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自我价值

你知道你是谁吗?(有声中文)

 

作者:影千墨,马来西亚

有声播读:小七,中国

 

过去的10年,我一直在为着自己的身份争扎。我总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肯定,进而得到安全感,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例如我认为我一定要参与许多服事,才能证明我是个好基督徒。每件事情都做得完美,才能证明我是个好员工。即使我病了,状况不太好,我还是需要去牧养羊群,这样我才是个好牧者。以至于我不敢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我为此曾埋怨上帝说,“上帝,我知道祢是公平的,可是我心里还是很难接受。为什么我不能像那个某某,他的才干可以得到别人很好的重视。上帝啊,为什么我的性格大大咧咧,如果我能温柔一点就好,大家也不会取笑我像个女汉子。”

 

因为我不知道自己是谁,所以我从来不会欣赏自己。我担心自己若表达内心的想法太负面的话,会让人对我反感,怕没有可取之处的我做不好事的话,别人以后便不会再交代事情给我。我也怕别人给我意见,纠正我,这会让我觉得我没有价值。有时为了掩饰我的不安和尊严,我会在话语上反击对方来保护自己。然而这并没有让我过得更好,大家反而觉得我很骄傲,很难相处。偶尔听到大家对我的评语让我感到非常难过,可是又没有办法控制自己不去反驳。

不安感和害怕吞食着我,让我怀疑我信的是耶稣基督吗?圣经在哥林多后书5章17节不是说:“ 若有人在基督里,祂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为什么我没有变好?还会去嫉妒自己弟兄姐妹,去比较,觉得自己很糟糕?耶稣祢在哪里?

在祷告当中,上帝听到我的哭求了。有一次我所参加的教会分享了一个教导。这个教导一开始就讲到孩子的身份。我这才明白我一直都带着孤儿的灵,所以才会没有安全感。虽然我在知识上明白我是天父爸爸的孩子,但是心里却没有完全的相信。

也就在那时,我开始对自己本来的身份有更多的认识。罗马书8章17节说:“ 既是儿女,便是后嗣,就是上帝的后嗣,和基督同做后嗣。如果我们和祂一同受苦,也必和祂一同得荣耀。”这句经文一再提醒着我的身份。真正被改变是在一个夜晚,我告诉天父我很难受,难受地想死了。为什么接纳自己那么难?为什么我那么在意别人的眼光?就在那时,我感到上帝回应我说:“因为你一直都不明白。你不明白我对你的爱。孩子我对你的爱不是你做了什么?我爱你是爱着原本的你。你的软弱,你的一切我都知道。你的价值不是建立在人身上乃是你在母腹里被创造那一刻就是宝贵的了。我喜悦你生命的一切,我在你里面有美好的计划,你有你的特别,你的特长无需和别人比较。”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别人对我的评价和看法真的都不重要。因为最伟大造物主已对我说祂爱我,无条件爱我,接纳我,祂知道我是个怎样的人,却依然爱我。当下我便感到被释放真正得自由。

感谢主,我能从自我身份的捆绑里走出来,并得到了真正的自由和安全感。我不再在意别人如何看我,我也不再比较,我不再靠去付出些什么来得到自我价值的认同。同时,我和天父的关系也有了很大的突破。基督教对我来说,不再是仪式或宗教,乃是真正与主之间的关系。每一天的读经祷告变得不是履行义务而是我真实的渴慕。我渴慕更多认识天父在我生命里的计划,我也渴慕听见更多祂要对我说的话。

或许有很多人像我一样正在寻找着自己的身份。今天我要大声地说:“你是天父的孩子,你是尊贵且有价值的,你是蒙喜爱,蒙恩宠的,阿们。”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我有一个梦想

将自卑的想法交给主(有声中文)

作者:Marissa Cathey,墨西哥

翻译:Nancy,中国

有声播读:Carol,中国

 

我在生活中很自然养成的一个习惯就是轻看自己。不需要任何人来贬低我,我自己就已经很擅长这样做了。

在成长的过程中,并没有人斥责过我。只不过我自己总是想在凡事上都做到最好,所以我给自己施加了不必要的压力。
 
在学校里,如果我没有考到满分而是考了96分,我就会怪自己“不够聪明”,而不会看到自己明明以高分通过了考试。
 
这样的自我贬低从来没有真正帮助我实现过什么。它只带给我无尽的痛苦,并且让我很累。这自我贬低的思想不停折磨着我,让我不堪重负。
 
然而,我最大的错误是从来没有因着自己的不堪重负而停下来。我反而让自己的思想陷入了更深一层的自我鄙视。
 
我觉得自己的身份很卑微。因此轻看自己成了件很自然的事。这并非是我“谦虚”。我是真的很看不起自己,以至于我开始觉得自己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 
 
