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恩典

每日旅程:真正的归宿

20161008-770-425

作者:Marlena Graves  

翻译:陈琳

读经:约珥书2章1-25节

蝗虫、蝻子、蚂蚱、剪虫那些年所吃的我要补还给你们。——约珥书2章25节

我的一个朋友曾经很难相信自己能够真实地经历到上帝的良善和信实(约珥书2章23节)。她在一个单亲家庭长大,父亲缺席,母亲则对她有情绪暴力和家暴。除此之外,她曾经遭到过许多男人的性侵害。后来,她想要跨越童年时期和成年早期的阴影。但是尽管她衷心地跟随耶稣,尽力去服侍别人,她仍然无法轻易除去那些经历对她生命的影响。

这个女人开始意识到她无法对过去发生的事情做出任何改变。她也为着自己近几年做过的一些糟糕的决定付上了代价。在过去的十年中,她做出了一些错误的选择,她感到劫数难逃,必受咒诅。这些事情加上她童年时期和成年早期的那些经历,就好像蝗虫一样,毁坏了她人生中的好“土地”,让它变得荒芜(约珥书2章3节)。

值得庆幸的是,上帝比起我们所遭受的环境和我们犯下的罪恶要强大很多。祂的恩典比我们过去所经历的任何困难和做过的错误决定都要大得多。我安慰她,提醒她上帝“愿赦免我们的一切罪恶,医治我们的一切疾病。祂救赎我们的命脱离死亡,以仁爱和慈悲为我们的冠冕。祂用美物使我们所愿的得以知足”(诗篇103章3-5节)。

我们都要承受自己犯罪的后果和别人对我们犯罪时带来的伤害。但是当我们开始依靠上帝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罪无法决定我们的人生,上帝才能。祂开始纠正我们生命里的错误,让我们回转归向耶稣,直到完全被祂恢复!(约珥书2章25节;使徒行传3章21节)。

思考:为什么知道我们在基督里不再被上帝定罪是如此重要?上帝的慈爱和饶恕如何激励你为荣耀祂而活?

耶稣竟然没有羞辱她

grace

作者:Sandy Zhuang,中国

每每读到圣经约翰福音4章中耶稣与撒玛利亚妇人对话的故事时,我都会由衷感叹。按背景来说,这位妇人生长在信仰不“纯正”的撒玛利亚地区,生来就被犹太人嫌弃、隔绝;按社会地位来讲,她身为妇女,处于弱势,一般陌生男子不会在公共场合与之搭讪,所以连耶稣的门徒都“稀奇耶稣和一个妇人说话”(约翰福音4章27节);最关键的是,从以往的经历来讲,她已前后与五个男人结婚或同居,恐怕已受尽周遭责备、鄙夷,甚至为了避开其他人,要特意在正午时间出来打水。而耶稣却是一位犹太男子,更是圣洁的上帝,当这个妇人走到耶稣面前时,祂不但没有避开她,反而满有尊重地对她说:“请你给我水喝。”耶稣竟然没有羞辱她!

如果仔细体会,我们不难发现,用羞耻感操控别人使之改变,或许已成为我们人际关系中常见的现象之一,基督徒之间也难免于此:学习不好会被人称为“学渣”,工作做不好会变成“猪一样的队友”,而在教会,当敬拜习惯跟传统做法不同时,亦可能被轻易定义为 “不属灵”或“不合上帝心意”。父母对孩子的言语伤害更是不胜枚举——“你笨死了”、“你怎么一无是处”、“猪脑子”等等。希望别人改变或许并非恶事,但选用羞辱的方式则会给对方带来巨大的伤害。这种羞辱常常让人产生被拒绝的感受,并间接传达给对方“你就是不够好”的信息,让受到羞辱的人因为人际关系的压力或羞耻感所带来的疼痛而被迫做出改变。一旦羞辱成为习惯,受羞辱的人就会逐渐觉得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不够好,并且长期处于人际关系的张力和对羞辱的恐惧里……

与此相反的,却是耶稣那样无条件的接纳。无论对撒玛利亚妇人,还是妓女、税吏,耶稣从没有羞辱过他们,反而呼召他们成为自己的门徒和朋友。接纳是了解一个人生命的真相却不定罪。这种接纳给人安全感,让人无需努力挣得什么,而是可以怀着感恩的心真诚付出。得到耶稣接纳的撒玛利亚妇人不再恐惧别人说三道四,反而热心为基督作见证。圣经路加福音19章也记载,得到接纳的税吏撒该同样诚心悔改,由聚敛钱财变为热心周济穷人。

曾经,因为误解与其他原因,我受到了自己尊敬信任之人的嘲讽与羞辱,以至有一段时间我都会反复做噩梦并惊醒。我觉得自己带着“罪咎”与“羞耻”的记号,唯恐别人再指责我,甚至恐惧别人注意到我或说话时提到我。我对人际关系感到绝望——我觉得不会有人认同我的想法,不会有谁再听我的意见。我的生命并没有得到改变,只是被压伤。直到后来,在好友的强烈鼓励下,我说出了生活中的不易和上帝对我的怜悯,竟得到了许多平时不太熟悉的基督徒朋友的真诚体恤。我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写成文字,也意外得到了素昧平生的牧师的认可和推荐。如此一连串事情的发生,让我明白那不可能是巧合,而是上帝借着信徒的群体向我彰显接纳和鼓励——我不需要刻意讨别人喜悦,也无需伪装或恐惧。即便有人认为我很糟糕,上帝依然爱我、使用我,看我为宝贵。耶稣不是高高在上“施舍”救恩,而是就在我身边。祂了解我过往一切的动机、行为和羞耻,却用尊重的口气说:“请你给我水喝。”这份接纳让我有勇气不再封闭自己,更可以主动修复人际关系。

