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101》:我的C位與本命

 

作者:雪倫,馬來西亞

*封面圖片來自wikipedia

如果說最近中國娛樂圈比較引人注目,話題性超高的,你可能會想到《創造101》。這類型的節目從最初韓國《PRODUCE 101》,到中國的《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每一個節目一出來,話題性就非常得高,牽動著無數少女少男們的心。《創造101》這檔節目是由韓國正版《PRODUCE 101》正式授權,是中國首檔偶像女團競演養成類真人節目。節目會有來自不同經濟公司的練習生共101名參加。然後在長達4個多月的時間中進行訓練及錄制、對決,然後由觀眾投票,決定練習生是淘汰還是晉級。最終選出11人組成限時偶像女團出道。就在上個週末,節目終於來到了決賽,11位女團成員名單也已揭曉。網絡上自然也免不了出現了大量的贊成或數落的聲音,無非是因為自己心中的pick沒能出道或以C位出道、對出道名單不滿意等。

我偶爾也會觀看這類型的節目,雖然我不會去投票,但我也會在觀看時有自己心目中的pick以及C位的最佳人選。曾經有人問過我,你是基督徒,可卻又說自己是個韓流粉絲,喜歡偶像明星,這樣不會矛盾嗎?後來我想了一想,覺得可以這麼說明。的確,我是個韓流粉絲,喜歡不止一個偶像團體,心中也有很多個pick。每個團體裡面我也會有自己的本命(最喜歡的成員)。然而包含這一切,在生命中所有的人事物上,我心中的絕對C位、本命,只會有一個,那就是耶穌基督。

當今世界的娛樂圈行業發展得越來越大,造出了許多看起來近乎完美的明星。明星偶像,男的帥女的美,況且很多明星本身也很勵志,所表現出來的也是正能量滿滿,年輕人會喜歡很正常。其實,基督徒追星,早已不是一個新話題,但其中拿捏的問題仍然還是人們常會感到困擾和在意的。當我們喜歡一個偶像團體或明星時,追星要到什麼程度才是合宜呢?因為基督徒找到了唯一的真神,但不表示我們的心沒有其他偶像的可能了。

就我自己而言,我個人認為,聖經裡說的很清楚,我們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哥林多前書10章23節),十誡更是簡單直入表明除了上帝我們不可有別的神。所以有些人可能會說,人心是軟弱的,容易陷入誘惑失了焦點。因此為了避免誘惑,就不聽不看是最好。這個或許是其中的一個方法。但我覺得我們更需要清楚的是,嚴格來說問題其實並不在喜歡明星這件事上。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的心寄托在什麼東西上,那東西就會成了我們的偶像,進而導致與上帝的關係疏離。有些人的偶像可能是愛情,有些人可能是工作成就、運動、金錢、友情、外表等等。然而,並不代表我們都得離這些事物遠遠的,因為問題本就不是在這些事物身上,而是我們對上帝對真理的認識和關係的建立上。只是這些比較「尋常」的隱秘偶像,可連自己本身都並不知道,反而一旦說自己是某某粉絲,小部分的情況下難免、可能就會被勸說要適可而止。雖然如此,但不可否認,凡是只要超過了上帝在我們心中的地位,控制了我們的思維,導致我們依賴它,牽引我們人生的走向,那便要注意了。

所以當我喜歡某位明星時,我會需要為自己劃清界限,我是喜歡他的角色,還是他的歌,或者外表,還是他這個真實的人?其實每個人都有值得我們欣賞和學習之處,但所有的美好都來自於我們唯一的創造主。我們其實需要的是更專註於建立與主的關係。所以如果你問我,我承認我也會有不小心遇到挑戰的時候,似乎太過關注偶像團體或追劇了,但我沒有什麼其他的超級解決方法,唯有就是要禱告,閱讀和思考上帝的話語,常常讓我自己浸泡在祂的真理之中。然後之餘的時間才粉明星,喜歡卻不崇拜,合乎中道。所以,喜歡偶像明星團體的人應該都會知道,在粉絲世界裡常有一種自然現象——雖然喜歡這個團體,但本命只有一個,即便偶爾會爬牆,喜歡其他人,但當其他事物可能觸及或冒犯到本命時,一概免談。所以在我信仰當中,可以說也是如此。