我坚持拿着自制的镜子看自己,而不是看耶稣要给我的镜子。
 
这些年来,我头脑里知道真相是什么——我的价值远远超出我的想象,因为耶稣为罪恶的、看似微不足道的我死在十字架上。祂给了我新的生命和新的希望。但是,这些头脑里的知识长时间都无法触及我的内心,因为我还在坚持自我的想法,认定自己非常微不足道。
 
直到有一天晚上在教会,我的牧师过来为我祷告。在他的祷告中,他提醒我,上帝不仅爱我,而且祂还很高兴称我为祂的女儿。这就是我的身份,我是上帝的女儿。
 
当他说这些话的时候,我的大脑里好像有个开关被打开了。在内心里,我突然明白了关于自己身份的真相。
 
这让我很崩溃,但也伴随着一种新的喜悦,因为我学会了向主交托我的想法。
 
对自卑的我,上帝说:祂赐给我们不是胆怯的心,乃是刚强、仁爱、谨守的心。(提摩太后书1章7节)
 
对害怕失败的我,上帝说:你不要害怕,因为我与你同在;不要惊惶,因为我是你的上帝。(以赛亚书41章10节)
 
对于对现实生活感到不安的我,上帝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哥林多后书12章9节)
 
对喜欢讨好他人的我,上帝说: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罗马书12章2节)
 
对于我的绝望感受,上帝说:盗贼来,无非要偷窃、杀害、毁坏;我来了,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翰福音10章10节)
 
对于我贬低自己的思想,上帝说:你看父赐给我们是何等的慈爱,使我们得称为上帝的儿女!(约翰一书3章1节)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我的祷告从“主啊,当我今天努力要为祢做事时,请帮助我。”转变成了“主啊,帮助我今天单单为祢而活”。
 
有时候,我还是很容易落入贬低自己的老习惯,但我再也不会陷在里面出不来了。上帝以祂极大的信实,在我的痛苦之地找到我,祂引领我,让我与祂同行。
 
大约三年前,当我从墨西哥搬去香港时,我发现自己很容易会将自己与其他女性在学业成就和地位上进行比较。我经常想象如果我有她们那样的条件,生活会是什么样子,我也经常责备自己不够聪明或没有成就。这既耗精力又没有必要,而且坦白说,这些比较都是很肤浅的。
 
渐渐地我认识到,尽管这些外在的品质看起来很棒,但最终,上帝更在意我的内心。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慢慢地不再在学术成就和地位上拿自己和别人作比较。当我让圣经的真理真正地进入我的内心时,我对自己的斥责和自我贬低的想法也越来越少了。
 
上面我提到的经文对我的生命至关重要,因为它们让我学会了以上帝的眼光来看待自己。
 
我越来越明白,为主而活就是单单地听从祂说的话,享受祂的良善,安息在祂给我的自由里。
 
关于我身份的真相只有一个:我是上帝的孩子。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黑暗中的旌旗

软弱中的完美(有声中文)

作者:叶玲君,台湾

有声播读:杨澜,中国

 

祂对我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哥林多后书 12章9节)

打从一懂事就发现,把我一手带大的阿嬷对于身为女孩子的我有着很多台湾老一辈的偏见。她总觉得我出生之后就不好养、又爱哭。她常常和我说,等我长大嫁人之后就是泼出去的水,会变成不懂回家报恩的赔钱货。同时,从小到大和我比较好的是几个堂表哥们。每当玩到失控的时候,比我年纪、体型大的哥哥们总是追着逗我。但是,我很少大哭引起大人们的注意,反倒靠着自己小兽人的性格,不甘示弱地挥舞自己的小爪子,嘶牙咧嘴证明自己还是能够对抗哥哥们的玩笑。

