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其實離我們不遠……

leaves-219150_640

作者:雨恩,馬來西亞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人生階段。但如果不可預期地跳過了『老』這個階段,生命似乎就會讓人措手不及。忙碌而快速的生活,讓人忽略了「生死」這個課題的重要性,還年輕的我們,究竟會花多少時間去思想關乎生命的事呢?

每當看到有關墜樓的新聞,記憶裡總會浮現大學住在學生宿舍時所發生的墜樓事件。那天清晨,我和室友被門外的吵雜聲給吵醒。開門一看,只見警員在我們房門外的逃生門拉起了封鎖線。我們這才得知有位學妹在凌晨時分意外墜樓,送到醫院前就已過世。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年輕生命的消逝,竟然離自己那麼近,就在自己房門外的陽台。雖然不認識過世的學妹,但心中的震撼卻久久無法平息。

學妹的家屬、同系的師生以及室友皆表示那期間她並無異狀,對事件的發生震驚不已。“她究竟是不慎墜樓還是跳樓?她為什麼要在夜深人靜時攀爬逃生門外的陽台?她的個子並不高,如何能從高高的陽台圍牆上不慎跌落下來?”大家的心中浮現出許多的疑問,但卻沒有從警方和校方口中得到合理的解答,因此眾說紛紜。

這件事情發生之後,我看見了人的內心深處對於死亡的恐懼。有些同樓層的同學好幾天都做噩夢半夜驚醒、有人需要結伴搭電梯上樓、有人则不敢一個人回房間,我的室友甚至不敢關燈睡覺。很多信奉傳統信仰的人不知人死後靈魂會到何處去,甚至認為意外過世的人可能會像孤魂野鬼一樣四處飄蕩。這些胡思亂想常使人陷入更深層的恐懼中。但基督徒對死亡卻可以有不一樣的態度,因為我們在耶穌基督裡有永生的盼望。祂不但為我們死,還從死裡復活;因祂戰勝死亡的權勢,我們可以不害怕面對死亡。

還記得小時候參加奶奶與外婆的追思禮拜,會場內的經文寫著:『耶穌對她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約翰福音11章25節) 雖然會不捨,但卻深信我們必在天家再相見,這是上帝所應許的極大的盼望。

『上帝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傳道書3章11節) 唯有上帝才能給我們帶來永生的盼望以及活著的真正意義。那麼,如果生死的問題是如此地重要,為什麼我們不趁年輕時就找到答案,非要等到面對生命的驟逝,或是到晚年時才來擔憂呢?當人們如此害怕面對死亡,不是更應該知道死後會去哪裡嗎?為自己的生命做好準備,比避而不談來得實際。因此,身為基督徒的我們,怎麼能不把握機會與身邊的人分享福音的好消息呢?我們永遠不知道下一次再遇到同一個人會是什麼時候,甚至是還有沒有機會再遇見他/她。

俗語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聖經中耶穌基督卻說:『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翰福音16章33節) 這世代的天災人禍搞得人心惶惶,但我們更應該看見的是,這世代需要平安,而這份平安唯有從上帝而來。我們活著知道上帝與我們同在,祂在我們遭患難時賜我們平安;當面對死亡時,我們也確信我們是要到天父上帝那裡去,在那裡不再有痛苦和眼淚,好得無比。這是一份不論外在環境如何改變,仍然由心而發的平安!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天堂與地獄)

基督教會不會是騙人的?

What-if-Christianity-Was-a-Lie--1024x613

作者:Leslie Koh,新加坡;翻譯:Sandy Zhuang,中國

Leslie在從事媒體行業多年之後,終於決定離開“壞消息”,轉而報告“好消息”。他相信話語有強大的力量(話語逗趣時尤為如此)。他在靈命日糧事工擔任編輯。

很多年前,一個朋友隨口跟我說:“你若相信,上帝就存在。”那時我想,這話有道理。我朋友可真聰明!

這話聽上去的確有那麼點真實性,似乎也還挺有邏輯:假設有一天我決定不再相信上帝了,從某種意義上說,上帝在我的生命中就不復存在了。那麼,至少對我而言,上帝就是突然從世界上消失了。我的生活將與往常一樣,只不過去除了信仰這一部分。事實上,我還想問:生活會有什麼不一樣嗎?(稍等,且聽我把話說完。)

儘管我在基督徒家庭長大,自己也信主很久了,但我必須承認,自己偶爾還是會想這個問題:基督教會不會只是一個謊言?我所信的一切會不會都是假的?要是上帝或耶穌根本不存在,我一直以來相信的全是枉然怎麼辦?這對我會有什麼影響?我又該怎麼辦?

