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约会

我该不该下载手机相亲APP?(有声中文)

作者: Krysti Wilkinson,美国

翻译:夏天,台湾

有声播读:依含,中国

 

依然记得一天我和最要好的朋友闲聊,聊到约会、男孩、人生等等日常,然后就决定要一起下载一款手机相亲APP!!

我们同时下载好并填答了一连串的问题。在笑闹声中,我们一块儿闯进了一个未知的世界,想着该写什么样的自我介绍,放哪张照片,想和几岁的男生约会,大到多大、小到多小。要在个人档案里写上关于耶稣的事吗?还是表明自己是基督徒就好?

这是我第一次尝试线上相亲,感觉无比自由、无拘无束!

当时的我体会到了一种完全可以自己掌握约会生活的感觉——把自己呈现出去,而不是被动地等着哪个男孩来约我。这又感觉像是突然打开了一扇门,让我可以接触到以往完全没有任何交集的单身青年。身为一个常跟成双成对的情侣和女孩们一起出门的单身女子,我几乎忘了世界上还有单身男性这么一个群体,而手机相亲APP正好提醒了我他们的存在。

然而新鲜感很快就消失了──我刷遍了无数陌生人的自我介绍,幻想着哪位配对聊天对象会突然真的私讯我,而且私讯我的人是个正常人加真正的基督徒,且我俩还有话可说……我确实聊了几个人,我们也见了面,但就是没能再更进一步发展。情况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

我对相亲APP的使用也是起起伏伏:把它给删了,又装回来,又卸了,试试看用别的。有时候我还挺享受这些APP所带来的约会自由度和新颖的相亲模式。但有时候,我真的很不想跟陌生人发信息,然后等待结果——我会就此找到另一半,还是再一次浪费时间?

我曾和好友们多次谈及网络约会的话题,大家有许多不一样的想法,但有一点相同,那就是:我们这群新世纪单身青年都会对这件事情有所纠结,“用手机相亲APP真的好吗?”“Tinder?!” “咖啡遇上贝果!?”“ 啥?!”

不过,当一进到教会里,大家就似乎都不想公开谈论网络相亲这件事了。

如今,当我问教会里的一对情侣是怎么认识的时,我大概就能猜出他们是通过相亲APP认识的——他们通常会先愣一下,看着地板发笑,再看看彼此,小声地说:“额……我们是在网上认识的。”现在,在网上认识的情侣比例已经很高,大家竟然还是好像很不好意思承认自己就是那35%里的一部分。对基督徒来说,情况更糟,好像我们就该只在教会里找对象,相信上帝会把我们的灵魂伴侣宅配到家门口,并且绝对不走像相亲APP这种“世俗”且“肤浅”的歪路,不然就应该感到羞愧难当。

不过我是这么看的:用相亲APP一点都不丢脸!

我会向咖啡店或酒吧里看到的某位可爱男孩微笑示好吗?我会在给他电话号码之前和他先聊聊吗?当然!这样的话,为什么我在手机相亲软件上做相同的事时,要觉得不自在呢?我不喜欢那些批评上网相亲的偏见,所以我会尽可能地大方说出我的现况:我用过一些应用程序,目前并不使用,但未来可能会恢复使用也说不定。我也不避讳和人聊到约会应用程序的话题,因为我觉得这种事没什么好遮掩的,不需要把网络约会平台当作是说不出口的小秘密。状态单身想找对象并不可耻,同样,用基督徒婚恋网站相亲也不需要感到羞愧。

不过,身为基督徒,用相亲APP真的合适吗?答案是肯定的,就像基督徒还是可以去约会一样。在青年事工项目中服事的我,经常被青少年孩子们问到像是可不可以约会或者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准备好了可以开始约会,以及基督徒该怎样约会等等类似问题。我回复了每个提问的青少年一个相同的回答:当你知道自己是谁且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就是时候了。要达到这个标准,一个人需要有相当的成熟度。有些人16岁就知道了答案,也有些人到了26岁还是迷茫。

当你知道自己是谁时,你也会知道什么事对你来说才是重要的,并且明白自己感兴趣的是什么、你所赞同的价值观又是什么。当你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你就不会浪费任何人的时间——不管是你自己的还是对方的时间——在一段不会有结果的感情上。当你知道你要的是什么时,你会对一些事情有所坚持,甚或对在其身上看不到未来的人说不。当你知道你要的是什么,你就不会投注情感在不健康的关系上。所以如果你以健康的方式约会,那么,对我来说,使用相亲APP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我会这样来回应这个问题:

