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恋爱

别再教我这样谈恋爱了!(有声中文)

5-Myths-About-Dating

作者:Vania T,新加坡

翻译:钟林君,中国

语音播读:Momo,中国

不管是单身还是已经心有所属,大家都应该听过下面这五条恋爱大损招吧。可能那些教我们这样谈恋爱的人也是出于一片好心,但很多时候,这些恋爱招数最后带给我们的却是绝望与痛苦。其中有些“道理”一开始听起来好像是那么回事——但实际操作后却发现根本相反。如果也有人给你支招,教你怎么谈恋爱,或许是时候停下来想一想,看到底该怎么回应这些恋爱招数了。

恋爱损招一:嫉妒激将法

你可能正在想,是不是有可能跟某个男生发展下去,或者这份恋情最终会不会开花结果。于是,正当你为此忧心时,有人跟你建议了“嫉妒激将法”。大概就是,你只要为这个男生找一个竞争对手,让这个男生心生嫉妒、开始竞争,就能刺激他向你表达深情了。

虽然这一招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凑效,但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好的,或是明智的举动。我们应该有更好的行为。上帝不是叫我们结出圣灵的果子吗?(加拉太书5章22-23节)并且要以爱心待人——对人有恩慈,不嫉妒、 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等等(哥林多前书13章4-8节)。如果我们刺激另外一方产生嫉妒,是不是在不知不觉中让对方犯罪了呢?因为圣经说得很清楚,嫉妒引人向恶。箴言14章30节也说:“心中安静是肉体的生命,嫉妒是骨中的朽烂。”

恋爱损招二:让恋爱不期而至

很多人都听过这招吧。好莱坞给我们制造了太多爱情的假象,让我们觉得白马王子一定会在某一天突然出现在家门口。我们热爱那些爱情片带来的温暖和暧昧,因此也期待这样的偶然会在现实中发生。

我承认自己是一个十足的浪漫主义者,所以有时脑子驾驭不住心。但我们不能让自己的心思和理智陷在这样的想法里,不然,要是没有王子骑着白马向我们走来的话,我们可能要陷入深深的失望与绝望之中了。

相反,我们可以思考箴言中的智慧:“人心筹算自己的道路,唯耶和华指引他的脚步。”(箴言16章9节)。何不信靠上帝会在祂自己的时间带领我们?祂才是决定我们人生道路的那一位嘛。

恋爱损招三:会玩才能钓到金龟婿

不得不承认,我们都喜欢被追逐。虽然心里早已心花怒放,表面却还要装得一点兴趣都没有。这样做的目的是想激发对方对自己的追逐或追求——你希望你喜欢的人想要得到你。但是玩得太过可能会有危险。虽然在恋爱当中,这种对心爱之人的追求会自然发生,但是人为地去制造这种关系的话可能会引发诸多问题。谁想把关系建立在情感操控之上呢?

我们很多时候可能把约会当成了游戏。若是另一方不上钩,这就给自己平添许多不必要的心痛了。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去衡量对方对自己感兴趣的程度?怎样才能真诚地面对自己的感情,并成熟地表达出来(罗马书12章9节),好使我们彼此真正了解对方的期待和想法?有一个健康的开始可能正是保证一段恋情长久、开花的关键吧。

恋爱损招四: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在我们遇到最终一同步入婚姻的那一位之前,我们可能会遇到好些其他人。或许你在想,要是把鸡蛋放到不同的篮子里,不就可以增加你找到那一位的几率了?但是对一个人委身要求我们100%投入。我们不应当害怕,而是准备好坦诚地向一个人展示真实的自己,同时也去更多地了解这个人。我真的无法想象,如果一个人同时有几个篮子要照顾,那他或她要如何在一段恋情里进行完整的情感投入呢。小心最后所有的篮子都打破。

不过,要是你百分百投入的恋情失败了,怎么办?别担心,还会有其他机会的。上帝对你有最好的安排。正如罗马书8章28节所说:“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