透过耶稣与撒玛利亚妇人的故事,上帝教导我用同样接纳的眼光看待别人,而不是只期待别人改变。以接纳的心提出建议,或许要很久才能看到改变,也要在这个过程中经历很多忍耐等候,但那份改变却是出自真心、源于感恩的,是一个生命成长自然结出的果实,一个爱的果实。

“我们爱,因为上帝先爱我们。”—— 约翰一书4章19节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教会生活)


submit_article

恩典堕落症

asia-1177122_1280

作者:雨恩,马来西亚

某天晚上参加教会的祷告会时,传道说到人心的一种病——恩典堕落症,而我就是重症患者之一。我是个二代基督徒,有一对敬畏上帝、大力服事的爸妈。上帝很赐福于我们家,我在其中也领受了许多恩典和爱。然而我却常常身在福中不知福,对于上帝所赐下的恩典,我总是以为理所当然,不只从没真正地向上帝感恩,有时甚至会挥霍恩典。

申命记8章17节说道:“恐怕你心里说:‘这货财是我力量,我能力得来的。’”这段经文深深地抓住我,因为我心里确实偶尔会觉得,很多东西都是靠我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得来的。我的骄傲更让我在遇到没把握的情况时会想要靠自己,用自己的方法来处理事情。然而我教会的传道提醒我们,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不是我们“应得”的,也不是“理所当然”的,更不只是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因为我们虽然可以很努力,但若没有上帝的带领和赐福,我们就什么也没有。

直到有一天出车祸,我才真正看见了原来上帝的爱是何等的大、何等的深,何等地超乎我们想像地临到我们生活的每个层面。而我也因此重新思想上帝在我生命中赐下的恩典。

那天,一切都来得太突然了。我和另外两位朋友出门,我坐在其中一位的机车后座,另一位则自己骑一台机车。当出发不到5分钟,意外就在眼前发生了。一辆机车突然冒出来,并在弯道上超车,结果把独自骑车的朋友给撞倒了。我坐在救护车上,完全反应不过来。后来才想到,其实那辆涉事司机也差点撞到我们。然而感谢主,硬脑膜出血的朋友在观察一天后便转到了普通病房。

透过这场意外,上帝重重地提醒我,平安不是我想像中那么理所当然的。我们每一天可以有平安,都是上帝的大手在保护我们。出院后,受伤的朋友仍行动不便。借着照顾她生活起居,我意识到,当我们身体健康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时,哪怕是呼吸、洗头、吃饭等小事,全都是恩典,都是值得我们向上帝献上感恩的。

同样的,由于从小到大都不需要为信仰付出什么代价,所以才让我觉得上帝的爱、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拯救、以及可以去教会敬拜服事都是理所当然的事。然而上帝提醒我,其实有很多恩典是我白白领受的。上帝很赐福于我们家、我不用面对家庭拦阻等,一切都是恩典!耶稣在十字架上为我舍命,更不是因为我做了什么。以弗所书2章8-9节,“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上帝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

感谢上帝用祂长阔高深的爱挽回我,让我对生命和祂的恩典有更深刻的体会,也谦卑地知道一切唯有倚靠祂,并且都是从祂而来。我的灵命也因此重新有了心跳。我想,“恩典堕落症”或多或少是许多人常见的文明病吧,然而处方就是每天好好起来操练感恩,具体感恩、深度感恩、用”心”感恩。所以,让我们一起向上帝感恩每个当下吧!

“要常常喜乐,不住地祷告,凡事谢恩,因为这是上帝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
(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16-18节)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教会生活)


submit_article

灵命日粮:不要计较

读经:马太福音20章1-16节 

舞台戏剧阿玛迪斯又名「莫札特谋杀案」,描述了一个十八世纪的作曲家,寻求明白上帝的心意。其中提到,虔诚的作曲家安东尼奥•萨列里,渴望以自己的音乐创作来颂扬上帝,但却没有天赋来创作不朽的作品。反之,桀骜不驯、放浪不羁的音乐天才莫札特,却拥有最伟大的音乐恩赐,这使得安东尼奥感到忿忿不平。

这部戏剧提出了和约伯记一样的问题,只是以相反的方式呈现。约伯记的作者不明白上帝为何惩罚世上最正直的人;阿玛迪斯的作者则纳闷上帝为何赏赐像莫札特如此不配得的人。

耶稣说了一个葡萄园的比喻,谈到工人非常不公平的工资制度,让我们可以解答这些质疑。有些人整天都没工作,到下午五时才被园主雇用(马太福音20章6-7节),最后却与其他已经工作一整天的人,领到一样的工资,让这些劳碌一天的人感到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