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荣耀上帝

在我不看好的工作里,上帝让我成为他人的祝福(有声中文)

作者:林婉萍,中国

语音播读:杨澜,中国

*封面和文中图片来自PEXELS

成为一名老师,是我在接触幼儿教育之前,最不愿也最不可能去选择做的事。我一直的梦想是成为高级白领,在这个城市最高档的商务楼工作,每天光鲜亮丽地出入各种高端场合。而幼儿教育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中,并不是一份光鲜的职业。在大部分人的意识里,幼儿教育意味着辛苦,繁琐和疲惫。

2015年,我结束了国企的工作。辞职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感到极度迷茫。家人的不理解更让我觉得委屈。在那段时间里,我每天都抓紧上帝,尝试在这不顺利的环境中重新回到祂面前,找到出口。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加入了教会的儿童事工服侍。我从刚开始有些羞涩,到后来慢慢熟悉这群孩子,听到了他们分享生活中的困难,也更多看到了他们真实的需要。渐渐地,和孩子们在一起成为了我最开心的时光。

可是在我的内心却居住着一个受伤的小孩子,她时常惊恐不安,愤怒不已,而且被巨大的恐惧和自我谴责捆绑着。我的妈妈是个暴脾气的人,每一次争执都会把我拉到人群当中进行指责和数落,而我的爸爸总是吸着大口大口的烟,对眼前的一切表现出不闻不问的状态,似乎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能影响到他。因此,在我的原生家庭当中,我感觉自己是不被喜欢的和被爱的。这样的生活从我的童年一直持续到我28岁,直到现在还在深深地影响我。这让我的自我价值感不高,并且对于别人的情绪变化十分敏感。当我每一次受到伤害都无处寻找安慰时,我开始封闭自己,不去向任何人述说我的心事和遭遇。祷告是我唯一的宣泄出口,因为我知道上帝是我最安全的避风港。

可是,这样的成长环境让我在儿童服侍中遇到了很大的挑战。我总是会以高标准来自我要求,当事情没办法达到我的预期时,我就开始焦虑,失眠,抑郁。我害怕别人会因为我的服侍而像我的妈妈那样指责我。在服侍中,我好像感觉有很多的小眼睛在盯着我看,当他们的目光开始改变的时候,我就会开始惊慌,恐惧,落荒而逃,并再一次把自己封闭起来。

我感觉自己就像是一只背负着重重壳的乌龟,受到一点惊吓就会拼命往壳里缩,终日生活在惶惶恐恐之中,直到我意识到自己正在被这种恐惧侵蚀,渐渐地失去了自我。在我的固有观念中,能够参与服事的人一定是常常得到别人肯定和赞赏,也一定是极其优秀的人。然而我并不是这样的人,于是,我自卑地离开了我的服事。

后来,教会有位老师知道我的情况,就建议我去参加一个基督徒心理学家的心理课程,希望通过课程缓解我和妈妈的矛盾,帮助我走出原生家庭的困恼。在参加了学习之后,我进入到当地的一家幼儿园工作,尝试“重回”我的儿童时代,找到自己内心深处那个孤独的小小孩,自我医治。然而,在接触到这些只有3岁的孩子的时候,我再次陷入了焦虑。我开始害怕自己不能做好,妈妈的话语一直在耳边响起。我就这样再一次被魔咒捆绑。

因为我负责班级的孩子们只有3-4岁,所以我要负责从穿脱尿布到喂饭等一系列的任务。我就像是个新手妈妈一样细心地教养着我的孩子们。和孩子们相处久后,我渐渐卸下了内心的防备,开始用真诚和耐心和孩子们沟通。因为自己之前的经历,我更加懂得如何解读孩子们的情绪。当看到班级的保育员或者其他老师严厉地指责孩子的时候,我都会很难过。我知道孩子们肯定很害怕很自责,这样的阴影可能会影响他们很久。我最大的愿望就是通过对孩子的鼓励和情绪上的疏导陪伴他们度过一个阳光美好的童年。对于3、4岁的孩子来说,尿裤子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然而当老师和保育员看到孩子尿裤子的时候,就会极其愤怒,还常常当众用难听的话语数落孩子。这个时候孩子们通常会保持沉默。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去疏导和了解孩子的情绪,走过去,抱抱ta,对ta说没有关系,让ta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下被完全接纳。我会这样说:“老师知道你一定不是故意尿在裤子上,没有关系,我们一起去换下就好了。你告诉老师是怎么回事儿好吗?”然后轻轻拍拍孩子的背。我发现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孩子情绪稳定,还能帮助他们说出真实的情况,也使他们慢慢更加信任我,和我关系更加亲密。当我看到孩子们脸上的惊恐渐渐转为笑容时,我的心里充满了感恩和喜乐。

