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存档: 款待
灵命日粮:爱心接待
读经:启示录22章16-21节
在1987年,我们一家人搬到了加州,因为我要在长滩教会牧会。当我们搭飞机到加州的那一天,我的秘书到机场接我们到新家去。一离开停车场,我就看见一台车的车尾贴纸,上面写着「欢迎来到加州……你现在可以回去了!」这绝不是一种欢迎别人到阳光加州的友好方式。
我想,在生活中我们是否也向周遭的人表现这种不友善的态度。不论我们在教会、社区,或者社交活动里,我们是否也曾让别人感觉无法融入?
罗马书12章13节,使徒保罗要我们学习以热忱款待客旅。希伯来书有更多的阐述:「不可忘记用爱心接待客旅,因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觉就接待了天使」(13章2节)。藉着善待周围的人,就好像上帝藉我们劝他们接受救恩,因为圣经说:「『来!』听见的人也该说:『来!』口渴的人也当来;愿意的,都可以白白 [....]
灵命日粮:宴客名单
读经:路加福音14章7-14节
昆兰社团是第一世纪犹太人的一个社群,他们离群索居,拒绝受外界影响,专心预备弥赛亚的到来。他们非常注重灵修生活、洁净礼仪,而且严格遵守行为规范。根据仅存文献显示,他们不让瘸腿、瞎眼、残障的人加入他们的社群,因为他们深深相信,身体上的「缺陷」就等同于不洁净,不能参加宗教仪式。因此,他们吃饭的时候,残障人士是绝不可能在受邀之列。
讽刺的是,就在同一段时间,以色列的弥赛亚却在犹大、加利利的大城小乡里工作。耶稣宣讲天父国度的降临,带来教训,也带来安慰,祂更施行了极大的神迹。但叫人诧异的是,祂竟然说:「你摆设筵席,倒要请那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路加福音14章13-14节)。
耶稣所说的话,与昆兰社团那些「属灵精英」的宴客名单相比,实在发人深省。 [....]
灵命日粮:敞开家门
读经:使徒行传18章1-4节
知名基督徒作家路卡杜在《小人物的大革命》一书中写到:「殷勤好客接纳了不同的群体。在英文中,好客(hospitality)和医院(hospital)这两个字,都出自同一个拉丁字源。这并非偶然,因为这两个字都具有相同的医治功能。当你为某人敞开家门,你就向对方送出了一条讯息:『我在乎你,上帝也在乎你。』你可能觉得你只是说:『欢迎来拜访我。』但你的客人听到的是:『我是值得被看重的。』」
当亚居拉和百基拉向保罗敞开家门时,这大概就是保罗所听到和感受到的。当保罗从雅典抵达哥林多的时候,旅途的辛劳大概让他累坏了。他也可能因看似失败的宣教事工而感到沮丧(使徒行传17章16-34节)。他随后写到:「我在你们那里,又软弱,又惧怕,又甚战兢」(哥林多前书2章3节)。亚居拉和百基拉或许是在市集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