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家庭关系

为什么有主同在的家庭是最好的

作者:陈明惠,新加坡

signs-416441_640

我来自一个五口之家——爸爸、妈妈,两个姐姐和我。我们一家人有时彼此闹得很僵,有时散漫,有时懒惰,有时还很疯狂,但是总体来说,我们是十分相爱的一家子。所以,“家”这个字总能触及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每天踏入家门、投入家这个温暖怀抱的那一刻,迎接我的是桌上美味的家常菜,对我而言,家是爱的本质,是舒适的代名词。

虽然因为在海外工作的关系,我已经离开家将近两年了,但是距离并没有消磨我对父母和姐姐的感激,我依然珍惜家人之间的彼此支持。也多亏了美妙的现代科技,我动动手指就可以给家人发短信,这让我觉得家人就像在身边一样。从家人那里收到的每一张照片,每一段视频,每一条短信都是我的宝贝。没有家人在身边其实也很辛苦,但感谢上帝,祂给了我一个“大家庭”——我的亲戚,我教会的朋友还有同事。

但是正如我们大部分人知道的那样,家庭其实并不是完美的。父母喋喋不休的唠叨,跟兄弟姐妹为了鸡毛蒜皮的蠢事争吵不停,当然,有时我们还比较容易发脾气,说话很冲……所有这些都是我们会经历的。但是很感恩的是,更多的时候,我们学着对这些不愉快的事一笑了之,我们彼此原谅,继续结伴前行。有人虽然知道你所有的缺点,但还是一样无条件地爱你,这难道不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吗?

有一天,当我站在饭厅里的时候,我突然注意到了多年以来一直高高悬挂在饭厅正中间的那块匾。匾上写着:“基督是这家之主;吃饭时看不见的客人;对话中安静的聆听者。”

在我们每一个家庭当中,基督都与我们同在,并且祂比任何一个家人都更亲近我们。基督耶稣完美地诠释了我们在家庭中的每一个角色:祂像一个完美的母亲,给予孩子照顾和关爱;祂像一个完美的父亲,供养并管教孩子;祂像一个完美的姐姐,善解人意而值得信赖;我确信,祂也像一个完美的哥哥,保护弟弟妹妹并且是个非常好的玩伴。

虽然有人曾说我家看起来“挺完美”,但实际上我们家离“完美”还差十万八千里呢,这也是为什么我总是不住地感恩,并且很自豪地说,这些年来都是基督的爱维系着我们的家庭。毕竟,家怎能没有爱?一个亲密的家庭怎能没有上帝的爱?就像圣经歌罗西书3章14节写的那样:“在这一切之外,要存着爱心,爱心就是联络全德的。” 当我回想自己的家庭,想到上帝是我们的一家之主时,我很感谢上帝让我有幸成为祂的家庭中的一员。正如约翰福音1章12-13节所说:“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赐他们权柄,作上帝的儿女。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上帝生的。”

今天,在你的家中或者你身边的人当中,有什么是值得你感谢上帝的吗?

家人,一直在那儿的家人
朋友,像家人一样的朋友
教会,像家一样的教会
家,无需多言的家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家庭关系)

投稿

爸爸,想说爱你不容易

作者:柯雄伟,新加坡

signs-416441_640

不管是在成长阶段,还是在叛逆的青春期,在我的记忆里,爸爸都没有在我的生命中扮演过非常重要的角色。他总是忙于工作,为了照顾家庭而努力谋生。当时我无法理解他为什么总不能陪伴家人。我大概是尊敬他的,但是我不爱他。

当然,我们之间并不是只有争吵。事实上,我们也度过了一些很美好的时光,比如一家人一起出去吃晚餐或者在节假日期间走访亲戚。

但是每当我们争吵的时候,那些美好时光背后隐藏的怨恨便不断涌出。我们常常因着各样的事情争吵:我糟糕的学习成绩,我做不到他要求的最简单的事情,他不理解我,他对我说一些伤人的话。结果,我和爸爸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

爸爸五十多岁的时候被诊断出患了癌症,而且发现的时候已经到了晚期。随后半年,他寻求专家的治疗,但并没有效果。无奈之下,他只好听天由命。然而,即便到了那个时候,我仍然对他漠不关心。表面看起来没什么,但实际上我内心的苦毒不断蔓延,我对他没有多少同情可言。

爸爸接受化疗几个月后就过世了。然而,无论是为他守夜的时候还是在葬礼上,我都没有流一滴泪。

爸爸的葬礼结束一周后,我搭乘公交车,上车时看到人们跟身边的朋友聊天。我找了个位置坐下来,忽然想起爸爸以前常常坐在我旁边:他的笑声,他的幽默,他的话语,他的笑容,还有我们在餐桌旁度过的时光。不知不觉,我的脸颊已经湿了。我立即下车,坐在路边哭了起来,这是爸爸去世后我第一次哭。我为失去爸爸而哭泣,突然意识到自己永远都看不到他了。