恋爱损招五:一定要找一个爱你多过于你爱他的男人

大多数人说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你应该对追求你的人要求高点。他要负责所有的浪漫——你只要坐着享受就好。要是还不是特别确定是不是要跟他走到一起怎么办?没关系,因为首先,他至少是个不错的交往对象;其次,他是真心喜欢你的。

我们还是别自欺欺人了。如果一个男生爱你多过于你爱他,这是不是说明其实你并没有100%委身于这段关系呢?他可能很快就会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决定只付出与你相等的情感。这样一来,就不是特别妙了,不是吗?

这时,我们或许应该学学马太福音7章12节所说的:“ 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如果到目前为止,你学到的恋爱招数让你觉得恋爱有绝招,赶紧打消这个念头吧。找寻人生的另一半没有诀窍。每一段恋情都是独特的,所以每一次恋爱的经历也都会不一样。在这个过程中,你会犯错误,但是重要的是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又怎样面对这些错误。

为了避免在恋爱中误入歧途,多跟上帝聊天,并请祂指引、给我们分辨能力吧。坦诚地与上帝倾谈。你可能不相信,但是上帝关心你的一切,包括你的第一次约会。所以把内心所想的交托给上帝,让祂指引你的道路吧。让恋爱成为一个充满祷告的过程。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投稿

聪明的,你告诉我,约会为什么这么难?

Why-It--s-Difficult-to-Date-These-Days1

作者:Victor G,新加坡;翻译:Jaslyn See,新加坡

“嗨,找时间一起喝杯咖啡吧!”

男生们,承认吧,想在教会向女生发出这样的邀请真是难上加难,特别是教会比较小的时候。女生们也尽可承认,你们大概不会爽快地答应。这样的状况在教会并非罕见,原因可能有很多。

美国青年基督徒杂志Relevant之前发表了一篇文章,文中列出了多种原因,试图解释为什么现在教会的男生不主动去邀约那些常常祷告、爱主、又有个人魅力的女生。作者觉得这是因为约书亚·哈里斯(Joshua Harris)的同名书籍《不再约会》(“Kiss Dating Goodbye”)让“不再约会”的心理在教会变得普及。

我虽然不完全赞同文中的观点,但它确实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我们常常忽视的一些层面,而这些又恰恰是需要我们带着祷告去思考的,特别是当我们想早点甩掉人见人怕的“好人卡”的时候。

所在教会的文化
去教会不是去寻找另一半的。为了进一步把这一认识制度化,有些教会就干脆把男女会众隔离开来——男士坐一边,女士坐另一边。“教会是敬拜上帝的地方”这一想法让我们潜意识里抵制任何像约会这样的事情,以免影响敬拜。再加上如果教会比较小的话,一旦恋情不成功就会变得很尴尬,因此大多数人宁可不要在教会里开始任何恋情。

Relevant的一名面簿(Facebook)读者也指出:“现在教会里已经大学毕业、可以谈婚论嫁的单身女性少得可怜,男生更少。大家又把婚姻看成人生大事,生怕出错;也担心婚前性行为的发生,稍微亲密的举动都让人紧张。这样一来,在教会谈恋爱就变成一件特别尴尬的事情了。”

的确,在很多范围比较小的教会团体里,大家几乎不会给约会任何“失败”的余地。任何不能以婚姻告终的约会都会遭到白眼,尽管这样的约会可能带来个人成长,并让当事人有机会对另一个人有更多的了解。事实上,就算不能最终走进婚姻,健康的、以上帝为中心的恋情也是可以让人学到许多宝贵功课的。而这样的恋情也不一定要以一同服事的形式来发展(喝杯咖啡又怎样)。

