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确实的指望

有信、有盼望

作者:陶可心,新加坡

freeimage.com_1136764_21619849

在科伦坡的一个乡村里,一位痛苦的母亲用颤抖的双手抱着年仅5岁的小男孩步履蹒跚地走着。医生的话还在耳边回响:“这个孩子没救了,让他开开心心地过完最后的日子吧!”母亲越走越难过,终于忍不住扑倒在地大哭起来。就在这时,一个声音问道:“妇人,你哭什么?”她抬头一看,原来自己走到了教堂门口,一位牧师站在自己面前。她带着孩子进了教堂向牧师诉说了一切。

牧师问她愿不愿意把孩子交给上帝。母亲想了想,把孩子留在了教堂,让上帝来决定他的命运。

就这样,牧师每日为小男孩禁食祷告,教导他上帝的话语。母亲每日来教会看他,心里想着,能多看几眼就看几眼吧!

慢慢地,一个星期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有一天,母亲像往常一样来到教堂。那时牧师正与小男孩分享上帝的话语。看到母亲后,小男孩激动地对她说:“上帝爱我,祂也爱您!”就在这时,母亲的心里充满了平安。

后来,当这位母亲再一次带小男孩去医院检查身体的时候,医生惊奇地发现他康复了!

这位小男孩就是我教会的朋友。当他与我分享这个见证的时候,我十分感动,心中也充满了感恩。

当初他的母亲选择把自己的孩子交到上帝手中的时候,或许只有一点点信心,也没有什么盼望。因为用人的智慧所能看见的,只不过是我朋友所剩无几的短暂生命。可是上帝却顾念他和他的妈妈,为他们预备了人眼所不能看见的奇妙恩典。事实上,比身体得医治更大的恩典,是主耶稣已为我们预备了末后的天家,那实在是我们更美的、在天上的家乡(希伯来书11章16节)。

或许病痛并非都会得到医治,祈祷也并不都会按我们的期待得蒙应允。但上帝却为我们预备了肉眼所不能见,凭著信心却能看见的盼望。

“所以,我们既然有这么多的见证人,像云彩围绕着我们,就应该脱下各样的拖累,和容易缠住我们的罪,以坚忍的心奔跑那摆在我们面前的赛程。”
(希伯来书12章1节,新译本)

(此文章繁体版)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确实的指望)


投稿

我为何没有放弃盼望

作者:Michele Ong,新西兰

signs-416441_640

我对“盼望”这个词评价不高。对我来说,这个词听起来软弱无力。如果把盼望拟人化,它应该就是个意志薄弱的受气包,没有自己的观点。心怀盼望就好比傻傻地坚信——只要向许愿池里投几枚硬币,就会有人成全你的愿望。有人凝视窗外灰蒙蒙、阴沉沉的天空后或许会说,“我盼望不要下雨”。一些灵修材料说耶稣是我的盼望,十字架是我的盼望,基督在我心里成了有荣耀的盼望(歌罗西书1章27节)。但我从未真正理解过这些。

一连串令人失望的关系外加人生大问题的拷问——“我的人生到底在干什么?”——让我不堪重负、深陷绝望。当我和前男友分手的时候,我真害怕自己会沦落得像帕蒂和塞尔玛那样(动画情景喜剧《辛普森一家》中不刮腿毛的烟鬼双胞胎姐妹),只不过我是新西兰版本,家里前院还有上百万只流浪猫出没。

我对生活的诸多想法都太过消极,以至于我妹妹不得不对我施行“哎呀罐”处罚机制,类似于“脏话罐”。每当我说消极的话时,我就要将5块钱罚款投进她的Hello Kitty存钱罐中。罐中的钱将用来捐赠给一个价值观和使命都让我无法赞同的机构。这相当令人痛苦。

但天父上帝拥有最终的话语权。有一个星期天,牧师讲道的主题竟然是“盼望”。她说,盼望并不是像世人所理解的那样——软弱无力的空头支票。当我们的盼望是在上帝里面时,我们就是把盼望之锚锚定在永不食言的全能者那里(希伯来书6章19节)。这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感觉好像是上帝亲自跑到地上,给了我人生当中最狠的一次训诫。我一下子意识到,我要改变对盼望的看法。盼望不是意志薄弱的懦夫。绝对不是!在那位创造天地的上帝里面,盼望既坚固、牢靠,又充满自信。

当我们抓住盼望时,就好像抓住了救生绳——它可以助我们度过人生的风暴,走过失望、伤害和艰难。只要我们把灵魂安靠在盼望之上,我们就可以走过生命中最动荡不安的时光,然后说:“上帝是我的盼望,祂扶持了我。”

当我们在复活节仰望十字架时,我们也在仰望饶恕、医治、救恩和永生之盼望。所以,让我们持守这盼望,因为它永远不会令人失望。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版)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确实的指望)

投稿

并非自然奇观

作者:陈明惠,新加坡

signs-416441_640

今年三月中旬的日食的确是令人惊叹的奇观。全球数百万观赏者见证了这一奇观,而其中一小部分在北欧法罗群岛及斯瓦尔巴群岛的人们还有幸观赏到了日全食——月亮将太阳完全遮挡起来。

由于我与那些可以看到日食的地方相隔十万八千里,我就只好通过网络视频和图片来了解整个过程啦。看着看着,我惊呆了!当月球一点点越过太阳,将其遮挡起来时,万道耀眼的光芒穿透天空。紧接着,就在上午9点14分的时候,早上明亮的天空突然变暗,仿佛黄昏来临,黑夜将至。这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不真实。我心里想:“多么‘奇怪’的自然景观!”我实在是无法搞懂里边的科学定律。

这次日食让我想起,主耶稣在十字架上被钉死后,也有类似的黑暗布满天空。马太福音27章45节是这样描写当时的情景的:“从正午到下午三点钟,遍地都黑暗了。”整整三个小时!虽然有些人推测这是日全食所致,但另外一些人则反驳说,那时月亮所在的位置不可能导致这么长时间的日全食。

而我更感兴趣的却是人们对这两件奇事不同的反应。2015年3月20日那天观看日食的人们,无论是天文爱好者还是露营爱好者,应该都是满怀期待,并且兴奋地等待日食发生的那一刻。相反,当天空在耶稣受难后暗下来时,在场的人们则恐怕无不充满悔恨、内疚、愤怒与恐惧。“百夫长和跟他一起看守耶稣的士兵,看见了地震和所发生的事情,就十分惧怕,说:‘这个人真是上帝的儿子。’”(马太福音27章54节)于是我想,如果当时我在场,我的反应会是怎样呢?

虽然我们不知道当时的黑暗是笼罩了全世界还是只有部分地区,但我们确知上帝因此而获得了荣耀。这样神奇的现象展现了上帝的大能,并且也显示了耶稣受难对全世界的影响。

当我们回顾受难节及复活节时,让我们花一点时间思考耶稣为我们所做的牺牲。祂洗去我们的罪恶及羞耻,白白地原谅我们,让我们得以与上帝和好。如果没有基督带来的光,这个世界还停留在黑暗之中呢。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版)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