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朋友

雅各书灵修 | 你与世俗为友吗?(有声中文)

作者:Alvin Chia,新加坡

翻译:Nancy,中国

语音播读:MZ,中国

 

今日经文:雅各书4章4-6节

你们这些淫乱的人(原文是淫妇)哪,岂不知与世俗为友就是与神为敌吗?所以凡想要与世俗为友的,就是与神为敌了。你们想经上所说是徒然的吗?神所赐、住在我们里面的灵,是恋爱至于嫉妒吗?但他赐更多的恩典,所以经上说: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

 

几年前,我在一家赛马杂志做自由撰稿人。

一开始一切都很顺利,但在接了一些任务后,我意识到赛马可不是简单的哪匹马跑第一的事(请原谅我的天真)。我大开眼界,看到了在赌博的世界中人们为了赢得更多钱愿意做任何事情。为了增加投注量,组织者们会在赛马比赛的同时举办一些有趣的活动,比如为带着年幼孩子的父母们举办家庭嘉年华,还提供“免费”美甲和按摩服务。虽然这些活动看起来没啥不好,然而,这可不是单单为了娱乐孩子们,而是为了诱使人们更多下赌注。比如,下五次赌注,就有资格兑换一次免费美甲。

我发现,在美好的表面之下隐藏着的是利用赌客的贪婪来牟利的黑暗事实。许多人会花超出自己支付能力的钱在赌博上——通常一次能花到四位数。有一次,一个女人告诉我,她赌光了身上所有的钱,没办法回家了。

这让我陷入了思考。作为一名基督徒,当这本杂志所宣扬的价值观与我所珍视的属上帝的价值观冲突时,我怎么能继续为它工作呢?圣经明确地呼召我们要做金钱的好管家(马太福音25章14-29节),并且要保护自己远离贪婪和对贪爱金钱(希伯来书13章5节)。

我做了辞职的决定,因为不想让自己受赌博的影响,也怕自己会妥协信仰。我害怕有一天,我也会和他们一起赌。

雅各在第4节中指出世人与上帝的子民在价值观、欲望和生活方式上都有冲突。他称那些自称信仰上帝、却与世俗苟合的人为“淫乱的人”。他警告他们务要对上帝忠诚。

雅各还教导我们,与世俗为友就是与上帝为敌。在友谊中,我们有共同的价值观和信仰。当我们越多花时间在一起时,我们就会变得越像彼此。而且我们相互信任,能够对彼此有发言权和影响力。正如作家Jim Rohn所说:“你是和你在一起时间最长的五个人的平均值。”

同样地,如果我们允许自己受世界的影响并与世俗“成为朋友”,我们也会慢慢喜欢上不虔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那时我们就会成为上帝的敌人。

然而,这并不是说我们应该远离世上的一切。相反,我们被呼召要小心,不去效法世界所教导我们的(罗马书12章2节),而是要思想属上帝的事(歌罗西书3章2节)。

为了达到这一点,我们可以不再抓着金钱不放,而是选择过朴素的生活,并多多给予他人。

藉着住在我们里面的圣灵,上帝要我们完全地属于祂(5节)。祂是忌邪的上帝(出埃及记20章5节),只有祂配得我们的忠心。圣经教师Kent Hughes在他写的雅各书注释中指出,嫉妒是真爱的一个基本要素。他说:“圣灵对我们的真爱使祂不能容忍我们偏离。这一点引导我们坚定在真理中。

然而,我们能对祂忠心并不仅仅是靠人的努力。雅各在第6节向我们保证祂赐给我们更多的恩典。祂承诺我们在软弱、困难和挑战中帮助我们。对于那谦卑、全心爱祂、寻求祂又顺服祂道的人,更是这样。

我们会一直面临着追随世界还是跟随上帝的挣扎。愿我们一直记得祂多么爱我们,无论付上什么代价都永远选择跟随祂而非世界。

 

问题反思:

1. 在你的生命中,有什么让你远离上帝吗?

