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d

誰說娛樂一定是浪費時間呢?

ferris-731511_640

Sandy Zhuang,中國

對於24小時無間歇的全職媽媽,屬於個人的時間都非常有限,更不要提什麼休閑娛樂了。至少我曾經是這樣認為的。然而,隨着生活和教養子女的壓力增大,我竟然發現了休閑給我帶來的好處,這種好處甚至幫助我與上帝和別人擁有更好的關係。

第一,休閑提醒我,自己的終極價值不在於做了多少工作。事情永遠都做不完,所以如果任由我安排,我可以把時間表填得滿滿當當,沒有時間娛樂或放鬆。然而每當這樣安排,我總是在勞累了一整天之後,臨睡前為那些沒有做到或沒有做好的事情感到沮喪。後來我意識到,我把「做事情」看得太重要——無論是工作、服侍教會還是照顧家庭——以至於我把「做工」當成自己的價值,然後又因為做得不夠好而過度否定自己。但如果我不把事情安排那麼滿,比如預留時間健身,我就可以從壓力中緩一口氣,學會更好地照顧自己。而在放鬆的過程中,我更容易體會到什麼是「放手交給上帝」,在做工之餘享受平凡的樂趣,並為此向上帝感恩。

第二,「寓教於樂」的內容會引發我對上帝的思考。我平時很少看電視,但我一直非常喜歡介紹動物的節目。有一期節目內容給我印象非常深刻,講的是昆蟲的複眼結構,並用儀器模擬出複眼的視覺圖像——當然沒有人眼看得清楚。但這激起了我的思考:昆蟲是無法看清這個世界的,那人的肉眼就真能夠洞察一切嗎?「眼見」一定為實嗎?我看不到上帝,就可以確定祂不存在嗎?說來有趣,但那個電視節目確實在我歸向基督的過程中起了很大作用。近幾年我也接觸到與基督信仰相關的影視節目,比如電影《魔戒》(Lord of the Rings)、電視連續短片《聖經》(The Bible)等等,更是直接鼓勵我去思考真理。

第三,休閑娛樂活動似乎比工作更能增進我和別人的關係。我曾經納悶,為什麼我每天陪孩子學功課、彈鋼琴,他們還總是纏着我要我跟他們一起玩呢?有一天突然明白,在一起做事情的時候,必然有計劃、有目的,彼此之間會有期待,因而也難免對彼此失望。然而一起玩耍的時候,純粹是享受「在一起」的時刻,每個人都很開心。我不禁想到,跟朋友要好,也不一定是因為我們在一起做了多少重要的事情,而是彼此都付出了許多陪伴——一起看搞笑肥皂劇,一起喝咖啡談心,甚至是一起聊明星八卦。越是在輕鬆愉快的氛圍里,越能增進感情,拉近彼此的距離。

第四,娛樂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我調節情緒,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生活。我時不時也會受情緒困擾,這種情況我會放下不大緊急的事情,一個人聽聽音樂、看看搞笑視頻之類。我也會為自己禱告,但我不能期待禱告像「速效救心丸」那樣總是立竿見影。我需要在輕鬆有趣的氛圍里先讓自己放鬆下來,然後再面對問題,理智地尋求解決之道。

所以,誰說娛樂一定是浪費時間呢?誰說上帝不能通過休閑活動造就我呢?祝福你「樂」得更開心,也因此更愛上帝、愛身邊的人和你自己!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你娛我樂)

耶穌竟然沒有羞辱她

grace

作者:Sandy Zhuang,中國

每每讀到聖經約翰福音4章中耶穌與撒瑪利亞婦人對話的故事時,我都會由衷感嘆。按背景來說,這位婦人生長在信仰不「純正」的撒瑪利亞地區,生來就被猶太人嫌棄、隔絕;按社會地位來講,她身為婦女,處於弱勢,一般陌生男子不會在公共場合與之搭訕,所以連耶穌的門徒都「稀奇耶穌和一個婦人說話」(約翰福音4章27節);最關鍵的是,從以往的經歷來講,她已前後與五個男人結婚或同居,恐怕已受盡周遭責備、鄙夷,甚至為了避開其他人,要特意在正午時間出來打水。而耶穌卻是一位猶太男子,更是聖潔的上帝,當這個婦人走到耶穌面前時,祂不但沒有避開她,反而滿有尊重地對她說:「請你給我水喝。」耶穌竟然沒有羞辱她!

