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教会

当你对教会感到厌烦时……

church-pews-


作者:姬磊,中国

在一间教会聚会久了,你是否曾感到厌烦?或是因曾受到一些伤害,产生了想要换教会的想法?或者觉得自己的异象要比教会的异象更符合上帝的心意?

好像谈恋爱一样,刚刚加入一个教会时,我们可能会觉得它什么都好。时间长了,与弟兄姐妹之间摩擦越来越多时,你又可能渐渐觉得这间教会很讨厌,巴不得离开它。当我们有这样的想法时,应该怎么办呢?我在这里分享一些自己的经验,希望与大家共勉:

一、认识教会

很多时候,我们对教会失望或者不能足够委身,或许是因为我们对教会本身存在的意义和功用并非完全了解。圣经告诉我们,教会是上帝的家,是基督的身体,而我们则是祂的肢体(哥林多前书12章)。因此,教会不仅仅是一个提供我们良好环境让我们感到舒适的地方,更是一个练习爱的绝佳场所,一个一起敬拜上帝、彰显祂荣美的整体,因为我们是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稣自己为房角石,各房靠他联络得合式,渐渐成为主的圣殿” (以弗所书2章19-22节)。无论我们觉得教会里的弟兄姐妹有多不可爱或难相处,让我们都彼此鼓励、提醒、共同配搭建立基督的身体,并在基督里合一相爱吧,因为当我们彼此相爱时,别人就在我们中间看见上帝的工作了(约翰福音17章23节,约翰一书4章12节)。

二、在祷告中聆听上帝的带领

当我们产生想离开教会的想法时,我们可以来到上帝面前祷告,将这件事情交托在祂手中,祈求祂帮助我们不轻易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将焦点定晴于祂。

对我来说,由于个性不同,与教会里有些人总不太容易相处,经常产生摩擦,让我有换教会的念头。但就在前几天,上帝感动我要主动去关心一个跟我关系疏远的弟兄。于是我向上帝祷告,求祂帮助我,赐给我勇气,能够谦卑自己来去爱人(马可福音12章31节)借着祷告,我主动去关心该弟兄,询问他是否需要我为他祷告。感谢主,虽然他说目前没什么需要我为他祷告,但他态度非常和蔼地回应了我。在祷告中聆听上帝的带领,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果效。

三、检视自己,选择和好

我之前跟这位弟兄一直不合,因为我觉得他总是欺负我,而我也认为这都是他的问题。然而我却忘记,我自己也曾为了某些事情冲他发过脾气,迫使他不得不离开团契。

我们都是罪人,不管是谁都会有软弱的时候。因此我们需要检视自己,不一味地将过错归到对方身上。而且,当我们得知我们的看法可能是错误的时,我们需要求上帝帮助我们去向对方道歉,并和好,而不是选择离开教会来逃避。若是对方做错了,我们更要祈求上帝帮助我们可以因着祂的爱来选择饶恕。

四、学习顺服

顺服是件不容易的功课,我曾经因为教会否决了我的梦想而抱怨过教会。直到过了一段日子,才知道教会其实是在保护我。

希伯来书13章17节教导我们:“你们要依从那些引导你们的,且要顺服,因他们为你们的灵魂时刻警醒,好像那将来交账的人。你们要使他们交的时候有快乐,不致忧愁,若忧愁就于你们无益了。” 因此,即便你觉得教会的异象跟你的不尽相同,或是觉得教会不理解你,我们仍要学习顺服,在不违背圣经真理的前提下,协助教会完成从上帝领受的异象。

五、仔细查验

当然,有时候我们对教会的不安感或厌烦并不是完全没有原因。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警醒,并查验我们之所以厌烦教会,究竟是因为教会的教导或行事与上帝的话语有冲突,还是因为我们自身的安全区域受到了挑战,抑或是我们的完美主义在作祟。这就要求我们,无论环境如何,都要与上帝保持亲密的联系,积极查考祂的话语,并愿意谦卑地按祂的旨意而行,这样我们才有智慧做出正确的判断(希伯来书4章12节)。另外,找一些行事为人方面都能让你信服与信任的属灵长辈来交谈也会是不错的选择,因为“骄傲只启争竞,听劝言的却有智慧”(箴言13章10节)。

