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抑鬱症,我想對你說……

 

作者:Wendy W,

翻譯:陳琳

 

我從來沒想過自己會得抑鬱症。對我而言,抑鬱症好像是只有陌生人才會得的。即便幾年前我的一個好朋友患了抑鬱症,我當時也無法感受她所經歷的痛苦。我覺得抑鬱症只不過是大家遇到了低谷時期,只要足夠努力,終究可以走出來。

抑鬱症對我來說是一個遙遠的概念,在我感到特別傷心的時候,我也只是隨意地用「抑鬱」這個詞來表達。但直到我患上抑鬱症,我才明白抑鬱症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據新加坡心理健康研究所2010年的調查,重度抑鬱症被列為最常見的精神疾病。在新加坡,每17個人中會有一個人在某個時候經歷抑鬱症。

但是閱讀有關心理健康問題的統計資料和案例研討是一回事,親自經歷和體驗又是另一回事。

對我來說,抑鬱症就像是盤踞在我頭頂上空的烏雲,潛藏在我心底的冰塊和遮擋我視線的面紗。那些日子如此漫長,我過得渾渾噩噩,每夜以淚洗面、胡思亂想。我的情況對我的家人打擊很大,然而在學校、教會,或是外面我還要假裝跟正常人一樣。我會某個時間突然止不住地啜泣,而其他時候又表現得很正常。某些日子我會覺得自己好起來了,然而第二天又會完全崩潰。

三個月前,我了解到我的情況原來是有名字的。

我患上了抑鬱症,而關於抑鬱症我想跟你分享以下幾點:

抑鬱症不等於罪

當我患上抑鬱症時,我才感受到精神障礙會給人帶來多少羞恥感,我感到困惑和內疚。基督徒不是應該一直都很快樂的嗎?如果我有抑鬱症,是不是意味着我做錯了什麼?患有抑鬱症的一種罪嗎?

在我讀到《今日基督教》時,有一篇文章這樣寫:「然而精神問題被當作是由習慣性和未被供認的罪引起的,或者是缺乏信心,以及惡魔的攻擊(在極少的情況下)造成的。這些當然都可能引發抑鬱症,但是它們往往是抑鬱症的併發症,而不是患抑鬱症的成因。」

不要因為患有抑鬱症而自責,因為那不是你的錯。你所經歷的是一種精神疾病,它可能來源於無數個潛在的因素,例如遺傳變異、巨大的生活挫折、個人問題或是生理疾病。就像你不會因為發燒了或者摔斷了腿去責備自己的屬靈生活有問題。你也不應該這樣習慣性地斷定抑鬱症和別的精神疾病。

就我而言,我的抑鬱症是由我所經歷的一個特殊事件所引發的。

但是,如果你覺得你的抑鬱症可能是屬靈問題造成的,你可以去跟你的牧師或是基督徒輔導員談一談。

相信上帝一直幫助你且與你同在

有許多夜晚,我感到極度孤獨和難過。很多時候我感覺悲痛太沉重我無法承受,這時會有自殺的念頭掠過我的腦海。我感覺我日漸衰弱,就像我的生命已經完全黯淡無光,再也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讓我依附。

幾個星期前,我教會的的牧師用一句話總結了他的講道,那句話一直印刻在我的腦海里,給了我極大的安慰,就是:上帝與我們同在,祂是我們的幫助!

雖然你可能會覺得現在的一切都毫無意義,但是你要記住,上帝是昔在今在永在的,祂至高無上,無所不知,滿有能力,祂是充滿恩惠慈愛和良善的上帝。

抑鬱症不能叫我們與上帝的愛隔絕,即使當你感到麻木的時候(羅馬書8章38-39節)。一宿雖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歡呼(詩篇30篇5節)。祂是發慈悲的父,賜各樣安慰的上帝,我們在一切患難中,祂就安慰我們(哥林多后書1章3節)。

上帝想要幫助你。祂在這場與病魔的戰鬥中和你站在同一陣線。祂會給你力量去面對。你所要做的就是呼喚祂的名字,緊緊地抓住祂。

要記住這些上帝寶貴真理的辦法就是每天提醒自己,尤其是當你在與抑鬱的思想做鬥爭時。

在禱告、敬拜和言語上尋求祂

當抑鬱症發作很嚴重的時候,讀經和禱告會感覺像個苦差事,這會讓你很難轉向上帝。我有過同樣的經歷所以我非常理解那種感覺,甚至現在有些時候我仍會有這樣的感受。

我的錯誤在於轉向去尋找其他方式安慰自己,那些往往只是讓我暫時地麻木自己,卻不能真正填補我內心痛苦的空洞。

然而當我們選擇向上帝求助的時候,祂就為我們創造奇迹。祂的話語極大地安慰了我,尤其是過去我覺得很無趣的詩篇。然而現在,我痛哭流涕,終於可以理解詩篇作者大衛在寫這卷書的時候,是處在一個怎樣的痛苦當中,他甚至是瀕臨死亡。有許多詩篇敘述了作者所遭受的痛苦和傷害,和他們怎樣定睛於上帝,思想祂的信實、永不改變的愛以及如何被上帝大能的手拯救(詩篇23篇,30篇,31篇,62篇,143篇)。