總之,我們有喜歡的人事物,喜歡卻不崇拜,在這基礎上用真理打穩了在上帝裡的關係,才不會輕易被世界牽着走。我想到時自然而然的,祂就會是我們心中的C位,絕對完美,任何人都代替不了。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認識自我

從「特金會議」看如何處理人際關係當中的矛盾

作者:Andrew Koay,新加坡

翻譯:奇奇,中國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編者的話:本文並非正式的特金會議評論。

這事兒終於發生了。6月12號,美國總統特朗普和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正式會晤,一起討論彼此為促進世界和平所制定的計劃。全世界的目光在此刻都聚集在了他們身上。這次會面從有風聲開始足足吊了大家好幾個月的胃口。人們一直在猜測此次會面是否能夠成行。他們到底會不會會面呢?計劃看起來一會兒可行,過一會兒又黃了。各種不確定來回反覆,加起來比我們教會一起唱Chris Tomlin《How Great isOur God》的副歌次數還多。

結果,我們看到一張兩人共同簽署的聯合聲明,確定了朝鮮半島的無核化,以及雙方對世界和平的真切期盼。如果你問我,我會說這個結局有那麼一點點虎頭蛇尾。

反而,筆者認為這次會面的真正勝利在於兩國領導人的私人友誼有了突破。你看到他們第一次見面握手時的溫馨畫面了嗎?這真是一個歷史性時刻!

還有當他們坐在一起靜靜地簽署共同聲明的時候。別忘了,還有當他們在享用油封牛小排「工作餐」時兩人彼此友好的互視。

當天遠不止是兩國之間鑄就了和平。用特朗普的話說,他們兩人也「建立起了非常特殊的感情。」

所以我想說,如果我們只在這次會面中看到了世界和平的進展而忽略了特朗普和金正恩建立的友誼和聯結是不是有點可惜了?以下是我在這次特金會議中總結的,關於如何處理人際關係矛盾的三個方法:

 

1.有時候我們真的需要面對面交談(而不是通過網絡)

有人提到「covfefe(特朗普在推特上自創的詞)」了么?不可否認,美國總統特朗普@realDonaldTrump(特朗普的推特賬號)是個推特達人。但也正是因着社交媒體,我們差一點就錯過了這麼美好的一段友誼。在兩國領導人通過官方媒體不停爭論時,特朗普使出了他唯一的「滅火」招數——使用自己的推特賬號以火滅火。他甚至發推文稱金正恩是「火箭小人兒」,還不忘提醒其他國家金正恩手裡正握着核武器按鈕。

再瞧瞧當特朗普放下手中的智能手機面對面與他的朝鮮對手交談時的景況吧。

同樣地,當我們和別人發生衝突時,我們或許也應該放下手機尋求面對面解決問題。雖然科技給我們帶來了諸多便捷,也使交流更加快速方便,但是面對面的用心交流仍然是無法取代的。

交談如果能以禱告開始,並且其中有一些食物分享就更好了——看看特金會面時共進午餐帶來的美好果效吧。結束時,彼此再禮貌地道聲再見,按慣例加上一句:「願主的平安與你同在。」

 

2.找一個合適的中立地點解決衝突

和許多人理解的不一樣,新加坡不在中國。事實上,谷歌一下就會知道,新加坡離中國有3500公里,它是個完全獨立自主的國家。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新加坡分別與朝鮮和美國建立了外交關係——也就使得它成為了此次會面的完美中立地點。

對於我們也是一樣:找到一個中立的地點對解決問題是非常有幫助的。找一個你的朋友和你都覺得舒適的地方。最好是能找你們教會的司琴幫你們彈一個舒緩的背景音樂。當他的演奏讓你們的靈魂安靜下來的時候,再堅硬的心也會變柔軟。

 

