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異象谷

讀經:約拿書2章1-10節 

清教徒的禱告文《異象谷》描述了一個罪人與聖潔上帝的距離,就如同從深谷遙望高處的榮光,文中寫道:「祢領我到此異象谷⋯⋯罪雖如重山包圍,在此卻得見祢的榮耀。」罪人深知自己的過犯,卻仍心存盼望,所以又說:「唯有在深井才能眺望星星,在愈深之井,星星的光照越發明亮。」罪人在禱告文的結尾請求上帝:「求祢讓我在我的黑暗中,找到祢的亮光⋯⋯在我的低谷裡,找到祢的榮耀。」

約拿在海洋的深處經歷了上帝滿有榮光的恩典。他因違背上帝的旨意,最後被大魚吞下,因罪受苦。約拿在魚腹裡向上帝呼求:「祢將我投下深淵⋯⋯諸水環繞我,幾乎淹沒我」(約拿書2章3、5節)。儘管身處困境,約拿說:「我就想念耶和華。我的禱告進入祢的聖殿,達到祢的面前」(7節)。耶和華聽了約拿的禱告,就吩咐大魚把約拿吐在旱地上。

[....]

靈命日糧:黑暗中的光

讀經:以賽亞書60章19-22節 

在大學時期,我首次目睹了天文奇觀。那是個冷颼颼的秋天夜晚,遠離城市的通明燈火,我和一群吵鬧的朋友一起坐在拉草車上。突然,炫目瑰麗的光束照亮天際,熠熠光采在地平線上舞動,這般奇特光影從此深烙在心底,此後我對極光(或稱北極光)現象便著迷不已。通常,北極光只能在我家更北方才能看到,但偶爾也會在較低緯度的地區出現。雖然只是驚鴻一瞥,但這美麗的光影卻讓我畢生難忘。每當秋高氣爽的夜晚,我會對同樣愛好北極光的朋友說:「也許就在今晚⋯⋯」

聖經中常以光和榮耀來形容主的再來,將來的那一刻我們不再需要太陽和月亮的光(以賽亞書60章19節),使徒約翰也這樣描述寶座上的上帝,「看那坐著的,好像碧玉和紅寶石,又有虹圍著寶座,好像綠寶石」(啟示錄4章3節) 。

經文中所描述綠寶石光芒圍繞的 [....]

靈命日糧:分送出去

讀經:腓立比書2章19-30節 

很多慈善團體幫助有需要的人,都是靠民眾捐贈多餘的衣物或家用物品。的確,將自己不用的東西捐出來,使別人受惠,何樂而不為呢?但對於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珍惜的常用物品,我們往往就很難割捨了。

保羅在羅馬被囚禁期間,最需要好朋友的持續鼓勵與陪伴,但他卻毅然派兩位曾共患難的夥伴去腓立比,幫助當地的信徒(腓立比書2章19-30節)。他說:「我靠主耶穌指望快打發提摩太去見你們⋯⋯因為我沒有別人與我同心,實在掛念你們的事」(19-20節),又說:「我想必須打發以巴弗提到你們那裡去。他是我的兄弟,與我一同做工、一同當兵,是你們所差遣的,也是供給我需用的」(25節)。即使在自己最需要的時刻,保羅仍毫無保留地為他人付出。

我們今天所珍惜的事物,可以使我們所認識的人受惠。這也許只是多花一點 [....]

靈命日糧:關懷窮人

讀經:馬太福音25章31-40節 

在1780年,雷克斯對英國貧民區裡那些目不識丁的孩子感到憂心,他發現沒有任何團體或措施來幫助這群孩童,於是他決心付諸行動,改善這群孩童所面臨的問題。

他聘請了幾名婦女在星期日免費為這些兒童上課。老師們以聖經作為教材,教導這些赤貧的孩子讀書認字,明白聖經中的智慧與教訓。約有一百多位孩子參加這些課程,並在安全而乾淨的環境下享用午餐,後來人們稱之為「主日學校」。這「主日學校」後來改變了數千名孩子的生命。到1831年,英國各地區的主日學,為上百萬名兒童提供了受教育的機會,這全因為雷克斯明白聖經的真理:「義人關懷窮人的權益」(箴言29章7節,當代中譯本)。

從聖經中我們看到耶穌極關懷身陷困境的人,祂在馬太福音25章提醒基督徒,為了預備迎接主的再來,信徒當隨時向那些饑渴受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