要明晰自己使用相亲APP的目的

你是想要谈一段认真的感情还是想要一次星期五晚上的约会?你是真的想要处对象呢?还是你只是想找人陪你玩?如果你不清楚自己的意图,就像平常的约会一样,很有可能你最终还是会感到失望和沮丧。相亲APP并不是一帖能够治愈寂寞的特效药,也不是一段关系的保证书。如果你想借由使用相亲APP来填补只有上帝或真实的基督徒团契才能填满的空缺,最终你是不会快乐的。

要明白使用相亲APP的正确方式

总结一下我常看到的最大问题:在相亲APP上约会。相亲APP不是用来让人在上面约会的,而是一种认识人的方式。你没办法只从应用程序上真正了解一个人,而对方也无法借此认识屏幕后那位真正的你。我希望你能留意自己到底是怎么使用这些相亲APP的。你是否只是用来浏览你附近的单身网友照片?还是你想跟附近不同的人约会?你发信息是为了想要晚上有人陪你用手机聊天吗?还是你想约他们下星期见面当面聊?

 

记住在屏幕的另一头是有生命的个体

高科技真的很美妙,但遗憾的是,我们越是远离与人的真实互动,我们就越无法感受对方的情感。你要记得,手机的另一端是一个有生命的个体:他或她有真实的想法、感觉和感情。所以不要发出你在现实生活中当面永远不会亲口说出的信息;不要约好了见面最后却又放人鸽子;也不要因为你某天晚上独自在家,觉得无聊,就不断地向一个人发信息,玩弄他人的感情,而其实你隔天就再也不会想跟那个人说话。

利用网络让我们能结交新朋友并没有错,关键在我们要如何运用这个科技利器。没什么丢脸的。你和某某人是怎么认识的与接下来你们的关系会不会顺利发展下去并没有直接的影响,反倒是你怎么经营一段关系影响比较大。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爱的行动

我不再哀求“虚幻”的爱情

man-1246028_960_720

作者:May.P,马来西亚

“岂不知你们的身子就是圣灵的殿吗?这圣灵是从上帝而来,住在你们里头的。并且你们不是自己的人,因为你们是重价买来的,所以要在你们的身子上荣耀上帝。”(哥林多前书6章19-20节)

我虽然来自非基督化的家庭,但是上帝拣选了我成为祂的孩子。我10岁时就跟随老师到教会参与儿童主日学,12岁便懵懵懂懂地跟老师一起做了决志信主的祷告。在成长的过程中,我很享受教会的生活,也时常有机会被导师栽培以及受训练。然而,青少年时期的我还没有很明确的侍奉使命。那时的我纯粹只想让自己的生活不一样,并喜欢在群体生活中被肯定的感觉而已。

当时,我暗恋教会的一个弟兄,总是默默地为对方付出。因为我相信或许会有所谓的“回报”。一段时间后,对方果然“回应”了我的付出,他沒有给予明确的表态,我就被对方牵起了手。但没过多久,我才发现,原来他对我的“情感回应”是来自于他对前女友的思念。我也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況之下,被对方疏离,并解除了两人的暧昧关系。短时间内,他搬迁到外地读书,也换了联络号码。我还未理解真正的情况,就被他断绝了联络。

渐渐地,我也找不到在教会生活的“价值”。刚好那时,我开始踏入社会工作。由于想体验看看外面的花花世界,所以我渐渐地牺牲掉了在教会的生活。

“世界的眼光、看法都好不一样哦!”

单纯的我刚踏入社会,内心仍然缺乏自我肯定和价值感,并且很渴望被别人留意和关注。就在这时,我遇见了给我很多肯定和关心的上司。那是我第一次被异性上司肯定。所以当我收到了对方的晚餐邀约时,我答应了。

wine-1267427_960_720

彼此来往不久后,我们就交往了。

但那时我心里一直有一个声音在谴责和阻止我:“不要!不要这么快将心交给他……”

我听到了,犹豫了一下,却又掩盖推迟了圣灵对我的劝阻。因为比起顺服、等候相信上帝会带领我的幸福,我宁愿选择自己去“寻获”它。

短时间认识便交往的我们,其实并不太了解对方。我们只是透过工作,以及上司和下属的关系而认识,彼此很快就省略掉交往关系中的“友谊”阶段,直接进入了男女单独约会的虚伪环境。很多时候,我都不明白,为何他总是接近我并要求肉体上的亲密。为此,我并不愿意委身于这段感情。

