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见证

耶稣如何把盼望带给我绝望的家

作者:Vilcon Tauning,马来西亚

signs-416441_640

我出生于一个破碎的家庭。从小,我就生活在仇恨、嫉妒、愤怒等诸多使我们家庭状况不断恶化的不良情绪当中。我父母常常闹离婚,但因为我们兄弟姐妹年纪还小,妈妈并没有同意。

我十一岁时,哥哥和姐姐因为受不了家里的问题就离家出走了。我们家没什么宗教信仰,所以那时我还是个非信徒。虽然我有很多基督徒朋友,但我对耶稣还是一无所知。

在我读中学的时候,父母又想要离婚。不过真正让我生气的是我的弟弟和妹妹竟成为他们怒气的受害者。有一次我妹妹在我阿姨家住了好几个月,而我弟弟几乎被一对夫妻领养(但我妈妈最终没有把弟弟交给他们)。我叔叔亲自负起责任照看我的弟弟,确保他在家不受到任何伤害。我父母每次吵架,妈妈都会到我舅舅家住一晚或几天。当我13岁时,我就自己搬到离家很远的旅馆去住了。但每次想起家里,我心里都会很痛,感觉被困于一个没有盼望的绝境。

有一天,我到一个基督徒朋友的房间借他的手机来听音乐。因为他是一位基督徒,并且是教会的乐手,所以手机上大部分都是福音音乐。当我听到Hillsong的《向主欢呼》时,我立刻感觉好多了,也平静了许多。说实话,我并不清楚当时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我特别感动,并开始流泪。我开始经常借那位朋友的手机听这首歌。每次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都会好受一些,得到安慰。

当我14岁时,我第一次来到教会。我记得当时牧师正在分享人类的盼望。当他说要为所有生命中需要盼望的人祷告时,我站了起来。我模仿朋友闭上眼睛,却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毕竟,我从来没祷告过,不知道应该如何进行。牧师祷告的时候,我开始泪流不止,心中立刻感觉好受很多。我意识到有些事情在我身上发生,但我却不明白那是什么。

从此以后,我经常去教会,想要更多了解耶稣,也常常到主日学听耶稣的故事。我学得越多,就越经历到我寻求多年的盼望。15岁时,我明白了,耶稣是唯一能改变我生命的盼望。于是,我终于决定接受耶稣作我的救主和生命的主。

刚成为信徒的时候,我遇到很多阻拦。当我跟父母说我想受洗,并问妈妈愿不愿意作我的受洗见证人时,我爸爸变得非常愤怒。他甚至说如果我要成为基督徒,他就把我赶出家门。当我尝试解释只有靠耶稣的名,我们一家才能得医治时,他竟打了我一巴掌。

但我继续去教会,并常常为我的家人可以敞开心扉接受福音而祷告。

有一天,我问我爸爸比较喜欢我的旧我(喝酒、毁坏东西、坏他的名声、常常顶嘴),还是比较喜欢我的新我(参加团契和祷告会、放弃恶劣的态度、戒烟、戒酒)。我告诉他,我尊重他是我的爸爸,因为耶稣教导我们孝敬父母。我感谢上帝,我爸爸终于接受了我信主这件事,还请我妈妈代替他去见证我受洗。从那时起,我继续跟妈妈和几个兄弟姐妹分享耶稣带来的盼望。我告诉他们,如果我们相信耶稣并依靠祂所赐的盼望,我们的家就能得医治。我的兄弟姐妹开始去教会,而我妈妈看到我们一家的改变,也接受了耶稣作她的救主。这段时间,我们不断互相鼓励、互相代祷。我看到了家里明显的改善。

现在,八年过后,我可以满怀信心地说,我们的家庭的确被主耶稣的恩典和怜悯医治了。我妈妈喜欢说:“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新的将要到来。”我爸爸开始去教会,而我妈妈也经常为他祷告。妈妈现在在教会委员会侍奉,而我的姐姐和妹妹则活跃于音乐和青年事工。我现在在教会里担任乐手并主领敬拜,之前也担任过青年福音事工的主席。

我曾经是一个绝望的人,但我在给我力量的那位耶稣里找到了盼望。我得救的故事开始于那首《向主欢呼》,而现在我百分之百确信耶稣是我的力量、我生命的主、我的救主和我永远的盼望。我希望我的分享能见证上帝的大能!无论我们在什么情况之中,祂都能医治我们。祂是绝望中的盼望。

