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教会生活

创意图文:如果没有教会……

作品标题:如果没有教会……
创作原料:插画与数码画
图文设计:雅米创意团队
作品描述:要是我们称之为教堂的建筑物不复存在,要是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教会”这样东西?要是再也没有人 每周带领我们礼拜,也不再有牧师讲道,你会怎么办?

SC_01_illustration

上帝希望我们以个体的方式,也希望我们以团体的方式来敬拜祂。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这许多人在基督里成为一身,互相联络做肢体,也是如此。”(罗马书12章5节)。如果我们只是以个人的方式敬拜上帝,那这节经文中对基督徒的描述就变得没有意义了。

SC_02_illustration

你可以读很多的解经书和圣经学习指南,但很快你会发现自己还是需要寻求他人的帮助以更好地理解上帝的话语,并将其运用在自己的生活当中。

SC_03_illustration

基督徒的旅程充满了试炼、患难和挑战,实在很难一个人走完。很多的时候,我们需要来自同伴的声音,安慰人的拥抱和倾听的双耳,来帮我们度过最艰难的时刻,并提醒我们:我们并不孤单。

SC_04_illustration

除非你是个隐士或极端反社会,不然,你我都需要朋友的陪伴,不仅仅是难过的时候需要,开心的时候也需要。

SC_05_illustration (1)

大家聚在一起的时候,可以让新信徒感受到大家对他或她的欢迎。我们可以介绍他或她认识其他主里的肢体,让他或她明白自己真的是加入了一个大集体 : 大家都相信同一位上帝,并且也都会在将来的日子里给他或她加油打气。

*此作品为雅米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教会生活)

你还在对教会失望吗?

3-Reasons-Why-People-Stay-Away-From-Church

作者:Yosua Andreas,印度尼西亚;翻译:钟林君,中国

当我还是学生的时候,就遇到很多人拒绝相信耶稣,也不愿意去教会。当他们跟我分享背后的原因时,我往往不知该如何回应。但是他们的看法让我开始更多思考上帝的话语。我认为我们需要理解他们的想法,并学会如何给出解释,好正确地回应他们。以下我想与大家分享我遇见过的三种情况。

一、认为教会里的人都很懦弱、胆小

一个曾经定期去教会的朋友跟我讲,他之所以不去教会了,是因为“教会里的朋友都很没趣。你叫他们跟你一起逃课,他们说不行;让他们跟你晚上一起出去玩,他们说太晚了;让他们在考试的时候彼此搭把手,他们也说不可以。不像我现在的朋友们,那么勇敢,让我自己都觉得更胆大,更强大一些。跟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没人敢瞧不起我或找我麻烦。”

有一段时间,我不断地思考这位朋友所说的“强大和勇敢”到底是什么意思。他好像把“强大和勇敢”与一些越界的行为等同了起来,比如说考试作弊。但是为什么一定要做一些不应该做或是有风险的事情才算是有勇气呢?为什么遵守规则或规矩就变成了“懦弱”、“胆小”?

圣经告诉我们,“强大”、“勇敢”可以如保罗、司提反——不惜一切代价,坚持活出上帝的话语,而不是以叛逆来体现自己的勇气。即便冒着生命危险,他们也都选择控制自己的言行,坚守自己的信仰。

作为基督徒,我们如果真的渴望自己活出上帝的真道,就要学会接受上帝的做事方式。这也意味着当别人告诉我们不要做一些不正确或对自己无益的事情时,我们需要接受意见。如果我们期待的是大家对我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什么都好说的话,我们必然不能如愿。

二、认为教会里的人都很虚伪

“我不想去教会,因为那里的人都很虚伪——连牧师都是!”你是不是也经常听到别人这么说?很不幸的是,这是个令人难过的事实。我们必须得承认教会里没有完美的人。很多基督徒(包括我们自己在内)都没能活出自己的信仰。但如果你仔细想想,有哪个地方是没有伪君子的呢?我们会因为周边的朋友影响不良或导师懒散而退学吗?我们可以选择换一所学校,可是谁又能保证,其他学校就没有这样的人呢?不管到哪儿,我们都会遇到难缠的人、虚伪的人、或言行不一的人。

