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用福音定義自己的價值

%e5%bd%93%e6%88%91%e7%94%a8%e7%a6%8f%e9%9f%b3%e5%ae%9a%e4%b9%89%e8%87%aa%e5%b7%b1%e7%9a%84%e4%bb%b7%e5%80%bc-768x460

作者:Sandy Zhuang,中國;封面繪圖:閃電小熊,中國

一個人的價值該由什麼來決定?在這人口密集的大城市裡,總有人見識比我廣、收入比我豐厚、打扮得比我漂亮、家庭比我幸福……當我陷入這樣的比較時,難免一不小心會覺得自己一文不值,直到聖經讓我看見——我的價值是那位創造我和救贖我的上帝所賦予的。

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了人類(創世記1章27節),使我們有感情、有理性和心靈可以來敬拜祂(馬可福音12章30-31節)。祂也猶如工程師兼藝術家,讓每一個人的受造「奇妙可畏」(詩篇139章14節)。而耶穌基督更是把自己掰開,分給每一個願意接受祂的人(哥林多前書11章24節)。

福音告訴我們,耶穌基督用自己的寶血贖買了每一個願意相信祂的人。我原以為這只是在強調我們「得救」的事,後來才明白,原來其中包含了兩個含義。第一,我們需要得到救贖。因為罪的緣故,我們本不配來到上帝的面前,唯有藉著耶穌基督的寶血洗凈我們的罪(因為唯有耶穌基督是純潔無暇的),我們才有機會回到上帝的面前;第二,為我們捨命的基督本有與上帝同等的地位,身份是何等地尊貴,因此,祂將自己的生命傾倒給我們時,就已為每一個接受救恩的人傾注了無限的價值。同時,福音也讓我們看見,上帝是何等珍視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願意付上如此大的代價來贖買。馬太福音16章26節說:「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魯益師(C.S. Lewis)也曾這樣描述說:「與我們開玩笑、一起工作、結婚,被我們斥責和剝削的,是一些不朽的生命。」所以我想,或許只有「不朽」和「大於全世界」這樣的詞才足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價值吧。

至此,我才放下驕傲,接納真實的自己。原來,無論我做得好或不好、做到或做不到,都不能影響我在上帝眼中的價值。我所擅長的不值得誇口,我的軟弱也不足以讓我自暴自棄。雖然曾經纏繞着我的困惑以及負罪感偶爾會讓我「感覺不太好」,但一想到自己在基督里被賦予無限的價值和被完全地接納,就感到釋然了。

當保羅談到信徒該如何看待使徒的身份時,他也說:「我被你們論斷,或被別人論斷,我都以為極小的事,連我自己也不論斷自己」(哥林多前書4章3節)。因此,我們並不需要跟別人比較,甚至無需太過看重別人對我們的評價。我不是說要把自己封閉起來,而是當我們可以不再過分在意別人的評價時,或許反而會更有勇氣去愛,甚至體會到更深一層的「自由」,因為「判斷我的乃是主」 (哥林多前書4章4節)。我會思考自己所說或所做的是否出於對上帝和對人的愛,還是出於恐懼,抑或是為了得到別人的稱讚。如果是出於對上帝和人的愛,並基於上帝的真理,即使別人不領情,或遭人揣測和傷害,我知道上帝依然看我為寶貴。如此一來,我也享受了愛的自由,可以安心並真心地付出,去安慰和幫助別人,也希望看到別人快樂。

正是因為福音使我看見並相信自己在基督里的價值,我才可以輕看自己的失敗,把每一次的經歷看作自己成長的階梯,單單定睛仰望上帝,從祂那裡汲取更多勇氣和力量去行出愛。同時,我也開始明白,任何自身的行為、才能和驕傲都不能增添我的價值,因為上帝才是那位真正賦予我生命價值的創造者。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完美主義)