然後我就開始想可以怎樣“駁倒”自己的信仰。我必須強調,我既不是要與自我進行一番縝密的神學辯論,也不是要弄清楚基督教是真還是假——這個問題對我來說太複雜了!相反,我是要看能不能說服自己放棄信仰。實際上我就是在問自己:我怎麼知道自己沒受騙呢?放棄對耶穌的信仰會給我帶來什麼損失嗎?

我首先要做的,可能就是證明耶穌在說謊。

為什麼?因為耶穌毫不含糊地說祂是通向上帝唯一的道路——祂是道路、真理、生命——一切信祂的人都會獲得永生(約翰福音14章6節,3章16節)。祂沒說自己是偉大的導師或宗教領袖,但宣稱自己是上帝的兒子,還明確地說不信祂的都將滅亡。

如果耶穌說的是真的,那我不信祂豈不就太傻了。這就好比別人警告我,由於重力原因,我不可以從樓上往下跳,我卻對此不以為然。如果我決定不信耶穌,我就得證明祂在撒謊或者完全是誤入歧途。難怪魯益師(C.S. Lewis)那句話那麼有名——“耶穌要麼是騙子,要麼是瘋子,要麼是上帝的兒子。”

這看起來很好辦——我們可以暫且認為耶穌是在騙人——但許多一世紀巴勒斯坦地區的人都為耶穌的教導和行為作證,並且這些見證人包括非信徒、猶太領袖、羅馬統治者和一些反對耶穌的人。不僅如此,從耶穌的言行來看,祂對自己傳講的信息還把握十足,連祂的仇敵都不敢對祂掉以輕心,甚至要把祂釘在十字架上。

換句話說,我必須得對耶穌所做的一切有記錄可查的神跡做出解釋,還要質疑那些見證人的判斷,他們宣稱目睹神跡,包括耶穌復活。我也不得不去搞清楚,為什麼那麼多人對耶穌的言行深深信服,甚至情願以身殉道。他們都大錯特錯了嗎?還是耶穌所言值得信服,甚至連祂的仇敵都要再三掂量?

其次,我需要證明聖經所講的是假的。

當然,我可以直接否認整本聖經的權威性,這些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接着我就可以否認整個基督教,因為基督教就是以聖經對耶穌的描述為基礎的。但是,聖經上大量的記載都被證實具有歷史準確性(儘管有些批評家對此並不認同)。比如,聖經中對諸位君王、著名人物和主要事件的描述都已得到非基督教方面的證實。當然,我也可以堅持聖經中僅有部分內容描述精準、確鑿無疑。

那我還得解釋為什麼聖經中關於耶穌的描述前後一致。從創世記到啟示錄,聖經中記錄了對耶穌降臨的預言以及幾千年後實際發生的狀況,甚至包括耶穌在哪個小城出生這種細枝末節。令人驚奇的是,所有預言都實現了。

如果聖經是由一個意在迷惑讀者的人獨立完成的話,那我可以輕易推翻這一點。然而,聖經實際是由大約40位作者前後歷時1500年完成的,這樣問題就來了:他們對上帝的描述,是怎麼做到如此統一、連貫的呢?為什麼沒有明顯的矛盾之處呢?那些試圖扯彌天大謊的人不總是能讓人找出破綻嗎?

如果基督教真的是一個謊言,那麼,這些前後相差好幾千年,由君王、先知和漁夫組成的作者們,是怎樣合謀寫出一個連貫的故事的?

