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愛財,花之有道

What-type-of-spender-are-you-768x460

作者:Ivan Kwananda 印度尼西亞;翻譯:覃函涵,中國

從小,我就是一個節儉的守財奴。我家一直被各種財務問題困擾,因此我很早就學會了定期存錢,這樣我才能付得起學費。我把錢看得很重,因為它能給我一種安全感。

隨着年齡的增長,我發現金錢原來不是最重要的東西。上帝告訴我,重要的不是我能省多少錢,而是如何運用智慧支配金錢並相信上帝會看顧我的需求。在過去幾年之中,我嘗試挑戰自己,定期做慈善,也開始了自己的捐贈計劃。我會在特殊的節日,例如春節,情人節和聖誕節的時候專門存一筆錢,好分享給有需要的人。

我們每個人的性格不同,價值觀不同,成長經歷不同,花錢的習慣自然也會有所不同。

然而,聖經里說過:“地和其中所充滿的,世界和住在其間的,都屬耶和華。”(詩篇24章1節)這其中自然包含我們的錢財。上帝供給我們的一切所需,並希望我們成為良善忠心的僕人來管理好他交給我們的一切(馬太福音25章21節)。有一天,我們的主,天下萬物的所有者會歸來並檢查我們是否好好地管理了祂賜給我們的資源。

要用財物尊榮耶和華(箴言3章9節),我建議我們首先了解自己的花費習慣——懂得自身的優缺點才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管理上帝賜給我們的資源。我學習的專業是財務管理,據此,我想給四種不同花費習慣的人提供一點小建議。

1.慷慨的給予者
這類人樂於用自己的錢財來祝福他人。如果給予可以讓他人綻放笑容,他們會由衷感到高興。他們喜歡請朋友吃飯,給他人買禮物,需要他們慷慨相助的時候他們也毫不猶豫。

優點:慷慨是一種高貴的品質。聖經也教導我們要對他人慷慨,就像天上的父對我們慷慨一樣(箴言 22章9節, 哥林多后書9章6-7節, 提摩太前書6章18節)。 一個願意慷慨施予的人可以被上帝使用,去回應那些向上帝求助的禱告,讓有需要的人感到被愛,被珍視。如今,這種愛的關懷越來越稀缺、珍貴,因為人們越來越關注自我的個人訴求,而對他人的需要選擇視而不見。

缺點:樂於慷慨給予的人很難做到堅持定期存錢,因為他們周圍一旦有人有需要,他們就很容易就被打動,然後慷慨解囊。這也使得他們很容易被愛佔便宜的人利用。在極端情況下,他們的慷慨甚至會傷害到他們所愛的人的(包括他們自身的)利益。

建議:這類人需要妥善分配他們的錢財,給每一個花錢的名目固定一個配比,尤其是重要的名目,比如說十一奉獻,供給捐贈,存款等等,並且嚴格按照配比去執行。捐贈的名目可以適當多分配一些,但是一定要保證定期有一定比例的錢放到存款里(例如,個人收入的百分之十或二十)。

這類人也應該學習謙卑下來,認識到他們自身的能力是有限的,並且識別哪些是他們也愛莫能助的情況。請求聖靈賜給他們敏銳的心和洞察力,幫助他們能充滿智慧地給予,而不是衝動地給予。(箴言19章2-3節)

2.吝嗇的守財奴
守財奴(比如說我)對待錢財非常小心謹慎,顯得十分吝嗇。我們的座右銘是:“每一分錢都很重要。”我們花錢非常精準仔細,需要的每一筆花銷我們都有詳細計劃(不要想輕易讓我們把零錢捐出來哦)。

優點: 守財奴們都擅長做預算和存錢。他們最適合做出納,或者在財務部門工作來保證每一分錢都花得有理有據,沒有被濫用。

缺點: 他們時常被認為很自私或者是過於保守迂腐。一不小心,錢財有可能就會成為他們的偶像,因為他們把錢財看得很重,容易信靠錢財更甚於信靠上帝。即使是對有需要的人,要他們捐贈錢財也比較困難。

