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父亲

如果你也不庆祝父亲节

To-Those-Not-Celebrating-Fathers-Day

作者:Joanna Hor, 新加坡

翻译:奇奇,中国

我对父亲节没什么意见。只不过我们家从来不庆祝这个节日——对于母亲节和情人节也是一样。

也许是因为我的父母不是多愁善感的那类人。我们最多也就是参加一下我叔叔阿姨们给祖父母们准备的晚宴(父母两边都是)。但对于我爸我妈,我们从来没有搞过什么特别的活动。没有盛大的晚餐,也没有昂贵的礼物,连照温暖的全家福都没有过。

若是有人问起,我们会说“呃,那些不过是商业噱头罢了。”毕竟我们要和家人一起吃顿丰盛的晚餐不需要非等到某个特定的时间。送礼物也是一样。不论什么时候只要爸爸感到需要,他都会给我们买礼物。因此,过生日在我家也不是什么特别隆重的事儿。但我们都觉得这样子挺好。

也许这是个化了妆的祝福。因此在父亲因为突然中风去世后的这4年中,我几乎没有在父亲节这一天特别伤心过。当然,那些写着“父亲节午餐特惠”、“父亲节特别折扣”、“父亲节送礼锦囊”之类的广告牌和网络上的宣传语会令我想起我的爸爸,但我从来都不会过分陷入悲伤的情绪里出不来。我为此感到感恩。我已经很想念我的父亲了,不需要再有一个让我痛哭流涕的场合了。

可能你会对我的经历感同身受。也许你家也不怎么庆祝父亲节,或者你的父亲也不在了。又或许你不知道你的父亲是谁,或他曾经虐待你并不负责任,你不想要与他有任何关系。也许父亲节这天会给你带来更多的痛苦和失望,你实在不愿提起这一天。

但无论你不愿庆祝父亲节的原因是什么,我都想要对你说:你并非独自一人。我知道,这听起来太老套了——但事实确实如此。这并非是因为还有其他人跟你的处境一样。因为不论我们的经历和处境多么的相似,每个人的过往仍然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完全感同身受你所经历的,即使是你自己家里人也不行。但是有一个人却可以,而这才是我想要说的。

失去挚爱的父亲的痛苦使我跟天父的关系更近了。我记得那些晚上我多希望我的父亲仍然在我身边,我就可以跟他讲我的一天过得怎样。但这已经不可能了。因此我开始将我要讲的告诉上帝。还有些时候,我会因为一个梦,某个地方或者某个物件而想起父亲然后失声痛哭,之后我会将感情向上帝倾诉。而每一次上帝都会抚慰我的心,告诉我我的父亲此时就在祂的臂弯里——那是一个更美好的地方。

回头看来,我明白了我世上的父亲只是天父美好和良善的缩影。我父亲的慷慨、谦卑以及他会保护我们的天性…. 所有的这些,天父也都有并且还有更多。不论我们世上的父亲是怎么样的,我们永在的天父都与我们同在,这是多么令人欣慰的事实。并且祂永远都不会离开我们,也不会令我们失望。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头条大追踪)

你可曾怀疑与抗拒父亲的心? ——观《摔跤吧!爸爸》有感

received_10207027102475775

作者:奇奇,中国
图片:豆瓣电影

作为阿米尔汗的粉丝,听到他令人期盼已久的新作在大陆上映了,我当然是第一时间跑去看了。

电影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将近两个半小时的片子一气呵成,丝毫没有让人感觉倦怠。好几处都让我落泪。其实在去电影院之前我还略有担忧,但好在这部电影既不是在讲父亲的男权也没有过分鸡汤女权至上,反而讲的是女儿如何在经历和成长中明白了父亲的心

received_10207027101995763

影片以真实故事为原型改编。阿米尔汗饰演的马哈维亚·辛格·珀尕曾是印度国家摔跤冠军,因生活所迫放弃摔跤。他希望儿子来帮他完成梦想——赢得世界级金牌。结果却一连生了四个女儿。他本以为梦想就此破碎,却意外发现女儿身上的惊人天赋,看到希望的他决定不能让女儿的天赋浪费,像其他女孩一样只能洗衣做饭过一生 。于是他与妻子约定,用一年的时间按照摔跤手的标准训练两个女儿:换掉裙子 、剪掉长发,让她们练习摔跤。之后,她们竟赢得了一个又一个冠军,最终成为了印度的榜样,激励了千千万万的印度女性……