3.第三方的介入可能會有幫助

因着韓國跟朝鮮的外交關係有了不小的突破,金正恩委託韓國來做牽線邀請特朗普參與這次會晤。在3月8號那天,當特朗普接受了韓國的邀請時,全世界都為著最終有可能看到特金友誼的發展而歡欣。

然而,就在上個月,當特朗普為反擊朝鮮的「巨大憤怒和公開敵對態度」而宣布取消此次會面時,很多人開始擔心我們可能再也無法看到特朗普和金正恩面對面了。

此時,韓國介入了。韓國總統文在寅幫忙平息了兩國領導人之間的矛盾,並保證了此次會面的順利進行。

在我們的人際關係中,也可以從特朗普和金正恩的關係處理中學到很多。讓我們來看馬太福音18章15-16節中講到關於另外帶一個人去促進和解的部分。一個建議就是可以邀請你們的青年團契牧師來做這個第三方。如果他沒有在忙着刷最前沿的美食資訊,那他大概就可以幫忙了。

但如果這些都失敗了,你和朋友還是很難和解,這時候可能就該遵行耶穌在馬太福音18章17節中所說的,讓整個教會介入了。希望到時候衝突可以和平解決,大家仍然是一個和諧的大家庭。

因此,我們看到這次的特金會議收穫頗豐。我們不僅看到了一份和平的聯合聲明,還學到了不少關於處理人際關係矛盾的技巧。用特朗普的話說,這真的是一個「巨大的勝利」。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認識自我

馬來西亞大選| 投票選舉只是開始

作者:Rebecca Lim, 马来西亚

翻译:Patty Song,中国

編者的話:不知道你有沒有關注兩周前的馬來西亞大選?如果你了解一些情況的話,就知道這次選舉的過程非常驚心動魄。那麼這次選舉對於馬來西亞人民意味着什麼呢?會給他們帶來怎樣的影響?今天的文章,一個馬來西亞的姊妹從她自己的視角,帶領你我走近這次大馬的選舉。

 

2018年5月10日,馬來西亞人民迎來了一個新的時代。在馬來西亞獨立的這61年中,第一次一個新的政黨——希望聯盟政黨成為了馬來西亞的執政黨。

近幾年來,馬來西亞人民一直在為這一願景的實現而努力。但當這一願景真的成為現實時,許多馬來西亞人卻並不敢相信。作為一個生活在新加坡的馬來西亞人,回去參與投票簡直是一次瘋狂的經歷。大選日期一宣布,我和我的朋友們就爭先恐後地去訂回家的機票和車票,並互相幫助找順風車,以便我們都可以回家參與投票。

我本來打算下班后立刻離開新加坡,第二天一早參與投票,然後晚上再飛回新加坡。不可否認,這是一個瘋狂的計劃,我並沒有想到自己在旅途和候機中會有多疲憊,但是當我看到 「紫手指」(選民投下神聖一票之後,即上傳“紫手指”照片,避免出現一人多投的舞弊狀況)照片和我社交媒體上投票隊列的照片時,心裡頓時充滿自豪。我們國家很久都沒有這麼團結過了,而我很高興自己能參與其中。

當我們在排隊投票,焦急地等待選舉結果公布時,我的家人和朋友們也都互相保持着信息的暢通。這是馬來西亞有史以來第一次經歷一個無從知曉結果的投票,雖然我們都希望我們的選票能在一定程度上對結果起到作用,但我們也都小心翼翼地等待着。

當飛機一在新加坡落地,我就急忙地趕回家追蹤大選結果。那天晚上,我和我的朋友們都盯着電視機、手機或筆記本電腦的屏幕,緊張的心都提到喉嚨眼裡了,一動都不敢動,更不用說去洗澡和吃東西了,大家都怕自己錯過結果出來的重要時刻。直到凌晨3點,為了防止第二天上班出現「殭屍」狀態,我才勉強強迫自己去睡覺。

幾個小時后,我在一陣手機信息提示聲中醒來。然後在WhatsApp和社交媒體上看到了一個讓人歡欣鼓舞的信息——馬來西亞剛剛進入了一個新時代。空氣中都滿是激動。我周圍的每個人都開始期待新政府正式建立后給祖國帶來的各樣變化。

現在距離新政府成立,已經過去了好幾天,勝利的喜悅也逐漸消失了。當新政府準備開始致力於改革這個國家的時候,我心裡不禁產生疑問(可能許多其他人也有這個疑問):新政府真的能兌現它所有的承諾嗎?