如果仔細體會,我們不難發現,用羞恥感操控別人使之改變,或許已成為我們人際關係中常見的現象之一,基督徒之間也難免於此:學習不好會被人稱為「學渣」,工作做不好會變成「豬一樣的隊友」,而在教會,當敬拜習慣跟傳統做法不同時,亦可能被輕易定義為 「不屬靈」或「不合上帝心意」。父母對孩子的言語傷害更是不勝枚舉——「你笨死了」、「你怎麼一無是處」、「豬腦子」等等。希望別人改變或許並非惡事,但選用羞辱的方式則會給對方帶來巨大的傷害。這種羞辱常常讓人產生被拒絕的感受,並間接傳達給對方「你就是不夠好」的信息,讓受到羞辱的人因為人際關係的壓力或羞恥感所帶來的疼痛而被迫做出改變。一旦羞辱成為習慣,受羞辱的人就會逐漸覺得自己無論怎樣努力都不夠好,並且長期處於人際關係的張力和對羞辱的恐懼里……

與此相反的,卻是耶穌那樣無條件的接納。無論對撒瑪利亞婦人,還是妓女、稅吏,耶穌從沒有羞辱過他們,反而呼召他們成為自己的門徒和朋友。接納是了解一個人生命的真相卻不定罪。這種接納給人安全感,讓人無需努力掙得什麼,而是可以懷着感恩的心真誠付出。得到耶穌接納的撒瑪利亞婦人不再恐懼別人說三道四,反而熱心為基督作見證。聖經路加福音19章也記載,得到接納的稅吏撒該同樣誠心悔改,由聚斂錢財變為熱心周濟窮人。

曾經,因為誤解與其他原因,我受到了自己尊敬信任之人的嘲諷與羞辱,以至有一段時間我都會反覆做噩夢並驚醒。我覺得自己帶着「罪咎」與「羞恥」的記號,唯恐別人再指責我,甚至恐懼別人注意到我或說話時提到我。我對人際關係感到絕望——我覺得不會有人認同我的想法,不會有誰再聽我的意見。我的生命並沒有得到改變,只是被壓傷。直到後來,在好友的強烈鼓勵下,我說出了生活中的不易和上帝對我的憐憫,竟得到了許多平時不太熟悉的基督徒朋友的真誠體恤。我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寫成文字,也意外得到了素昧平生的牧師的認可和推薦。如此一連串事情的發生,讓我明白那不可能是巧合,而是上帝藉著信徒的群體向我彰顯接納和鼓勵——我不需要刻意討別人喜悅,也無需偽裝或恐懼。即便有人認為我很糟糕,上帝依然愛我、使用我,看我為寶貴。耶穌不是高高在上「施捨」救恩,而是就在我身邊。祂了解我過往一切的動機、行為和羞恥,卻用尊重的口氣說:「請你給我水喝。」這份接納讓我有勇氣不再封閉自己,更可以主動修復人際關係。

透過耶穌與撒瑪利亞婦人的故事,上帝教導我用同樣接納的眼光看待別人,而不是只期待別人改變。以接納的心提出建議,或許要很久才能看到改變,也要在這個過程中經歷很多忍耐等候,但那份改變卻是出自真心、源於感恩的,是一個生命成長自然結出的果實,一個愛的果實。

「我們愛,因為上帝先愛我們。」—— 約翰一書4章19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教會生活)

來到上帝面前,請放下手機

cell-phone-1163722_640

作者:Yong Xin,馬來西亞

每當我們來到上帝面前時,天父上帝都很期待與我們親近,就像詩篇25章14節所告訴我們的:「耶和華與敬畏祂的人親密,祂必將自己的約指示他們。」祂希望我們能夠放下一切的重擔和世界的事,專心地來到祂的跟前單單尋求祂。這好比一個父親期待能夠跟孩子相處,享受這屬於彼此的美好時光一樣。上帝期待與我們建立親密的關係,那我們是不是也渴望與祂親近呢?

最近我常常在教會看到有人在崇拜時使用手機來回復短訊、玩遊戲,或玩臉書等等。這讓我不禁想到,當我們基督徒來到上帝面前時,我們的焦點是在祂身上,還是在其他事物上呢?以崇拜時玩手機為例,在這科技發達的時代,科技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方便,無可否認手機已經成為了我們生命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我們卻要小心這可能會阻擋了我們和上帝建立親密的關係。

我曾經覺得在崇拜時使用手機是個可以接受的行為。我們可以使用電子聖經,這樣就不用帶着厚厚的聖經去教會;也可以在聽道時記錄重點,這樣就不用辛苦記筆記。但後來我卻發現,每當我拿出手機來使用時,總會不經意地想檢查短訊或點開其他軟件,導致焦點從仰望上帝轉移到其他事情上了。因此,我意識到,現在人類發明的手機或許已逐漸成為了人類的控制者,使我們無時無刻都離不開它。然而我們要知道,唯有我們的上帝才是萬物的創造者,配得我們全身心的敬拜與關注。