从来没想到,在一个我不看好的职业里,上帝却听了我的祷告,让我在其中得医治,同时祂也使用我过去的经历,让我成为别人的祝福。正如圣经上所说:“愿颂赞归于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父上帝,就是发慈悲的父,赐各样安慰的上帝!  我们在一切患难中,祂就安慰我们,叫我们能用上帝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样患难的人。”(哥林多后书 1章3-4节)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彼此相爱

当我们以上帝为最大满足的时候,也正是我们最荣耀祂的时候(有声中文)

WeChat Image_20170529152533

作者:Stacy Joy, 美国
翻译:夏天,台湾
语音播读:佳佩,中国
播读后期制作:庞宏宇,北京
背景音乐:Discovery House

人生中总有一些时刻令我们永难忘怀。这些时刻我们会一直铭记,即使过去很久当时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因为,它们对我们的人生实在影响深远──影响了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生活方式。

我可以想到几个影响我至深的人和事,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事发生在我14岁那年。当时,我的父母列给我一张书单,叮嘱我在新学期开学之前读完。拿到书单的那一刻我感到我的生活完蛋了——有哪个14岁少年会想要把美好的假期浪费在读书上呢?读那些书无疑是个折磨,直到我读到一本由知名牧师约翰派博写的书《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当中有一行字改变了我对上帝、对我自己以及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这句话是这样说的:“当我们以上帝为最大满足的时候,也正是我们最荣耀祂的时候。”这句话回答了我最大的困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知道我爱上帝,而且需要向别人传福音,但是我没有意识到的是,我生命的每个部分(不单只是去教会或读圣经)都是在向着一个目标前行——那就是荣耀我们的创造主!(哥林多前书10章31节、以赛亚书43章6-7节)这包括了我看什么样的电影、跟人说话的方式、我心里思想的事、我建立关系的方式,甚至包括我怎么使用金钱。我需要停下来问一下自己“我是在做一件荣耀上帝的事吗?”每个机器都是为着一个特定的目的而造的;同样地,上帝创造我们也有祂特定的目的──那就是荣耀祂。若是机器不能按照造它的目的去运作,它就是个坏了的机器。当我们开始追求掌声与认同并为自己的荣耀而活时,我们就变成了一台坏掉的机器,无法完成我们受造的使命。因此,我们会感到空虚、迷茫、并焦虑地四处寻求人生的意义。

事实上,上帝用祂绝对的智慧与恩典创造了我们,不只是让我们去完成使命,也是为了让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满足。这个真理确实能使我们得到全然的满足。但这个满足得来不易。只为了上帝的荣耀而活其实是祂给我们最困难的任务,但同时也是赏赐最大的,我们要忠心去做。(诗篇16篇11节)

有时在事工与生活中我们会因没能达到周围人的期望而感到压力巨大。身为一位年轻牧师的妻子,我需要经常地在荣耀上帝还是荣耀自己之间做出选择。

作为牧师的孩子,我在成长过程中也面临这个挑战,尤其是在我二十岁出头的时候,那时我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在我刚从一段糟糕的关系中抽身后,上帝前所未有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从没有感到自己那么需要祂。我的心灵在那段时期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巨大改变,我甚至开始怀疑从前的自己是不是真的信了主?这个问题我至今都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

因此我决定再度受洗。我觉得如果自己真的刚刚信主,那受洗是凭着信心顺服上帝的行为。(马太福音28章18-20节、使徒行传2章28节a、约翰一书2章4-5节)。因此,在1500多位教会会友面前(这些人看着我长大、教导他们的孩子、与他们相识相交、还知道我是他们牧师的女儿)我再次受洗——这等于是在向他们承认,以前的我并未真正重生得救啊!从人的角度看来,这实在是一件丢脸的事。但是我却能勇敢且喜乐地坚持这么做,因为我知道,我的人生并不是为了要赢得任何人的认同,而是要忠心于我的上帝。

下面我想要分享两个我认为荣耀上帝这个理念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最有力的塑造。

1.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我们可以拥有平安。

如果我们生命的目的就是荣耀上帝,那一切就变得相当明了了。在这个黑白不分,人们不再相信绝对真理存在的世界里,基督徒仍然可以有平安。我们安息在上帝里,通过学习,理解和持定上帝的话语和真理来荣耀祂,而非被其他宗教认知、科学主张或文化习俗和流行趋势所左右。

要想把这些真理摆在我生命的第一位,我发现我必须要花大量时间阅读圣经,阅读由信仰坚定的作者以圣经为根基而写的属灵书籍,并且花时间聆听那些我信得过的属灵教导,好叫我保持受教的心并不断被调整,转变成为基督的样式。如果当我们以上帝为最大满足的时候,也正是我们最荣耀祂的时候,那么研读祂的话与亲近祂,就是我们所有人每天能够做的最有价值的事了。我们的思想那么快地就吸收了文化和社会给的谎言(箴言4章23节、哥林多前书16章3节),因此我们必须要把给上帝的时间放在第一位,并格外保守和珍惜。最棒的是,当我们越多寻求祂,我们也就越渴望寻求祂。如此一来,再加上每天对付老我的罪行,我们就能够得享在圣洁上帝面前的平安了。

