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方法建立以基督为中心的友谊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为爱而生)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为爱而生)
作者:Elisa,马来西亚
语音播读:杨澜,中国
*封面图片来自PEXELS
什么是朋友?朋友就是那个虽然与你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却了解你、关心你,分享你所有的喜乐和忧愁的人。有时候,一个好朋友甚至比你的亲人还要熟悉和了解你。
曾经我有个非常要好的朋友。我们有共同的话题、观念,还有信仰。我们一起旅行,一起逛街,一起熬夜,一起谈心。我也很珍惜这段友谊。然而,十年后的我们,却成了彼此熟悉的陌生人。其实我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但我能感觉到她对我不再像以前一般,而是冷漠和无视。我尝试过跟对方沟通,却仍得不到理想的结果。我甚至还因此去别人那里打听了关于她的事情,去光顾她的店面,主动与对方道歉,想借此试图修补我们的关系,找回当初的友谊。然而,得到的还是只有失望和伤心。
一次又一次的伤害,累计一堆又一堆的苦毒,我唯有向主祷告,求祂拿去我的伤心,也给我可以宽恕的能力。虽然不懂我们之间出了什么问题,但我还是选择顺服圣灵的引导,持续为朋友祝福祷告。我虽然对我们之间的友谊走到这个地步感到伤心,但经过反省后,我才通过圣经的提醒发现我跟对方的相处模式出现了一些问题。感谢上帝,祂也让我学习到了如何才是讨上帝喜悦的相处之道:
1.遮掩人过的寻求人爱,屡次挑错的离间密友。(箴言17章9节)
透过这句经文我才明白,倘若我们当初多倾听对方,以爱待彼此,产生冲突时,不选择逃避,而是正面面对,去沟通,选择宽恕,并且在沟通的时候,以平静的心迎接冲突,这样我们的误会或许就会少一点,私利就能减少一点。因为有时越逃避反而越导致彼此的关系疏远。
2.我亲爱的弟兄们,这是你们所知道的,但你们各人要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雅各书1章19节)
虽然情绪总是比理智先敲门,但我们有温和的主住在我们里面。在沟通中我们无法一次就得到共识,因此在动怒前,不妨先深呼吸,冷静一下。倘若真的无法平心静气,祷告永远是最快速地情绪出口。去祷告,聆听上帝要给我们的指示。冷静下来后,不妨多次地尝试去聆听对方的意念,接受和尊重彼此的不同。
3.一句坏话也不可出口,却要适当地说造就人的好话,使听见的人得益处。(以弗所书 4章29节)
沟通是一门深入学问,有技巧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使人的心情愉快,当然这需要操练。造就人的话不仅可以医疗人心的忧伤,还能安慰和鼓励他人重新得力。关系中,我们学习彼此建造,得着人心,荣耀我们的主。
4.所以,我们总要追求和睦的事,与彼此造就的事。(罗马书 14章19节)
上帝看重的是人心,祂在乎我们的心态胜于表面。冲突与以上经文所表达的和睦有符合吗?迎接冲突其实是追求和睦的过程,它的重要性在于我们愿意学习谦卑,看重彼此的关系。温和的语气,提醒着对方与自己需要冷静。学习温和、谦卑、忍耐,才能更好去理解对方。而立场交换的思维,可以让自己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对方,进而事情的发展也会不同。
此刻的我想,如果有机会再遇见那位朋友,我希望有勇气对她说,无论谁对谁错都好,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最后我也祷告,若我真的有什么地方伤害了她,求上帝来安慰医治她的心。愿我们每个人的友谊就交托在主的手中让祂来带领。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彼此相爱)
作者:Janel Breitenstein, 美国
翻译:詹启圣,台湾
语音播读:杨澜,中国
在我和家人刚移居海外的时候,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生活使得一切都变得比以前困难许多。在那样的情形下我深刻地感受到我需要朋友。真正的朋友——那种能够跟我一起坐在后门露台看着孩子把自己弄得满身是泥,并彼此倾诉心里话的人。我需要在我丈夫罹患疟疾时能够有人在场陪伴我、在我无法出席祖父丧礼时能够有人拍拍我的肩膀安慰我。
上帝知道我们需要那种因着爱而介入彼此生活的友谊。耶稣自己也是这样爱我们的。祂放弃了自己作为上帝的身份来到混乱肮脏的人世间。祂离开天上的宝座,降生在卑微的马槽,经历了从小婴儿到青少年再长大成人的整个过程。然后祂一肩背负起我们的重担(腓立比书2章5-8节)。“主为我们舍命,我们从此就知道何为爱,我们也当为弟兄舍命。”(约翰一书3章16节)。这是否是我们的友谊应该有的样子?我们也要为朋友舍命。
不论你走到哪里,朋友都是至关重要的。
但要得到能为彼此舍命的友谊,我必须从头开始经营我的友情。我觉得下面的几点对于增进我的友谊非常有帮助:
虽然我也承认这有时候听起来有点俗,但我最喜欢的问题是“你(心)里面最近怎么样?”这其实是我询问“你还好吗?”的方式,而且我问的其实是你的内在怎么样,心里有没有什么纠结的?
