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假時明明整天放鬆發懶,收假前為什麼還是空虛焦慮?(有聲中文)

 

作者:黃筱珊
有聲播讀: 許靖

 

你也是這樣嗎?休假時明明整天放鬆發懶或出門玩樂,卻在收假前覺得空虛焦慮,無論怎麼做,仍然覺得充不了電、無法滿足……
或許,我們都用錯了休息的方式,像是電池充電一整天,最後卻發現接錯電源線……原因可能在於,我們沒有走在上帝安排的計劃當中。

 

讓我來打個比方,假設你是一項產品,而上帝是產品的創造者,聖經則是上帝寫的產品使用手冊,若沒有按著上帝的心意使用產品、或沒有讀過聖經,就貿然使用產品,那麼產品就會有很高機率故障。

我在「故障」的狀態中,渾渾噩噩渡過好多年,直到我開始向上帝禱告:「求上帝帶領我活出禰對我的旨意」(也就是上帝安排在我生命中的計劃),從那之後,我便漸漸地找到屬於我的「使用/充電方式」。

 

記得小時候,我非常喜愛繪畫、音樂等藝術相關的活動,並展現了這方面的天賦,但卻因為家人的否定及家境的限制,我放棄了進一步發展自己的恩賜,並把它藏在內心的最深處,鎖上門。然而,任何事都不能阻擋上帝的安排和旨意。

在某次與先生討論假期規劃時,我突然看到故宮博物院的介紹,便決定前往。一踏入展區,我就感受到心情興奮不已!回想起那一天,將自己沉浸在細膩的畫作、藝術文物之中,到現在仍覺得非常享受!此後,我便明白生命要回到上帝起初創造的樣式,才能得到真正的滿足。不僅如此,這還讓我更接納自己細膩敏感的人格特質,也找到真正適合我的充電方式。

雖然我曾經丟棄自己的恩賜,回想起來,上帝仍沒有讓我離祂安排的道路太遠。在工作上,上帝讓我踏入營銷規劃的領域,使我能在工作中發揮創意、也使用我的細心特質,能妥善規劃營銷項目的細節;在服事中,上帝運用我在音樂上的恩賜,讓我參與敬拜主領。

 

更特別的是,上帝安排我進入少兒服事(這也是在禱告中確認的),使我可以運用工作中所學的企劃能力,結合藝術與音樂才能,為孩子們安排課程。最重要的是,在設計課程及實際服事的過程中,我享受其中,也幫助我從孩子的單純的角度去更多地認識上帝。

我鼓勵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將生命的疲憊透過禱告,交託給上帝,也求上帝讓你重拾所賜予你的才能,並帶領你活出上帝對你的心意,也就是那能為生命帶來真正滿足的上帝的計劃。你將體驗到,那種將所有的才幹及恩賜獻上給上帝、用生命服事祂,並且榮耀祂的喜樂及充實!

 

因為萬有都是本於祂,倚靠祂,歸於祂,願榮耀歸給祂,直到永遠,阿門。(羅馬書11章36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獲作者同意發布,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傳福音

工作的意義(有聲中文)

作者:Celina Zhang,加拿大
有聲播讀:鍾林君,中國

《創世記》裡提到:“上帝就照著自己的形象造男造女,乃是照著祂的形象造男造女。上帝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創世記1章27至28節)。當上帝按著自己的形象造了亞當和夏娃後,祂賜予他們管理地上萬物的權柄。上帝希望人類可以好好地履行管家的職責,做好自己的工作。

上帝本身也是工作的上帝,祂用了六天的時間來創造,第七天安息。而在永恆裡,上帝一直在工作。上帝是最偉大的畫家、音樂家、 數學家和工程師。當我看到銀河系裡的行星奇妙地運行,而世界上的生物如此有規律地生活時,不禁驚嘆上帝是何等偉大的造物主。上帝也賜予人聰明智慧與創造能力,在各式各樣的職業里大放異彩。

上帝是奇妙偉大的主,給予按照祂形象而造的人尊貴價值,又呼召祂的子民在工作中盡到自己的社會責任。由此看來,工作應該是每個人按照上帝給的才能、恩賜與機遇,做好管家的職分,在主給自己的崗位上盡心盡力,榮耀主名。

華理克牧師說:“在上帝的國度裡,你有你的位分、使命、角色和功能。這些賦予你生命極大的價值與意義。”<1> 我想,最有意義的工作莫過於找到上帝對自己生命的呼召,使用上帝給的才能、興趣和恩賜服務社會。