不管你喜不喜欢,能不能与自己私下想有更多了解的人喝杯咖啡,这件事情很大程度上受到所在教会文化的影响。

个人认识
我们成长的环境千差万别,因此对两性间交往界限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对一些人来说,约一个女生出去喝咖啡简直就是犯罪,而有些人却觉得喝杯咖啡没什么,不用把它看得跟求婚似的。

我并不完全否认约书亚·哈里斯的看法。不管怎样,他为如何求偶或敬虔地约会列出了非常明确的准则和界限。哈里斯的书强调了“不欺哄他人”这一点(帖撒罗尼迦前书4章6节)。对于我们这群跟随上帝的人来说,上帝给予了我们清晰的引导,明确地告诉了我们一些祂对我们行为与道德的期待。而在此之外,我们就得辨识哪些只是我们自己的认识,并格外留意不将我们自己的看法混淆为上帝的期待了。

我和女友早在参加大学团契(Varsity Christian Fellowship)时就已经是朋友。我们之间的交谈也帮助我们从一开始就可以去了解彼此对约会这件事的看法。即便如此,我们开始恋爱之前也还是建立了一些基本原则与界限,希望彼此尊重和遵守。很多时候,这就是在练习如何在一段感情中沟通彼此的期待。

期待
邀请别人喝咖啡这件事情往往被误会为要有大动作发生。

Relevant杂志也坦言,现在单身人士中普遍流行着一个概念,那就是每段恋情,即便只是非正式的约会,都应该以结婚为最终目标。当邀请一位女士共进晚餐变得好像向她求婚一样严重时,问题就出现了,因为这会“强迫我们给出往往应该是几个月或几年后才能做出的承诺”,基本上就是“本末倒置”了。

各种快速指南(如“基督徒男性不应该娶的10种女性”或“10个应该结束这段感情的理由”等文章)列出了种种我们应该及不应该考虑结婚的类型。这些快速指南的兴起大大缩小了我们的可选范围,最后就只剩下唯一一个完美的适婚人——耶稣。这样的指南会让我们产生理想却不现实的期待。这种期待很危险,因为这让我们忘记婚姻本质上是两个罪人的结合,而这个结合是为了更好地彰显上帝对人生命的改变。由于不合理的期待,许多可以建立良好关系的机会都被拒之门外。

除此之外,让情况变得更糟的是大家对“适婚”这个概念的过度强调。这种概念给一个想要结婚、甚至只是求偶的人提出了过于夸张的信仰、情绪及经济要求。有谁真的能完全准备好如此走近另一个受造奇妙可畏的个体呢?

毕竟,恋爱以及最终的婚姻都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如果我们已经那么完美了,就不需要另一个人来磨砺我们了。

在约会之前,了解和沟通个人对求偶或恋爱的各种期待,以及去发现彼此有哪些相似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

在大家把我当成一个反教会现有体制的异己之前,我先快速声明一下,在我和女朋友正式“约会”之前,我拜见了她的父母,并征得了他们的同意,还让他们有机会开诚布公地询问我的动机、个人经历,对我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我还准备了一个关于我们恋爱的时间表,并征询他们的认同和建议(我现在还在继续这样做,并向他们随时报告我们的发展动态),邀请他们在整个恋爱过程中积极参与。我也是那种想要110%确定的人,也会“本末倒置”。

但这只是我的个人认识。我觉得有些事情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了解彼此的教会文化和成长环境,并顾及她父母(两人都是基督徒)的感受,毕竟他们如此深爱自己的女儿。再就是,我们要先做朋友,再决定下一步怎么走。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我这样幸运,可以做出这样的安排并得到女友和她家人的支持。如果条件不允许,在作出任何承诺之前,也必须要让大家有机会更多彼此了解。勇敢地邀请别人或接受别人的邀请去吃顿便饭、喝杯咖啡,或者与其他朋友一起外出吧,这些都是不错的开始。

教会的男生、女生们,鼓起勇气,喝杯咖啡去!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世界真正的问题)