最後,我必須否認自己所有的個人經歷。

誠然,我從未見過誇張的神跡,也沒見過耶穌顯現。但我在生命中多次經歷祂的同在。我見證了祂對我們家的供應、對我工作的祝福。如果基督教是假的,那我就得對這些具體事例另作解釋了。我可以姑且把某些令人驚奇的小事情看作巧合,但有些事情發生的時間剛剛好,不可能僅僅是巧合。

我還得否認上帝在我最消沉、最難過之時給我的安慰。你可能認為那不過是一種莫名的、隨機的感動罷了。然而考慮到我是個相當講邏輯的人——更不用提我的懷疑精神——要否認那是上帝的安慰,對我來說真的很難。我是嚴重受騙還是自欺欺人?我是在生活其他方面都非常講究邏輯,卻只在信仰方面糊塗嗎?這些個人經歷塑造了我與耶穌的部分關係,我要說服自己相信基督教是騙人的,就必須忽略我與耶穌的這份關係了。有些人將基督信仰比作相信一個別人看不見的朋友,對我來說的確是這樣。我聽過耶穌的聲音,跟祂說過話(也聽到祂的回應),得到過祂的陪伴和安慰。我現在能夠假裝這份關係完全是自己憑空想象出來的嗎?

我還得另想辦法解釋,我認識的一些人信主之後為何變化那麼大(比原來好很多):凶暴的歹徒變為關愛他人的牧師,令人厭煩的嬸嬸變得對別人關懷備至,還有粗魯的朋友信主后變得非常和善。誠然,人們靠着自己也能改過自新,但如果否認耶穌對自身的宣告,則很難解釋人們當初為什麼會想要做出這些改變。

基督實在太真實了。

有些人會說基督教是種宗教,他們把信仰描述為弱者的精神支柱。還有些人將基督教比作個人信念或生活方式,對生活態度有積極影響,但沒有事實根據。他們會說,你若相信,上帝就存在。

然而,我通過質疑自己的信仰得出的結論是,基督信仰——至少對我而言——是同時基於聖經的確據和個人的確信的。我相信自己在聖經中所讀的,也信靠那些我認為真實、有邏輯又有根據的事情,也記得我個人的經歷。換句話說,我既是用頭腦相信,也是用心靈相信。

對我來說,那就意味着,上帝並不以我的信仰為基礎。無論我是否跟隨上帝,祂都存在。回到重力的例子,我“相信”重力是因為我見過重力的作用。即便有一天我宣告重力是假想的,這種宣告並不會影響重力的存在,重力仍然會對我起作用——我仍然會從樓上掉下去。同理,我見過耶穌存在的充分證據,足以相信祂的存在不僅僅是因為我相信或跟隨他。

基督教會不會是騙人的呢?上帝真的只要相信就存在嗎?你可以提出反例,但我這輩子大概是不會信了。耶穌對我來說太真實了。“基督教如果是捏造的,就一文不值;如果是真實的,就極其重要。唯一不可能適用於基督教的說法,就是‘有點重要’。”——魯益師C.S.Lewis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天堂與地獄)

不變的愛

heart-583895_640作者:Extol, 中國

每清晨
靜坐窗邊
凝視着漸漸發亮的天空
東方染紅的朝霞
迎接着
正要
冉冉升起的太陽

日出總是那麼地迷人
我陶醉於那美妙的瞬間
於是
期盼
漸漸成為了一種
守候

我知道太陽一定會從這升起
哪怕天空被陰霾蒙蔽
哪怕雨水浸透整座城市
太陽的步履
從來沒有停止

也是這樣
從來沒有停止眷顧我
哪怕天旋地轉
哪怕海枯石爛

對我的愛
那般熾熱
依然不變

*此詩歌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你的聖誕節里有沒有基督

What-if-there-was-no-Christ-in-Christmas-1-1024x613作者:David Gibb,英國;翻譯:劉學鳳,中國

作者介紹:David Gibb,英國蘭開夏郡聖安得烈利蘭教會的牧師,曾在新版《新國際版研讀本聖經》(NIV Study Bible)中發表文章,著有一本關於何西阿先知的靈修書,目前正在寫作一本關於《啟示錄》的書。David Gibb牧師與妻子克萊爾育有三個女兒。

曾經有位農夫,他覺得上帝以嬰兒的身份來到世上是一件非常荒誕的事情。但他的妻子卻相反。她是位基督徒,相信那位在第一個聖誕時降生的嬰孩。因此,她丈夫常常嘲弄她,讓她的日子不好過。“為什麼上帝要降卑自己成為人類?”他丈夫問道,“這太可笑了。”

有一次聖誕節,妻子去教會了,農夫則留在家裡。妻子走後,天開始下雪。開始只是飄了幾片雪花,後來大雪紛飛,直到最後下成一場暴雪。突然,農夫聽到窗戶上砰地一聲,接着又是砰地另外一聲。

