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以上帝為最大滿足的時候,也正是我們最榮耀祂的時候(有聲中文)

WeChat Image_20170529152533

作者:Stacy Joy, 美國
翻譯:夏天,台灣
語音播讀:佳佩,中國
播讀後期製作:龐宏宇,北京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人生中總有一些時刻令我們永難忘懷。這些時刻我們會一直銘記,即使過去很久當時的情景仍然歷歷在目,因為,它們對我們的人生實在影響深遠──影響了我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生活方式。

我可以想到幾個影響我至深的人和事,其中一個最重要的事發生在我14歲那年。當時,我的父母列給我一張書單,叮囑我在新學期開學之前讀完。拿到書單的那一刻我感到我的生活完蛋了——有哪個14歲少年會想要把美好的假期浪費在讀書上呢?讀那些書無疑是個折磨,直到我讀到一本由知名牧師約翰派博寫的書《不要浪費你的生命》。當中有一行字改變了我對上帝、對我自己以及對周圍世界的認識。這句話是這樣說的:「當我們以上帝為最大滿足的時候,也正是我們最榮耀祂的時候。」

這句話回答了我最大的困惑: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我知道我愛上帝,而且需要向別人傳福音,但是我沒有意識到的是,我生命的每個部分(不單隻是去教會或讀聖經)都是在向著一個目標前行——那就是榮耀我們的創造主!(哥林多前書10章31節、以賽亞書43章6-7節)這包括了我看什麼樣的電影、跟人說話的方式、我心裡思想的事、我建立關係的方式,甚至包括我怎麼使用金錢。我需要停下來問一下自己「我是在做一件榮耀上帝的事嗎?」

每個機器都是為著一個特定的目的而造的;同樣地,上帝創造我們也有祂特定的目的──那就是榮耀祂。若是機器不能按照造它的目的去運作,它就是個壞了的機器。當我們開始追求掌聲與認同並為自己的榮耀而活時,我們就變成了一台壞掉的機器,無法完成我們受造的使命。因此,我們會感到空虛、迷茫、並焦慮地四處尋求人生的意義。

事實上,上帝用祂絕對的智慧與恩典創造了我們,不只是讓我們去完成使命,也是為了讓我們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滿足。這個真理確實能使我們得到全然的滿足。但這個滿足得來不易。只為了上帝的榮耀而活其實是祂給我們最困難的任務,但同時也是賞賜最大的,我們要忠心去做。(詩篇16篇11節)

有時在事工與生活中我們會因沒能達到周圍人的期望而感到壓力巨大。身為一位年輕牧師的妻子,我需要經常地在榮耀上帝還是榮耀自己之間做出選擇。

作為牧師的孩子,我在成長過程中也面臨這個挑戰,尤其是在我二十歲出頭的時候,那時我面臨一個艱難的選擇。在我剛從一段糟糕的關係中抽身後,上帝前所未有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從沒有感到自己那麼需要祂。我的心靈在那段時期發生了不可思議的巨大改變,我甚至開始懷疑從前的自己是不是真的信了主?這個問題我至今都無法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

因此我決定再度受洗。我覺得如果自己真的剛剛信主,那受洗是憑着信心順服上帝的行為。(馬太福音28章18-20節、使徒行傳2章28節a、約翰一書2章4-5節)。因此,在1500多位教會會友面前(這些人看着我長大、教導他們的孩子、與他們相識相交、還知道我是他們牧師的女兒)我再次受洗——這等於是在向他們承認,以前的我並未真正重生得救啊!從人的角度看來,這實在是一件丟臉的事。但是我卻能勇敢且喜樂地堅持這麼做,因為我知道,我的人生並不是為了要贏得任何人的認同,而是要忠心於我的上帝。

下面我想要分享兩個我認為榮耀上帝這個理念可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最有力的塑造。

1.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里,我們可以擁有平安。

如果我們生命的目的就是榮耀上帝,那一切就變得相當明了了。在這個黑白不分,人們不再相信絕對真理存在的世界里,基督徒仍然可以有平安。我們安息在上帝里,通過學習,理解和持定上帝的話語和真理來榮耀祂,而非被其他宗教認知、科學主張或文化習俗和流行趨勢所左右。

要想把這些真理擺在我生命的第一位,我發現我必須要花大量時間閱讀聖經,閱讀由信仰堅定的作者以聖經為根基而寫的屬靈書籍,並且花時間聆聽那些我信得過的屬靈教導,好叫我保持受教的心並不斷被調整,轉變成為基督的樣式。如果當我們以上帝為最大滿足的時候,也正是我們最榮耀祂的時候,那麼研讀祂的話與親近祂,就是我們所有人每天能夠做的最有價值的事了。我們的思想那麼快地就吸收了文化和社會給的謊言(箴言4章23節、哥林多前書16章3節),因此我們必須要把給上帝的時間放在第一位,並格外保守和珍惜。最棒的是,當我們越多尋求祂,我們也就越渴望尋求祂。如此一來,再加上每天對付老我的罪行,我們就能夠得享在聖潔上帝面前的平安了。

