我是个多么不受欢迎,不惹人疼爱的讨厌鬼。

我的丈夫经常站在他父母那一边,并不帮我。一年之后,我们闹得很不愉快,我自己搬出去住了。虽然离开之后我不用再忍受婆家人言语上的羞辱和伤害,但是过去的伤害在我内心留下了许多愤怒。这些伤害和愤怒从我离开父母的家搬去跟婆家人一起住开始,一直累积到我的婆婆说我是“没人要的孩子”那天为止。这些言语深深伤了我的心。在我最痛苦的时候,我甚至希望厄运和不幸降临到我丈夫的家人身上。

搬出去的这段时间,我跟教会的一个朋友住在一起。我的牧者和老师一直跟进我在这方面的挣扎和痛苦,并且要我把这些伤痛都带到上帝面前来。在安静的环境中,我开始研读上帝的话语。读的过程中,我越来越被上帝给痛苦中之人的应许所吸引。祂一直提醒我,告诉我祂会将我的眼泪收在皮袋里(诗篇56章8节),并且祂对我有美好的计划。在我最绝望,最沮丧,最脆弱的时候,上帝对我未来的保证让我贴近祂的心。透过祂的话语,上帝一次次带领我来到祂面前悔改,降服于祂。

那时候我的内心仍然挣扎着。虽然我已经不再跟丈夫的家人住在一起了,但每每跟丈夫打电话的时候,过去的记忆、伤害和愤怒还是会回来。我丈夫仍然站在他的父母那一边,并且坚持认为我应该给他们道歉。这让我觉得所有人都在指责我,所有的错都是我一个人的。

 

上帝是我的护卫者

这过程中,我一直跟上帝较劲。我跟上帝说:“这不公平。为什么我必须要经历这些?我结婚不是为了受人欺负。其他人都有人维护他们,就我没有。谁为我说过一句话?为什么我不能逃离这一切?”我希望自己面对的不是永生的上帝,是其它的什么我可以掌控或逃避的东西。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无法选择上帝要我们在生活中必须面对的战场。

跟上帝较劲的时候,我想起罗马书8章31-32节。如果上帝与我们同在,谁能抵挡我们?上帝不吝惜自己的独生爱子,替我舍了。那祂岂会吝惜其它一切美善的东西不赐给我吗?当我读到这些话语的时候,我感受到上帝对我说话,告诉我祂与我同在,必然加添我需要的力量去面对和处理眼前的一切状况。当我继续往下读的时候,我想到在耶稣基督里的人不被定罪,断没有什么能让我与上帝的爱隔绝。

我开始明白上帝并没有不公平。我也开始感知到,上帝确实与我同在。即便全世界的人都指责我,定我的罪,但因着耶稣基督的牺牲,上帝已经不定我的罪了。没有什么能够让我与上帝的爱隔绝。当我仔细默想罗马书第8章的时候,我开始用一种不同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处境。我开始看到在我所受到的伤害中上帝的旨意。通过这些伤害,我经历了上帝信实的保证和安慰。虽然我被周围的人指责控告,但是在上帝那里,我找到了盼望。

上帝允许我经历这些是为了让我凭着信心看到祂对我的爱。如果我没有对人失望,我就不会转向上帝。上帝一直信实地使用这一切事情来带领我归向祂,好向我倾倒下祂的祝福。在这一切的事情上,我看到上帝主权的恩手扶持着我。

 

饶恕的挣扎

罗马书8章深深安慰了我。马太福音7章3-5节却让我知罪。在这一段话中,耶稣要我们先除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除去别人眼中的刺。这句经文刺中了我的心。如果我坚持说自己一点错都没有的话,那我就是对自己的心撒谎。我朝丈夫的父母大吼大叫,言语粗鲁,并没有尊重他们,这不讨上帝喜悦。这些经文提醒我,我一直以来就只看着别人眼中的刺,而没有去处理自己眼中的梁木。我确实应该给丈夫的家人道歉。

我知道我应该悔改。但是老实说,这实在是太难了。尤其是我丈夫和他的父母都没有为他们伤害我的行为有丝毫的悔改之意。他们一直坚称自己没错。我也确实无法假装什么都没发生,继续让他们通过言语来伤害我。

 

因上帝的爱而饶恕

上帝一直以来都鼓励我,更新我的心思意念。我继续读圣经的时候,我越来越意识到我是上帝心爱的孩子,不是一个没人维护的,没人要的孩子。在我破碎的时候,我学会了让自己的心稳固扎根在上帝那里。我不再受愤怒,绝望,不公平感的辖制了。而是能够从上帝的眼光来看待这些经历——充满盼望和对生命美好的旨意。我决定不再陷入过去的“老我”之中,不再被自怜和绝望辖制。

当我第一次试着跟丈夫的家人道歉的时候,他们表现得很冷漠,还继续指责和伤害我。但是我紧紧抓住上帝的应许,坚持做了对的事情。经过很长时间的忍耐之后,我丈夫和他的家人的心终于软化了,重新接纳了我作为他们的家人。