对于那个时候的我来说,能成为一个有用而且可以光宗耀祖的女孩才是能讨阿嬷喜悦的最好解答。所以在还没有被上帝完全得着之前,我一直都是以倔强和好强的那一面展示他人。现在回想起来,童年时候的我总是刻意表现自己来博得长辈的喜爱。而事实上,那个外人看起来完美的我过得并不开心。在很小的时候,焦虑和忧郁就一直伴随着我。

后来长大一点,到了需要在乎学习成绩才能上好高中和大学的时候,我还是一直像小时候一样想让大家对于出生于教师世家的我刮目相看。但无奈,我的学习成绩不如我想要的那样理想,我的忧郁情况就开始更加严重,常常从脑海浮现自杀、自残的情况。我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够完美、不够坚持、学业成绩不够好的五十九分。偏偏那时,大我几岁且和我最要好的堂哥熬夜努力学习,考取了全台湾第一志愿的前几名。看着阿嬷对他能上第一志愿那么地高兴,我也就越来越恨为什么自己不能够成为绝对坚强的人。每当熬夜想睡觉的时候,我就非常懊恼,为什么堂哥可以比我更轻松的去了第一志愿,而我却在这里当loser。虽然我很想考上同样的科系来让阿嬷和其他人知道女孩也可以是很优秀和完美的,但力不从心,我从来也没有像堂哥一样那么优秀。

就这样一直到了二十八岁,有天我被自己的骄傲击倒在地。那时,上帝许可把我所喜欢、所在意的一切全部拿走。我失去人生所有我爱的——我的未婚夫、我所养的猫,我所投资的钱全部化为乌有。走到尽头我犹如丧家犬一般舔着伤口收拾行李回到台湾。在那时,我才能真的谦卑回到上帝面前。对于自己的骄傲,对于自己过去所相信的谎言,或是自己给自己编写的借口来悔改和向上帝哭求。上帝在一次教会例行的祷告会上着实安慰了我,让我知道不管我自己够不够聪明、够不够完美,这些都没有关系,因为上帝爱的就是本来的我;我不需要讨好上帝,也不需要讨好谁;我不再需要证明自己的价值,我就是我,就算我软弱,上帝还是爱我,并且祂的大能可以在我软弱的生命彰显出芬芳来。那时,我才能与从小到大一直跟着我的谎言一刀两断,不再相信恶魔的话。

之后,我开始紧紧跟随耶稣,重新建造上帝与我之间的关系。当然,“不够好”的念头还是偶尔会出现,但借着上帝的慈爱,我不再把那些负面的念头当成真的了。我渐渐明白我们的软弱其实是上帝给我们机会亲近祂。于是,我开始认可上帝能在我那不完美的身上从新建立自信和价值。虽然我的老我依然会跑出来犯罪,但我开始可以体会到保罗使徒所说的那样夸口的软弱,因为就这样软弱的我,上帝依然可以在我身上行奇妙大事。我也开始不害怕和大家分享我的软弱,因为我知道就算我不完美,基督的完美能力依然覆蓋在我身上,更奇妙的是,耶稣借着我的不完全来彰显祂自己的荣美。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但上帝仍旧不放弃我们,愿意使用我们每个人的不完美,来成就祂的计划,并邀请我们一同参与、建立祂那完美的天国事工。主说我的恩典够你用,上帝要使用你,你相信吗?

 

*本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爱的行动

从自杀到自爱(有声中文)

作者:淑环,马来西亚

语音播读:小七,中国

*封面图片来自PEXELS

 

尝试自杀

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尝试了结自己了。就像溺入幽暗、空虚、悲伤的大海,在绝望之中我只能把自己蜷成一团,紧闭呼吸,期望快些结束生命,结束痛苦。无奈意志力仍旧无法战胜身体的求生本能,憋至最难受的那一霎那,绷紧的肌肉还是忍不住松开,恢复了正常呼吸。

在寒冷而孤独的夜晚,我哭得泣不成声,但永远也不会有人知道,也不会有人在意。

自小,发脾气、大声谩骂、摔门、欺负弟弟的戏码就在我的生活中不断上演。患有“老二综合症”(Second child syndrome)的我,常常觉得自己在家中是最不受父母重视、最没有出息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及弟弟好,课外活动的表现又远远不如姐姐。因着我的自卑心理,只要稍有不顺心的事,我便会藉着各种激烈的言行,宣泄我的不满情绪,让父母伤透脑筋。即使他们拿着藤条追打、用言语怒斥,第二天,我依然重蹈覆辙。