2.榮耀上帝認識基督使我們能夠得到完全的滿足與喜樂

只要我們能夠對以下兩個問題給出肯定的答案,那麼別人怎麼看我們並不重要。第一個問題:我是否照着聖經所說的,活出了討上帝喜悅並榮耀上帝的生活?第二個問題:我的價值感與滿足感是否單單從基督而來?如果我們對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並且真的願意天天降服在上帝面前,選擇榮耀上帝超越一切,那麼我們就不會再看重人們短暫易變的看法,而是單單看重上帝的喜悅(加拉太書1章10節)

今天就讓這些教導來提醒我們,好叫我們能全心全意,喜樂且大膽地投身在真理中,為基督而活。因為我們受造本就是要單單在基督裡面找到安息與滿足。(詩篇62章1節)

「當我們以上帝為最大滿足的時候,也正是我們最榮耀祂的時候。」我禱告,藉着這句話,上帝能夠持續地在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個層面都發揮極大的影響力,帶領我們用此生來更好地榮耀祂。

此文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有目的的人生

跟隨自己的內心真的就能帶來幸福嗎?(有聲中文)

Follow-Your-Heart.-.-.-Really-

作者:Kezia L.,泰國

翻譯:詹啟聖,台灣

語音播讀:劉弟兄,中國

跟隨你的內心,去追逐你的幸福吧!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數不清多少次有人這樣子建議過我。他們說這是享受幸福人生的秘訣。這個追尋快樂的信條隨處可見——不論是在書中、電視中、還是廣播節目里。於是我理所當然地對此深信不疑。

所以我決定跟隨我的內心,結果導致我做了一系列的錯誤選擇。我不顧旁人勸告地追求浪漫愛情,覺得我一定要跟某個人在一起才幸福。我內心的渴望及驕傲蒙蔽了其他一切,這個過程中我還傷害了一些朋友。

更糟的是我成長的文化背景也強調人應該跟隨自己的情感。這讓我不停地妥協於自己的感受,情感完全被電影、歌曲、或者某些人的故事所牽制。我的判斷和決定完全取決於我的感受。結果我的情緒變得忽高忽低。我開始了一段接着一段的戀情,追逐世間的成就及物質,尋求這個世界的肯定。這段瘋狂的經歷腐蝕着我的靈魂,讓我變得異常空洞。我不知道自己將會變成什麼樣。我在一點一點地自我毀滅。

我深陷其中,又迷茫又疑惑。但荒謬的是痛苦的感受反而使我做出了更多不理智的決定,讓我陷入更大的苦痛。我的內心在引導我走向毀滅;我以為跟隨內心會讓我得到真正的快樂,卻沒有想到我內心裡的不見得是正確的也不一定是真理。

最後,在經歷了一段痛苦漫長的自我摧殘后,我終於了解:我的心一點兒都靠不住。

誰真正了解自已的內心呢?

耶利米書17章9節說:「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

在了那段不堪回首的經歷后,我第一次讀到這段經文就覺得被戳中,因為它道明了真相。人心是詭詐邪惡的,如果我想過一個有意義、快樂的人生,隨從自己的心是不靠譜的。然而如果不能相信自己的內心,我還能相信什麼呢?我應該聽誰的引領呢?

詩篇37篇4節以及路加福音10章2節這兩處經文給了我答案:以耶和華為樂,祂就會將你心所求的賜給你。我們要全然投入,盡心、盡性、儘力、盡意地愛主。這兩點正是我之前接受「跟隨內心」的信條時所遺漏的。我現在知道只有上帝真正了解我的內心。當我學會全心愛祂,以祂為樂(通過不斷靈修)時,祂就進入我的心,祂所愛的也成為我心所向。我開始渴慕公義,並且在我所做的一切事上榮耀祂。

之前我實在是愚蠢。我放縱自己的心去追求短暫多變的慾望,做出了許多讓自己都感到驚駭的決定。雖然在做自己喜歡的事和放縱肉體的私慾時我也得到了一些快樂,但這種快樂卻非常短暫,之後留給我的卻是無盡的空虛。我感到內心有個極大的空洞,不知道該如何填補。

但現在我越來越知道如何在上帝那裡找到喜樂,我發現我享受上帝的同在超越其他所有一切。我不僅感受到生命更有樂趣,原本心裡的空洞感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愛、喜樂與幸福。因為我的滿足來自於上帝。