received_10207027102235769

影片中父亲是个非常严格近乎苛刻的人。在女儿小时候,他的魔鬼式训练在姐妹俩看来简直是惨绝人寰。每天早晨5点钟起来训练,不能吃任何油炸和不健康的食物;别人看电视的时候她们在训练,别人出去玩的时候她们还在训练……她们简直恨死父亲了!在姐妹俩眼中,父亲就是个坏透了的独裁者!电影中唱了一首很长的歌来表示对父亲这种强权的反抗。刚刚十几岁的她们只想着可以轻松一些和同龄人一样玩耍。她们哪里知道将来要面对的是什么?然而她们在一个朋友的婚礼上被朋友的一番话惊醒了,忽然明白了她们以为的父亲的“独裁”实际上是在帮她们抗争,是为了给她们不被生活奴役的自由。

received_10207027101675755

这让我想到了天父对我们的约束和管教。我们常常也觉得好累。要遵行祂的话,在别人可以任意生活的时候我们不行。别人抽烟喝酒逛夜店的时候我们要读经祷告,分别为圣;别人可以随己意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时我们要管住自己的口舌……好苦啊!就像姐妹俩一样,我们心里喊着,真的好难!我们只是个普通人,也好想放任自己活一次。可是我们不知道,天父的目的不是要约束我们,而是要给我们自由,不被罪挟制的自由!

received_10207027101875760

影片中大女儿吉塔在明白了父亲的心之后努力训练,终于成为了全国冠军,之后顺利去到国家体育学院进修训练和学习,为世界级比赛做准备。然而第一次离开家到大城市去的吉塔迅速被外面的世界吸引了。没有父亲在身边的她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自由。她开始留长发,涂指甲,吃垃圾食品,去参加舞会……身边的朋友劝她说:“没关系的!就出来玩一次嘛!不要紧的,就吃这一次嘛!”……久而久之,她自己都没意识到她懈怠了。同时,她接受着所谓国家级“专业”摔跤教练的指导和训练,完全摒弃了父亲的教导。教练告诉她,要忘记之前学的一切,因为那些都是老旧过时的招数。吉塔也认为自己在接受最新最棒的训练,感到信心满满。她有种站在人生的巅峰的感觉,回家的时候还不忘把自己学的新招式教给家乡的孩子。她的种种变化让父亲十分伤心,然而吉塔觉得父亲对摔跤的那一套理论太不入流,认为父亲是个固守成规的顽固派。为此,她与父亲发生争执,并决定要走自己的路,不再理会父亲。

received_10207027101315746

然而在骄傲中的吉塔接二连三地输掉了几场世界大赛。在电视机前看比赛的父亲无比心痛。吉塔也觉得自己再无颜面对家人了。此时,妹妹芭比塔也来到体育学院学习。在妹妹的鼓励下,吉塔终于鼓起勇气给父亲打了电话。父亲接过电话,只听吉塔在另一头痛哭,她只说了一句话:“爸爸,对不起! ”之后,父亲就决定要只身前往一个陌生的城市亲自指导和训练吉塔。看到这里,我哭了。

其实我们都是吉塔。太容易就被世界上的事物吸引。爱世界的心分分钟就让我们忘记了天父的教导。世界上的朋友也会影响我们,对我们说:“就一次没有关系的!”真的是没有关系吗?《圣经》是怎么说的呢?约翰一书2章15节:“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雅各书4章4节:“岂不知与世俗为友就是与上帝为敌吗?”可见,所谓的“没关系”,都是世界的谎言。可是,这个世界可能又会借着一些新潮的理论和观点跟我们说:“《圣经》已经太老土了!你还真的相信里面的话呢?你也太不酷了吧!那个已经过时了!来听听我的新理论吧。”然而我们知道这些新的理论会带领我们去哪里吗?是走向胜利和自由吗?当然不是,这些谎言只会领我们走向骄傲和毁灭。好在我们有一个好父亲,跌倒了我们还可以爬起来。纵使我们曾经因为爱世界抛弃了天父,祂依然以慈悲和恩典对待我们,等待我们回头。我们只要一个电话打过去,告诉祂:“对不起!爸爸”,祂就会以十倍百倍的速度奔过来拥抱我们,像吉塔的爸爸一样!