同時,我們的上帝又不僅僅是那高高在上的創造者。當我們接受耶穌基督成為我們的救主時,我們就與上帝開始了一段永恆的關係,即孩子與父親的關係。天父上帝稱我們為祂的兒女,使我們得以永遠處在祂的慈愛當中。祂無條件地愛我們,我們也當努力抓住這份美好的關係。因此,當我們來到上帝面前時,應該像孩子渴慕和爸爸見面般,享受一起渡過的美好時光。

不管是在崇拜、團契,或是靈修的時候,若非萬分緊急的事情,讓我們都把手機放在一旁,把任何可能阻礙我們親近上帝的事物放一邊吧。我們也可以在崇拜開始前先安靜預備自己和默禱,祈求上帝幫助我們在崇拜時可以專心仰望祂,不被其他事物影響。

聖經詩篇27篇4節提到:「有一件事,我曾求耶和華,我仍要尋求,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瞻仰祂的榮美,在祂的殿里求問。」盼望我們也能以渴慕的心來到上帝面前,專心聆聽祂的話語,與祂建立那獨一無二的親密關係。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教會生活)

 

恩典墮落症

asia-1177122_1280

作者:雨恩,馬來西亞

某天晚上參加教會的禱告會時,傳道說到人心的一種病——恩典墮落症,而我就是重症患者之一。我是個二代基督徒,有一對敬畏上帝、大力服事的爸媽。上帝很賜福於我們家,我在其中也領受了許多恩典和愛。然而我卻常常身在福中不知福,對於上帝所賜下的恩典,我總是以為理所當然,不只從沒真正地向上帝感恩,有時甚至會揮霍恩典。

申命記8章17節說道,『恐怕你心裡說:『這貨財是我力量,我能力得來的。』』這段經文深深地抓住我,因為我心裡確實偶爾會覺得,很多東西都是靠我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得來的。我的驕傲更讓我在遇到沒把握的情況時會想要靠自己,用自己的方法來處理事情。然而我教會的傳道提醒我們,我們今天所擁有的一切,都不是我們『應得』的,也不是『理所當然』的,更不只是靠自己的努力得來的。因為我們虽然可以很努力,但若没有上帝的带领和賜福,我們就什麼也沒有。

直到有一天出車禍,我才真正看見了原来上帝的愛是何等的大、何等的深,何等地超乎我們想像地臨到我們生活的每個層面。而我也因此重新思想上帝在我生命中赐下的恩典。

那天,一切都來得太突然了。我和另外兩位朋友出門,我坐在其中一位的機車后座,另一位則自己骑一台機車。当出發不到5分鐘,意外就在眼前發生了。一輛機車突然冒出來,並在彎道上超車,結果把獨自騎車的朋友給撞倒了。我坐在救護車上,完全反應不過來。後來才想到,其實那輛涉事司機也差點撞到我們。然而感謝主,硬腦膜出血的朋友在观察一天后便轉到了普通病房。

透过这场意外,上帝重重地提醒我,平安不是我想像中那麼理所當然的。我們每一天可以有平安,都是上帝的大手在保護我們。出院後,受傷的朋友仍行動不便。借着照顧她生活起居,我意識到,當我們身體健康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時,哪怕是呼吸、洗頭、吃飯等小事,全都是恩典,都是值得我們向上帝獻上感恩的。

同樣的,由於從小到大都不需要為信仰付出什麼代價,所以才讓我覺得上帝的愛、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拯救、以及可以去教會敬拜服事都是理所當然的事。然而上帝提醒我,其實有很多恩典是我白白領受的。上帝很賜福於我們家、我不用面對家庭攔阻等,一切都是恩典!耶穌在十字架上為我捨命,更不是因為我做了什麼。以弗所書2章8-9節,『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上帝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

感謝上帝用祂長闊高深的愛挽回我,讓我對生命和祂的恩典有更深刻的體會,也謙卑地知道一切唯有倚靠祂,並且都是從祂而來。我的靈命也因此重新有了心跳。我想,『恩典墮落症』或多或少是许多人常見的文明病吧,然而處方籤就是每天好好起來操練感恩,具體感恩、深度感恩、用『心』感恩。所以,让我们一起向上帝感恩每個當下吧!

『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上帝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6-18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教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