建議:守財奴型的人要學會向他人散財,因為上帝呼召我們,是要我們關心周圍有需求的人(箴言14章31節,28章27節)。我們需要認識到上帝希望我們與人分享,並真誠地贈予周圍有需要的人(慢慢來,一開始可以少一些)。記住希伯來書13章5節所說的:“你們存心不可貪愛錢財,要以自己所有的為足;因為主曾說:’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

3.恣意的消費者
恣意消費的人花錢很衝動,沒有計劃,也沒有計算,心裡喜歡的東西就要買。他們是廣告商們最喜歡的目標客戶,也很容易被打折衝昏頭腦。他們買的東西往往都是他們想要的,而不是他們需要的。

優點:這類人懂得享受生活。他們是很好的旅遊、購物和玩樂的夥伴。他們從不退縮,願意抓住一切機會享樂,並永遠熟知最新的打折信息、餐館折扣等等。

缺點:無論他們有多少收入,他們都容易變成“月光族”,很少有存款。這類人很少長遠地考慮自己的花銷。他們很容易負債纍纍,特別是他們手中有張信用卡的時候。

建議: 恣意的消費者們需要學會分辨“需要”和“想要”的區別。買東西之前問問自己:“我真的需要它嗎?還是只是心裡很喜歡想要買?”“不買它我的生活會受影響嗎?”遠離購物中心,尤其打折季的時候。購物之前寫好詳細的購物清單,不在清單上的東西一律不買,即使很便宜也不買。記住箴言21章20節的話語:“智慧人家中積蓄寶物、膏油,愚昧人隨得來隨吞下。”

4.精明的消費者
這類人比較謹慎,任何情況下花銷之前都會仔細斟酌利弊。他們知道如何在對的時間花錢做對的事情,因此不管他們花錢幹了什麼,總能讓自己和他人受益。

優點:他們的錢從來不浪費,都得到了最有效的利用。這類性格的人在財務領域往往受人尊重,他們的意見看法也受人垂青。

缺點:這類人花錢可能充滿算計和控制欲,很難真誠地施予。他們花錢可能期待着某種結果或利益,如果對結果不確定的話,他們可能就不願意給予和捐贈了,對宣教和建立教會尤為如此。

建議:這類精明的人需要學習培養同理心。學習如何對自己不熟悉的人施予錢財(比如給小費,為老人買車票等等),或者是對那些沒有機會回饋你的人們施予錢財。雖然在短期看不到任何結果,也還是要學習用財物支持教會的宣教事工。銘記路加福音14章13-14節里耶穌說的話:“你擺設筵席,倒要請那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因為他們沒有什麼可報答你。到義人復活的時候,你要得着報答。”

不管怎樣,讓我們把榮耀上帝和愛他人當做我們使用錢財的目標吧。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發表於雅米印尼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生活小竅門)

工作還没來,就先做這五件事儿吧!

home-office-336378_640

作者:Yong Xin,馬來西亞

時間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即將大學畢業,要邁入社會工作了。由於想快點進入職場,我在畢業前就已經開始找工作。我很努力地透過網路找工作,也參加了不少面試,但卻一直都沒有收到好消息。以至於我忍不住問上帝,為什麼不讓我快點找到工作?