他出去看究竟是怎麼回事。原來田裡有一群大雁,他們正在遷徙,但是這場大雪堵住了它們的視線,使它們迷失了方向,被困在了農夫的田裡,無法飛行,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農夫就想幫助這群大雁在他的牲口棚里過夜。因此,他打開棚門,自己站在遠處,希望大雁們自己能進去。但大雁似乎不明白,所以農夫就想努力把他們趕進去,但是大雁反而四處亂飛。他突然想起個辦法,拿了塊麵包,把麵包屑一路撒到棚門口,但大雁還是沒明白。他做得這一切都沒法讓大雁進入這個溫暖的庇護所。

十分沮喪的農夫想:“大雁怎麼就不跟着我呢?”,“難道它們看不出這是唯一能讓它們活下來的地方嗎?怎麼才能讓它們跟我進去呢?”他突然意識到大雁永遠都不會跟隨人類的。如果他可以變成一隻大雁,變成它們的一員,他就可以跟它們解釋這個窩棚,引領他們走進安全的地方了。當他這樣思考的時候,他開始意識到這不正是上帝在第一個聖誕節成為我們當中一員的原因嗎?祂沒有把自己變得比我們高大來震懾我們——畢竟祂是全宇宙最大、最完美的那一位。但這個偉大的上帝卻變成我們的樣子。祂走進這個世界的混亂,走進我們雜亂不堪的生活,要領我們到安全的地方,走向祂自己。

關乎希望
聖誕節如此美好,就在於創造我們的上帝沒有把我們留在絕望中。他如此愛我們,所以他來給我們希望。聖經里(約翰福音1章14節)說“道成肉身”。約翰用“道”這個詞稱呼那位給全世界帶來希望的嬰孩,並且這個詞孕育着獨特的意義。

這位嬰孩完美地向我們描繪了上帝,因為祂本身就是上帝,同時祂又是完全的人。祂被孕育,成為胎兒,又像嬰孩那樣出生在世上。祂本來大過宇宙,卻出生在小小的馬槽中。祂成為一個孩子,一個青少年,一位成年人。祂和你我一樣真實。

讓我們稍微停頓一下,來思想這一點。因為如果這是真的,這就不僅僅是一個美好的故事——而是一個最大的神跡。

1969年7月29日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成為第一個站在月球上的人。美國總統理查德•尼克松說:“人類第一次踏上月球,這是歷史上最偉大的時刻”。歐溫上校,第八位踏上月球的人,卻不同意,他說“我們時代中最偉大的成就不是人類登上了月球,而是上帝來到了地球上。”

英國詩人約翰•貝奇曼(John Betjeman)把這寫進了他的詩歌《聖誕節》中:

這是真的嗎?這是真的嗎?
彩會玻璃櫥窗的琉璃色彩中,
我看到一個嬰孩卧在馬槽?
這是最奇妙偉大的故事——
大海星辰的造物主,
為我成為嬰孩降生塵世。

一個顛覆性的事件

是的。在第一個聖誕,祂的確道成肉身,世間一切因此而改變。聖誕成為顛覆整個世界的事件。

若是沒有上帝 ,我們都如羊走失,且無所依靠。你很清楚自己做過哪些事情,傷害過哪些人,說過哪些後悔的話。要是可以重來抹掉這一切該多好,但我們卻做不到。

可是,耶穌在第一個聖誕節來了,為此做了點什麼。祂出生為嬰孩,漸漸長大,再年紀輕輕就被釘在十字架上。祂掛在十字架上時,並非因為自己有何過錯(祂是無辜的)。祂為我們而死,為我們雜亂不堪而死,好讓上帝赦免我們,使我們得以重新與那位愛我們的上帝建立關係。第一個聖誕的時候,上帝——耶穌——來了,為了領我們進入安全,回到祂面前——回到家中。

如果聖誕沒有耶穌基督,那我們就沒有什麼盼望,因為這意味着我們要在這個世上孤軍奮戰——獨自面對孤單,面對我們所犯的錯誤,面對我們成癮的惡習,面對我們的絕望。

但在第一個聖誕的時候,基督來了,世界從此不一樣了。當我們去認識基督,去查看祂的一生,從福音中去了解祂時,一切都不同了——因為祂來了。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