雖然我相信並希望新政府能制定一些新的法律和適合的政策,來改善馬來西亞人民的生活水平,但作為一名基督徒,我也十分謹慎,不把我所有的希望寄放在人的身上。與任何權力機構的更替一樣,政府將需要時間來制定並實施新的計劃,沒有人知道這一過程需要多長時間或這些變化將會給社會帶來多大的影響,但作為普通群眾的我們確實因着政府聆聽和尊重我們的想法而備受鼓舞。

那麼作為馬來西亞公民,我們接下來還能做些什麼呢?

我從這次選舉中意識到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上帝讓我看見,我們有能力改變我們周圍的事物。讓我心中充滿盼望的不是候選人的演講和不同政黨的宣言詞,而是因為見證了馬來西亞群眾能站起來並一起行動去改寫了自己國家的命運。

看到為了子孫後代能有一個更好的國家,年輕人和老年人都在排隊參與投票,這就是盼望。我看到那些年輕人沒有被環繞他們四周的聲音打敗,而是放棄了舒適而有前景的事業,為了國家的發展而積極投身政治,這就是盼望。我在普通的馬來西亞人身上看到了希望,無論他們是身處國外還是在本國,所有人都獻出了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大家自願成為投票或計票代理人,自願預訂航班,並幫助海外的馬來西亞人回家投票,甚至自發組織了共享汽車,並捐出自己的金錢以此確保每個人都有機會回國投票。這樣的舉動使世界人民以一種全新的眼光來看待馬來西亞人民。同時,這些舉動也讓我明白,馬來西亞已經開始改變了。

雖然這個時候我不在馬來西亞,但我希望無論我走到哪裡,都能帶着同樣的精神。我意識到,我們不應該只依靠剛當選的首相來做改革國家的工作,我們自己也有很多機會給周圍人帶去希望。我希望,作為信徒和上帝的兒女的我們,去看顧我們身邊的孤兒、窮人、被壓迫者和被邊緣化的人(雅各書1章27節)。我希望我們可以尊重和關愛我們國家的外來務工人員,在他們幫助我們建設國家的時候,可以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歡迎並有歸屬感。(利未記19章34節)。我希望我們能夠敞開心和我們的家,讓它們成為那些孤獨和傷心者的避風港(哥林多后書1章4節)。我希望我們能對那些正在痛苦中掙扎的人多一些同理,如果他們需要,我們也去傾聽和幫助他們。

無論我們此時是在國外還是在祖國,讓我們一起為新政府能有一個順利平穩的過渡期來禱告,為我們能服從新管理者的決定禱告。正如保羅在羅馬書13章1節中所寫的:「在上有權柄的,人人當順服他,因為沒有權柄不是出於上帝的。凡掌權的都是上帝所命的。」鑒於此,我們也要儘力為新政府禱告(提摩太前書2章1-2節)。在我們新任命的領導人上任並開始施行計劃的關鍵時期,讓我們為他們能以人民的利益為重禱告,為他們能成為一個公義並敬畏上帝的政府而禱告。我們也禱告他們清楚自己肩上的責任之重,並能夠信實而勤勉地努力做好責任範圍的事情。

然而更重要的是,在我們為我們的領袖禱告之時,讓我們一起仰望那永不會讓我們失望的主吧,如經上所記:「然而盼望不至於羞恥。」(羅馬書5章5節)讓我們祈禱並盼望祂再來的那一天,因祂必將給所有的國家帶去公平與公正,並將一切都更新了。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認識自我

Play

從《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 看生命與團結的價值

作者:Simon Moetara,新西蘭

翻譯:Patty Song,中國

文中和封面圖片來自豆瓣電影

評分:4.5(5分)