當我意識到努力工作並不是生活的全部時

when-i-realized-working-hard-isnt-everything

作者 :M.D Valley, 非洲
翻譯 :羅湘穎, 中國

最近,在為同一個機構工作了35年後,我的一個同事退休了。他是那種一周7天,一天24小時都在工作,完全把自己獻給工作的人。

我們經常會遇見那些看上去完全不在意工作的人, 但他絕不是其中一員。他對工作充滿熱情,具有競爭力,總是對公司一切事情瞭若指掌,並且辦公室的所有事情他都會參與。

我們為他辦了一個歡送會,並送給他一份禮物和一張卡片。等到第二天,一位新員工已經接替了他的位置,他的電子郵箱也從員工郵箱列表上移除開來。

說實話,不久之前我還在追隨這個同事的腳步。我把一切都獻給了工作,晚上做夢夢到工作,談論的事情除了工作之外也再無其他。我如此沉迷工作以至於我都不再期望或追求工作以外的生活。

我不再和朋友待在一塊兒,因為我一直在工作或回復郵件。我無法維繫任何一段關係,因為我總是那個最後離開辦公室的人,或總在講電話,焦急地等待某條我必須回復的信息。若有人告訴我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也很重要,勸我學着享受生活,我會覺得很煩。

後來有一天,我生病了。不得不離開工作一段時間。只有一位同事給我發了一條短信,問我怎麼樣。我沒有人可以傾訴,也沒有人來幫助我。並且因為我基本忽視了上帝,我感覺自己也無法尋求祂的幫助。就在那時,我意識到生活中還有更重要的東西。上帝創造我並不是讓我為了追求物質利益而工作,而是“好與祂兒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一同得份”(哥林多前書1章9節),並榮耀祂(以賽亞書43章7節)。

在那次受啟發之後,我約那個退休了的朋友見了一次面。他告訴我,退休后他不知道該做什麼。他因為工作而離了婚,並且為了支持事業發展,他很早就放棄了自己所有的愛好和追求。他一輩子都在趕最後期限和努力升職,並經常覺得少了他,工作中的一切都會搞不定。

但當他退休時,他意識到自己所有的辛勞都歸為一空。他很輕易地就被別人取代了。為了追求事業,他完全不再關注其他事情。他失去了朋友,家庭,以及辦公室之外的生活能力。

他說,他的錯誤是只看到現在和短期的未來。因為太專註於在工作中表現出色,他沒能有遠見,意識到總有一天他要離開那份工作。

只有在事後看,他才意識到把時間投入在家庭、朋友和信仰上要比投入在一個工作頭銜上更重要。正面地影響周圍人的生命,了解他的鄰居,服侍上帝,幫助那些迷失的人….這些會遠比月底收到一張工資單有更大的價值。

他的話深深觸動了我,促使我反思自己的生活。通讀箴言和傳道書,我了解到凡事都有定時(傳道書3章);工作不能佔據我整個生活。而且若非上帝祝福我的工作,無論我怎樣努力勞動,它終將只是徒勞和枉然(詩篇 127篇)。從我過去的經驗中,我也意識到,既然上帝給了我這份工作,祂也完全可以把它拿走或者給我一個另一份工作。

這並不是說我們不需要努力工作——相反,聖經上教導我們要努力工作(箴言6章6-11節)。但是我的目標必須是尊崇上帝高於一切。我禱告,在我做的所有事上,祂都賜予我恩典,讓我可以「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並且相信祂會加給我所需的一切(馬太福音 6章33節)。

我的安全感不在於我在哪裡或在做什麼,而是我和誰在一起。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知曉所有的停靠點,甚至終點會如何,而是信靠那位將我們的生命放在祂掌心的上帝。當我們真正學會信靠上帝,讓祂做我們生命的主時,我們將不再專註於小事,也不會只關注當下。相反,我們將學會看到更大的藍圖,並意識到我們的生命不是我們自己的——而是上帝的。我們需要按照祂的方式來生活。