然而其實我明白,這是因為自己根本還沒準備好進入職場。在此之前,我必須先學會耐心等候主,並順服祂的旨意。那麼,在等候工作時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

第一,明白工作的意義。

在等待一份工作到來之時,我們必須要清楚工作的意義。歌羅西書3章23節告訴我們:“無論做什麼,都要從心裡做,像是給主做的,不是給人做的。” 透過這句經文,我不斷地提醒自己,工作不僅僅是為了賺錢,而是應該把工作當成服事,以謙卑的心來工作。如果我們是為主工作,那麼這份工作便有永恆的價值。求上帝來開啟我的眼睛,讓我知道重要的不是在於我們做什麼工作,而是在於我為了上帝而做。

第二,向上帝禱告。

平時忙碌的我,在等待工作的期間,反而有了更多的時間來親近上帝,與祂說話。在等待工作的過程當中,有時候難免會感到焦慮,然而當我們親近上帝時,祂也會親近我們,親自安撫我們焦躁的情緒,並賜給我們信心。讓我們在等待與焦慮中學會依靠祂,也經歷祂的愛與信實。

第三,耐心等候和順服上帝的旨意。

工作是上帝的賞賜,上帝會藉著工作來塑造我們的品格,使我們成為合乎祂所用的器皿。所以我們必須回到聖經裡面,藉著禱告,明白上帝的旨意為何。我曾收到一份理想中的工作通知,但到最後我卻沒能得到那份工作。雖然可惜,但我相信上帝必定有祂的旨意,我能夠做的就是按着祂的旨意耐心等候,而不是當自己的意願沒有實現時就對上帝失去信心或抱怨。無論上帝要把我們放在哪裡,都必定有祂的計劃。我深信,上帝的計劃永遠比我的計劃美好,因為祂比我們更了解我們,也比我們更了解某一份工作。

第四,尋求屬靈長輩的建議。

在面臨重大的抉擇或遇到困難時,我都會尋求屬靈長輩的幫助。教會的長輩和家人都很樂意給予我們寶貴的屬靈意見,並且也很願意聆聽我們的煩惱。他們的經驗也比較豐富,因此他們的建議和鼓勵能夠指引我們往對的方向前進。透過屬靈長輩的引導和陪伴,我們或許能夠更清楚地認識自己,也明白上帝在我們身上的計劃,且更好的來回應祂的呼召。

第五,為自己設定工作目標。

還未正式踏入職場前,我們可以先為自己定下一個工作目標,比如說今年要如何在職場上榮耀上帝的名,如何向同事傳福音等等。馬太福音5章16節說:“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

在工作的崗位上,我們應當要殷勤和忠心工作。做事情不敷衍、保持正直的態度以及拒絕不當的誘惑。除此之外,我們也要以愛心對待身邊的人,與同事和睦相處,並順服上司。這樣我們就可以在工作上做上帝的好見證,進而影響身邊的人。上帝要我們做世界的光和鹽,因此我們不僅需要工作,也需要有目標地工作,為得是榮耀祂的名。

讓我們一同來為主工作,為主發光吧。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生活小竅門)

當我所愛的人最終沒有得救……

What-if-a-Loved-One-is-Not-Saved-

作者:Joawen Ho, 新加坡    翻譯:孔曉慧

2006年5月,我家第一次經歷親人離世。舅舅在一次肇事司機逃逸事故中身亡,留下舅媽獨自撫養五個年幼的孩子。

我當時還未信主。舅舅的離世讓我不禁思考,一個人怎能瞬間喪生呢?舅舅是多麼慈愛的一位父親,又是一位那麼成功的商人。如果生命如此短暫,那麼一個人存在的價值和目的究竟何在?由此,我開始了對生命意義的尋求。

在多種宗教文化中長大的我,從小就相信有神的存在。只是我不確定哪一位是真神。所以一天晚上,我不確定該向哪位神禱告,於是對我不認識的神說:“如果你真實存在,請向我顯現。告訴我舅舅在哪兒,他現在在幹什麼?”