步入愤世嫉俗的青春期后,在家里我总是黑着脸,心里埋怨严肃寡言的爸爸和常对我怒气相向的妈妈。尽管身边有许多朋友,但我总感觉内心有个无底深洞,任凭多少的欢声笑语也无法填满心中的空虚。每天例常上学、放学、补习功课、参加课外活动……生活看似忙碌实则毫无意义。这一切都使我开始怀疑活着的目的。于是,我开始有了自杀的想法。不同的计划不断在我的脑海中盘旋。我曾经拿着锐利的刀片在手腕上比划,却怎么也没有勇气大力割下;也尝试过把自己闷在被窝直至窒息,但终究还是放弃了;最夸张的一次,我在妈妈面前拿起绳子绑在树干准备上吊,差点没把她气死。

我曾天真地以为死后可以轮回,换个家庭和环境,重新开始。

 

真理改变生命

“上帝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3章16节)

忘了从哪天起,我开始每个月都会收到青少年福音刊物。翻看那些设计新颖、文字内容丰富的书刊,我开始对基督教有了更多的认识,也才了解到死后等着我们的,不是轮回而是审判。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生活在世的所作所为负责,并向赐予我们生命的上帝交账。一想到自己犯下那么多的错误,伤害了那么多身边爱我的人,就知道若我真的死了绝对要受到不少惩罚。心里不自觉地发颤。还好,上帝体恤我的软弱,每次都阻拦我的自杀计划。不止如此,祂还差派独生儿子耶稣来到世上,甘心牺牲自己死在十字架上,洗净我的罪,让我与上帝重归于好。并且应许凡相信和跟随耶稣的人,都可以与上帝建立亲密关系,在生活中享受祂的同在。这实在是太美好的消息!

就这样,我开始想要进一步认识这位爱我的上帝。然而由于担心父母阻拦,我仍对教会望而却步。奇妙的是,某天姐姐在朋友的带领下决志成为了基督徒,我因此有机会尾随她到教会参与崇拜,同天祷告接受耶稣作为生命中的救主。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祂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祂使我的灵魂苏醒,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诗篇23章1-3节)

信主多年来,圣经的宝贵真理逐渐让我从自怨自艾的生活中走出来。上帝的话语使我的灵魂苏醒,重塑了我的人生价值观。我意识到我的存在绝非偶然,而是独一无二的,我的每一个呼吸都包含上帝的看顾,每一次跨步都有上帝的允许,每一个决定都有上帝的美意。当我无意间再次将自己与他人作比较,或陷入沮丧和孤独时,圣经里的字句就仿佛在耳旁温柔的低语,安定我烦躁不安的心。

 

无法重来的生命

在我父亲的家族中,向来有红斑狼疮病史。然而令人心疼的是,年仅19岁的堂妹也被诊断患病。她的身体每况愈下,需要依靠洗肾维持生命。未患病前,她是个听话好学的少女,成绩名列前茅,即便后来因病辍学在家休养,仍然在马来西亚教育文凭考试(SPM)中考获标青的成绩。但病情的恶化让人始料未及,正当同龄人快乐地准备上大学时,堂妹却被送入医院经历一场接一场的大手术,身体折腾得无法进食而日渐消瘦。最后,她还是无法抵过病魔,在医院咽下最后一口气,结束了短暂而充满荆棘的人生。

有些东西,失去了就无法重来,尤其是生命。

送别表妹时,身为亲友的我们无不感到惋惜。她的离开再次提醒我们生命的珍贵。回想过去我轻生的想法,我感到无比羞愧。我们或许无法选择面对的苦难和环境,但我们可以选择应对的态度及方式。在一个转念之间,生命就可以完全不同。回望我的过去,我实在难以想象若没有上帝的带领,今天的我会走在何处,或许仍如一片枯叶,在汪洋中颠沛流离,苦苦寻找我存在的价值。

“盗贼来,无非要偷窃、杀害、毁坏;我来了,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翰福音10章10节)

上帝的同在就如空气一样,眼虽不能见,却如影随形。纵使我们不懂得接纳自己,上帝依然看顾;即便我们总是在生命的旅程中摔跤,上帝依然愿意扶持,并为我们带来新生命的盼望。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彼此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