愛主你的上帝超越一切,讓祂在你的心中居首位。只讓祂成為你的滿足,讓祂的榮耀成為你的終極目標。只有如此,跟隨你的內心才能為你帶來真正的快樂。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有目的的人生)

在上帝的愛里,我不用再證明自己

let-go-of-self-to-find-self-worth

作者:Clementine Chng,新加坡

翻譯: Abby ,中國

15歲的時候,我時常問爸爸我擅長什麼。對話總是以同樣的方式結束,我找不到我的強項在哪兒。這樣的答案常常使我陷入不滿和沮喪。

那時候,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擅長什麼。在同伴中,我的班級是最差的一個,而我的成績也只是剛過及格線。

那時候我在校羽毛球隊,但是我的球技也是卡在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中間水平。我感覺糟透了,因為我的教練在比賽中從來不給我建議,他們覺得我反正都是會輸。我常常渴望能有一個奇迹般的勝利,這樣我就可以證明給大家和自己看,我還是擅長一些事情的。

然而我的親姐妹卻有極容易被察覺的天賦,這更加打擊了我的自尊心。她的插圖技巧驚為天人,而我的只是雜亂的塗鴉。另外,她還繼承了父親組裝和修理電器的能力。而我則總是在不斷地破壞電子設備。她善良溫柔,而我似乎繼承了家裡的暴躁脾氣。

我開始着魔似的把自己和別人作比較,試圖尋找我可以做得更好的事情。當我發現虛擬世界可以給我認同感的時候,我開始玩電子遊戲。玩遊戲的時間越多,獲得的等級越高,我內心的價值感也就越強。我的名聲在虛擬世界也隨之大增。在那段時間裡,電子遊戲提供了我迫切需要的認同感。

基於我在遊戲中的身份和取得的成就,我的價值感缺失似乎好了一陣子。但是我很快意識到沒有人重視我在遊戲世界里的成果。我的父母,老師把遊戲看做是無益的、完全浪費時間的活動。於是又一次的,我陷入到失望中,開始以另外的方式尋找自我價值感和他人的認同。

事後回想,我現在意識到,上帝是在用這些沮喪的經歷將我拉回到祂身邊,展示給我看祂是誰。

祂在用我的沮喪將我拉回到祂身邊

雖然這些年我一直努力在尋求他人的認同,然而相同的失望和挫敗感周而復始地上演。在運動,學術或者課外活動中,不管我多努力,始終無法獲得內心渴望的那種認同感。無數的失望和否定使我意識到,如果我一直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可,那麼我會永遠無法獲得真正的滿足。我要麼變得自大貪婪,要麼由於內心缺乏變得沮喪失望。最終,我被迫把目光從人的身上轉移到上帝身上。

上帝在用我的掙扎展示給我看祂是誰

在這些掙扎中,上帝並沒有用世界的眼光看待我。我看到上帝就算是看到我不堪的過去和仍在進行的爭扎,祂依舊愛我,超出我所思所想。我看到上帝不在乎我是否擅長某些特長,相反的,祂在乎的是我是否能管理好我擁有的才能。我看到這樣一位上帝,祂深深地、充滿愛地注視我的內心,告訴我,我不需要將我的價值定位在世界的任何事情上,而是在祂身上。我必須要安靜自己的內心,停止所有喧鬧的想法,讓這個真理滲透進來。

透過祂的話語,上帝提醒我,我的受造奇妙可畏(詩篇139篇14節)。我坐下,我起來,創造宇宙萬物的造物主都知道,而且祂知道我的名字。我不需要做任何事去獲取這份愛。我也無法通過做任何事去獲取這份愛。即使我是這樣的不完美,祂依舊愛我,在這樣的愛里我找到了自我價值。

隨着時間的推移,上帝還向我展示了祂給予我的天賦。現在,當別人問起我擅長什麼的時候,我可以很喜樂,很自信地回答,上帝給我了獨一無二的天賦。我能夠很深地跟別人共情,也可以寫作。這些才能在世人看來可能很微不足道,但是我知道上帝能夠並且將會很大的使用我的才能去榮耀祂。

即使如此,今天的我仍然在掙扎。當我回首看到我失敗的人際關係,當我和朋友比較成績,亦或是瀏覽到朋友臉書上發布的了不起的成就時,我仍然會感覺到灰心沮喪。我很容易再次陷入到和別人的比較中,沉溺於自哀自憐並且困在覺得自己永遠都不夠好的想法里。