总之,当你对教会感到厌烦时,不要急于做出决定,停下来多思考一下吧。愿主耶稣亲自带领我们,成为合祂心意的门徒,并在基督徒的群体中彼此服侍,健康成长。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教会生活)


submit_article

我为什么不换教会

berdoa

作者:Lim Chien Chong,新加坡;翻译:刘学凤,中国

Chien Chong曾在新加坡一家初级学院(Junior College)任教6年,于1998年全职加入新加坡青年归主协会(Singapore Youth For Christ),以下简称SYFC,并与2005年成为SYFC全国总监。Chien Chong目前在教会担任讲道和圣经课程的服侍,同时在新加坡的多加教会、青年团契参与布道、培训和教导的工作。Chien Chong结婚14年,育有两个可爱的男孩——Joshua(10岁)和Elijah(7岁)。

“你是说这么多年你还在同一家教会吗?” 两年前,有人向我提出这个问题。

提问的朋友分享说对自己的教会非常失望,并在想有什么理由让自己留下来。这个问题让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我至今还留在35年前我十来岁时参加的教会。

简单介绍下我的教会。这些年来我们教会的平均出席人数一直保持在一百左右,期间有新人加入,也有人离开,还有一些出去建立了新的教会。

对于我的教会,我也曾经面临和其他很多人相同的挣扎和问题,比如观念不同、对于优先项目的安排有不同理解、对带领人员和某些成员不满、也在应该如何讲解上帝的话语上有分歧。

曾有朋友邀请我到他们的教会,但我都拒绝了,并不是因为我对教会没有失望和沮丧。我也确实认为教会可以组织得更好一些,会众也应该对上帝的工作更感兴趣并更多参与其中。尽管如此,我还是决定留了下来。

这让我有时在想:我留下来的动机是什么?我留下来仅仅是因为懒得改变吗?难道我不应该对教会有合宜的期待?如果我的教会不达标,我不应该离开吗?

保罗在以弗所书2章19的话语帮助我明白了什么是教会,以及教会的作用。虽然这节经文指的是普世教会,但也帮我形成了对自己教会的看法。

1.教会是一个国和一个家
“(你们)是与圣徒同国,是上帝家里的人了。”(以弗所书2章19节)

我们既是上帝国度的子民,也是拥有同有一位天父的弟兄姊妹。我可以选择让谁成为自己的朋友,却无法选择让谁成为自己的家人。既然如此,我就应该向对待家人一样,委身去适应教会的弟兄姊妹,与他们建立关系,并同他们一起来解决教会的问题。

大多数时候这并不容易,但我知道我需要努力去理解他人并与大家交流,有时候还要在其中调解斡旋,因为我们是一个大家庭。我们不是每个人都有相同的价值观,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作为家人的身份。

2.教会是以上帝的话语为根基的
“并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以弗所书2章20节)

对于上帝的子民来说,上帝的话语是中心。这也是为什么有的教会把讲坛设立在教会的中央来提醒我们真理的重要性。很多人就因为感到没有得到很好的喂养而离开了自己的教会。

我理解其中的挣扎。我可能不是每个周日都能在教会经历灵命上的更新,但我需要在与上帝的每日同行中被祂的话语更新。每周的讲道不能取代我对上帝话语每日的默想。即使我没有在教会得到令自己满意的灵命喂养(这并不是说我在教会里什么都没有学到),我仍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他人有建设性地分享我从上帝的话语中所学到的功课。这些功课可能是在正式的场合中学到的,也可能是在非正式的场合中学到的。

3.教会是以耶稣基督为根基的
“有基督耶稣自己为房角石”(以弗所书2章20节)

作为基督徒,我们是耶稣基督的追随者。我们的生活,不论是公共生活还是私人生活,不仅必须根植于上帝的话语,还要根植于基督所做的工以及我们与祂的关系。

如果我宣称自己追随耶稣,但我的生活方式、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与他人的不同之处上反应不出耶稣的品格,这就非常讽刺了。另外,耶稣死在十架上,已经让我与上帝和好,也与人和好,我没有理由不去追求和谐、和睦。