虽然这不能构成基督徒不活出信仰的借口,但是如果我们的生活完全取决于周边人的状态,我们迟早都会想要放弃和退缩。比起周边的人如何,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有清晰的目标,知道自己为什么做或不做一些事情。例如,如果我们学习的最终目标是拿到学位的话,我们就不会因为身边的朋友有问题而放弃学业。

如果我们去教会的时候清楚地明白大家都是需要上帝的罪人,并且我们都是一同行走在灵命成长的旅程中,我们可能就更容易接纳他人的不足了。但如果我们抱着一种自以为义的态度,并且期待教会里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得完美无瑕的话,我们必然会失望。

三、认为教会里的人不讲逻辑

一位邻居有一次跟我妈妈讲,她不相信上帝的存在,并且觉得耶稣也只不过是凡人。她的理由是:“如果上帝真的存在的话,为什么我那么穷,孩子那么不听话?”

我想,邻居这样想的一个前提认定是:“只要这个世界上有恶与苦难存在,上帝就不可能存在”。让我们首先一起来看看上帝是否存的问题。有很多仔细观察这个世界的人都承认上帝的存在显而易见。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的运动都源自一个原动者。他认为我们所看到的运动背后都有一系列事件使之发生。而这一系列事件又由一个可以使其他物质运动,但自己恒定不动的对象产生。他将这一对象称为原动者。

当我们看到一部手机时,我们会认为手机是随机产生的吗?当然不会。我们知道有人通过一定的程序将其制作出来。同理,这个世界所有存在的事物也明显地证实这个世界有一位创造者,一位原动者,也就是上帝祂自己。圣经很清楚地在罗马书1章20节阐述了这一点。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如何来解释这个世界的恶与苦难呢?为什么上帝好像没有在危机中回应我们的祷告?我在圣经《约伯记》中找到了答案。撒旦试图用苦难来让约伯怀疑上帝的存在,但约伯仍然相信上帝是他生命的所有者,并且在难题接踵而至时仍相信上帝。最后,约伯终于对上帝有了一个更全面的认识:上帝是赐生命的主,也是世间一切,包括我们的苦难的掌权者。

一个更为惊人,更为美丽的事实是,我们有一位能完全明白我们任何经历的上帝。成为人的样式跟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的时候,主耶稣自己也经历了情感上,精神上和肉体上的折磨。但凡我们觉得上帝抛弃了我们,或是离我们很远的时候,请记住,主耶稣自己被挂在十字架上时,也经历了天父转脸不看祂的时刻。

我们或许该调整一下自己的想法。只有当我们带着一颗饥渴的心来到教会,并想更多认识上帝的公义时,我们才会因上帝自己而满足(马太福音5章6节)。如果我们去教会只是想要满足自己的期待,我们终究会失望。

你有没有认识的朋友正对教会失望呢?让我们用温柔与爱心向他们陈明真理,并帮助他们把焦点重新聚集在上帝身上吧!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印尼文原文发表在雅米印尼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教会生活)


submit_article

当你对某位弟兄或姐妹感到恼怒时…

face-1370955_640
作者:勇者,马来西亚

人与人之间相处难免总是会产生一些冲突,在教会里也一样。澳洲宣教士John Edmiston曾在他的文章(The Market, The Kingdom And The Terrorists)中指出,很多时候我们会对其他基督徒的行为感到恼怒,是因为我们和他们有着不同的处事方式。

我的室友是一位基督徒。大家同住在一个屋檐下,难免会因为一些芝麻绿豆的小事而产生矛盾。比如说,他不喜欢我洗澡的时间过长,这会增加我们每个月的电费;有时候,他也会对我把盘碗留在洗碗盆这件事上对我有意见。他曾向我表示他对我的许多行为感到不满,甚至有点生气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事情都要别人重复地提醒。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整个过程当中他从没向我咆哮或跟我吵起来。相反地,他耐心地告诉我问题在哪里,选择跟我沟通。