2.你能做些什么,以防自己与世俗为友?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爱的行动

当我与朋友决裂时……(有声中文)

作者:Elisa,马来西亚

语音播读:杨澜,中国

*封面图片来自PEXELS

什么是朋友?朋友就是那个虽然与你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却了解你、关心你,分享你所有的喜乐和忧愁的人。有时候,一个好朋友甚至比你的亲人还要熟悉和了解你。

曾经我有个非常要好的朋友。我们有共同的话题、观念,还有信仰。我们一起旅行,一起逛街,一起熬夜,一起谈心。我也很珍惜这段友谊。然而,十年后的我们,却成了彼此熟悉的陌生人。其实我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但我能感觉到她对我不再像以前一般,而是冷漠和无视。我尝试过跟对方沟通,却仍得不到理想的结果。我甚至还因此去别人那里打听了关于她的事情,去光顾她的店面,主动与对方道歉,想借此试图修补我们的关系,找回当初的友谊。然而,得到的还是只有失望和伤心。

一次又一次的伤害,累计一堆又一堆的苦毒,我唯有向主祷告,求祂拿去我的伤心,也给我可以宽恕的能力。虽然不懂我们之间出了什么问题,但我还是选择顺服圣灵的引导,持续为朋友祝福祷告。我虽然对我们之间的友谊走到这个地步感到伤心,但经过反省后,我才通过圣经的提醒发现我跟对方的相处模式出现了一些问题。感谢上帝,祂也让我学习到了如何才是讨上帝喜悦的相处之道:

1.遮掩人过的寻求人爱,屡次挑错的离间密友。(箴言17章9节)

透过这句经文我才明白,倘若我们当初多倾听对方,以爱待彼此,产生冲突时,不选择逃避,而是正面面对,去沟通,选择宽恕,并且在沟通的时候,以平静的心迎接冲突,这样我们的误会或许就会少一点,私利就能减少一点。因为有时越逃避反而越导致彼此的关系疏远。

2.我亲爱的弟兄们,这是你们所知道的,但你们各人要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雅各书1章19节)

虽然情绪总是比理智先敲门,但我们有温和的主住在我们里面。在沟通中我们无法一次就得到共识,因此在动怒前,不妨先深呼吸,冷静一下。倘若真的无法平心静气,祷告永远是最快速地情绪出口。去祷告,聆听上帝要给我们的指示。冷静下来后,不妨多次地尝试去聆听对方的意念,接受和尊重彼此的不同。

3.一句坏话也不可出口,却要适当地说造就人的好话,使听见的人得益处。(以弗所书 4章29节)

沟通是一门深入学问,有技巧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使人的心情愉快,当然这需要操练。造就人的话不仅可以医疗人心的忧伤,还能安慰和鼓励他人重新得力。关系中,我们学习彼此建造,得着人心,荣耀我们的主。

4.所以,我们总要追求和睦的事,与彼此造就的事。(罗马书 14章19节)

上帝看重的是人心,祂在乎我们的心态胜于表面。冲突与以上经文所表达的和睦有符合吗?迎接冲突其实是追求和睦的过程,它的重要性在于我们愿意学习谦卑,看重彼此的关系。温和的语气,提醒着对方与自己需要冷静。学习温和、谦卑、忍耐,才能更好去理解对方。而立场交换的思维,可以让自己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对方,进而事情的发展也会不同。

此刻的我想,如果有机会再遇见那位朋友,我希望有勇气对她说,无论谁对谁错都好,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最后我也祷告,若我真的有什么地方伤害了她,求上帝来安慰医治她的心。愿我们每个人的友谊就交托在主的手中让祂来带领。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彼此相爱

六种方法让你的人际关系更进一步 (有声中文)

作者:Janel Breitenstein, 美国

翻译:詹启圣,台湾

语音播读:杨澜,中国

在我和家人刚移居海外的时候,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生活使得一切都变得比以前困难许多。在那样的情形下我深刻地感受到我需要朋友。真正的朋友——那种能够跟我一起坐在后门露台看着孩子把自己弄得满身是泥,并彼此倾诉心里话的人。我需要在我丈夫罹患疟疾时能够有人在场陪伴我、在我无法出席祖父丧礼时能够有人拍拍我的肩膀安慰我。

上帝知道我们需要那种因着爱而介入彼此生活的友谊。耶稣自己也是这样爱我们的。祂放弃了自己作为上帝的身份来到混乱肮脏的人世间。祂离开天上的宝座,降生在卑微的马槽,经历了从小婴儿到青少年再长大成人的整个过程。然后祂一肩背负起我们的重担(腓立比书2章5-8节)。“主为我们舍命,我们从此就知道何为爱,我们也当为弟兄舍命。”(约翰一书3章16节)。这是否是我们的友谊应该有的样子?我们也要为朋友舍命。