4.主亲自建立教会、并使之连接和成长
“各房靠他联络得合式,渐渐成为主的圣殿,你们也靠他同被建造,成为上帝神借着圣灵居住的所在。”(以弗所书2章21-22节)

虽然我非常盼望我们教会在力量和数量上有所增长,但我要不断提醒自己,让教会成长的是主自己。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忽略那些使会众离开的因素。我们应该诚实好好地查验一番,看我们的教会生活对每一个人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可能有很多方面等待我们去改进,这样我们才真正活出上帝子民的样式。

然而,我知道我需要耐心,因为人的改变不是在一夜之间。而且,任何人心的改变都需要上帝做工。这意味着我应该更多地为自己的教会祷告。

所以对于“你是说这么多年你还在同一家教会吗?”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是的,为什么不呢?”我自己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方面等待我去完善,与其他教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我的教会并不完美,我也不完美。事实上,这就是我们作为上帝的子民聚集在一起的原因嘛。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教会生活)


submit_article

创意图文:如果没有教会……

作品标题:如果没有教会……
创作原料:插画与数码画
图文设计:雅米创意团队
作品描述:要是我们称之为教堂的建筑物不复存在,要是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教会”这样东西?要是再也没有人 每周带领我们礼拜,也不再有牧师讲道,你会怎么办?

SC_01_illustration

上帝希望我们以个体的方式,也希望我们以团体的方式来敬拜祂。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这许多人在基督里成为一身,互相联络做肢体,也是如此。”(罗马书12章5节)。如果我们只是以个人的方式敬拜上帝,那这节经文中对基督徒的描述就变得没有意义了。

SC_02_illustration

你可以读很多的解经书和圣经学习指南,但很快你会发现自己还是需要寻求他人的帮助以更好地理解上帝的话语,并将其运用在自己的生活当中。

SC_03_illustration

基督徒的旅程充满了试炼、患难和挑战,实在很难一个人走完。很多的时候,我们需要来自同伴的声音,安慰人的拥抱和倾听的双耳,来帮我们度过最艰难的时刻,并提醒我们:我们并不孤单。

SC_04_illustration

除非你是个隐士或极端反社会,不然,你我都需要朋友的陪伴,不仅仅是难过的时候需要,开心的时候也需要。

SC_05_illustration (1)

大家聚在一起的时候,可以让新信徒感受到大家对他或她的欢迎。我们可以介绍他或她认识其他主里的肢体,让他或她明白自己真的是加入了一个大集体 : 大家都相信同一位上帝,并且也都会在将来的日子里给他或她加油打气。

*此作品为雅米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教会生活)

你还在对教会失望吗?

3-Reasons-Why-People-Stay-Away-From-Church

作者:Yosua Andreas,印度尼西亚;翻译:钟林君,中国

当我还是学生的时候,就遇到很多人拒绝相信耶稣,也不愿意去教会。当他们跟我分享背后的原因时,我往往不知该如何回应。但是他们的看法让我开始更多思考上帝的话语。我认为我们需要理解他们的想法,并学会如何给出解释,好正确地回应他们。以下我想与大家分享我遇见过的三种情况。

一、认为教会里的人都很懦弱、胆小

一个曾经定期去教会的朋友跟我讲,他之所以不去教会了,是因为“教会里的朋友都很没趣。你叫他们跟你一起逃课,他们说不行;让他们跟你晚上一起出去玩,他们说太晚了;让他们在考试的时候彼此搭把手,他们也说不可以。不像我现在的朋友们,那么勇敢,让我自己都觉得更胆大,更强大一些。跟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没人敢瞧不起我或找我麻烦。”

有一段时间,我不断地思考这位朋友所说的“强大和勇敢”到底是什么意思。他好像把“强大和勇敢”与一些越界的行为等同了起来,比如说考试作弊。但是为什么一定要做一些不应该做或是有风险的事情才算是有勇气呢?为什么遵守规则或规矩就变成了“懦弱”、“胆小”?