滅霸薩諾斯(Thanos)終於在漫威電影中露面了!在最新的復仇者聯盟3中,他準備通過實施他的“種族滅絕計劃”來滅絕宇宙中一半的生命。只有復仇者聯盟的英雄們聯合起來才能阻止他。

《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2018)是漫威從2008年的《鋼鐵俠》開始,10年來拍攝的18部電影的集結篇。這部電影將前所未有的宏大場景搬上了大熒幕:電影中有超過70個人物,彙集了多條故事線,情景橫跨宇宙中的多個星球。

滅霸薩諾斯是漫威動漫中最大的反派人物(除了以整個宇宙的生命能量為食的“行星吞噬者”Galactus之外)。就像安迪·瑟金斯(Andy Serkis)在《魔戒》中對咕嚕一角,以及在《猩球崛起三部曲》對猩猩凱撒一角的完美演繹一樣,演員喬什·布洛林(Josh Brolin)利用自身優異的表演和電腦成像技術相結合,生動地塑造了滅霸這一角色。

 

我們第一次看到薩諾斯那微笑着的紫色面孔是在復仇者聯盟1的電影片尾彩蛋中。但是此後,他一直站在幕後,從遠處觀看時局,操縱事件的走向,等待他的最佳時間。現在,瘋狂的巨人已經從幕後走了出來,站在了舞台的正中心。正如一位作家寫道,他是“即將來臨的風暴,是逐步逼近的死神,是末日和天啟的策劃者,是萬物的終結者。”

這位強大的泰坦星霸主想要通過控制6塊無限寶石來實現他的專制統治(這6塊石頭是在宇宙之初被鍛造出來的,擁有不可思議的力量)。在無限之戰打響之前,薩諾斯已經擁有了6塊石頭中的1塊,但他還需要另外5塊石頭來幫助實現他扭曲的“救贖計劃”。在瘋狂的功利主義驅使下,因着他瘋狂的宇宙實用主義思想,薩諾斯希望通過隨機殺死地球上一半的人類來緩解人口過剩、資源匱乏和生活痛苦等一系列問題,從而給宇宙帶來“平衡”。薩諾斯不是故意要這麼殘忍,因為他並不能從毀滅人類中得到任何樂趣。實際上,他真的認為自己是在通過隨機殺死數十億生命的方法來幫助人類。

與此同時,地球上實力強大的英雄們紛紛聚集在一起,準備反抗這一狂妄的計劃,他們中間有阿加迪亞人、外星人、機器人、科學家、士兵、間諜和術師。這些英雄們的戰鬥信念和紫色大反派薩諾斯的完全不同。當幻視(電影中的角色)建議將他前額的心靈之石(無限寶石中的一個)銷毀時(這意味着他自己也將隨着寶石的銷毀而死亡),美國隊長Steve Rogers回應說:“我們不拿生命換生命”,而這恰恰反映了地球英雄們的立場。

 

生命的價值與愛的力量

當受到“在浩瀚的宇宙中生命是無意義的”這樣的世界觀的挑戰時,地球上的英雄們卻堅持認為每一個生命都是寶貴的。正如基督徒博主洛根朱迪(Logan Judy)所說:“超級英雄的故事總是能成為肯定生命價值的故事”。在這樣一個充滿痛苦的世界,復仇者聯盟的英雄們卻堅持生命的價值。

當我們從宏觀角度來看,把人類僅僅視為一個經濟單位或者不過是個數字的話,就很容易蔑視生命和物化他人。而這和聖經中對人性和上帝的描述相距甚遠。聖經中說,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是珍貴的存在,因為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創世記1章26-27節)。正如《聖經》研究學者約翰·斯托得(John Stott)所主張的:“正是人裡面這個‘上帝的形象’賦予了我們作為人本身的尊嚴與價值。上帝在創造人類的時候,將這種價值賦予了每一個人,不論種族、宗教、膚色、文化、性別分類與年齡。”這樣的信念肯定了每一個個體存在的價值。