不论你走到哪里,朋友都是至关重要的。

但要得到能为彼此舍命的友谊,我必须从头开始经营我的友情。我觉得下面的几点对于增进我的友谊非常有帮助:

 

1.询问有意义的问题并且乐于分享

虽然我也承认这有时候听起来有点俗,但我最喜欢的问题是“你(心)里面最近怎么样?”这其实是我询问“你还好吗?”的方式,而且我问的其实是你的内在怎么样,心里有没有什么纠结的?

当然,有时候我们只想成为倾听的那一方;成为别人的知己和帮助对方的人。但朋友间的爱不会让我们只是单向的给予。在圣经里,彼得不得不让耶稣洗他的脚(约翰福音13章8-10节),而耶稣也让一个女子用昂贵的香膏膏祂的脚,然后用她的头发擦干(马太福音26章7-11节)。

当我感觉自己变成总是在给予的一方时,我就会直截了当地跟朋友说:嗨!我处理朋友之间的关系时总有点失衡,当别人问我的事情时我总是会有点放不开。所以请你帮助我,如果你发现我又退缩了,请继续追问我。

 

2.询问对方你该如何为他们祷告

为他人祷告是一种最亲密爱的表现形式。我们为着朋友最深切的需求、恐惧和担忧而迫切祷告。我愿意跟我的朋友一起踏进祷告的属灵摔跤场(就如同雅各与上帝角力一样),为了朋友及他们所爱的人代祷。我希望我们至少能够询问:“你现在想向上帝求什么?当下你心中最纠结的事情是什么?目前你心中最担忧的是什么?”

有时候我们的朋友可能会软弱到无法为自己祷告的地步。他们可能太害怕,或觉得自己已经远离上帝。他们心中可能有太多懊悔和担忧,压着他们无法祷告。亦或许他们不知道如何开口祷告。在这样的时刻,身为朋友的我们可以为他们代求。

你是否认识一些人是没有太多人会替他们代祷的?最有效的做法就是,试着打电话给他们,了解他们的近况;或者发个信息或电子邮件给他们,附上圣经经文或你的几句话,让他们知道你正在为他们祷告。

 

3.说出实情

以弗所书4章25节说:“所以你们要弃绝谎言,各人与邻舍说实话,因为我们是互相为肢体。”这段简明的文字让我很纠结。现实生活中,我并不是常常像对待自己的肢体一般地对待我的朋友,跟他们的沟通也不是完全透明。

我并非是虚假——不是故意要说谎话的那种——但出于“善意”或对自己隐私的保护,我不见得总是会坦白一切。我没有办法总是对朋友直言不讳。我想我的爱可能还是不够多,所以我才不能这么勇敢。

举例来说,如果我的一个朋友犯了淫乱的罪,我或许应该小心翼翼地说:“我觉得我应该告诉你一件你可能已经知道的事情,你的罪正在毁灭你。我觉得你应该思考寻求一个更忠诚更长久的感情关系。找一个真正珍视你、你也能珍视对方的人。”

坦白说,如果我对一位朋友的信任不够时,当我有所保留时,我可以感受得到两人之间的这种状态。我们的友情只有在我们双方都愿意继续更近一步的情况下才能够持续成长。

 

4.敞开自己

敞开自己需要我们具有很强的安全感。首先是在我们与上帝的关系上。我发现我自己的谦卑程度与我对他人的敞开程度成正比。谦卑表示:我很软弱,我是个罪人。没错,我就是这样的人。但上帝仍然爱我,爱我这样的罪人,上帝的爱给了我敞开自己和面对可能被拒绝的勇气。

有时候我们无法敞开自己可能来自于不信任对方。但更多的时候是出于自我保护——担心如果别人知道我是这样的人,他们会拒绝跟我做朋友。坦白说我过去经常会等着别人来找我,以检验他们对我的关心(现在偶尔还是会这样)。但知道上帝一直都爱着我这个事实让我有勇气在他人面前展现我的软弱。在上帝面前认识到自己的软弱帮助我了解自己在哪方面需要别人的扶持(加拉太书6章2节);让我意识到我不应该一个人面对(创世记2章18节);所以我不可以对上帝安排在我身边帮助我的人说:“我用不着你!”(哥林多前书12章21节)。