圣经告诉我们,“强大”、“勇敢”可以如保罗、司提反——不惜一切代价,坚持活出上帝的话语,而不是以叛逆来体现自己的勇气。即便冒着生命危险,他们也都选择控制自己的言行,坚守自己的信仰。

作为基督徒,我们如果真的渴望自己活出上帝的真道,就要学会接受上帝的做事方式。这也意味着当别人告诉我们不要做一些不正确或对自己无益的事情时,我们需要接受意见。如果我们期待的是大家对我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什么都好说的话,我们必然不能如愿。

二、认为教会里的人都很虚伪

“我不想去教会,因为那里的人都很虚伪——连牧师都是!”你是不是也经常听到别人这么说?很不幸的是,这是个令人难过的事实。我们必须得承认教会里没有完美的人。很多基督徒(包括我们自己在内)都没能活出自己的信仰。但如果你仔细想想,有哪个地方是没有伪君子的呢?我们会因为周边的朋友影响不良或导师懒散而退学吗?我们可以选择换一所学校,可是谁又能保证,其他学校就没有这样的人呢?不管到哪儿,我们都会遇到难缠的人、虚伪的人、或言行不一的人。

虽然这不能构成基督徒不活出信仰的借口,但是如果我们的生活完全取决于周边人的状态,我们迟早都会想要放弃和退缩。比起周边的人如何,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有清晰的目标,知道自己为什么做或不做一些事情。例如,如果我们学习的最终目标是拿到学位的话,我们就不会因为身边的朋友有问题而放弃学业。

如果我们去教会的时候清楚地明白大家都是需要上帝的罪人,并且我们都是一同行走在灵命成长的旅程中,我们可能就更容易接纳他人的不足了。但如果我们抱着一种自以为义的态度,并且期待教会里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得完美无瑕的话,我们必然会失望。

三、认为教会里的人不讲逻辑

一位邻居有一次跟我妈妈讲,她不相信上帝的存在,并且觉得耶稣也只不过是凡人。她的理由是:“如果上帝真的存在的话,为什么我那么穷,孩子那么不听话?”

我想,邻居这样想的一个前提认定是:“只要这个世界上有恶与苦难存在,上帝就不可能存在”。让我们首先一起来看看上帝是否存的问题。有很多仔细观察这个世界的人都承认上帝的存在显而易见。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的运动都源自一个原动者。他认为我们所看到的运动背后都有一系列事件使之发生。而这一系列事件又由一个可以使其他物质运动,但自己恒定不动的对象产生。他将这一对象称为原动者。

当我们看到一部手机时,我们会认为手机是随机产生的吗?当然不会。我们知道有人通过一定的程序将其制作出来。同理,这个世界所有存在的事物也明显地证实这个世界有一位创造者,一位原动者,也就是上帝祂自己。圣经很清楚地在罗马书1章20节阐述了这一点。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如何来解释这个世界的恶与苦难呢?为什么上帝好像没有在危机中回应我们的祷告?我在圣经《约伯记》中找到了答案。撒旦试图用苦难来让约伯怀疑上帝的存在,但约伯仍然相信上帝是他生命的所有者,并且在难题接踵而至时仍相信上帝。最后,约伯终于对上帝有了一个更全面的认识:上帝是赐生命的主,也是世间一切,包括我们的苦难的掌权者。

一个更为惊人,更为美丽的事实是,我们有一位能完全明白我们任何经历的上帝。成为人的样式跟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的时候,主耶稣自己也经历了情感上,精神上和肉体上的折磨。但凡我们觉得上帝抛弃了我们,或是离我们很远的时候,请记住,主耶稣自己被挂在十字架上时,也经历了天父转脸不看祂的时刻。

我们或许该调整一下自己的想法。只有当我们带着一颗饥渴的心来到教会,并想更多认识上帝的公义时,我们才会因上帝自己而满足(马太福音5章6节)。如果我们去教会只是想要满足自己的期待,我们终究会失望。

你有没有认识的朋友正对教会失望呢?让我们用温柔与爱心向他们陈明真理,并帮助他们把焦点重新聚集在上帝身上吧!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印尼文原文发表在雅米印尼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教会生活)


submit_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