那天晚上,我告诉妈妈回家路上发生的事情。她告诉我,爸爸曾笨拙地用自己的方式想要弥补那些我成长期间遗失的时光。他努力让自己融入我感兴趣的事情中,但是我固执地认为他在干预我的事情,而不明白那实际上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爱。

直到今天,有关爸爸的回忆一直伴随着我。我还记得他以前对我说的话,尽管当时的我认为那些话没有任何意义或者只是“垃圾”。现在我才发现,愤怒是我和爸爸的关系之间的障碍,让我忽视了爸爸为我所作的努力,以致过于傲慢地回应他。我没有做到保罗在以弗所书4章26节中所说的:“生气却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

也许我永远都无法见到爸爸了,因为他去世时还没有相信耶稣。但是如果上帝愿意再给我一次机会,我想对爸爸说:“我爱你,爸爸。”这是他在世时我没能说出口的话。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家庭关系)

投稿

耶稣如何把盼望带给我绝望的家

作者:Vilcon Tauning,马来西亚

signs-416441_640

我出生于一个破碎的家庭。从小,我就生活在仇恨、嫉妒、愤怒等诸多使我们家庭状况不断恶化的不良情绪当中。我父母常常闹离婚,但因为我们兄弟姐妹年纪还小,妈妈并没有同意。

我十一岁时,哥哥和姐姐因为受不了家里的问题就离家出走了。我们家没什么宗教信仰,所以那时我还是个非信徒。虽然我有很多基督徒朋友,但我对耶稣还是一无所知。

在我读中学的时候,父母又想要离婚。不过真正让我生气的是我的弟弟和妹妹竟成为他们怒气的受害者。有一次我妹妹在我阿姨家住了好几个月,而我弟弟几乎被一对夫妻领养(但我妈妈最终没有把弟弟交给他们)。我叔叔亲自负起责任照看我的弟弟,确保他在家不受到任何伤害。我父母每次吵架,妈妈都会到我舅舅家住一晚或几天。当我13岁时,我就自己搬到离家很远的旅馆去住了。但每次想起家里,我心里都会很痛,感觉被困于一个没有盼望的绝境。

有一天,我到一个基督徒朋友的房间借他的手机来听音乐。因为他是一位基督徒,并且是教会的乐手,所以手机上大部分都是福音音乐。当我听到Hillsong的《向主欢呼》时,我立刻感觉好多了,也平静了许多。说实话,我并不清楚当时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我特别感动,并开始流泪。我开始经常借那位朋友的手机听这首歌。每次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都会好受一些,得到安慰。

当我14岁时,我第一次来到教会。我记得当时牧师正在分享人类的盼望。当他说要为所有生命中需要盼望的人祷告时,我站了起来。我模仿朋友闭上眼睛,却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毕竟,我从来没祷告过,不知道应该如何进行。牧师祷告的时候,我开始泪流不止,心中立刻感觉好受很多。我意识到有些事情在我身上发生,但我却不明白那是什么。

从此以后,我经常去教会,想要更多了解耶稣,也常常到主日学听耶稣的故事。我学得越多,就越经历到我寻求多年的盼望。15岁时,我明白了,耶稣是唯一能改变我生命的盼望。于是,我终于决定接受耶稣作我的救主和生命的主。

刚成为信徒的时候,我遇到很多阻拦。当我跟父母说我想受洗,并问妈妈愿不愿意作我的受洗见证人时,我爸爸变得非常愤怒。他甚至说如果我要成为基督徒,他就把我赶出家门。当我尝试解释只有靠耶稣的名,我们一家才能得医治时,他竟打了我一巴掌。

但我继续去教会,并常常为我的家人可以敞开心扉接受福音而祷告。

有一天,我问我爸爸比较喜欢我的旧我(喝酒、毁坏东西、坏他的名声、常常顶嘴),还是比较喜欢我的新我(参加团契和祷告会、放弃恶劣的态度、戒烟、戒酒)。我告诉他,我尊重他是我的爸爸,因为耶稣教导我们孝敬父母。我感谢上帝,我爸爸终于接受了我信主这件事,还请我妈妈代替他去见证我受洗。从那时起,我继续跟妈妈和几个兄弟姐妹分享耶稣带来的盼望。我告诉他们,如果我们相信耶稣并依靠祂所赐的盼望,我们的家就能得医治。我的兄弟姐妹开始去教会,而我妈妈看到我们一家的改变,也接受了耶稣作她的救主。这段时间,我们不断互相鼓励、互相代祷。我看到了家里明显的改善。