耶稣是自居软弱的最佳典范。祂降卑自己成为一个寿命有限的人类;祂被羞辱被刺透,赤身露体地死在十字架上。还有可能比这更软弱么!但我并不是说我们要对任何人都毫无保留的展现自己最深处的伤痛。毕竟,耶稣也拥有祂的核心朋友圈——最亲近的三位门徒,然后是十二门徒,再扩大到七十二位学生,然后是跟随祂的群众。然而友谊的深度会与我们愿意敞开的程度及亲密度成正比。而耶稣的要求——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约翰福音13章34节)——正是我一辈子要去追求的标准。

 

5.锲而不舍

我当然不是说让你成为一名“死缠烂打的跟踪者”,而是有一种顾虑他人的益处,不求自己益处的态度(腓立比书2章4节)。

现今的社会似乎并不鼓励人们有那种真正紧密的联结——因为要深入地发展关系需要我们花时间精力并且做好会给自己带来不愉快和不便利的准备。很感恩现在有社交媒体,让我们还可以跟高中同学保持联系。但同时我们也可能有580位网上所谓的朋友,他们自以为透过我们在网络上的状态更新,就能够了解我们的情况。

但如果我们想要友谊更深入,就必须愿意锲而不舍地付出。当然,社交媒体也可以成为我们向他人表达关心的途径。因为已经在网络上看到了对方的状态,我们也能够更好地去爱他们了。但重点是我必须愿意主动行动,在我的日程中列注更多的人,而不是活动。并愿意跳出自我的圈子为对方付出。

 

6.积极地饶恕

我们经常逃避饶恕这个话题,不是吗?我们很容易就会去指责对方,并硬着心,最后造成友谊的疏远。饶恕与我们的天性全然相悖。我发觉自己非常容易因为朋友小小的冒犯而发怒——很多时候只是因为朋友不够用心,不够了解我心里的想法,我觉得明明显而易见啊,我都已经表现的够明显了啊(这不就是为什么我需要朋友吗?)!或者朋友没有以好的态度回应我。

友谊教会我学习在面对我认为的冒犯时回报以祝福,并学习放开心胸去爱。为了得到朋友们的饶恕和谅解,我必须对他们说一句:“我很抱歉”。我非常喜欢美国著名牧师及学者利贡.邓肯(Ligon Duncan)的看法,他告诉了我很多人际关系中的道理:“人是不会失去爱的,他们失去的是悔改及饶恕。”

毕竟,我们的情感发展是基于我们在不完美的人际关系中发展和接受恩典的能力。

许多概念都起始于一个很普通、也许让你想都想不到的品质:谦卑。谦卑让我们紧紧握住爱,也成为我们人际关系中的激励。

希望在今年之中,你的人际关系可以更进一步,你和你的朋友能够如同耶稣爱我们一样地彼此相爱。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认识自我

如何陪伴身在痛苦中的朋友?(有声中文)

作者:Chong Shou En,新加坡
翻译:陈琳,中国
语音播读:刘弟兄,中国
*背景音乐:Discovery House

知己,一个可以哭泣的肩膀,亲密伙伴。我们都需要这样的朋友,也在生活的不同时期扮演着这些角色。

然而,这绝不是一个可以掉以轻心的角色。在人们最脆弱的时候,我们的所言所行往往会对他们产生极大的影响。善意却不正确或没有爱心的言行都有可能会伤害那些来向我们寻求安慰和支持的朋友,并令他们反感。

你有没有听过“约伯的安慰者”这个词?谷歌搜索,这个词的意思是“在给予安慰的幌子下加重他人的痛苦”。如果你熟悉圣经中约伯的故事,你可能已经猜到,这个词是在讲约伯的三个朋友——他们不但没有在约伯处在痛苦时给予他所需要的支持和安慰,反而指责和批评他,带给他更大的痛苦。

然而,在我们如何陪伴痛苦中的朋友这件事上,我们有很多可以向约伯的案列借鉴的。

 