当然,有时候我们只想成为倾听的那一方;成为别人的知己和帮助对方的人。但朋友间的爱不会让我们只是单向的给予。在圣经里,彼得不得不让耶稣洗他的脚(约翰福音13章8-10节),而耶稣也让一个女子用昂贵的香膏膏祂的脚,然后用她的头发擦干(马太福音26章7-11节)。
当我感觉自己变成总是在给予的一方时,我就会直截了当地跟朋友说:嗨!我处理朋友之间的关系时总有点失衡,当别人问我的事情时我总是会有点放不开。所以请你帮助我,如果你发现我又退缩了,请继续追问我。
为他人祷告是一种最亲密爱的表现形式。我们为着朋友最深切的需求、恐惧和担忧而迫切祷告。我愿意跟我的朋友一起踏进祷告的属灵摔跤场(就如同雅各与上帝角力一样),为了朋友及他们所爱的人代祷。我希望我们至少能够询问:“你现在想向上帝求什么?当下你心中最纠结的事情是什么?目前你心中最担忧的是什么?”
有时候我们的朋友可能会软弱到无法为自己祷告的地步。他们可能太害怕,或觉得自己已经远离上帝。他们心中可能有太多懊悔和担忧,压着他们无法祷告。亦或许他们不知道如何开口祷告。在这样的时刻,身为朋友的我们可以为他们代求。
你是否认识一些人是没有太多人会替他们代祷的?最有效的做法就是,试着打电话给他们,了解他们的近况;或者发个信息或电子邮件给他们,附上圣经经文或你的几句话,让他们知道你正在为他们祷告。
以弗所书4章25节说:“所以你们要弃绝谎言,各人与邻舍说实话,因为我们是互相为肢体。”这段简明的文字让我很纠结。现实生活中,我并不是常常像对待自己的肢体一般地对待我的朋友,跟他们的沟通也不是完全透明。
我并非是虚假——不是故意要说谎话的那种——但出于“善意”或对自己隐私的保护,我不见得总是会坦白一切。我没有办法总是对朋友直言不讳。我想我的爱可能还是不够多,所以我才不能这么勇敢。
举例来说,如果我的一个朋友犯了淫乱的罪,我或许应该小心翼翼地说:“我觉得我应该告诉你一件你可能已经知道的事情,你的罪正在毁灭你。我觉得你应该思考寻求一个更忠诚更长久的感情关系。找一个真正珍视你、你也能珍视对方的人。”
坦白说,如果我对一位朋友的信任不够时,当我有所保留时,我可以感受得到两人之间的这种状态。我们的友情只有在我们双方都愿意继续更近一步的情况下才能够持续成长。
敞开自己需要我们具有很强的安全感。首先是在我们与上帝的关系上。我发现我自己的谦卑程度与我对他人的敞开程度成正比。谦卑表示:我很软弱,我是个罪人。没错,我就是这样的人。但上帝仍然爱我,爱我这样的罪人,上帝的爱给了我敞开自己和面对可能被拒绝的勇气。
有时候我们无法敞开自己可能来自于不信任对方。但更多的时候是出于自我保护——担心如果别人知道我是这样的人,他们会拒绝跟我做朋友。坦白说我过去经常会等着别人来找我,以检验他们对我的关心(现在偶尔还是会这样)。但知道上帝一直都爱着我这个事实让我有勇气在他人面前展现我的软弱。在上帝面前认识到自己的软弱帮助我了解自己在哪方面需要别人的扶持(加拉太书6章2节);让我意识到我不应该一个人面对(创世记2章18节);所以我不可以对上帝安排在我身边帮助我的人说:“我用不着你!”(哥林多前书12章21节)。
耶稣是自居软弱的最佳典范。祂降卑自己成为一个寿命有限的人类;祂被羞辱被刺透,赤身露体地死在十字架上。还有可能比这更软弱么!但我并不是说我们要对任何人都毫无保留的展现自己最深处的伤痛。毕竟,耶稣也拥有祂的核心朋友圈——最亲近的三位门徒,然后是十二门徒,再扩大到七十二位学生,然后是跟随祂的群众。然而友谊的深度会与我们愿意敞开的程度及亲密度成正比。而耶稣的要求——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约翰福音13章34节)——正是我一辈子要去追求的标准。