或许你也曾遇到类似的情况,对你身边的弟兄姐妹的某些行为感到生气或不满。然而使徒保罗说: “生气却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以弗所书4章26节)。圣经上更教导我们要“爱人如己”(马太福音22章39节),所以我们应因着爱竭力与他人和好。因为倘若弟兄姐妹之间的不和睦处理不当,这会导致我们无法合一地敬拜上帝,并且这也不是祂所喜悦的。那么当我们因为某位基督徒而感到生气时,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一、向上帝祷告

我们可以先借着祷告来寻求上帝的带领,祈求祂帮助我们不落入负面情绪的陷阱里,并且从中被祂的话语给安慰和激励。当我们把这段关系交托给上帝时,祂也必定会引导我们做出讨祂喜悦的决定。相信借着上帝所赐的智慧以及祂恩典的引领,我们能够逐步与对方建立好的关系。

二、彼此沟通

有的时候,坦诚的沟通是建立好的关系的钥匙。本着“爱人如己”的心,我们可以选择以沟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透过沟通,我们可以让对方意识到他已经造成了你的困扰,好让对方有机会可以改善;也可以借此注意并留心聆听、了解对方的立场。然而在沟通时,我们应当有智慧,并用合宜地述说自己的不满,正如箴言25章11节指出 “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金苹果在银网子里。” 祈求上帝能软化我们刚硬的心,好叫我们能够透过一系列的谈话增进彼此的了解,从而建立一段荣耀祂的关系。

当我室友选择坦白跟我沟通,告知我我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使他感到恼怒时,我也解释道我本身其实是一个很健忘的人。彼此了解之后,我室友便不厌其烦地提醒我要把肮脏的盘子都洗干净等等,帮助我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彼此也合住愉快。

三、不要一味地指责对方

我们除了要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之外,我们也要表达出我们愿意因着主耶稣基督的缘故与他们和好的意愿。这表示我们可以放低姿态,不措辞强烈地谴责他们的不是。因为若我们过分强调自己身为“受害者”的身份,这可能会无意间瓦解和他们建立好关系的契机。我们要知道,他们也需要时间借着上帝的恩典来改变自己,而我们可以做的就是谅解和耐心的等候。

四、提醒自己:彼此都是蒙上帝恩典的基督徒

没有人是完美的,基督徒也不例外,你我都是蒙恩的罪人。所以我们都有可能会软弱,得罪上帝或得罪人。尽管有某个基督徒使你恼怒,他仍是你我的弟兄姐妹。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那些矛盾可能就会显得不那么尖锐。

五、 避免起冲突

当有一位基督徒使你感到恼怒了,那么我们就需要自行去判断,该什么时候和他互动,什么时候先退一步,好让彼此有空间自个儿寻求上帝,在祂面前反思自己的行为举止是否合宜,以此避免起冲突。在这期间,我们也要小心我们的用词,因为箴言告诉我们:“寡少言语的有知识,性情温良的有聪明。愚昧人若静默不言,也可算为智慧;闭口不说,也可算为聪明。”(箴言17章27-28节)。

基督徒竭力追求合一是为了荣耀拯救我们的上帝。但愿祂赐给我们智慧,叫我们知道应当如何应对人际关系上的问题。

“既然蒙召,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 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 (以弗所书4章1-3节)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教会生活)


submit_article

别天真了,教会里没有完美的人

Church-No-Perfect-People-Allowed

作者:Charles Christian,印度尼西亚;翻译:钟林君,中国

一间教会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完美人士请绕行”,这让我觉得十分有意思,也提醒我: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美的——即便是上教会的人。如果教会只是完美人士才能参加的聚会的话,那里边一定空无一人。

然而,我们很多人却因为教会堆满了不完美的人而难受。我有朋友就因为对所在教会的一些人感到失望而离开了那间教会。另一个朋友的爸爸,作为所在教会的执事,竟不允许我的朋友参与教会的事情,因为他已经见识了教会的“真面目”,并且觉得大家都是假冒伪善的人,这听起来实在是让人忧伤!

