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用福音定義自己的價值
作者:Sandy Zhuang,中國;封面繪圖:閃電小熊,中國
一個人的價值該由什麼來決定?在這人口密集的大城市裡,總有人見識比我廣、收入比我豐厚、打扮得比我漂亮、家庭比我幸福……當我陷入這樣的比較時,難免一不小心會覺得自己一文不值,直到聖經讓我看見——我的價值是那位創造我和救贖我的上帝所賦予的。
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了人類(創世記1章27節),使我們有感情、有理性和心靈可以來敬拜祂(馬可福音12章30-31節)。祂也猶如工程師兼藝術家,讓每一個人的受造「奇妙可畏」(詩篇139章14節)。而耶穌基督更是把自己掰開,分給每一個願意接受祂的人(哥林多前書11章24節)。
福音告訴我們,耶穌基督用自己的寶血贖買了每一個願意相信祂的人。我原以為這只是在強調我們「得救」的事,後來才明白,原來其中包含了兩個含義。第一,我們需要得到救贖。因為罪的緣故,我們本不配來到上帝的面前,唯有藉著耶穌基督的寶血洗凈我們的罪(因為唯有耶穌基督是純潔無暇的),我們才有機會回到上帝的面前;第二,為我們捨命的基督本有與上帝同等的地位,身份是何等地尊貴,因此,祂將自己的生命傾倒給我們時,就已為每一個接受救恩的人傾注了無限的價值。同時,福音也讓我們看見,上帝是何等珍視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願意付上如此大的代價來贖買。馬太福音16章26節說:「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魯益師(C.S. Lewis)也曾這樣描述說:「與我們開玩笑、一起工作、結婚,被我們斥責和剝削的,是一些不朽的生命。」所以我想,或許只有「不朽」和「大於全世界」這樣的詞才足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價值吧。
至此,我才放下驕傲,接納真實的自己。原來,無論我做得好或不好、做到或做不到,都不能影響我在上帝眼中的價值。我所擅長的不值得誇口,我的軟弱也不足以讓我自暴自棄。雖然曾經纏繞着我的困惑以及負罪感偶爾會讓我「感覺不太好」,但一想到自己在基督里被賦予無限的價值和被完全地接納,就感到釋然了。
當保羅談到信徒該如何看待使徒的身份時,他也說:「我被你們論斷,或被別人論斷,我都以為極小的事,連我自己也不論斷自己」(哥林多前書4章3節)。因此,我們並不需要跟別人比較,甚至無需太過看重別人對我們的評價。我不是說要把自己封閉起來,而是當我們可以不再過分在意別人的評價時,或許反而會更有勇氣去愛,甚至體會到更深一層的「自由」,因為「判斷我的乃是主」 (哥林多前書4章4節)。我會思考自己所說或所做的是否出於對上帝和對人的愛,還是出於恐懼,抑或是為了得到別人的稱讚。如果是出於對上帝和人的愛,並基於上帝的真理,即使別人不領情,或遭人揣測和傷害,我知道上帝依然看我為寶貴。如此一來,我也享受了愛的自由,可以安心並真心地付出,去安慰和幫助別人,也希望看到別人快樂。
正是因為福音使我看見並相信自己在基督里的價值,我才可以輕看自己的失敗,把每一次的經歷看作自己成長的階梯,單單定睛仰望上帝,從祂那裡汲取更多勇氣和力量去行出愛。同時,我也開始明白,任何自身的行為、才能和驕傲都不能增添我的價值,因為上帝才是那位真正賦予我生命價值的創造者。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完美主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