这个过程里有很多自我否定,伤心和痛苦,但是上帝告诉我,我们应该以善胜恶(罗马书 12章21节)。马丁路德金的名言在我脑中回响:“黑暗不能驱散黑暗,只有光可以。憎恨不能驱走憎恨,只有爱可以。”唯一能够体会饶恕并真正饶恕对方的方法就是先来接受上帝对我们的饶恕和爱,然后用上帝的爱去爱他人。

我们的和解最终让我丈夫也愿意跟我一起购买一套新的房子,做我们的新家。我们也得到了丈夫家人的祝福,作为夫妇住进了新家里。但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我认识了上帝。有上帝在我的生命里是最美好的事,尤其是面对冲突,困难和挑战的时候。所有这一切,若不是因着上帝对我的爱,都不可能翻转。上帝的爱激励着我活出荣耀祂的生命,把祂的爱带给其他更多的人。没有什么比认识上帝更美好,更值得追求的了。当我经历上帝的良善在我生命中动工并救赎我脱离黑暗的时候,饶恕他人也就变得容易多了。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新的样式

战胜“性侵”的噩梦——我是如何学会原谅自己的

作者:Nelle Lim,新加坡

翻译:Penny Lau,马来西亚

我曾被一位教会的资深同工性侵长达四年之久。当时的我只有21岁,在当地的一间教会实习,想要探索全时间事奉的方向。她当时42岁,是门徒培训部门的领袖。

这是个很经典的“性诱导”案例(尽管当时我还不知道这个词)。在实习过程中,她特别关注我的个人成长情况。身为一个不太清楚自己能力状况, 20刚出头的年轻人,她的关注让我喜出望外。能得到教会里最德高望重的领袖之一的支持,我更确定自己是被上帝所呼召并有恩赐来服侍祂的。

有一次,她告诉我她被同性吸引,并且对我有好感。当时她把自己描述成一名受害者——被上帝残忍地创造成这样,却永远无法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对她而言,上帝是故意要虐待她,不给她心之所向。她觉得服侍上帝开始成为一种不断需要否定自我的毫无意义的折磨。

我对她并没有丝毫爱慕之情。但听了她的故事后,我心中开始对她充满了同情。不知不觉地,她所叙述的受害者心声让我开始想要帮她减轻内心的痛苦。我想要让她看到教会对于被同性吸引的人来说可以是很安全的地方,并且我想要改变她对上帝的看法。

然而,事情并没有按我所想的那样发展。当时的我没有看出她不仅仅是破碎和沮丧那么简单。为了填补内心的空洞,她还竭尽所能地让我按照她的想法去满足她。虽然她的表现显而易见,我却太不敏锐,竟然察觉不出她的问题。我若是不参与她的事工,她会心生嫉妒,她也会用不同的借口让我内疚,好让我答应和她一起出门度假。我要是拒绝她,她就会指控我,说我“就和上帝一样”对她无情。虽然我知道她的逻辑以及她跟我相处的方式有很大的问题,但我就是无法确切说出哪里有问题。

我竭尽全力坚定我的立场,但是她的确比我年长,又有权位,并且一直挑战我的界限。在那几年中,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一开始那么坚持是不是对的,并且最终“选择”了妥协。我以为她得到她所要的之后就不会再向我要求了。然而我的妥协却使她开始变本加厉地挑战我的界限。

她真的很会讲故事。每每侵犯了我的身体之后,她总有一大堆的理由来为自己辩护。有时她还会调转过来扮演受害者,说她控制不了自己。有时她会很“真诚”地答应我说不会再有下一次了。有时她会嘲笑我,说我无可救药,好像是我反应过激一样。有时她还会直接诱导我,让我以为我自己也是想这样的。

我感觉自己完全被困住了。因为深受她那些“自己是受害者”故事脚本的影响,也深怕我要是哪天不答应她的要求,她就会情绪爆发,我开始习惯性不想“再在她的伤口上撒盐。”然而,我心里无比痛苦并且为自己陷在这样的情况中感到无比恶心。更加让我不解的是,有时她还会很自然地变回我刚认识她时的样子——一个非常友善、鼓励人的姐妹。这让我非常的困惑。究竟哪一个版本的她才是真实的?这个侵犯我身体的女人难道真的只是一个无法控制自己欲望的无辜受害者吗?是不是不断地给她机会悔改才是效法基督的做法?

当我25岁时,我终于决定摆脱这种生活,再也不跟她联系了。因为羞愧,我不敢把我的经历告诉任何人。又加上一些其它的原因,我离开了教会也离开了上帝。

过后的三年我过得非常不安。我责怪自己为什么会“允许这样的性犯罪”发生。毕竟,她只是个受害者,我自己应该更坚强、立场更坚定才是。我以为内心深处那强烈的厌恶感是源自我因自己犯罪让上帝忧伤而感到的悔恨。不过既然我已经离开上帝了,这些都不要紧了吧?