其次,聖經中的上帝既強大又美善,既超越這個世界,又存在於世界每一處。基督徒作家大衛·傑克曼(David Jackman)指出,當我們看地球不過是浩瀚無垠的宇宙中很小的一顆星球,如同一粒布滿灰塵的網球一般,而我們的生命不過是歷史長河中的一粒塵埃,我們自己也不過是數十億生命中微小的一個時,我們就很難想象上帝那長闊高深的愛;同樣的,當我們想到世界所有的邪惡和苦難,想到那麼多破碎的生命時,亦很難想象上帝是愛我們的。

然而,使徒約翰告訴我們上帝就是愛(約翰一書4章8節)。傑克曼宣稱:“我們一定要明白如此偉大而無限的創造主卻也是在乎我們每一個微小的生命的。上帝是如此的偉大,以至於祂可以關心到我們每一個人的需要。”正如早期教會神學家奧古斯丁在《懺悔錄》中寫到的:“上帝,你是美善的,也是滿有大能的。你看顧我們每一個人,彷彿世界上只有我們某一個人一樣;而你對每一個人,都是如此的關愛。”

儘管薩諾斯擁有神一般的力量,他的追隨者也尊稱他為“全能的薩諾斯”和“父”,他也稱呼他的追隨者為“孩子”,稱他的計劃為“救贖”計劃,但是,距離真正的神性,他還相差甚遠。這裡可以借用魯益師(C.S. Lewis)的一句名言,薩諾斯或許是強大的,但他卻不是良善的。

 

團結最重要

各路漫威英雄必須聯合起來共同反抗不斷擴張的反派勢力。但在《無限戰爭》剛開始的時候,大家之間仍存在一些人與人之間的摩擦和自我的碰撞:鋼鐵俠與奇異博士有嚴重的分歧。雷神和星爵也在某些問題上持有不同的意見。國務卿埃弗雷特·羅斯(Everett Ross)仍然認為美國隊長和他的隊員是逃犯。在電影《雷神3:諸神黃昏》(2017)中,雷神在摧毀阿斯加德的過程中受了傷。戰爭機器詹姆斯·羅德斯(James Rhodes)在內戰中受傷,也仍未恢復過來。(2016)

薩諾斯是如此強大的對手,讓人完全有理由相信他所謂的“救贖計劃”很有可能成功。因此,復仇者英雄們必須要聯合起來才有可能阻止他。正如俗語說:“先團結,再談分歧”。

鋼鐵俠能夠放下過去受到的傷害與背叛嗎?鋼鐵俠和奇異博士能夠將頑固的自我先放一邊嗎?復仇者們可以放下之前因為各樣分歧導致的內戰而選擇再一次團結起來嗎?他們可以阻止那個瘋狂的泰坦人用無限寶石來實施“救贖計劃”嗎?

我們的英雄們為了保護平民,都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自我犧牲的精神。然而在這個故事中,對於團結的意願才是最重要的。 “復仇者集結”的口號也體現了這一點,正如古老諺語所表達的真理:“團結則存,分裂則亡”。當看到這一個個帶着自己的驕傲、痛苦、擁有自己的理想和價值觀的活生生的人物為了他人的緣故,克服自己身上的問題,團結一心地戰鬥時,我真的是非常感動。

團結合一也是上帝對祂子民的呼召(詩篇133篇1節)。上帝的子民也會集結起來成為ekklessia——“被揀選出來的人”——也就是教會。上帝希望我們在真道上合一(以弗所書4章13節)。祂希望我們在這一切之外,要存着愛心,愛心就是聯絡全德的(歌羅西書3章14節)。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彼得前書4章8節)。同時,愛也讓我們生活在有力而團結的集體中,並能團結一致合力對抗一切可能拆散和毀滅我們的事物。

儘管這部電影時長160分鐘,但故事情節非常緊湊。這部電影真的只是上半部,下半部將於2019年5月上映。無論即將發生的是什麼,復仇者們都需要集結在一起,團結一致,才能對抗薩諾斯日益強大的破壞力。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在主裡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