我把上帝對我說的,能夠給我出人意外的內心平安的經句寫下來。當我感覺快被沮喪所籠罩的時候,我就把它們拿出來,大聲地讀給自己聽。我也聽一些以基督為中心的敬拜讚美歌曲。我特別感謝美國基督徒音樂家Steffany Gretzinger,她的專輯《The Undoing》在很多方面給了我很大的鼓勵。

尋求上帝的道路確實需要努力。但是只有祂可以賜給我們一生中尋求的平安和安慰。

把你的情況告訴可以幫助你的人

起初,我不能清楚地跟別人講述我的感覺和經歷。我只知道,我會莫名其妙地大哭,有種深深的悲傷在我心裡揮之不去。一直以來我跟我的家人都很親近,尤其是我的父母。但我卻發現我不能也不知道怎樣告訴他們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

我去找我的閨蜜、教會的導師和我的姑姑聊,他們就同我一起禱告。有些時候我會把事情搞得很糟糕,上帝就透過這些姐妹與我分享聖經的經文,詩歌或是鼓勵的話,在那些時候我是何等需要聽到這些。

最後,我開始去見一個基督徒輔導員。在過去的兩個月里,她一直幫助我,解決一些可能會引發抑鬱症的問題。

重要的是,你要去找那些在你有困難時可以信任的朋友和親人。如果有必要的話,像是你的抑鬱症一直沒有好轉,你也可以考慮去看基督徒輔導員或是醫生。我理解要你把經歷告訴愛你的人或是專業人士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情。但是我很感恩我這樣做了。因為如果沒有他們的支持,我知道我現在仍然會處在一個非常糟糕的境況中。

從那時起,因着上帝的良善和信實,祂一點一點地拿去了我的抑鬱症。在這段艱難又黑暗的時光里,祂是我路上的光,是我的力量,我的詩歌。祂把一些人放在我的生命里,透過他們的鼓勵、支持和禱告,向我展現了耶穌基督的愛。最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當中,祂給了我一個更甜美、更深刻的認識,讓我知道祂是誰,祂溫柔地應允我:「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羅馬書8章28節)。

為著這些,我感謝上帝。

我想讓你知道,你現在並不孤獨,也永遠不會孤獨。上帝愛你,你是祂的孩子。祂與你同在,從今時直到永遠。親愛的兄弟姐妹,你可以完全安息在祂的大愛里。

我往哪裡去躲避你的靈?我往哪裡逃躲避你的面?
我若升到天上,你在那裡;我若在陰間下榻,你也在那裡。
我若展開清晨的翅膀,飛到海極居住,
就是在那裡,你的手必引導我,你的右手也必扶持我。
我若說「黑暗必定遮蔽我,我周圍的亮光必成為黑夜」,
黑暗也不能遮蔽我使你不見,黑夜卻如白晝發亮,黑暗和光明在你看都是一樣。
(詩篇139篇7-12節)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祢的話語so yummy!-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完美主義)

信耶穌被逼調崗,我的生活宕機了……

 

 

作者:聖夏

 

「現在和你溝通有關複試的細節,如果你想來我們學校就職,週三請來學校辦理入職手續。」視頻中人事處和我說面試結果。那時我人在國外,我從收到面試通知到入職通知只用了一周的時間。在面試結束知道結果之後,第二天我飛到了國外,然後用了兩天的時間處理了我的房子和物品,用極為倉促的時間和教會的姊妹打了招呼,結束了我9年的國外生活。一切是那麼地迅速、順利,快到沒有給我,給牧養我8年的牧者還有一起同行的姊妹任何的反應時間,我就離開了。根本沒有告別的時間,以至於離別懷念的話都是後來通過短信表達的。