我在國內的教育背景是英語教育,期待將來可以做一個老師。我是一個安靜的女生,喜歡跟孩子們一起玩,喜歡讀書和唱歌。 2005年我移民到了多倫多,開始了會計的學習。在這個陌生的城市, 我曾經做過很多不同的工作,例如超市裡的收銀員、餐館服務生、工廠工人,會計文員。

我並沒有在這些工作中找到生命的滿足感,由此我感覺到深深的無奈。原來我以為自己的職業生涯是往會計方面發展,但是我發現我並不喜歡與數字打交道。後來在2007年的聖誕節我信主了,生命開始新的旅程。上帝慢慢帶領我,讓我明白祂對我生命的心意。

2012年的時候,我的工作和經濟狀況都處於很不穩定的狀態。在我徬徨的時候,上帝賜下成為宣教士的呼召,我也有從上帝而來的感動,要在5年後去讀神學。在2015年的11月,上帝也發掘我寫作和音樂創作的恩賜。接下來的4年內,我完成了將近50首的讚美詩和5個故事的創作。

我對上帝充滿了感恩,因為主給的恩賜和我的興趣是一致的。我開始慢慢從失敗感裡走出來,原來上帝把我造得如此有才華。同時我慢慢在禱告中找到自己的生命呼召——將來我要做一個兒童傳道人和音樂宣教士。 2017年底,我申請了神學院的學習,從而開始了生命新的旅程。作為一個神學生,我三年的工作任務就是好好在神學院裝備自己,成為主的器皿。

在神學院學習的日子裡,上帝給我更清晰的呼召,將來要做基督徒的兒童教育家、作家和與音樂家。我想為孩子們創作優秀的聖經文學作品, 教導正確的聖經價值觀,給黑暗的世界帶來一些溫暖與光。

然而, 2020年成為非常特殊的一年。全球大流行的疾病讓整個世界停擺,也讓我的工作夢想破滅。七月份,我完成了三年的學習,期待去香港的國際基督學校教書,但是因為疫情的關係,一切計劃都無法實行。後來我在一家教會的兒童事工部實習了三個月,編寫聖經課程,教導孩子們真理。實習結束後,我原本期待先找一份會計文員的工作過渡一下,讓自己有些收入,卻沒有成功。

我很沮喪和焦慮,因為我發現自己的恩賜與才華得不到發揮,而我也在為經濟發愁。上帝卻讓我在這些掙扎里,建立了更健康的工作觀和人生觀——凡是為社會創造出價值的工作都是有意義的,不能單單用金錢來衡量工作的果效。我生命的價值和身份是在於我是上帝的女兒 ,而不是在於我現在有沒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同時,我學會了更多信心與等待的功課, 相信主會在工作和金錢上供應我的一切所需。

2021年初, 上帝在自由職業的領域中為我開路,我開始從事寫作、翻譯的工作。我現階段的工作就是學習、寫作和等待主帶領我走上宣教工場。當我在上帝的里面重新肯定自己的身份, 我學會了在忍耐中等候,相信這些是上帝預備和塑造我的時期。

冬天快過去了, 春天快來了,希望疫情可以過去,讓我們滿懷盼望等待春暖花開的那一天。

參考書目:
華理克 Rick Warren著 楊高俐理譯, 標杆人生,Paradise, PA :基督使者協會 2003。

<1>華理克 Rick Warren著 楊高俐理譯, 標杆人生(Paradise, PA :基督使者協會 2003)250頁。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傳福音

我不要被爭競、苦毒、憤怒、和自憐所纏繞(有聲中文)


作者:Sherrill Wesley,印度
翻譯:秋雨,加拿大
有聲播讀:枝子,中國

你是否曾經落入過攀比的陷阱中?我有過,而且不止一次。
從小到大,雖然我和我的孿生妹妹無論從長相、性格、天分、還是所選擇的人生道路來講都迥然不同,但我卻時常被人拿來與她比較。大家問我的任何一個問題通常都會緊跟著一句“你妹妹在做什麼?”

我想比較孿生姐妹是人之常情很難避免,不是嗎?幸好那些言論都是來自心懷好意的親戚和朋友們,因此沒有對我產生什麼負面的影響。藉著上帝的恩典,加上我與妹妹之間良好的關係,我在這些比較中學會發現妹妹的優點與才能,並為她喝彩。

但是幾年前,我陷入到另外一種毫無益處的攀比之中。從學校畢業後我一直沒有找到工作,這離我給自己定下的目標相去甚遠。當我對茫茫的未來越來越感到焦躁不安時,我開始將自己的景況與那些似乎看起來一帆風順的同伴們相比較。上帝啊你何時才能回應我對工作的禱告?何時才能挪去我對自己的灰心與失望?