投稿

给未来丈夫的一封信

作者:VT,新加坡

signs-416441_640

亲爱的(未来)丈夫:

你会在新婚后的第一个早晨读到这封信。你是我的良人,我已为你祷告许久,而现在我们终于正式结为夫妇了。你在上帝计划的时间出现,上帝再一次将超乎我所求所想的赐给了我。

认识你之前,我读了许多关于如何找到“白马王子”的属灵书籍(就算你猜到是哪几本,也没有奖赏哦)。父母与朋友告诉我,要谨慎考虑未来丈夫所应具备的特质,也要常常为此祷告。书上说:“拿一支笔,写下来,并且在祷告中交给上帝。”我确实这么做了(别那么震惊嘛)。

从我们成为朋友的那一刻起,我就发现我们是如此相配。我们一同服事,尽可能让基督在我们所做的一切事上居首位。你在各方面都以身作则,那时我便深信,你会成为我们家(希望包括孩子)的敬虔的领袖。

从我们相恋到结婚,上帝都知道我需要你这样的伴侣。从你我第一次约会开始(如果那是自家的料理,就更棒了)、到你开始认识我的家人与朋友(这肯定赢得他们的心)、再到你决定向我求婚(我总是无法猜到你的计划),你都让我明白什么是爱,那就是先爱上帝。我为“未来丈夫”所设定的每一种必备特质,你都拥有(而你的其他特质,对我而言是额外的惊喜)。

刚开始恋爱时,虽然我们都对未来满怀期待和盼望,但我们也知道爱情路上不会事事如意。我们深知自己必须先成为一个属上帝的人,我们俩才能成为一对属上帝的佳偶,为此我感谢上帝。

在我们恋爱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自己身上的不足与缺点。现在你应该已经非常清楚我多爱杞人忧天;对不起,我不该一遇到问题就去烦你,而应该先寻求上帝的帮助。现在你也应该了解,在金钱方面,要做到慷慨大方对我来说并不容易(在付出时间和爱方面,对我来说则容易些);我又是多么的犹豫不决(十之八九是在购物时);我还会将责任推到别人身上。我知道我还有许多自己不知道的缺点,但倘若你告诉我(请温柔地说),我愿意努力克服。谢谢你义无反顾地爱我。

昨天,当我步上红毯(很高兴我没有被绊倒),看见你就在前方时,我知道我们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彼此了解(直到我们都七十多岁,或者更老)。虽然我们无法在每件事上都做到尽善尽美,但藉着爱、沟通与祷告,我全然相信,我们能彼此帮助,成为上帝希望我们成为的人。

你是否像我一样,怀着兴奋的心情预备迎接婚姻生活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我已得到有生以来最大的快乐,因为上帝已将我许配给你。

你(未来)的妻子
2015年6月


雅米笔记:

你希望未来的配偶具备哪些特质?对于“拿一支笔,写下来,并且在祷告中交给上帝”的建议,你有何看法?欢迎你留言,与我们分享你的想法!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版)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家庭关系)

投稿

寻找伴侣?等待伴侣?

作者:Tim Hoe, 香港

signs-416441_640

“你也该结婚了……”这是我到了一定的年龄后,从身边人那里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对于这类言语,大家的反应各有不同。而作为单身基督徒的我,则感到十分尴尬。

“寻找?”“等待?”身边很多单身弟兄姐妹都有同样的疑问。究竟我如何才能遇见那位生命中的伴侣呢?不少主内肢体都会回答说:“上帝会安排最适合的伴侣给你”。于是,对这件事就产生两种不同的看法。

“既然上帝安排,那我们就慢慢等!”这种看法所衍生出来的解释,就是在这段等待的时间当中,上帝也正塑造你,好让你有充足的预备进入圣洁的婚姻生活。但这句话说得容易,不过实行起来还真不得了。特别是已经上了年纪的弟兄姐妹,心里也许会想:“日以继夜地等待,都已经过了几年啦?”

