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信心

悅讀聖經3:請問約伯,親眼看見上帝才算數嗎?

作者:王林,中國

「求祢聽我,我要說話;我問祢,求祢指示我。我從前風聞有祢,現在親眼看見祢。」(約伯記42章4–5節)

有些思想家不無諷刺地將現代社會以前的世界叫做「童真年代」(Innocent Age)。那是一個人們相信看不見的鬼怪精靈的時代。然而,經過啟蒙以後的人變得只相信親眼能見的現象。不僅如此,很多人還相信,凡是我們看不到的,都不應該相信。

因此,許多初到教會的朋友會常常說,「如果你讓我看見上帝,我就信!」而有這種想法的人,可能會認為約伯記42章5節「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說得是這個道理。畢竟,親眼見到比風聞更加可靠。

其實,約伯記當中有很多線索都清楚地告訴我們,這節經文並不是談視覺和聽覺哪個更可靠的問題。

首先,約伯從來沒有看見上帝,他只看到了耶和華的旋風(約伯記38章1節;40章6節)。

第二,聖經描述耶和華最後和約伯的交流不是「顯現」,而是耶和華三次對約伯說話(約伯記38章1節;40章1,6節)。

第三,在42章4節當中,約伯懇求的是「求祢聽我,我要說話;我問祢,求祢指示我。」。由此得知,他和上帝之間是口頭的交流。

第四,這節經文所說的「親眼見祢」應該是呼應約伯在19章25–27節的禱告,「我知道我的救贖主活着,末了必站立在地上。我這皮肉滅絕之後,我必在肉體之外得見上帝。我自己要見祂,親眼要看祂,並不像外人。我的心腸在我裡面消滅了!」。約伯禱告求親眼見上帝,但前提是在「皮肉滅絕之後,「在肉體以外得見祂。很明顯,他求的「親眼見上帝」並非指的是肉眼的看見。

我們不僅僅在約伯記里能找到這些線索。在整個聖經裡面,直到耶穌基督道成肉身以前,沒有人親眼見過上帝本身,而是只見過祂的榮耀。因為約伯和上帝主要是透過言語交流,所以這節經文並不是說視覺比聽覺更加可靠。這裡之所以比較「眼見」和「耳聞」,主要是借用視覺比聽覺更直接,來表達約伯獲得了更加明確、直接的確信。

約伯的看見是信心的看見。因着耶和華對他說話,約伯信心的眼睛變得更加明亮,看到上帝真實地臨到他的生活當中。所以,他在上帝的同在當中重新審視自己的遭遇和回應,進而再次悔改。

在這個意義上,約伯超越了他看到的生活中的苦楚與打擊,在信心當中與上帝相遇。這樣的相遇是如此地直接和真實,如同「親眼」見上帝一般。

然而現代人所面對的困境之一,就是我們的信心太狹隘。仔細想想,一些學者所鄙夷的「童真年代」並不一定是無知的;而只相信親眼所見現象的現代人,也並不見得是更有智慧。

從事攝影的人都知道,透過相機所「看」到的和肉眼「看」到的,可以是截然不同。比如說,我們肉眼自動會將環境中光的顏色減少,讓所有環境光都接近白色。但是如果你將照相機的自動白平衡功能關掉,你將很快看到各種光源的顏色變得非常不同。有冷冷的藍色、熱情的橘紅、暖暖的黃褐色,還有那神秘的紫色。同一個世界,但相機和肉眼看到的色彩卻大不同。

同樣,人的信念就如同相機里的白平衡設置一樣,決定我們所看到的這個世界的顏色。如果我們把白平衡永遠調整到自動檔以後,我們就失去了一個觀察這多彩世界的能力。

「一切不能看到的、無法檢驗的都是不能相信的」這一信念讓我們重新定義和解釋了一切。在這樣的世界觀里,愛情不過是化學;社會關係不過是經濟交換和權力鬥爭;人性的扭曲不過是錯誤的基因、錯誤的家庭環境,以及錯誤的教育。我們以為獲得了對這個世界更深、更準確、更全面的認識,並且信心高漲的重新塑造周圍的一切。我們要在那白板上畫那最新最美的圖畫,在地上建立前所未有的人人平等、人人富足、人人幸福的烏托邦。這樣的雄心壯志激勵了許多人前赴後繼、捨身忘死。然而近一百年的歷史教導我們,越是傾盡全力追求這些理想的社會,我們越是會看到更多難以想象的災難。在這個世紀里,我們所經歷的最大苦痛,不是「天災」,而是「人禍」。

或許,我們應該重新獲得一些「童真」;或許,這個世界本有更多的色彩;或許,我們應該超越眼見和耳聞;也或許,人,真的不是我們看到的那麼簡單。

*此文章為作者王林 Franklin Wang授權,經雅米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原文出自簡書|【啟示與智慧03】神啊,我怎麼才能親眼見你?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細數恩典)

代禱,真的有用嗎?(有聲中文)

Untitled

作者:希の夢,馬來西亞

語音播讀:Zel, 新加坡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我會為你禱告!”,相信我們都對這句話很熟悉。這是我們常向他人訴說煩惱或心事後,弟兄姐妹們常會給予的回應。可曾經的我不時就會對代禱的力量產生質疑。如果代禱真的有幫助,為什麼我為未信主的親戚禱告那麼久,他們還是不想進一步認識上帝?如果代禱真的有效,為什麼我們常為病痛者禱告,他們仍然沒有康復?如果代禱真的有力量,我們在為世界各地被逼迫的基督徒禱告時,為什麼上帝仍看似不伸出援手呢?而且,上帝不是什麼都知道的神嗎?就算我們不為他人代求,祂應該也曉得他們的需要才對呀,不是嗎?