雖然這份工作來得突然,但卻也在我的禱告中,對這樣的結果我心裡也深知是上帝祂的帶領。春節回家過節的時候,在網上看到了家裡附近一所學校的招聘,心裡想著投一下簡歷試試看。2024年8月份畢業之後,自己一直沒有找工作,自己和教會的姊妹一起接觸服事了一群留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心裡萌生了想回國當老師的想法。再加上前段時間媽媽生病,我心裡也很想回家多陪陪家人,想到自己求學這些年在家陪伴父母的時間實在是太少了,所以當時想回家的心實在很強烈。那段時間在禱告中也把自己對家人的思念,以及自己想有一份在學校工作的想法向上帝坦白了。對於結果我知道是上帝的帶領,但是對於前面的路我卻是未知的,是忐忑的,是充滿擔憂的。

對於基督徒在大學內當老師要面臨的問題,我之前有所耳聞,也知道這也是我將會面對的挑戰。就在我入職的第一天,學部主任,主任助理以及教研室主任和我面談,對我的求學經歷還有專業再次詳細進行了談話。過程中她們流露出了對我專業和經歷的不滿意,直到最後問了我的信仰。當主任問到我信什麼教的時候,我的心裡沒有想過要否認,只是在想要怎麼組織語言,主任突然說:「不要有什麼隱瞞,直接說。」然後我很大聲的說:「我信基督教」。說完那一瞬間,我看到主任有明顯地愣了一下神,隨後她又再次向其他兩位領導使眼色,並強調說:「聽到沒有,她說她信的是什麼。」但是我知道的是那句「我信基督教」是聖靈的提醒,因為我當我說完這句話之後,我心裡有聲音對我說:「掌管你工作,掌管你前途,掌管你生命的是我,而不是面前的這些人,所以不要害怕,不要害怕在人的面前承認我的名。」正如經上記著說:「有人靠車,有人靠馬,但我們要提到耶和華我們上帝的名。」詩篇20篇7節。

 

 

就這樣我有驚無險地入了職,只是在隨後的日子裡,教研室主任時常對我說:「主任很擔心,擔心你在上課的時候講錯話,你在國外呆的時間太久,擔心你說一些和當下學校主流思想不符合的話。所以你一定要小心說話。」雖然我面試的是心理教師崗位,領導也是先讓我教語言課。教研室主任的話,讓我覺得我好像是一個定時炸彈,隨時會給她帶來很大的威脅。雖然我承諾不會在課堂上說什麼與課程無關的話或者做什麼與課程無關的事情,但是我知道領導們對我不信任,警戒的心已經有了。

這也讓我在面對教學壓力的同時也面臨可能隨時會被辭退的雙重壓力。這種無形的壓力讓我產生了很大的無力感,因為我不知道我能做些什麼來改變當前的局面,我也不知道等待我的會是什麼,我每天唯一能做的就是依靠上帝然後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一個月之後,我擔心的事情終於還是發生了。領導找我談話說,希望我能調換崗位,理由是我的專業和我的經歷和現在的職位不匹配,然後讓我找人事協調。領導說了一個小時,繞來繞去,從一開始的專業不匹配,到後面我的經歷會影響意識形態,再到後面終於說:如果我具備「某身份」(一個無神論的身份)在這個崗位上,那麼這一切都不是問題了。聽完他的話,我明白了,不是專業和經歷不匹配,是我的信仰和這個崗位不匹配。我後面找了人事處,人事處給了兩個選擇,第一是這個學期結束之後,結束合同;第二是在學校自己找和自己專業相關的位置進行調換崗位。

當我得知這個事情之後,我心裡有很大的委屈,因為我專業和我的經歷都已經在簡歷上寫了,現在說不匹配這根本不是我責任,是學校審核的問題。我走流程進來的,為什麼現在要我來負這個責任。想到這個的時候,我的心裡有很大的不甘,我很想用自己的方法來解決這件事情。比如:威脅領導,畢竟是她們的失職;讓領導給我調崗,而不是我自己調崗;索性不幹了,然後和學校大鬧一場,索要賠償。但是當我冷靜下來之後,我反問自己,自己的這些想法是合上帝心意的嗎?我是在依靠上帝,相信上帝的作為和帶領嗎?我現在不幹這份工作的話,那選我課的學生怎麼辦?我知道的是如果我直接不幹了,我就是對學生不負責任,這絕對不是上帝喜悅的做法。雖然這件事我有委屈,但是我知道我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處理這件事情。因為上帝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希伯來書10章30節。

這些年信主的經歷讓我知道我的上帝是一定會帶領我,因為祂不是把我領到這地就拋棄我的上帝,從前不是,現在不是,將來也不會是。我也十分確信這份工作是祂給的。只是現在我心裡有擔心,有疑惑,不知所措,不知道現在是什麼情況。當我看到這段經文,主耶穌在被釘十字架之前的禱告,主禱告說:「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我父啊,這杯若不能離開我,必要我喝,就願你的意旨成全」(馬太福音26章 39,42節)。我再次相信上帝的旨意總是美好的,雖然我現在不明白,但是我知道我要仰望祂,看祂要為我成就的事情。