2.荣耀上帝认识基督使我们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与喜乐

只要我们能够对以下两个问题给出肯定的答案,那么别人怎么看我们并不重要。第一个问题:我是否照着圣经所说的,活出了讨上帝喜悦并荣耀上帝的生活?第二个问题:我的价值感与满足感是否单单从基督而来?如果我们对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并且真的愿意天天降服在上帝面前,选择荣耀上帝超越一切,那么我们就不会再看重人们短暂易变的看法,而是单单看重上帝的喜悦(加拉太书1章10节)

今天就让这些教导来提醒我们,好叫我们能全心全意,喜乐且大胆地投身在真理中,为基督而活。因为我们受造本就是要单单在基督里面找到安息与满足。(诗篇62章1节)

“当我们以上帝为最大满足的时候,也正是我们最荣耀祂的时候。”我祷告,藉着这句话,上帝能够持续地在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个层面都发挥极大的影响力,带领我们用此生来更好地荣耀祂。

此文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有目的的人生

永不断电

作者:小当当Dannie, 北京

“耶和华所造的,各适其用”
——箴言16章4节

《标竿人生》(Purpose Driven Life)上有一段话:“一切都是为了祂。你的存在是为了祂的好处、荣耀、目的与欢悦”,这让我不是特别理解。上帝那么伟大,为什么还需要我们荣耀祂?我们出生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让祂得好处?这不是很自私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拨通了朋友的电话,得到的回答却是:“上帝要借着我们把祂的荣耀彰显出来。”

我依然疑惑,似懂非懂。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明白,上帝就像发明灯的人,我们就像灯,而祂的话语就像电。只有通上电,灯亮了,才是能用的灯。没有电,再漂亮的灯也不会有人买。没有光,它的价值就体现不出来。联想我们,我们读圣经,去教会,会说一切属灵话语,但就是不去行出来,那我们依然是那个摆设的灯。我们只有按照上帝说的话去做,听祂的话,才能发光,在我们身上彰显出上帝的荣耀来。

如今的社会,浮躁而虚假,偏激而现实。人们都为了自身利益不惜做出伤害别人的事情;为了夸耀自己而去贬低他人,充满了谎言、诡诈、虚荣与嫉妒。我们无一例外地被人伤害过,也伤害过别人。在未信主时,我不觉得这是一种罪,而是看作理所当然,所以我生活在伤害与被伤害无尽的循环中,被世界教导以其人之道还以其人之身。可是我发现,当我伤害别人,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微笑时,我的心中仍充满恐惧,没有平安。在一次次被人伤害,事业受挫时,上帝的恩典临到了我,我才知道我们的罪让我们没有平安。世上的荣耀转瞬即逝,物质的奖励也很快让我的内心更加空虚。我们拼了命去追逐一些名利、金钱、他人的认可,到头来却都是一场空。最近,发生了几年前同样的伤害。我依然伤心,但我把心里话都在祷告中告诉上帝。耶稣让我学会忍耐,我选择忘记伤害,包容并努力做上帝喜悦的事情。上帝也让我不再被罪捆绑,在苦毒中纠结。

耶稣爱我,祂拣选了我。因为祂爱我,我也要去爱别人。我就像那台电灯,通上了电。

你也一定想过光明的、被上帝祝福的人生吧?那就邀请耶稣,在你的心里通电吧!今天你会选择荣耀上帝吗?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吧!耶稣说小事上忠心,大事上也忠心(路加福音16章10节)。起床赞美上帝,感谢祂赐予我们空气和阳光!吃饭赞美上帝,感谢祂赐予我们丰盛的食物!爱你身边的人,无论他是否伤害过你。记住,上帝对我们的爱永不断电,我们也要把祂的爱传递出去!

“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
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
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
——马太福音5章16节


投稿

灵命日粮:生死荣耀主

读经:读经:约翰福音21章12-19节  

我们似乎都是在精力充沛的时候,才会想到如何用生命来荣耀主?不过我想:我们的死是否也应当荣耀上帝。

彼得在三次不认主之后(约翰福音18章15-27节 ),耶稣给他机会,重新承认他对基督的爱(21章15-17节)。耶稣问了三次:「彼得,你爱我吗?」之后,耶稣出其不意地换了话题,祂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你年少的时候,自己束上带子,随意往来;但年老的时候,你要伸出手来,别人要把你束上,带你到不愿意去的地方。』耶稣说这话,是指着彼得要怎样死,荣耀上帝。说了这话,就对他说:『你跟从我吧!』」(18-19节)耶稣告诉彼得,人将带他到他不愿意去的地方,然而,因这无从选择的死亡,他必要荣耀主。

这就是保罗所说的:「照着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没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