1.主动关心

约伯是一个完全、正直的人,上帝赐福给他让他拥有一个大家庭和很多财富。有一天,上帝允许撒旦苦待约伯,以看看他会如何反应。在很短的时间内,约伯失去了所有的儿女和财产,而且还被疾病折磨着。然后,约伯的三个朋友来看望他。

当约伯的三个朋友听说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时,他们聚集在一起,商议去安慰约伯(约伯记2章11节)。这些朋友甚至撕裂了自己的衣服,同约伯一起悲伤,静静地呆了七天(约伯记2章12-13节)。

这种真诚和关心是值得钦佩的,当然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也应该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去陪伴有需要的朋友。

 

2.不要论断

尽管约伯的朋友们有了一个好的开始,但他们最终还是被公认为糟糕的朋友。

虽然他们在前七天保持沉默,但问题还是在他们开口时出现了。这些朋友不是安慰和鼓励约伯,而是开始论断他。

他们的论断也真够狠的!尽管圣经上说约伯是“完全、正直的”(约伯记1章1节),但他的这三个朋友却告诉约伯,他是因为犯罪才受苦,他所遭遇的一切都是自作自受。

他们称约伯傲慢、邪恶、不把上帝放在眼里。他们甚至说约伯喜爱作恶(约伯记20章12节),他的儿子们活该遭灾祸(约伯记18章19节)。这些绝对不是约伯此时需要听的。

有一次我跟一个朋友分享了一些痛苦的经历,希望他能因此理解我性格中让他觉得费解的一些变化。但他听了之后却大加批评,我真的很伤心。虽然他的批评有些道理,我为此道歉,但那次经历最终使我们渐行渐远,我也没法像之前那样看待他了。

我们必须要小心,不要用自己的见解去论断别人为什么遭受苦难。

 

3.保持沉默并学会倾听

在这三个人吵吵嚷嚷地说着自己的见解时,约伯的第四个朋友以利户却一直保持沉默,他等其他三人说完之后才开始发声。

我们应该学习以利户,不那么快给出我们的看法,因为正如我们看到的,很多时候对方并不需要我们的意见。

我的一个当陆军的朋友最近告诉我他和他的女朋友经常吵架,因为每当他向她吐露他在军队中遇到的问题时,她都会不断地告诉他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其实大多数的时候,他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只是想要找个人听他诉苦。听了他的话,我暗自庆幸这个过程中我只是在静静地聆听,并没有对他的困境作出任何评价或给出解决意见。

 

4.鼓励

以利户终于开了口,但他没有为约伯莫须有的罪名论断他,而是把焦点放在约伯现在的态度上。我们看到“以利户向约伯发怒,因为他自以为义,不以上帝为义”。(约伯记32章2节)。

然而,以利户也是四个朋友中唯一一个给约伯带来希望的。他认同了约伯此时的困境,然后传达了一个令人振奋的“一切都将被修复”的承诺:“他祷告上帝,上帝就喜悦他,使他欢呼朝见上帝的面,上帝又看他为义”(约伯记33章26节)。

以利户告诉约伯上帝有祂的旨意,为着我们的益处祂有时候允许我们经历苦难。他给约伯带来了他所需要的盼望。

在我服役期间,我经历了一段灵命低潮,我无法处理自己罪的问题,结果导致我失去了对救赎的确信。之后的每个星期五晚上只要有休息,我就去参加表弟的青年团契。

那里的年轻人都挺友善的,但最终是那个30多岁的女引导员主动来跟我聊天,并询问我的属灵生命怎样。她看起来真诚且成熟,所以我向她倾诉了我所遇到的麻烦。

我们进行了一次真诚而有意义的谈话。虽然我本以为我知道所有适用于我情况的标准答案,但是真正让我从低迷中站起来的是她的鼓励和祷告。

最终,我在部队的任务使我无法再参加那个青年团契了。但是感谢上帝,那个时候,我已经从沮丧和抑郁中走了出来,而这很大程度上是因着那个引导员的鼓励和陪伴。

一言以蔽之,让我们快快地倾听,快快地拥抱,慢慢地说话,更是不要去论断。

最重要的是,不要因为害怕就不去主动关心朋友。虽然我们不完美,可能会经常说错话或做错事,但我们可以祈求上帝并相信祂会带领我们,让我们知道如何陪伴处在苦难中的朋友们。愿我们在身边的人需要的时候成为他们的祝福。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在主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