最近幾天,我選擇求上帝使用我來榮耀祂,用任何祂喜悅的方式使用我,讓我成為祂的手和腳(哥林多前書 12章12-31節)。我試着從全局看,而不是專註於我自己或世界認為重要的事上。

這意味着我每天都要安排一個特定的時間下班——離工作越遠越好,盡量晚上7點前離開辦公室。有些時候,我可能確實需要呆到很晚,但我會確保這成為少數情況。我也開始赴朋友的約,寫作,志願參與有負擔的活動,並在教會服侍。我也向上帝保證,我不會在禮拜天工作或查看電子郵件。

做出這些改變是需要時間的,但我決心不讓我的工作成為我的上帝或偶像。我是為了蒙上帝的喜悅而生的!祂是上帝!我是祂的器皿!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左右兩難)

當我感到無力饒恕時

hand-819279_1280

作者:Sandy Zhuang,中國

「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馬太福音6章12節)是許多基督徒耳熟能詳的經文,而「饒恕」更是貫穿聖經的主題。但「饒恕」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尤其當別人給我們造成嚴重的傷害時更不容易。事實上,我就無法單單憑上帝一句「你們要彼此饒恕」的命令,而去饒恕別人。

曾經有人給我帶來強烈的傷害後跟我一刀兩斷。我雖然在禱告里決意要饒恕,但實質上對那個傷害我的人卻無法感到釋然。對於對方為什麼要傷害我這問題,我不停地分析、思考,卻無論如何都想不出一個可以解釋得通的答案,結果只能歸結為一句就是:「他怎麼能這樣呢?!」我不會報復,也不會在對方的背後說三道四,但我心裡對那個人的否定和質問,無論如何就是停不下來。我不願意聽到其他人提起他,更不願意回憶我們曾經在一起時的美好過往,認為反正對方已經跟我一刀兩斷,彼此忘個乾淨最痛快。

然而我心裡明白,我是無法輕易忘記的。那些負面的情緒若不處理,就會在生命里不斷地發酵。我就像陷在一個漩渦里無力自拔般,每一次心裡對他的質問,都會讓我再次感受到受傷害時的痛苦,以至於讓我更難去饒恕對方。

直到有一天我在禱告時,看到了十字架上的耶穌基督。曾經,十字架是一個讓我明白自己得饒恕以及自己對上帝的所有虧欠都已還清的記號。看到十字架,我突然明白了,耶穌的犧牲也重建了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其他人因為傷害我而必須付出的代價,耶穌已經完全付上*。祂成全了公義,上帝才有理由饒恕我,我也才能夠饒恕別人。因此,我才能真正放手,跳出無力饒恕的漩渦。

奇妙的是,在「放手」之後,我從一個「原告」或「審判者」的位置上退了下來,開始學習以憐憫的眼光看待過往的一切。此時,我最關心的已經不是他為什麼要傷害我,也不是自己有沒有得到足夠的解釋和道歉,而是那個傷害我的人也經歷過原生家庭等破碎關係的傷害。對方在事後推脫責任以維護自己的形象,恐怕還是因為無法面對自己心中的罪咎、羞恥和恐懼。原來他也需要在上帝面前得到醫治,重獲平安喜樂的生命。當我明白了這一切,我心中對對方的種種質問,也就變成了禱告中的祝福。

饒恕或許不一定能帶來關係的恢復,畢竟任何關係都是雙方互動的結果。但我們可以選擇讓自己受傷的心得到上帝的醫治,擺脫那無盡無休的憤怒和苦毒。因為上帝不單單留下「饒恕」的命令,在耶穌基督捨命的十字架上,祂也賜下了「饒恕」的力量。

*編者註:聖經中記載,上帝會對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罪進行最終的大審判,每一個人都要在上帝面前交賬(羅馬書14章10-12節)。因為人人都犯了罪,沒有一人可以在大審判中站立得住(羅馬書3章23節)。然而,上帝愛世人,於是將祂自己的獨生子耶穌基督賜給我們,為全人類的罪死,讓一切信祂的,可以因為祂所付上的代價而得饒恕(約翰福音3章16節),免於最後上帝對罪惡的刑罰。很不幸的是,那些選擇不接受耶穌救恩的人,最後需要自己背負自己的罪所帶來的刑罰(啟示錄20章11-15節)這個時候,上帝的公義得到全面的實現。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左右兩難)