后来,我们也多次因着各自的想法不同而吵架,越来越不了解、也不明白对方在想什么。失望、伤害多次的发生,最后他甚至以两人的感情以及婚前性行为来交换做继续交往的条件。虽然我一直耐心地向他解释我不愿意、不合意的理由,但是我依然坚持要守着这感情。因为我不希望、也不喜欢自己是单身的状态,甚至我也很讨厌曾经的单恋让自己感到失望,失落的感觉。

交往的第三个月,我感觉到对方离我越来越远,每天拖延与我见面。我一天比一天失落,却还是抱着“我不放弃”的心态,盼望对方能够明白我的付出。他要求彼此暂时都不介绍给身边的家人朋友,我也配合了。我日日都在等待他,每当他临时有事而取消与我的见面时,我的心都快急死了。

直到有一天,我以朋友的身份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一则信息给他,以表达我的关心。但没想到,他的反应是极力排斥的,并且马上撤消了我在网站上与他的好友关系。

an-adulterous-relationship-breakup-545x363

当下我呆了,再多的无理指责和冲突我都能接受。但仅仅只因为我的关心对对方来说是一种“不能公开的事”,我不能妥协,也不能接受对方这样的回应。我们又吵了起来,但不知道为什么,我仍然非常害怕对方的离开。我用尽办法尝试联络他,发信息给他,结果却只换来对方的喝斥。我失去了该有的尊严,哭求对方,甚至对对方之前所开的条件(性行为)都表示答应,只因为我想保住这所谓的“爱情”。但感谢上帝,祂一直保护我、保守我。在这么危险的关系陷阱里,我虽然口头上答应了对方,但我们一直都没有见面的机会。

最终,在我承受不了每天的空等,以及对守不住关系的担忧下,我彻底决意离开了这个“约会”带来的虚伪环境。

分手后,我带着破碎的心回到教会。那时的每一首诗歌都安慰着我的心。慈爱的天父不看我的过犯,反而更在乎我破碎的心灵是否得医治。让我看见了即便曾经的我是多么的悖逆,不愿顺服上帝。但祂仍然爱我,视我为最宝贝的孩子保护我。让我虽受伤,但不至于陷入罪的陷阱里。

person-371015_960_720

虽然我知道天父已经赦免、饶恕我的过犯,但我的心总是自责、背负着沉重且放不开的黑暗过去。多次深夜的痛哭,我无助的心灵只好向圣灵诉说,每一次的无助都叫我相信:“没有人会比主耶稣更爱我!祂必医治忧伤痛悔的心!”

东离西有多远,祂叫我们的过犯离我们也有多远。父亲怎样怜恤他的儿女,耶和华也怎样怜恤敬畏他的人。(诗篇103篇12-13节)

经过时间的累计,我破碎的心也不知不觉被创造我的天父,一片一片地重建起来。祂在我忧伤的时候为我预备许多靠主喜乐、丰盛的弟兄姐妹在我身边陪伴我、鼓励我。我的心灵、思想、生命一天比一天更得力、更刚强!“喜乐”就好像泉源那样,渐渐开始活在我的生命里头。我有天父所应许给我的“喜乐”在我里头,让我得以每一天都得着力量积极地面对未来!我也发觉,就算想起过去所犯过的错、所受的伤害和委屈,都不再使我落泪。我带着敞开的心,接受了这段过去,因为我记得:“上帝允许过去所发生的一切,但祂陶造出更美好、更漂亮、更喜乐而有丰盛生命的我!”

book-1210030_960_720

现在的我透过圣经的教导,明白了上帝所赐福的男女关系是圣洁的婚前交往,是彼此给予、愿意委身于对方,以及造就人的。就好像旧约路得记的波阿斯厚待寡妇路得,虽然两人都没有亲密关系,但波阿斯却愿意用爱心给予路得。我重新认识到了圣经里的爱情价值观,也保守自己的心,不靠自己去寻找那“虚幻”的爱情,而是愿意等待合上帝心意的爱情到来。

感谢上帝,带领着我一步一步地从忧伤幽暗的谷底走向喜乐、盼望、自由的新生命,每一步都充满了祂的恩典!我确信天父满满信实的爱会一直伴随着我。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爱的心思)