因此不久前,為了堅固我對代禱的信心,我特意翻開了聖經,渴望從中找到代禱的重要性,而以下五點是我透過聖經和自己的親身經歷找到的答案。這五點大大地激勵了我,也讓我重新反省了自己對代禱的小信。所以我將我的所得分享出來,但願這能幫助到同樣有所疑惑的你繼續做個代禱勇士!

1.代禱是上帝所喜悅的

那時,耶和華看見沒有公平,甚不喜悅。祂見無人拯救,無人代求,甚為詫異,就用自己的膀臂施行拯救,以公義扶持自己(以賽亞書59章16節)。這節經文讓我看見了那時候的以色列讓上帝十分地難過與失望,因為祂找不到一個願意幫助別人或為別人代求的人。這裡就教導了我,如想討上帝的喜悅,把冷漠變成愛,其中一件我們可以做的事就是互相代求,表示關心。譬如我們可以以基督的心為心,去參加每周的禱告會,為著教會所列的事項禱告等等。

其實,我對自己的國家政治、治安等感到很失望,對某些政策也感到很不滿。我不想再為自己的國家禱告。可是上帝藉著以上的經文提醒了我,“不要放棄。你不是要討我(上帝)喜悅嗎?那就繼續禱告!”

2.代禱是耶穌基督所立的榜樣之一

在這點上最顯著的一個例子就是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受苦時仍不忘為百姓禱告,祈求天父赦免他們(路加福音23章34節)。早在被釘十字架以前,耶穌基督就已經教導會眾“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 (馬太福音5章44節)。祂不只說,還行出來,只為了我們能效法祂。

耶穌基督本可以以神的姿態戰勝所經歷的痛苦,但祂卻願意選擇成為人來到世間,被“人”的有限所限制住,向我們展示出如果我們能夠向上帝交託,人是可以做出超乎常能的事的,如為仇敵禱告,饒恕他們。

除此之外,耶穌在祂短短三年的佈道中,應允了許多人的代求,比如百夫長為他生病的僕人禱告(馬太福音8章5-13節)、管會堂的為他的病重的女兒禱告(馬太福音9章18-26節)、父親為患癲癇的孩子禱告(馬可福音9章14-29節)等。由此可見,耶穌很在乎每一個會為身邊的人所做的祈求。所以,身為耶穌門徒的我們,可以為誰禱告呢?我自己就列了一個清單,把我能想到的名字寫上去,然後常常為他們禱告。這些名字包括了我未信主的家人、信心冷淡的朋友和我透過世界宣明會所領養的小孩等等。當我這麼做之後,讓我感到備受鼓舞的是,我一位原本很抑鬱到不願和任何人打交道的朋友終於願意再次接觸人群,並且展露了久違的笑容。我相信,我的禱告被應允了!

3.代禱能讓我們更貼近上帝的心意

創世記18章是首次出現代禱場景的章節。當時亞伯拉罕替所多瑪向上帝求情,希望上帝不要毀滅這罪惡之城。從“如果有五十個義人就不滅城”到最後“十個人”,上帝並沒有因為亞伯拉罕討價還價式地求情感到不悅,反而是很有耐心地回應他。

上帝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有祂的旨意在。當時的所多瑪罪惡深重,連剛出生的嬰孩都可以殺來獻祭,所以上帝不得不滅城以除後患之憂。然而亞伯拉罕的請求顯示出他對生命之關愛,而這是上帝所喜悅的。我相信亞伯拉罕後來肯定是明白了上帝比他還愛人,只要那個城市有義人在,祂是不會做出這決策的,所以他的請求就停在“十個義人”了。最後,上帝在滅城以前差派使者去救羅得一家也顯示出上帝的慈愛。因此,當我們持續地為一件事禱告時,我們會逐漸明白上帝的心意是什麼。

4.代禱能連接代禱者和被代禱者之間的心

當我們真心地想幫助別人度過難關,卻因為自己的能力有限而感到無奈時,不要忘記我們身為基督徒擁有一個很有力量的權柄,那就是代禱。我們可能無法完全理解他們所經歷的,可透過代禱,我們能夠更多地感同身受,以致能更迫切地為他們禱告。當我在為著宣教士禱告時,我似乎能想象到他們離鄉背井的難處;當我在為受逼迫的弟兄姐妹禱告時,我似乎能也能感受到他們的哀傷。不止如此,我曾經在某個網頁上閱讀到有些基督徒真的因為知道有人在為他們禱告感到無比欣慰與喜樂。這真的就如雅各書5章16節說:“所以你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你們可以得醫治。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