不久之後,一位朋友送給我一本小冊子,上面討論的是關於患難的話題。因着各種原因,我讀完后很想繼續了解更多,所以我跟這位朋友參加了她教會的查經小組。

2007年11月11日,我決志信主。說實話,那時我並不完全認識上帝。事實上,別人對我一些問題的解答也不能令我完全信服。但是我意識到,無論我知道多少,我都不可能完全認識上帝。因為對於這個世界,對於生命,對於上帝,我永遠都會有問不完的問題。所以我決定憑信心相信,因為基督宣稱祂是上帝的兒子,並且被釘十字架,這些事實讓人難以不信。

當然,有人會爭辯說,如果耶穌並非真實存在,那就不值得把生命委身在基督裡面。但是如果基督是真神,真像祂宣稱的那樣,“是道路、真理、生命”,那麼不跟隨耶穌豈不要付出更大的代價嗎?

當我逐漸更深認識上帝時,我開始理解祂有多麼偉大。祂創造了天、創造了地、又創造了地上一切的生物。然而,因着對人類的愛,祂選擇拯救我們脫離罪惡,給我們救恩的盼望。我也開始從弟兄姊妹的彼此相愛中看到基督向祂子民所彰顯的愛。

但是,2010年5月中旬,一次事故讓我對這位慈愛上帝的信心大受挑戰。我的另一位舅舅過世了,又是一起肇事司機逃逸事故。Richard舅舅對我而言就像父親一般:他待我如親生女兒,在我人生許多重要的時刻,他都陪伴我左右。但是他不是基督徒。

我明白救恩的信息,知道舅舅的死意味着我們將永遠分離。我開始後悔在他活着的時候沒與他分享更多的福音信息。我開始對上帝發怒,抱怨祂沒給我更多的時間。我開始思考:上帝怎麼能讓一另位有愛心的人就這樣死去?如果上帝是公義的,祂怎能容許這種患難和不公存在?我在這些問題中掙扎,幾乎快放棄信仰。

但是同月,我參加了教會的一個營會,在靈修中讀到了一段經文:“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 因為上帝差祂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祂得救。信祂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因為祂不信上帝獨生子的名。”(約翰福音3章16-18節)

當我默想這段經文時,我終於明白上帝何等地深愛我們。因着這份愛,祂把自己的愛子獻出來,釘在十字架上——一個給上帝帶來巨大傷痛和苦楚的舉動。因此,我意識到,當舅舅們去世時,上帝完全知道我所經歷的苦痛。

重新認識上帝的作為後,我再一次禱告,邀請耶穌進入我的生命,並重新尋求認識基督。慢慢地,我開始明白上帝對失喪者的心腸。比如,從約翰福音10章16節中,我看到上帝喜悅其他的羊歸入羊圈。“我另外有羊,不是這圈裡的,我必須領它們來,它們也要聽我的聲音,並且要合成一群,歸一個牧人了”

在路15章5-7節,我知道上帝為每一個得救的靈魂歡喜快樂:“找着了,就歡歡喜喜地扛在肩上,回到家裡, 就請朋友鄰舍來,對他們說:‘我失去的羊已經找着了,你們和我一同歡喜吧!’我告訴你們: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這樣為他歡喜,較比為九十九個不用悔改的義人歡喜更大。”

我禱告,希望自己能夠緊緊與天父同行,學會更用心地聆聽上帝的聲音並跟隨祂。同時,我也禱告,我對上帝的尋求也能幫助周圍的人來一起跟隨祂。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天堂與地獄)

寧靜時刻

balance-15712_640 (1)作者:Extol

我享受深秋的清晨
於這寧靜時刻
屈膝在祢面前
聆聽祢聲音
沒有什麼可以取代
祢給我的甜蜜

我享受每一個日子
在主的愛里
與家人一起敬拜
彼此交流
沒有什麼喜樂
比這更讓我得到滿足

我享受祢給予的祝福
雖然在世如同捕風捉影
日復一日地忙忙碌碌
但祢慈愛的雙手
從來不離開
感恩這幸福的擁抱
與永不改變的大愛

我享受向祢訴說我的情懷
沒有優美的語句
沒有華麗的詞藻
只有一顆誠實的心
願得蒙祢的悅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