我現在要做的、能做的也只是等,等天氣再變得暖和一點,等辦公室前面那個喜鵲窩的新成員,等學校草坪的草變綠……等候上帝的作為。在之前的時候我很討厭等待,我很討厭等待過程中的那個焦慮感。但是這次我的心裡卻不一樣,我的心裡很平安,也很平靜。好像是因為我知道是上帝邀請我和祂一起等待,去面對未知的結果,所以我不害怕。這段經歷讓我知道:無論結果如何,我更在乎的是與上帝同行。我只希望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立定心意,不先去預想怎樣分訴,相信上帝會賜我口才智慧,是一切人所敵不住,駁不倒的。存忍耐的心,祂必保全我的靈魂(路加福音21章14-15節,19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讓生活暫停一下!

 

作者:Kaveny 

有聲播讀:Joya 

 

 

柯芙才剛加入新公司不到半年,公司就突然宣布她的事業體將被拆分的消息老實說「拆分」這個名詞,對柯芙而言是如此陌生,她一點也不明白對她的工作會有什麼樣的影響。但公司拆分的流程進展得很快,首先柯芙迎來的第一項任務,是要協助倉庫進行搬遷柯芙平時辦公的地點,與倉庫離得很遠。自從開始這項專案,柯芙每天需要花額外2個小時通勤。也因為新倉庫的人員不熟悉工作流程,常常在柯芙發現錯誤時,需要花更多時間來彌補錯誤。更糟的是,人員流動率實在很高,新人在試用期還沒結束,就決定辭職了。導致柯芙要一直不斷教育新進人員來熟悉工作內容。 

 

 

起先柯芙心想,專案開始的初期總是比較困難,咬牙撐下去,相信總有一天倉庫會上軌道。這樣忙碌的生活近一年以後,柯芙面臨的第二項挑戰,是與她同部門的工作夥伴要離職了。主管告訴柯芙,在公司還沒找到新人的期間,請她幫忙接下這位同事的工作。主管語帶保留的說:「我會再請示上面的主管,請她爭取此職缺的招募機會。」只不過左等右等,這個人力缺口始終沒有人來遞補。柯芙長時間的加班,甚至引來了有關單位的關注。 

 

 

柯芙感覺自己的人生迷失在工作中,雖然瘋狂加班,使她擁有過去從來沒有過的豐厚收入。在物質生活上確實提升許多但也因為加班,讓她常常錯過了參加聚會的時間,總是無法從頭到尾完整的參與聚會。那段時間,兩個矛盾的聲音,常常在柯芙的心中拉扯。一個說:「是不是該暫停一下,好好考慮自己的人生目標與方向。畢竟我是為了生活而工作,不是為了工作而生活。同時,有一個反對的聲音控告著柯芙:「加入新公司才兩年,這麼快就受不了想要放棄果真是無法吃苦、不努力和不積極的新世代青年。這兩個衝突的想法,讓柯芙感到苦惱,她不知道如何做決定也不敢跟任何人分享。若大家都覺得她是因為無法吃苦而換工作,不是很丟臉嗎?於是她跟上帝禱告,求主親自顯明祂的心意,讓她明白是不是應該要按下生命的暫停鍵,離開這份工作 

 

 

一天下班結束後,柯芙參加了一個禱告會。雖然當天到場的時候,聚會已進行到一半,她才偷偷溜進會堂坐在最後一排。但是她才剛坐妥講員的丈夫就轉頭與她對到眼,並向她微笑。結束後柯芙與親切的講員夫婦聊天,並隨口問道:「最近有什麼出國服務的機會嗎?」沒想到講員興奮地說:「我們的召募電子宣傳品才剛做好呢,讓我傳給你。」講員的熱情讓柯芙感到驚奇,在接下來的幾個月,機構委託一位專業的同工,定期與柯芙視訊面談。了解她想服務的動機與興趣,以及她的專業背景。安排她到最適合的地區服務,發揮所長 

從開始與同工定期視訊,直到要出發的前一個月,柯芙的工作環境也產生了變化。新倉庫的運作逐漸穩定,公司不僅補足了人力的缺口,甚至招募額外的新人加入柯芙的部門。公司完成拆分後,柯芙新上任的直線經理,竟然與她有相同的信仰,在柯芙與主管提離職的時候,主管能夠理解柯芙為什麼要辭職參與這樣的海外短期服務並為她祝福。 

 

 