给未来妻子的一封信

A-letter-to-my-future-wife

作者:柯雄伟,新加坡;翻译:孔晓慧

亲爱的(未来)妻子,

这是我们婚后第一天,是不是感觉像做梦一样?昨天看你披着婚纱从红毯那端走来时,我不由得感谢上帝把你带进我的生命。

当我单身孤单时,我曾向上帝祈求,请祂赐我一个配偶,让我的生活从此有意义。啊,那时的祷告多么错误。上帝透过一位好朋友提醒我,我的祷告重点应该改为求上帝让我成为一个敬虔的男人,一个我未来妻子愿意相伴终生的人。

我很早就注意到你了。那时,我们还是朋友,各自有各自的服事。当我们越走越近时,我真是欣喜若狂,总是一不小心就笑出来(我是不是太明显了?)

上帝知道我多么需要一个像你这样,不仅能鼓励我,而且能倾听我内心深处想法和忧虑的伴侣。你跟我妈妈也相处得那么好(我知道妈妈肯定会喜欢你!)。我哥哥需要特殊照顾,而你对他的接纳真的令我感动。同时你厨艺惊人,真是在亲友当中赢得许多赞赏。

我必须承认,你跟我过往诗中所构想的理想伴侣实在太不相同了——事实上,你比我想象中的美好太多。上帝知道,你正是那一位能挑战我,让我活出真我的人。

婚前数月,我曾有过怀疑,因为我不知道我们是否相配——你知道我们性格迥异。但你不断地提醒我,这是我们一起的旅程,并且最终,是耶稣看顾我们走过。正是因为这样的信念,我们将争论和分歧一一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我更清楚地了解你的习惯、癖好、忧虑和你对我的爱。当然,我们的关系也有艰难的时候,但从中学到的那些宝贵功课,是任何东西都换不来的。

你可能已经看出来,我说结婚誓词时已经激动地说不出话来了(我看到了你调皮的笑容)。那是因为,那一刻是我生命中最高兴的时刻。我期待和你一起变老,经历酸甜苦辣。我也期待房间里的每一处凌乱(如果我们有孩子的话,应该会这样吧)、每一次大笑、每一个抱怨、每一滴眼泪和我们之间每一句温柔的话语。

愿上帝引领我每一天更深认识祂,使我能够用祂喜悦的方式带领你、爱你、珍惜你。

你(未来的)丈夫
2016年2月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爱是什么)


投稿

聪明的,你告诉我,约会为什么这么难?

Why-It--s-Difficult-to-Date-These-Days1

作者:Victor G,新加坡;翻译:Jaslyn See,新加坡

“嗨,找时间一起喝杯咖啡吧!”

男生们,承认吧,想在教会向女生发出这样的邀请真是难上加难,特别是教会比较小的时候。女生们也尽可承认,你们大概不会爽快地答应。这样的状况在教会并非罕见,原因可能有很多。

美国青年基督徒杂志Relevant之前发表了一篇文章,文中列出了多种原因,试图解释为什么现在教会的男生不主动去邀约那些常常祷告、爱主、又有个人魅力的女生。作者觉得这是因为约书亚·哈里斯(Joshua Harris)的同名书籍《不再约会》(“Kiss Dating Goodbye”)让“不再约会”的心理在教会变得普及。

我虽然不完全赞同文中的观点,但它确实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我们常常忽视的一些层面,而这些又恰恰是需要我们带着祷告去思考的,特别是当我们想早点甩掉人见人怕的“好人卡”的时候。

所在教会的文化
去教会不是去寻找另一半的。为了进一步把这一认识制度化,有些教会就干脆把男女会众隔离开来——男士坐一边,女士坐另一边。“教会是敬拜上帝的地方”这一想法让我们潜意识里抵制任何像约会这样的事情,以免影响敬拜。再加上如果教会比较小的话,一旦恋情不成功就会变得很尴尬,因此大多数人宁可不要在教会里开始任何恋情。

Relevant的一名面簿(Facebook)读者也指出:“现在教会里已经大学毕业、可以谈婚论嫁的单身女性少得可怜,男生更少。大家又把婚姻看成人生大事,生怕出错;也担心婚前性行为的发生,稍微亲密的举动都让人紧张。这样一来,在教会谈恋爱就变成一件特别尴尬的事情了。”