received_10207027101435749

我非常喜欢电影的结局。吉塔在悔改之后剪掉了长发,开始偷偷接受父亲的训练,按照父亲的教导打每一场比赛,再也没有动摇过。经历了几场激战后,她终于夺得了英联邦运动会的摔跤金牌。成为印度历史上首个拿到国际大赛金牌的运动员!拿到金牌后的吉塔跑过去拥抱父亲。看到金牌的父亲说:你真是我的骄傲!不知怎的,这个时候我脑补了另一幅画面,在我们打赢了那美好的仗以后得见天父的荣面时,祂会对我们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马太福音25章21,23节)这实在是一副好的无比的画面。

received_10207027100915736

整个影片定格在最后,吉塔和父亲拥抱在一起,留下了泪水。我想,这泪水中有喜悦,有感恩,也有对父亲的理解。吉塔彻底地理解了父亲的心——他的严苛和管教从来都是出于对自己的爱和保护。没有父亲当时的严格不可能有今天的胜利。父亲的坚持也是因为他知道这一天会来到。天父的心亦然。太多时候我们都只能看到当下,我们讨厌管教也受不了痛苦。而我们的天父是知道一切的,祂的道路高过我们的道路。

received_10207027101155742

让我们体会上帝的美好用心,顺服祂的旨意,活在祂的引领中,去打赢那美好的仗吧。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有目的的人生)

上帝修复我和父亲的关系

father-656734_640

作者:沈思含,加拿大

小时候,对爸爸的印象是,他是个冷漠的人。每天下了班回到家就坐在客厅看报纸和看新闻。那个时候时时刻刻陪伴我的人是妈妈。所以我和妈妈的关系很亲密,和爸爸则比较生疏。我从小就知道爸爸在认识妈妈前,离过婚,并且与前妻有一个儿子。因为前妻的家庭很强势,让他们的儿子随母姓;离婚后,孩子也跟着妈妈。这也许是爸爸心中的一个遗憾,所以我有一个像男孩子一样的名字,而且小学时一直都是剪短髮,以至于我一直对于这件事感到耿耿于怀。

因此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觉得爸爸其实是想要有个儿子。我总是想,如果我是个男生,也许他会更开心,更幸福,会更爱我一些。这种感觉渐渐地在我心中留下了伤害,让我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也缺乏安全感。这也导致我在高中时期封闭自己,总是通过竞争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后来,高二结束后,父母送我出国到加拿大留学。然而留学的第二年,我被诊断患上了忧郁症。那时,随着治疗,我对医生说出了我心中藏得最深,最扭曲的感受。原来我认为我爸爸不爱我,只爱钱。在我小时候,只有妈妈陪伴在我身边,而爸爸只重视我的成绩 ,认为他无非是想我长大了可以帮他挣钱。我把我人生中所有的失败都怪给我爸。我怪他不爱我,怪他希望我是个男孩,怪他希望我成功只是为以后能为他赚钱。然而医生当时怎么回答我,我已经记不住了。只是后来病渐渐好了,这件事也被我忘了。

一直到我念完大三,一位朋友邀请我去他们教会的夏天营会。在营会中,我认识了上帝,而且在上帝的感动与带领之下,从露营回来后,我就决定去教会认识这位上帝。

因着认识了上帝,且在祂爱的感动下,我慢慢去探索这个埋在我心中很久的问题。在某一次的主日学说到了灵魂争夺战的主题——我们的价值由什么来决定?撒旦让我们活在恐惧中,让我们只知道用追求功名来获得自我价值,而竞争和自弃就是这个过程的两种方式。这让我想到自己先前的经历,我不就是一直靠自己去竞争,结果患上忧郁症而自弃吗?然而后来我认识了上帝,也明白了我们爱是因为祂先爱我们(约翰一书4章19节)。

透过读经祷告,我可以更多地感受到上帝的爱,从而能因着这个爱来爱自己,接受自己。慢慢地,我也可以感受到其实爸爸在以他的方式,且全部的爱来爱着我们。因着爸爸努力工作,勤俭,我们才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在我3岁的时候,我很喜欢钢琴,于是爸妈把存摺上一半的钱拿来买钢琴给我,实现我的钢琴梦。不止如此,当时我的忧郁症很严重的时候,妈妈一度看不见希望。她问爸爸,如果我一辈子这样,该怎么办?然而爸爸却说,如果我一辈子这样,他就养我一辈子。这些都是妈妈后来才告诉我的,当我听到爸爸做的这些事时,感动地哭了。现在偶尔跟爸爸聊天,也可以感受到他的关爱。他总是教导我,日后要找个能自食其力,爱我,对我好的人。我才明白,其实他们一直都在为我付出,以他们所有能做到的来爱我。