在我摆脱了她的束缚后,我以为我可以自由地过我想过的生活了。但是在之后的三年中,我不断地做噩梦,更患上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这些都证明了我的解决方法根本不足以解释和解决所发生的事情。

当那些噩梦愈演愈烈时,我终于决定去见心理咨询师。在接受辅导的过程中,上帝出其不意地让我看到过去的我是如何误解了上帝的心意的。我发现上帝比我更加了解我自己。我过去总以为祂给我的都是次等品,然而我不明白的是,正是我所认为的这些“次等品”让我学习和成长!带着这样的认识去历数过去所经历的种种事情令我无比感动。而这也很大程度上帮助我在接下来几个月里克服一些信仰上的疑问转而信靠上帝。

当我再次回到上帝的面前时,祂给了我勇气向几个要好的朋友讲出我的经历。让我吃惊的是,听了我的分享后,有些朋友告诉我他们其实一直都觉得那个姐妹有点不对劲,但是一直不懂要怎么形容。其中一位朋友还说她也感到自己被那个姊妹操纵。朋友们对她的所作所为表达的一致愤怒让我看清了这一切并不是我的错——而是我被侵犯了。

我花了不少的时间才接受自己是受害者这个事实。一开始,我完全无法接受自己竟然被人诱导和操纵到这个地步。因为身边的人总说我很机灵,也能分辨他人的动机。在我真正接受了自己所遭遇的事后,我又开始对自己有了其他各种指责。为什么我那么愚钝,不早点发现她是个双面人?要是那时候我没有因她对我的关注而感到如此欣喜,或者我没有那么急于得到他人的肯定,我或许就能看清事实,不至于经历这样的事了!

接着,我就开始埋怨上帝。既然上帝知道我无法保护自己,那祂为什么不保护我?我知道并不是上帝故意让这件事情发生,祂也不会因为想让我学习某个功课而给我这个试炼。因为那也太变态了,与圣经中所描绘的上帝形象和属性截然相反。但是我还是不明白祂为什么没有阻止这一切的发生。难道我的身心不值得上帝来挽救吗?

约伯并没有得到答案,我也一样。我能够承认自己对整个事情的理解,与“祂大能的雷声”比起来,只是“上帝工作的些微”和“细微的声音”(约伯记26章14节)吗?我能接受自己只不过如哥林多前书13章12节所描述的那样“仿佛对着镜子观看,含糊不清”么?

像约伯一样,我要做一个选择:要么是在这样的处境中依然相信上帝的美善、圣洁与大能。要么是透过我的遭遇去解读上帝的属性。

因着之前的经历,我无法再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因而不能自信地选择后者。但经历了那么糟糕的事情后,要我到底如何信靠上帝呢?

不完整的信息往往会令我们做出错误的判断。从两个因素出发我们有可能得到一个结论;但是要是多了第三个因素时,结论可能会大不相同。打个比方,在我清楚意识到自己被情感操纵之前,我只看到了两个因素——a)我不想和她发生任何的身体接触,b)我就是无力抗拒。结果,我只能责怪自己太不坚定才无法保护自己。但是当我知道还有第三个因素c)时,我明白了是她彻头彻尾的操纵使我无法坚定自己的立场。我这才恍然大悟,该受指责的人是她而不是我。看起来似乎是我自己愿意“妥协”的,但实则是在她精心粉饰的强逼之下我的被迫行为。难怪每一次受到侵害后,我都那么沮丧那么痛苦。如果是我情愿的话,就不会有创伤后遗症了。

总结以上这些,我得到了两个信息: a)我被性侵了, b)上帝允许了这样的事发生。我可以因此得出结论上帝其实一点也不美善。或者我可以承认可能还有其它我没有看到的因素?如果我能够收集到完整的信息,我就可以解释我所经历的一切,并且和上帝的美善毫不矛盾了。问题是在我不能够完全理解我为何会遭遇如此的处境时,我是否有足够的信心全然相信上帝的心意以及祂的话语?

我挣扎了好几个月。最终,我选择接受这个事实——人类有限的理解能力是不能与无所不知的上帝相提并论的。而且上帝一直在其它方面不断地向我显明祂的美善。或许,我根本不需要知道上帝为何会允许这样的事发生。

我需要知道的是,上帝的洞察迅速且精准。我明白了珍惜她最初给我的鼓励并不等于我同意她随意践踏我。我也明白了,不论一个人受到了多大的伤害,他都没有权利侵犯别人。我也发现,让上帝来填补我内心所需的一切,使我能够更清楚看到其他人的真实面目。这事之后,我也体会到把心事与一些信任的朋友分享是多么重要,因为他们可能会看到我没能看见的事实。当那个侵犯我的人最终因为这个事情被教会开除时,我明白了真正效法基督的回应不是对罪的纵容,而是帮助对方有生命的改变。

我已经不再责怪20出头的自己不够聪明,不明白这些道理了。

知道上帝有能力帮助我战胜并医治我过去所受的伤害真的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我不否认有时我还会想到这些不愉快的事,偶尔也还会做噩梦。但是,学习原谅自己确实让我释放了自己的心去接受上帝的医治。随着时间的过去,我也渐渐在学习如何原谅她。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彼此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