的确,在很多范围比较小的教会团体里,大家几乎不会给约会任何“失败”的余地。任何不能以婚姻告终的约会都会遭到白眼,尽管这样的约会可能带来个人成长,并让当事人有机会对另一个人有更多的了解。事实上,就算不能最终走进婚姻,健康的、以上帝为中心的恋情也是可以让人学到许多宝贵功课的。而这样的恋情也不一定要以一同服事的形式来发展(喝杯咖啡又怎样)。

不管你喜不喜欢,能不能与自己私下想有更多了解的人喝杯咖啡,这件事情很大程度上受到所在教会文化的影响。

个人认识
我们成长的环境千差万别,因此对两性间交往界限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对一些人来说,约一个女生出去喝咖啡简直就是犯罪,而有些人却觉得喝杯咖啡没什么,不用把它看得跟求婚似的。

我并不完全否认约书亚·哈里斯的看法。不管怎样,他为如何求偶或敬虔地约会列出了非常明确的准则和界限。哈里斯的书强调了“不欺哄他人”这一点(帖撒罗尼迦前书4章6节)。对于我们这群跟随上帝的人来说,上帝给予了我们清晰的引导,明确地告诉了我们一些祂对我们行为与道德的期待。而在此之外,我们就得辨识哪些只是我们自己的认识,并格外留意不将我们自己的看法混淆为上帝的期待了。

我和女友早在参加大学团契(Varsity Christian Fellowship)时就已经是朋友。我们之间的交谈也帮助我们从一开始就可以去了解彼此对约会这件事的看法。即便如此,我们开始恋爱之前也还是建立了一些基本原则与界限,希望彼此尊重和遵守。很多时候,这就是在练习如何在一段感情中沟通彼此的期待。

期待
邀请别人喝咖啡这件事情往往被误会为要有大动作发生。

Relevant杂志也坦言,现在单身人士中普遍流行着一个概念,那就是每段恋情,即便只是非正式的约会,都应该以结婚为最终目标。当邀请一位女士共进晚餐变得好像向她求婚一样严重时,问题就出现了,因为这会“强迫我们给出往往应该是几个月或几年后才能做出的承诺”,基本上就是“本末倒置”了。

各种快速指南(如“基督徒男性不应该娶的10种女性”或“10个应该结束这段感情的理由”等文章)列出了种种我们应该及不应该考虑结婚的类型。这些快速指南的兴起大大缩小了我们的可选范围,最后就只剩下唯一一个完美的适婚人——耶稣。这样的指南会让我们产生理想却不现实的期待。这种期待很危险,因为这让我们忘记婚姻本质上是两个罪人的结合,而这个结合是为了更好地彰显上帝对人生命的改变。由于不合理的期待,许多可以建立良好关系的机会都被拒之门外。

除此之外,让情况变得更糟的是大家对“适婚”这个概念的过度强调。这种概念给一个想要结婚、甚至只是求偶的人提出了过于夸张的信仰、情绪及经济要求。有谁真的能完全准备好如此走近另一个受造奇妙可畏的个体呢?

毕竟,恋爱以及最终的婚姻都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如果我们已经那么完美了,就不需要另一个人来磨砺我们了。

在约会之前,了解和沟通个人对求偶或恋爱的各种期待,以及去发现彼此有哪些相似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

在大家把我当成一个反教会现有体制的异己之前,我先快速声明一下,在我和女朋友正式“约会”之前,我拜见了她的父母,并征得了他们的同意,还让他们有机会开诚布公地询问我的动机、个人经历,对我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我还准备了一个关于我们恋爱的时间表,并征询他们的认同和建议(我现在还在继续这样做,并向他们随时报告我们的发展动态),邀请他们在整个恋爱过程中积极参与。我也是那种想要110%确定的人,也会“本末倒置”。

但这只是我的个人认识。我觉得有些事情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了解彼此的教会文化和成长环境,并顾及她父母(两人都是基督徒)的感受,毕竟他们如此深爱自己的女儿。再就是,我们要先做朋友,再决定下一步怎么走。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我这样幸运,可以做出这样的安排并得到女友和她家人的支持。如果条件不允许,在作出任何承诺之前,也必须要让大家有机会更多彼此了解。勇敢地邀请别人或接受别人的邀请去吃顿便饭、喝杯咖啡,或者与其他朋友一起外出吧,这些都是不错的开始。

教会的男生、女生们,鼓起勇气,喝杯咖啡去!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世界真正的问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