當我對所選擇的工作感到不安時……

nurse-1106915_640

作者:沈思含,加拿大

我大學時期讀的是護士學,然而心中卻常常感到很不平安。這是因為大三時, 透過在醫院實習,我常常可以看見一些生病的小孩,因為身體疼痛的原因,失去了玩耍的動力,整天只能毫無氣力地躺在床上;一些因心臟功能衰化而呼吸困難的老人,走路對他們來說都變成了一種挑戰。因此,在實習期間,由於實戰經驗很少,所以我很害怕會因為自己那不足的經驗,而給他們帶來更多的傷害。就連我要給病患打止痛針的時候,我的手常常都會情不自禁的抖起來。

當時的我還未信主,雖然在學校,我的理論知識不錯,但卻很難在實習中學以致用。因此,我總是很懷疑自己是否選錯了科系,更害怕在實踐課時會被老師評不及格。然而老師最後不但讓我及格,還在鼓勵我說,「發揮你所學的知識吧!(let your knowledge shine)」但我仍舊會感到很不安,常常害怕自己無法勝任這份工作。

後來,在天父上帝的帶領之下,我第一次正式的接觸到福音是在2014年的夏天。那時的我剛念完大三,一位朋友邀請我去他們教會的夏天營會。由於我沒有露營過,所以衝著露營、篝火晚會、看星星等原因,我就報名參加了。在營會中,牧師講道時說了一句話,「上帝對你有祂美好的計劃,因為你是祂親手所揀選的。」(God has perfect plan for you. He picks you up His own hands)這句話給了當時的我很大的勇氣和信心,並且有一股難以訴說的平安在我心中,減輕了我對實習工作以及那看不見的未來的擔憂。從那次露營回來后,我就決定去教會認識這位上帝。

雖然我還是會感到不安,但慢慢地,在教會的牧養,以及禱告會的熏陶下,我開始慢慢學習向上帝禱告,並為著我的實習工作向祂禱告,學習將一切的重擔和不安都交託在祂的手中。

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我遇見了一位因腦淤血而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且脾氣非常暴躁的病人。他常常會說一些很難聽的話,也不肯吃藥。當我要喂他吃飯時,他也會把我的手推開。因此每當我要進他的房間時,我就會感到非常的有壓力。然而聖經教導我們要愛人如己(馬太福音22章39節),我每次在進他房間之前都會向上帝禱告,祈求祂能拿去我心中的壓力,並且給我更多的愛心和耐心去對待這病人。就這樣,雖然我對於去看護他這件事感到非常有壓力,但我依然選擇一邊向上帝禱告,一邊每次都去老爺爺的房間里看護他,並用愛心勸他。很奇妙的,病人漸漸地不再拒絕食物和藥物,暴躁的情緒也緩和下來,偶爾還會像一位慈愛的爺爺一般,用看孫女的眼光看着我。他的轉變讓我和我的同事感到十分地驚奇。但我知道,這其實是上帝透過這位病人來回應我的禱告,是祂那大能的手所做的美妙的工,讓我對從事這份工作有了更多的信心和確信。不止如此,這也讓我看見了,即或不安,但只要你願意信靠祂,祂必會帶領你,且祝福你手中所做的工。(箴言16章3節)

如今,我已經畢業和工作1 年了,在上帝的帶領下,我也不斷的學習更多的理論知識和鍛煉我的實踐經驗,且越來越進步。現在的我也非常喜歡護士這份工作,我不再感到不安,反而充滿平安與喜樂。每次上班之前,我也會先在家裡禱告,祈求上帝能讓我活出祂的樣式,給我身邊的人——我的同事和病人帶去祝福。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天下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