当我们刚来到一间教会时,很容易觉得所有人都是爱上帝、彼此相爱并恨恶罪的。但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不是因为我们对这间教会还不了解呢?当我们再靠近一点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真相并非如此。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完美的教会”这样东西,因为圣经上说人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罗马书3章23节)。教会是由罪人组成的。是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罪的人。

但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可能会想:“去教会的人跟不去教会的人还有什么区别吗?”我的回答是“有的”。我觉得教会里的罪人与其他人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会里的罪人承认自己是罪人

在路加福音18章9-14节里,耶稣讲了一个关于法利赛人和税吏的比喻:

耶稣向那些仗着自己是义人藐视别人的,设一个比喻,说:“有两个人上殿里去祷告,一个是法利赛人,一个是税吏。法利赛人站着,自言自语地祷告说:‘上帝啊,我感谢你,我不像别人勒索、不义、奸淫,也不像这个税吏。我一个礼拜禁食两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那税吏远远地站着,连举目望天也不敢,只捶着胸说:‘上帝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我告诉你们,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为义了。因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

这个比喻中有两个不同的个体——一个是受人尊重的宗教教师,另一个则是受人排挤的社会边缘人士。但是除了明显的社会地位差异外,耶稣想要强调的是他们彼此间迥然不同的态度。税吏知道并承认自己是个罪人,而法利赛人则将自己看得很高。耶稣赞许了税吏的态度,并且说他“倒算为义了”。

法利赛人的自以为义使他们无法意识到自己其实“生病了”,并且需要医生(马可福音2章17节、马太福音9章12-13节)。而这也是我们在教会里的每一个人所面临的危险——一不小心,我们也可能陷入这样的思维。

我们是否意识到了自己内在的败坏,并带着一颗悔改的心来到主基督面前呢?

2.教会里的罪人知道要依靠上帝

教会里的罪人相信上帝,并且知道自己并不能拯救自己——只有上帝能从罪中拯救他们。

我们依靠上帝而活,这就包括将我们最深、最黑暗的挣扎坦诚在上帝面前,并常常寻求祂的供应与原谅。

西班牙16世纪一位名为圣女德肋撒(St. Teresa of Avila)的修女曾经极为真诚地祷告说:“噢,上帝,我不爱你。我甚至连爱你的想法都没有,但我希望自己可以去渴望爱你(Oh God, I don’t love you, I don’t even want to love you, but I want to want to love you!)。”

我们是否每天依靠上帝而活,并将自己的心倾倒在上帝面前呢?

3.教会里的罪人每天与罪抗争

谁对罪都没有免疫。我们还是会偶尔犯罪,但我们却不断地努力去悔改,并抵挡罪。这并不是一场轻松的战役。上帝提醒我们要警醒,因为我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彼得前书5章8节)。

只有在我们依靠上帝并与祂紧密同行时,我们才有可能战胜日常生活中的试探。并且每次跌倒,我们都能依靠上帝的恩典,重新站起来。

我们是否有每天与罪抗争并寻求上帝的力量去战胜罪呢?

4.教会里的罪人知道去爱其他罪人

教会里的罪人知道上帝也爱其他的罪人,就像祂爱教会里的每一个人一样。因为上帝也爱其他罪人,所以我们也要去爱他们。我们不对他们所犯的错误指手画脚,也不对他们视而不见。相反,我们为他们祷告,用爱的方式提醒他们,帮助他们悔改并成为更好的人。

我们像上帝那样去爱其他人了吗?

作家Morton Kelsey曾说:“教会不是圣人的博物馆,而是罪人的医院(The church is not a museum for saints but a hospital for sinners)。”事实不就是如此吗?但是不止如此。因为耶稣所做的,我们已不仅仅是呆在教会里的罪人,而是教会里已蒙救恩的罪人。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教会生活)


submit_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