现在,八年过后,我可以满怀信心地说,我们的家庭的确被主耶稣的恩典和怜悯医治了。我妈妈喜欢说:“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新的将要到来。”我爸爸开始去教会,而我妈妈也经常为他祷告。妈妈现在在教会委员会侍奉,而我的姐姐和妹妹则活跃于音乐和青年事工。我现在在教会里担任乐手并主领敬拜,之前也担任过青年福音事工的主席。

我曾经是一个绝望的人,但我在给我力量的那位耶稣里找到了盼望。我得救的故事开始于那首《向主欢呼》,而现在我百分之百确信耶稣是我的力量、我生命的主、我的救主和我永远的盼望。我希望我的分享能见证上帝的大能!无论我们在什么情况之中,祂都能医治我们。祂是绝望中的盼望。

如果你现在正面临困难或觉得没有盼望,相信并依靠耶稣吧!你会发现,祂就是你所寻找的盼望!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版)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确实的指望  家庭关系)

 

投稿

“爱”难,爱人更难

作者:陶可心,新加坡

signs-416441_640

我对爱的定义一直很模糊,因为我的家庭背景让我觉得,爱就像是一种奢侈品。

14岁那年,我和妹妹跟着母亲移民新加坡。后来母亲再婚,继父是新加坡人。再婚?也许是因为母亲真的爱继父吧。然而,母亲的脾气比较暴躁,个性强势,经常与继父起冲突、争吵。然后,我就会听到“噼里啪啦”摔东西的声音。这时,我就会一个人躲到楼下去散步。可我依然能够听到他们争吵的怒吼声。每次争吵后,继父身上总是会留下受伤的印记,接着警察就会来“拜访“我们。不知道有多少次,我哭着对母亲说:“我希望有一个美好的家庭。”但她的回答却是:“你永远都不会有的。”这样的回答的确令人心碎。

背井离乡的生活并不没有我原先期望的那么好。我每天只有两块新币,不管怎么分配,永远都吃不饱。所以那时的我觉得只要能吃饱就是”幸福“。同龄女生总是为了保持好身材而节食,在我看来,这是很愚蠢的举动。每当我看到别人吃不完的食物,我都有想要帮他们吃完的冲动。

为了填饱肚子,我从15岁便开始半工半读。我白天上学,晚上在酒店做服务生,每天只有四五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即便这样,我也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劳碌与辛酸就像是家常便饭,伴随我度过了三年艰苦的时光。

对于我这样一个90后来说,这样令人心碎的家庭和艰苦的生活,实在是难以承受之重。我对生活充满了失望,对幸福家庭的孩子充满了嫉恨。从那时起,我活着的唯一目标就是离开这个家,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于是我拼命打工,即使是中考前一天,我也要去把明天的饭钱赚回来。同时,我努力学习,一直努力地执行自己的计划。只是,在我还没有能够完成这个计划的时候,我已经身心疲乏,令人心碎的家庭就好像死亡的火焰一样,慢慢地吞灭我活着的希望。我迷失了,不知道活着有什么意义。

我不想再这么痛苦地活着,所以我选择轻生。幸好,就在我决定轻生的那天,我在路上遇到了一位牧师,他对我说:”主爱你。“我心想,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上帝的话,祂一定不会让我这样受苦。于是我问了他一个问题:“你可以给我一个活着的理由吗?“牧师说:”如果你活着,很多人会因为你的帮助而活得更好。“我的心在燃烧,原来这就是我活下去的理由,上帝给了我活下去的理由。

后来,我开始去教会,认识了基督里的兄弟姐妹。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彼此扶持。而上帝也通过圣经让我明白,我要爱自己,原谅自己,原谅过去。

我以前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也不懂得谅解与关心别人。我无法容忍自己犯任何错误,凡事要求尽善尽美,自尊心强得好像穿不透的城墙,又厚又硬。

可是现在我变了,上帝差遣祂的子民来带领我、照顾我。祂让我学会了爱人和爱自己,包容、怜悯他人,也给自己时间去学习和进步。同时,我不再让盲目的自尊心控制自己,学习做一个谦虚的人,慢慢地走出过去的阴影。而且,我还成为了一名义工,服侍许多在生活里迷失的人。我分享自己的经历以及上帝对我的爱,鼓励他们开始新的生活。

回想过去,我从来没有预料到上帝会为我准备另一个家,并且这个大家庭的成员也越来越多。同时,当我离主越来越近时,我也开始原谅自己的母亲。我想,也许是因为她不认识上帝,她才会那样子伤害自己的家人,其实她自己也活得很痛苦。

感谢主让我能够在每一天都充满平安与喜乐,也愿主同样赐予你这个福分!阿门!

(此文章繁体版)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家庭关系)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