虽然现在爸爸还未信主,脾气有时还有点暴躁,但他还是那个爱我的人。然而人的爱是不完美的,在上帝的感动下,我明白了父母那不完美的爱,因此我能怀着满满的感激,也以上帝的爱来爱他们,并期望让爸爸日后也能认识到上帝的那完美的爱。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甘心乐意)

梦见爸爸的那个晚上,我哭了

Why-I-Cried-Over-A-Dream

作者:何佩欣,新加坡;翻译:苗苗,中国

早上醒来的时候,晚上的梦依旧清晰。这个梦既不坏,也没有让我很悲伤。实际上,这是我这段时间里做的最甜的梦了。

梦中我和爸爸在一起吃巧克力冰淇淋甜筒(注意,不是因为梦里有冰淇淋我才说这个梦甜的)。不知为什么,我记得很清楚冰淇淋花了50新币。梦醒后,我就只记得这些了,却足以让我潸然泪下。

刷牙时,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为什么流泪。因为梦醒的那一刻,我已经知道,梦中一起吃冰淇淋的快乐时光再也不会在现实中发生了。

爸爸去世两年半,我以为终于习惯了他的离开,但那天早晨的经历却证明,事实并非如此。虽然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梦见爸爸,但梦中看到他的音容笑貌,我才意识到自己是多么思念他,也意识到我并没有从悲痛中完全走出来。

记得爸爸刚去世的那几周,整个世界都让人有一种离奇感。那时,我觉得自己丧失了所有的感知能力。没有什么能吸引我,让我高兴,也没有什么能让我感到沮丧。除了泪迸肠绝的丧亲之痛外,我的感觉彻底麻木了。失去了爸爸,生活就突然变得没有意义,未来也仿佛一个有大又黑的空洞。有时,我甚至希望耶稣快点再来,或是母亲、哥哥和我一起突然死掉,这样我们一家就可以在天上团聚,而不用在地上过没有爸爸的日子了。

但上帝用时间和日常琐事来帮我们度过每一天。渐渐地,我开始恢复正常的情绪:快乐、愤怒、沮丧、嫉妒、恐惧,等等。每当取得成功时,我会很开心;别人工作不用心害我多做事时,我也会生气;坐错公交车浪费时间时,我更会感到沮丧……

生活恢复了常态,我仿佛觉得自己已经完全接受了爸爸去世的事实。对我来说,谈论起以往共度的快乐时光已经不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翻看他以往的照片也不再让我忍不住掉眼泪;即使是纪念他的逝世周年和诞辰(几周前),也变得更加容易了。

但是,那天早上的小插曲却让我发现,原以为早已消失的悲伤竟然从未离开过。过去的这些日子里,它只不过是休眠了,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候爆发出来。

一方面,我很惊讶为何这么长时间了,这种丧亲之痛依然如此强烈。在父亲的葬礼上,朋友送我一个挂件,上面刻了一句话:“这一切也都会过去”。我本来以为“这”应该是指悲伤,现在我有点怀疑。

另一方面,这种疼痛感的继续,在某些方面倒让我松了一口气。这种感觉一回来,就让我可以重新思考自己生活中的优先次序、担心及顾虑。之前我会因为朋友说过的某些话而恼怒,为别人取得了我没有取得的成就而心生嫉妒,现在看来,这些都无足轻重了,全都是自寻烦恼。悲伤真实地提醒我们,最终,在我们生活在地上的日子里,没有什么比与天父以及他人的关系更重要了。剧烈的悲痛提醒我,失去是我们每个人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都必须经历的人生转折。每个人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痛苦和失去。同时,失去也深刻地提醒我们,我们的人生并非正常。死亡和失去家人或朋友不应该是“正常”事件;它们是这个偏离上帝心意的世界里罪的结果。

同时,这也严肃地提醒我,生命何等短暂。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会产生永恒的影响。这让我开始专注那些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而不是那些紧急但不重要的事。也激励我去活出信仰,在我活着的日子里同我所爱的人们分享耶稣,免得以后来不及。

这些日子以来,我学着接受悲伤作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当它发作时(我确信它会再来),我要充分认识到,因着耶稣所做的一切,这份疼痛变得只是暂时的。我会在荣耀中再次与爸爸团聚,在那之前,我要好好地生活。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世界真正的问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