又有另一种看法:“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既然上帝预备,那我们就要去找。”虽然引用了圣经,然而也有它的问题。问题在于我们去找的时候,是否能确保自己能清楚辨别出上帝预备的那一位呢?不少人也会去找,但是总会带着一定的条件。如果上帝预备的跟自己所订的条件不太符合,甚至完全不一样,那如何是好?那岂不是很容易找错吗?

到底要等待,还是寻找呢?等待的话,怕等很长时间;寻找的话,又怕找错人了。单身的你和我,真是苦恼啊!

我想,在选择“要等待”或“要寻找”之前,单身的基督徒可以先从自己与上帝的关系着手。

在马太福音6章25-32节中,耶稣吩咐我们不要忧虑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因为我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天父上帝都是知道的。祂说:“你们要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马太福音6章33节)虽然这里讲的是日常所需之物,但我想“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这个原则也可适用于婚姻大事。其实一旦我们专心做上帝的事,我们就不至于因伴侣这事感到忧愁。如果我们在这服侍的道路上需要一位婚姻伴侣同行,上帝必会带领我们遇见合适的伴侣;又或者,我们一直保持独身,也能因与主同行而满足喜乐。只要我们专注于祂,那就是既等待又寻找,自然也不必苦恼了。

也许还有人会问:我们该如何确定他/她就是我生命中那位终身伴侣呢?在这个问题上,似乎不少教会的弟兄姊妹都有一个这样的观念:你要一直向上帝祷告,上帝已经预备了一个特定的人,你要寻求知道那个人是谁。这样的观念似乎影响了很多人,让他们在婚姻问题上犹疑不决,因为很多人都觉得无法确定自己是否已经预见那个“特定的人”。因此,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到底我们要找的是“特定”的一个人,还是一个“合适”的人呢?

很多教会讲婚姻时,会引用以撒的例子(创世记24章)。亚伯拉罕委托仆人替以撒找妻子,最终上帝带领这位仆人遇上利百加。但这是否能够证明上帝会为每个人安排一个“特定”的婚姻伴侣呢?

事实上,当时以撒身处的背景很特殊,上帝已应许将迦南地赐给他父亲亚伯拉罕的后裔(也就是以撒的后裔),并且将来的弥赛亚也要从以撒的后裔中产生,因此以撒的妻子人选至关重要。当时仍是父母替儿女安排婚姻大事的时代,亚伯拉罕敬畏上帝,不愿意替儿子娶迦南地的女子为妻,但因自己年纪老迈,便差派“家中最老的、管理他所有产业”(创世纪24章2节,新译本)的仆人长途跋涉回到故乡米索不达米亚,为以撒娶一名本族的女子为妻。亚伯拉罕更慎重地叮嘱仆人,如果本族的女子不愿意到迦南地来,也绝不可带以撒回到故乡去。老仆人接下这个异常艰巨的任务后,一路上都寻求上帝的引领,最终找到利百加,而利百加也愿意跟随老仆人到迦南地作以撒的妻子。可见,这实在是一个特别的例子,我们很难由此得出结论,说上帝会为身处21世纪的我们都安排一个“特定”的婚姻伴侣。

其实,圣经更多提及的是好丈夫、好妻子、好伴侣的特征(箴言书18章22节、19章14节、31章10-31节),以及何为正确的伴侣关系(创世纪2章24节,以弗所书5章22-33节)。

因此,这才是我们该问的问题:“到底怎样的弟兄/姐妹才适合作为我的终身伴侣呢?”我相信,透过读经、祷告,我们会得到问题的答案。带着这些答案(或者说标准),在服侍上帝的道路当中既等待又寻求,我们将拥有幸福的人生。

(此文章繁体版)

延伸阅读:
关于恋爱与婚姻:谁是我“注定的那一位”?
探索丛书:我该和谁结婚?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