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呀,給呀!

作者:東方, 武漢

hand-sky
「在人類內心之中,有一條強韌的根,
從墮落的生命發生出來,它的天性就是要佔有,不斷的佔有。
它以極深而且激烈的情感貪求獲得外面的『物』。
『我的』和『屬於我』這兩個詞,在字面上並不是罪,
但若經常和無限制的使用它,就有很大的問題。」
——陶恕《渴慕神》

這段文字的描述,相信我們都會有所體會。『我的』和『屬於我』這兩個詞,大概也常常掛在我們的嘴邊。

這讓我想起聖經上的兩句話:「螞蟥有兩個女兒,常說:給呀,給呀!有三樣不知足的,連不說‘夠的’共有四樣:就是陰間和石胎,浸水不足的地,並火。」-箴言30章15-16節

我們小時候常對家人說:「爸,給我……媽,給我……」。我們信主後也常對主說:「主,給我……上帝啊,給我……」。這種強烈的貪求和佔有慾充滿了我們的生命,父母給得再多也無法滿足我們的需要。任憑他們如何拼命地努力,也填不滿我們貪婪的心。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一切想要的,占滿了我們的心。

我們信主後,也常常向上帝禱告:『主啊,給我……給我……』。的確,上帝有時會賜予。可是,當得到想要的東西之後,我們立刻發現自己想要得更多。之前我們以為擁有一台電腦上網本來就足夠了,但現在我們還想要一台更大更新的筆記型電腦;之前我們以為有衣有食就足夠了,但現在我們覺得上帝還應該給予更多的肉;之前我們以為自己擁有工作就會感謝讚美主了,但對比他人的高薪厚職之後,我們又埋怨上帝對自己的賜福太少;之前或許我們的禱告是「主啊,給我一個小窩,哪怕有一室一廳我都知足了」,但不久之後,我們的禱告就變為「主啊,這個空間太小,地方太偏,社區太舊了,我想要……」

貪婪的心啊,到底要給你多少才能夠將你填滿?佔有的欲望啊,到底你要擁有多少才能夠知足?

我又想起一位聖經人物,他雖然常常被視為負面教材,但他的生命中有一樣美好的品格和素質是我很羡慕的。『兄弟啊,我的已經夠了,你的仍歸你吧!』(創世紀33章9節)這是以掃對曾經欺騙自己而獲得長子名分的弟弟雅各說的話。可以看出以掃的生命不但有饒恕,也有知足。

相反,雅各的一生都是『給呀,給呀』、『抓呀,抓呀』——抓了哥哥長子的名分,抓了父親的祝福,抓了舅舅的兩個女兒,也抓了舅舅的羊群。是的,他都抓到了,他都擁有了。雖然「雅各」這個名字的意思是『抓』,但上帝給他的名字是「以色列」,意思是『上帝的王子』!

和雅各一樣,我們也常常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常常做一些與我們的身份不相符的事。豈不知上帝已將萬有和祂的兒子耶穌都賜給我們了嗎?我們卻常常為了芝麻蒜皮的小事而哀求,像乞丐一樣生活!
盼望我們都能發自內心地對上帝唱出《我的神,我要敬拜祢》的歌詞:「祢是我心靈的滿足,祢是我唯一的喜樂。」又像詩人一樣向上帝吐露心意:「我的好處不在祢以外。」(詩篇16篇2節)

盼望我們不再因缺乏而總是『給呀,給呀』地伸出手要,乃因從主領受豐盛的生命而常常『給呀,給呀』地伸手送出!


「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
因為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上來,
也不能帶什麼去。
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
——提摩太前書6章6-8節

(本文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分享此條目!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