然而區別在於,現在的我渴望尋求在基督里的價值。我不再以世界的眼光和自我感覺來看待我自己。相反,我想把每一個證明自己的渴望放在十字架上。我要棄絕那些影響我自我認同的自卑想法。當我越來越多地發現自己閃光點的時候,就越願意用我所有的一切去敬拜讚美主,我知道我身上所有的傑作都是來自上帝最美好的祝福,為要榮耀祂(以弗所書2章10節)。

我們得以成為上帝的兒女,是因為祂先愛我們。在我們做任何事去獲取上帝的愛之前,祂已經給了我們兒女的名分,因為上帝愛我們。 這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真理。卻因為我們太習慣通過行為去贏取愛和價值感,而很難理解。我禱告這個真理可以深入人心,將我們帶到我們敬畏的上帝面前,讓我們把價值感深深紮根在基督里而不再有缺失的自我價值。

我要稱謝你,因為我的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為奇妙,這是我深深知道的。(詩篇139篇14節)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基督信仰101)

當我用福音定義自己的價值

%e5%bd%93%e6%88%91%e7%94%a8%e7%a6%8f%e9%9f%b3%e5%ae%9a%e4%b9%89%e8%87%aa%e5%b7%b1%e7%9a%84%e4%bb%b7%e5%80%bc-768x460

作者:Sandy Zhuang,中國;封面繪圖:閃電小熊,中國

一個人的價值該由什麼來決定?在這人口密集的大城市裡,總有人見識比我廣、收入比我豐厚、打扮得比我漂亮、家庭比我幸福……當我陷入這樣的比較時,難免一不小心會覺得自己一文不值,直到聖經讓我看見——我的價值是那位創造我和救贖我的上帝所賦予的。

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了人類(創世記1章27節),使我們有感情、有理性和心靈可以來敬拜祂(馬可福音12章30-31節)。祂也猶如工程師兼藝術家,讓每一個人的受造「奇妙可畏」(詩篇139章14節)。而耶穌基督更是把自己掰開,分給每一個願意接受祂的人(哥林多前書11章24節)。

福音告訴我們,耶穌基督用自己的寶血贖買了每一個願意相信祂的人。我原以為這只是在強調我們「得救」的事,後來才明白,原來其中包含了兩個含義。第一,我們需要得到救贖。因為罪的緣故,我們本不配來到上帝的面前,唯有藉著耶穌基督的寶血洗凈我們的罪(因為唯有耶穌基督是純潔無暇的),我們才有機會回到上帝的面前;第二,為我們捨命的基督本有與上帝同等的地位,身份是何等地尊貴,因此,祂將自己的生命傾倒給我們時,就已為每一個接受救恩的人傾注了無限的價值。同時,福音也讓我們看見,上帝是何等珍視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願意付上如此大的代價來贖買。馬太福音16章26節說:「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魯益師(C.S. Lewis)也曾這樣描述說:「與我們開玩笑、一起工作、結婚,被我們斥責和剝削的,是一些不朽的生命。」所以我想,或許只有「不朽」和「大於全世界」這樣的詞才足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價值吧。

至此,我才放下驕傲,接納真實的自己。原來,無論我做得好或不好、做到或做不到,都不能影響我在上帝眼中的價值。我所擅長的不值得誇口,我的軟弱也不足以讓我自暴自棄。雖然曾經纏繞着我的困惑以及負罪感偶爾會讓我「感覺不太好」,但一想到自己在基督里被賦予無限的價值和被完全地接納,就感到釋然了。

當保羅談到信徒該如何看待使徒的身份時,他也說:「我被你們論斷,或被別人論斷,我都以為極小的事,連我自己也不論斷自己」(哥林多前書4章3節)。因此,我們並不需要跟別人比較,甚至無需太過看重別人對我們的評價。我不是說要把自己封閉起來,而是當我們可以不再過分在意別人的評價時,或許反而會更有勇氣去愛,甚至體會到更深一層的「自由」,因為「判斷我的乃是主」 (哥林多前書4章4節)。我會思考自己所說或所做的是否出於對上帝和對人的愛,還是出於恐懼,抑或是為了得到別人的稱讚。如果是出於對上帝和人的愛,並基於上帝的真理,即使別人不領情,或遭人揣測和傷害,我知道上帝依然看我為寶貴。如此一來,我也享受了愛的自由,可以安心並真心地付出,去安慰和幫助別人,也希望看到別人快樂。

正是因為福音使我看見並相信自己在基督里的價值,我才可以輕看自己的失敗,把每一次的經歷看作自己成長的階梯,單單定睛仰望上帝,從祂那裡汲取更多勇氣和力量去行出愛。同時,我也開始明白,任何自身的行為、才能和驕傲都不能增添我的價值,因為上帝才是那位真正賦予我生命價值的創造者。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完美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