如果你现在正面临困难或觉得没有盼望,相信并依靠耶稣吧!你会发现,祂就是你所寻找的盼望!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版)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确实的指望  家庭关系)

 

投稿

灵命日粮:为光作见证

读经:约翰福音1章1-9节 

挪威的留坎(Rjukan)是一个温馨安逸的小镇。然而,因为这个小镇坐落在高斯塔顶峰(Gaustatoppen)的山谷中,每年约有半年的时间照射不到阳光,因此冬天是漫长且黑暗的。多年前,居民们就已经计划在山顶放置多面镜子以反射阳光,但一直无法落实。直到2005年,一位当地艺术家展开了「镜子计划」,他召集人才,集思广益,努力实现这个计划。经过八年的努力,计划终于得以实现。在2013年10月,山顶上的三面巨型镜子将阳光反射到小镇,镇民们涌至镇上广场,享受折射下来的温暖阳光。

就属灵层面而言,世上许多地方就像留坎镇一样,困境有如高山阻挡了耶稣的光照射进来。但上帝却巧妙地让祂的子民像镜子一样反射出耶稣的光。其中一个人就是施洗约翰,他来就是「为光作见证」,这光就是耶稣基督,祂要照 [....]

灵命日粮:筑桥

读经:帖撒罗尼迦前书1章1-10节 

詹姆士·密契纳(James Michener)的著作《百年风云》(Centennial),是一本描述美国西部殖民时代的历史小说。透过法裔加拿大商人帕斯其尼(Pasquinel)的角色,密契纳描写在大平原上的印第安人和城市里的欧洲白人之间所发生的故事。帕斯其尼这个粗豪的冒险家,因在迅速发展的城市和空旷的原野中来回游走,成为这两个截然不同世界的桥梁。

基督徒同样有机会成为两个完全不同世界的桥梁,就是那些认识并追随耶稣的人,以及那些不认识耶稣的人。早期的帖撒罗尼迦基督徒,成了当地拜偶像文化的桥梁,因此,保罗对他们说:「因为主的道从你们那里已经传扬出来,你们向上帝的信心不但在马其顿和亚该亚,就是在各处,也都传开了」(帖撒罗尼迦前书1章8节)。他们建筑的桥梁由两方面组成,就是「主的 [....]

期待上帝在你生命中的计划

plan

作者:Summer,花莲,19岁

我是大一新鲜人,就读于台北基督学院。我的学校很特别,没有所谓的社团,只有大家眼中像教会的团契,我们称它为工作会。

因着工作会里有同教会的朋友,我也一起参与其中,但其实也才去过那么一次,大一上学期就结束了。到了大一下学期,我还在挣扎到底要不要去工作会。我在心中思想了许久,突然有个意念告诉我:“你去工作会是为了什么呢?”这时候,我才恍然大悟:我去工作会并不是为了要结交朋友、玩乐,而是为着福音的缘故。

这让我想起工作会每一年寒暑假都会到外地带小朋友的营队,我们称为“出队”。我觉得上帝在提醒我,不要为着个人的情感去选择要不要,而是要知道,当我们投入上帝的事工时,祂就会祝福我们所摆上的,我们也会得到许多宝贵的经历。

于是我在暑假的时候去了高雄的教会,与同学们一同服事。这是我第一次担任营队同工,感受很特别。平常我都是在教会当中和熟悉的人一起服事,突然跳到一个不一样的环境中,对我来说是件很希奇的经历。

在这过程当中,我体悟到团队合作与和谐的重要性,这是最令我感动的。虽然大家都身心疲惫,遭遇挫折,或彼此意见不合,但是我看见大家都是以包容和爱心去扶持每一个人,事情也是大家抢着做,不会互相推卸责任。这让我大开眼界,因为这实在是很难能可贵的一件事。

这次出队,我更感受到我们这样一群学生、年轻基督徒的付出,愿意牺牲暑假一个礼拜的时间去陪伴孩子们,将上帝的爱传递出去,是一件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看见了孩子们生命的改变。我相信上帝把我放在现在的处境中,一定有祂的用意。虽然我不知道祂将来还要使用我做什么,但是我非常地期待,因为能够和上帝同工是一件很美的事情。

雅米笔记:
在信仰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彼此激励、一同实践信仰的伙伴。你愿意成为他人的属灵伙伴,鼓励、扶持、劝勉他们,并且与他们一起服事人群吗?

(此文章译自雅米繁体网站)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