我当然不是说让你成为一名“死缠烂打的跟踪者”,而是有一种顾虑他人的益处,不求自己益处的态度(腓立比书2章4节)。
现今的社会似乎并不鼓励人们有那种真正紧密的联结——因为要深入地发展关系需要我们花时间精力并且做好会给自己带来不愉快和不便利的准备。很感恩现在有社交媒体,让我们还可以跟高中同学保持联系。但同时我们也可能有580位网上所谓的朋友,他们自以为透过我们在网络上的状态更新,就能够了解我们的情况。
但如果我们想要友谊更深入,就必须愿意锲而不舍地付出。当然,社交媒体也可以成为我们向他人表达关心的途径。因为已经在网络上看到了对方的状态,我们也能够更好地去爱他们了。但重点是我必须愿意主动行动,在我的日程中列注更多的人,而不是活动。并愿意跳出自我的圈子为对方付出。
我们经常逃避饶恕这个话题,不是吗?我们很容易就会去指责对方,并硬着心,最后造成友谊的疏远。饶恕与我们的天性全然相悖。我发觉自己非常容易因为朋友小小的冒犯而发怒——很多时候只是因为朋友不够用心,不够了解我心里的想法,我觉得明明显而易见啊,我都已经表现的够明显了啊(这不就是为什么我需要朋友吗?)!或者朋友没有以好的态度回应我。
友谊教会我学习在面对我认为的冒犯时回报以祝福,并学习放开心胸去爱。为了得到朋友们的饶恕和谅解,我必须对他们说一句:“我很抱歉”。我非常喜欢美国著名牧师及学者利贡.邓肯(Ligon Duncan)的看法,他告诉了我很多人际关系中的道理:“人是不会失去爱的,他们失去的是悔改及饶恕。”
毕竟,我们的情感发展是基于我们在不完美的人际关系中发展和接受恩典的能力。
许多概念都起始于一个很普通、也许让你想都想不到的品质:谦卑。谦卑让我们紧紧握住爱,也成为我们人际关系中的激励。
希望在今年之中,你的人际关系可以更进一步,你和你的朋友能够如同耶稣爱我们一样地彼此相爱。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认识自我)
作品名称:友情最美的地方
创作形式:水彩画
绘画作者:Lara Sim
作品描述:关心&鼓励;原谅&释怀;祷告&赞美
好朋友陪伴我们走过生活中的甘甜和苦涩。他们与我们一同走过痛苦和挣扎,也和我们一同庆祝胜利与辉煌。
想一想哪些朋友曾经陪伴你和鼓励你。在这里@他们,并告诉他们你爱他们吧!
关心&鼓励
你是否一直想要联系某个朋友,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时间?你知道你的朋友们最近过得如何吗?他们有哪些成长又有哪些痛苦?制定一个计划定期地联系你的每个朋友吧!只是一个简短的电话或者在午休时间聊一聊也可以。在那些对你重要的朋友身上花点时间,用爱和鼓励建立彼此吧。
又要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既知道那日子临近,就更当如此。 ——希伯来书10章24-25节
原谅&释怀
有时候朋友之间会有分歧。但正是在这些时候我们才要看到朋友的特别以及他们对我们的重要之处。我们不可能总认同彼此但我们可以一起努力解决冲突和矛盾。通过沟通来理解彼此并真诚地原谅彼此——就如基督原谅了我们一样。
倘若这人与那人有嫌隙,总要彼此包容,彼此饶恕。主怎样饶恕了你们,你们也要怎样饶恕人。——歌罗西书3章13节
当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教导,互相劝戒,心被恩感歌颂上帝。——歌罗西书3章16节
*此作品为雅米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