相信柯芙的經歷,也曾是我們的經歷。基督徒也會感到迷惘、黑暗、絕望的時刻也許我們覺得自己,好像被眼前的困難所困住。其實耶穌一直在我們身旁不遠處,等候我們尋求祂的幫助與帶領,也願意與我們一起面對這些難題。我們不要忘記,耶穌犧牲自己的生命,為我們每個人的罪上十字架面對即將要走的苦路,祂也曾有掙扎痛苦的時刻,求上帝把這個苦杯挪去。但最終祂仍願意順上帝的心意,接受上十字架的殘酷刑罰用祂的寶血贖回我們的生命。有時候,上帝容許我們的生命遭遇困難,祂只是在邀請我們,與耶穌一起淺嚐那一點苦路的滋味,好使我們的生命因為受苦,而有所成長與擴張當我們遇到與我們有相同遭遇的人,我們就能用上帝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如何在信仰中看待女性,師母有話說……

 

內容:玫瑰姐
整理:Jessie


編者按:
玫瑰姐是第5代基督徒,熱愛藝術也鑽研藝術。她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和細膩柔軟的心,所以不管什麼年齡層的人都愛找她傾訴。同時她也是一位冷靜和善於看透問題的長輩,她給予的勸導和鼓舞幫助了很多接受她輔導的人。

不久前,有兩位比較「恐婚」的信徒來找她聊天。言談之間,這兩位信徒似乎表達出覺得普遍教會裡對女性的要求比對男性高的觀點。由此,玫瑰姐「借題發揮」,以簡略易懂的文字形式來引導大家反思:如何在信仰中看待女性?
快來看看師母對此怎麼看!


玫瑰姐:如何在信仰中看待女性?

  1. 平等不等於相同
    男女的生理與心理差異是為「二人成為一體」的聯合而設計,如同手與眼的協作,而非支配與被支配的關係。婚姻中的角色差異是「神聖秩序」的體現,而非價值高低的標誌。
  2. 順服≠服從權威,而是回應盟約
    妻子對丈夫的順服是對基督順服的具體化,而非對男性個體的屈從。說到底,所要順服的是上帝所設立的神聖秩序,在這個秩序中平等早已存在。
  3. 但現實中,人類的罪性篡改了神聖設計
    《創世記》3章16節記載人類墮落之後的關係遭到扭曲:「你必戀慕你丈夫,他必管轄你」。這裡講的是罪帶來的審判和後果,而非上帝最初的設計。然而後世常將墮落後的扭曲狀態錯誤地等同於「神聖秩序」,用「丈夫管轄妻子」合理化壓迫。管轄與戀慕的張力成為性別壓迫的根源——男性濫用權力,女性過度依附。而我們就是要盡力活出最初的神聖秩序,如果活不出來,怨不得基督,原因如下:
  4. 耶穌的到來帶來顛覆性實踐
    祂突破文化禁忌,公開與撒瑪利亞婦人對話;在猶太律法下女性證言原本無效,但主讓她們成為復活最早的見證人,以此挑戰傳統偏見,甚至重新定義權威:「誰願為首,就必作眾人的僕人……(馬太福音20章27節)」這些都是讓人反省罪對神聖設計扭曲而做的提醒。
  5. 角色分工是為更高效的協作
    角色分工(如母親哺乳、父親保護)是為更高效的協作,而非世俗文化中將平等聚焦「權力分配」(如誰當領導、誰賺更多錢)。以上帝為中心的平等是「共同順服真理」,真正的平等無需爭奪權力,男女在真理面前同樣需要悔改、同樣蒙召去愛;婚姻是「二人成為一體」,是彼此捨己的盟約,而非權力博弈的戰場。

所以,若所有人徹底以上帝為中心,放棄自我中心的掌控欲,男女平等會自然顯現——因為在上帝眼中,男女同是蒙愛的兒女、同是救贖的對象、同是國度的繼承者。
問題不在於「神聖秩序是否平等」,而在於人是否願意放下罪性中的支配欲,回歸起初的愛與協作。換言之,不是「沒有權力之爭就不存在不平等」,而是「在真理中的自由人根本無需爭奪權力」。
若丈夫甘願為妻子洗腳(如耶穌為門徒洗腳),妻子也以智慧幫助丈夫,這樣的「差異」恰恰是平等的最高體現——因為愛消解了權力的壓迫,成全了共同的目標。

雖然如此,但我的想法是遭到AI聊天軟件的嘲笑,它認為這是不可能的理想主義(可見此AI無神論傾向還是很明顯的)。不過,我們這一小群理想主義者正是被分別出來要竭力追求聖潔,不斷要被更新的人。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