當禱告尋求上帝幫助的時候,聖靈引導我默想約翰福音21章15-25節的經文。在耶穌對彼得預言他日後的殉道情形(19節)並要求彼得跟從祂之後,彼得注意到另外一個門徒約翰正走在他們身後,便問耶穌:主啊,這人將來如何? ”(21節)。耶穌的回答讓我非常震驚,“我若要他等到我來的時候,與你何干?你跟從我吧! ”(22節)。

與你何干?

嗚呼哀哉!

我感到這正是主耶穌針對我陷入負面攀比問的問題。我無言以對。似乎一時難以接受慈愛的天父對我愛的管教,但主耶穌知道此時我應該及時剎車,不要再沉迷於自艾自憐了。

“與你何干”這話雖然聽起來刺耳,但主耶穌是想讓彼得明白在約翰身上將要發生的事情與彼得自己的呼召沒有絲毫關係。我感到上帝在問我:“Sherrill,其他人如何完成他們的人生目標與你何干?你只有定睛在我身上才能專心完成我交給你的使命。”

上帝不偏待人

我仔細琢磨上帝的話語,慢慢地意識到自己內心深處的不滿源於錯誤地認為上帝更偏愛我的同伴們。好像上帝的愛與祝福是有限的。祂如果去幫助別人實現他們的人生目標,那麼祂用在我身上幫助我的時間就會減少。這簡直荒謬可笑,我不僅沒能正確理解自身的境況而且竟然相信如此毫無根據的錯誤的觀念。

但真相是上帝對祂兒女的愛是無窮無盡的。正如羅馬書2章11節所說,上帝不偏待人。祂的慈愛充充滿滿地澆灌在祂的兒女身上。無論我如何努力,也測不透耶穌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 (以弗所書3章18節)

可當我將眼光停留在別人擁有的,放大自己沒有得到的東西上時,我就無法看到上帝在我生命中愛的澆灌;把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工作等同與上帝對我的呼召,我就把上帝賦予我生命的目的局限在自己的主觀意識中;因而對耶穌基督塑造我生命的獨特方式視而不見。

於是,我學會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過好每一天。有時是專心為教會的主日學備課,有時是去給父母幫幫忙,或者靜靜地靠在耶穌的腳前聆聽祂的話語,從祂的話語中得著力量去應對下一次應聘工作的失敗。

只要我兢兢業業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我所做的與同伴們的不同也沒有關係。自己定下的計劃無法實現的確讓人傷心。但我知道不管怎樣我仍然在上帝慈愛的手中,我願意全心全意信靠祂。

放下“如果那樣該多好”的想法

當情況變得異常艱難的時候,我發現自己會重新審視當初所做的決定,如果當時那麼做……如果當時沒那麼做……該多好。

只要有一點兒空間,擔心和懷疑就會趁虛而入變得越來越嚴重。當我的視線開始偏離,聚焦在那些“我沒有的”,以及“當初如果……”上時,我便迅速落入痛苦的漩渦。但是《當轉眼仰望耶穌》這首詩歌的歌詞及時正確地提醒我要“時刻定睛在上帝身上,而不是世上虛空的事上。”

當轉眼仰望耶穌

定睛在祂奇妙慈容

在救主榮耀恩典大光中

世上事必然顯為虛空

當我越來越多地註目耶穌尋求上帝的智慧與引導,我就越明白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東西。我們的信心並非來自我們自身擁有的一切——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而是在於知道誰在掌管一切,誰擁有我們生命的答案。

無論環境如何變化,永恆上帝永不改變的慈愛給予我們內心奪不走的平安與喜樂,也將我們從與他人之間攀比的束縛中釋放。

無論我們處在生命的哪一個階段都會遇到讓我們眼目失焦的境況——但我努力將眼光鎖定在上帝身上以及祂對我人生的呼召上,時刻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希伯來書12章2節)。這樣我就可以走在祂為我預備的道路上,牢記上帝長闊高深的愛,不被爭競、苦毒、憤怒、和自憐所纏繞。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2021

畢業有一段時間了,我還是沒找到工作……(有聲中文)

作者:希の夢,馬來西亞
有聲播讀:小七,中國

“你找到工作了嗎?畢業有一段時間了,我還是沒找到……”差不多在2020年9月尾,和我差不多同期博士學位畢業的朋友信息我以上的內容。我是在2019年12月呈交最後一個修改版本的論文。那時候,我們只是聽聞中國武漢似乎有新病毒的案例。那時候,我還去了中國,給自己來個畢業旅行。誰知,2020年1月回來,只不過過了一個月,新冠肺炎 – COVID 19疫情全球爆發。幾乎每一個行業都深受影響。同為基督徒,他的擔心及憂慮,我是可以理解的。

猶記我原本的計劃是春節放鬆後,二月再開始正式找工。突然來的疫情,突然的全球封閉邊界,讓我慌了。以博士學歷,若在馬來西亞,很難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所以我期望在其他國家有所發展。結果這麼一搞,似乎行不通了,只能困在這裡。同時,這也證實了一個事實:有時,計劃真的是趕不上變化。面對變化,我通常的第一反應是:“為什麼要這麼對我?”然後,不知覺地就陷入自怨自艾的情緒裡。接著,我會開始責怪自己:“都是因為自己不認真,一畢業只想著休息,沒有積極去找工。如果一畢業就積極一點,早點發簡歷到各大公司,或許就可以早點被應聘,就不會面臨到這種尷尬的局面了。”

詩篇42章5節“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裡面煩躁?應當仰望上帝,因祂笑臉幫助我,我還要稱讚祂。”當我靜下心,向上帝禱告,並且思考自己有沒有後悔去畢業旅行時,我的答案是:不後悔。反之,我很感恩有這樣的機會去外地走走看看。那時候,我因為博士論文及答辯,情緒緊繃了好久。我答應自己:一完成學業,就要徹底地放鬆,暫時遠離學術圈。而事實上,當我一從本科學業畢業後,我就一路讀碩士,然後完成博士學歷,間中,並沒有停下來過。而這一段獨自旅行,也讓我深切感悟到上帝所創造的世界,真的很精彩。在中國,不只接觸到先進的科技如機器人,還能觀賞到歷史建築物,甚至在路上能碰到穿著漢服的路人,新舊合併所帶出來的和諧感,至今想起來,還是很感動。想到聖經裡說的:“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上帝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馬書12章2節)。走在街上,能夠時刻聯想到上帝的作為,我想,這就是符合上帝的心意吧!

處理好負面情緒後,我便積極找工作,每天都規定自己一定要尋找多少間公司/大學,然後至少要發多少封求職郵件,並且要相信且等待上帝的安排,因為上帝做事有定時(傳道書3章1-8節)。在求職的過程中,我的學姐讓我去面試她任職的大學做講師。可惜,因為我之前所讀的科系 – 石油地質,無法在馬來西亞工程師協會註冊,而不符合講師要求而作罷。雖然感到失落,但也讓我意識到資質的重要性。於是乎,我便去處理如註冊協會等瑣事,以備不時之需。畢竟,我相信“萬事都互相效力”(羅馬書8章28節)。

依稀記得,就在4月中旬,當我像往常一樣打開電子郵箱時,一封“尋求合作”的郵件標題映入我眼簾。它是來自馬來亞大學的講師,詢問我關於合作寫一篇學術報告的事。老實說,這一封郵件來得及時,因為我那時有點兒懷疑自己的能力是不是不適合找講師、研究員的工作,畢竟在這之前,我收到了很多來自公司及大學的回信,表明他們沒有職位空缺或我的背景不符合他們的崗位。這麼一談,感覺自己還是可以勝任的!爾後,這位講師問起了我的就職狀況,我便如實地和他說我仍然在尋找工作。沒想到,他便發來一個電子郵箱地址,讓我把簡歷發給這位教授過目。

就在5月,我和這位教授網上面試。交談的過程中,我們都有一種感覺:這真是上帝的安排!原來,這位教授和我同鄉,也是一名基督徒,在中國大學任職,一直希望能找到一名馬來西亞人,以博士後的身份,來協助他。上帝的作為何等奇妙!交談完畢,他對我說:“通常我是兩個星期後才告知對方關於面試結果,可是你,我現在就告訴你,你已經通過面試了!”在和他說我需要時間去認真思考且嚴肅地看待這份工作機會後,關掉zoom meeting的那一刻,我跑到父母前說我被錄取了!當下,真的興奮到好想哭。以賽亞書55章9節說道:“我(上帝)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上帝)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我真的很感謝上帝,在我的意料之外,給予我回應。今年6月,我便簽下了博士後為期兩年的合同。直到12月,我已經開工6個月了。雖然工作量及所負責的項目,有時會讓我感到不勝負荷,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可是,每一天都讓我學習在困難中,必須交託給上帝的重要性,並且活出:“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上帝,因為祂顧念你們”(彼得前書5章7節)。

於是,我對那位正在憂慮的朋友說:“一定要恆切禱告。我也會為你禱告。”感恩,就在2020年12月初,他也通過了面試,得到一個工作機會了!雖然不是每一次的禱告都會得到我們想要的回應,但是上帝的安排,絕對是對我們最好的安排。所以,希望我能和親愛的兄弟姐妹,一起學習:“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上帝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6-18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