5.透過代禱,我們能分擔彼此的重擔

我相信,當我們為著他人禱告時,即或問題不會立即消失,但因着聖靈,他們會得着力量與安慰。我曾經因為所參與的碩士課程太過緊湊,以及繁瑣的功課而感到無比壓力。我不想和家人說,怕他們會為此擔心當時身在國外的我。人生地不熟,我也沒有好朋友可以傾訴。心裡頭一直想就此放棄,回國算了。直到我走進教會的禱告會,請求姐妹們為我代禱。我猶然記得她們為我禱告的那瞬間,心頭莫名地熱了起來,我不禁淚流滿面,感到扛在肩上的重擔彷彿被拿走了一樣。雖然那時候的我功課還是一樣多,可“我真的不行了,我想回家,不要讀了!”的念頭卻就此打住。如今的我還繼續在攻讀博士呢!

我們的禱告不是一般的祈福、求榮華富貴等,更不是以自我為中心,只單顧自己的事。相反的,我們是基於愛上帝、愛人的心而禱告。我們是否已經將“我會為你代禱”當成習慣性的回答,以致有時候甚至是在敷衍他人呢?是時候該認真地去看待代禱這件事了。因此,當我們要為某人代禱時,比起說“我會為你代禱”,不如說“我現在就為你禱告”,並且當下就為對方禱告吧!

或許你為某件事禱告已久卻仍未看見改變,但請不要灰心,代禱真的有用。而當我們願意花時間禱告時,這也絕不是徒然的。最後,願我們的禱告都像耶穌基督在路加福音22章42節的禱告一樣,只願天父的旨意成就,而非自己的意願。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再見,假象!

小心,別上魔鬼的當(下) | 生命探索(連載)

Untitled

作者:高皓正

*承上篇(文後有上文鏈接)

其實這些做法就是聖經所講的「交鬼」,根據聖經,這一個「親人」根本就是魔鬼假扮的! 魔鬼這樣做是因為牠們很希望你接觸牠們,而不去接觸上帝,這是上帝非常不喜悅的。上帝絕對不希望你接觸魔鬼,因為魔鬼只 會偷竊、殺害、毀壞,祂希望你親 近祂這位創造你、愛護你的上帝 (參利未記19章31節)。

如果你或者你身邊的人有這樣的情況,鼓勵你或他們決志相信耶穌, 耶穌的寶血可以將這些關係斬斷,讓人脫離魔鬼的轄制和影響。

既然魔鬼原是上帝創造的美麗「天使」,為何我們聽見的鬼故事中,魔鬼的「形象」經常那麼恐怖? 又或者看過的靈異影片中,牠們的出現總是那麼的「戲劇性」?原因很簡單,魔鬼正在「演戲」!狡猾的魔鬼要用恐怖的形象來嚇唬我們,背後的目的就是要我們怕牠!

其實你根本完全不需要懼怕魔鬼!

試想想「天使」居然要假扮作「長發女鬼」飄過,或者突然推倒客廳的東西,又或者三更半夜用「鬼 聲鬼氣」擾人清夢,你說不是很可笑嗎?為什麼牠們要這樣做呢?又試問,若是牠們能夠超自然地移動物質界的物件,為什麼牠們不幹脆拿起刀來,直接把我們殺掉?魔鬼這樣做,目的只有一個:讓你「以為」牠很可怕!因為當你害怕牠們,便不會對付牠們,牠們便可以繼續欺負你了!

什麼?我們可以對付魔鬼?我們憑什麼?

我們憑着耶穌基督的名字就可以叫魔鬼逃跑了(參馬可福音16章17節)!

筆者聽過一位中學女生遇過的靈異事件,她與同學去長洲宿營,晚上睡覺時在睡房中聽見外面客廳有很多人說話的聲音。當時其他人都睡著了,她便自己開門看看,外面卻一個人都沒有,當時她心裡很害怕,但記得在教會學過可以「奉耶穌的名」趕走魔鬼,她便開口說:「奉耶穌的名叫魔鬼走!」然後她就很清楚地聽到一個聲音說:「她認識耶穌!走吧!」之後便再沒有聽到不知名的聲音了。 難怪聖經里說:「故此你們要順服上帝。務要抵擋魔鬼,魔鬼就必離開你們『逃跑』了。」(雅各書4章7節)

所以,不要怕魔鬼!只要敬畏上帝!主耶穌說:「我曾看見撒但從天上墜落,像閃電一樣。我已經給你們 權柄可以踐踏蛇和蠍子,又勝過仇敵一切的能力,斷沒有什麼能害你們。 然而,不要因鬼服了你們就歡喜,要因你們的名記錄在天上歡喜。」 (路加福音10章18-20節 )

祈盼大家不再怕鬼,也不接觸魔鬼,只親近創天造地的上帝,因我們的名字被記在天上而歡喜快樂!

若你懷疑自己經歷過靈界的事物,建議你儘快聯絡有經驗的牧者,以分辨清楚此情況是否確實為靈界問題,還是有其他狀況:例如精神方面的問題或者藥物影響等等,以便轉介相關單位尋求幫助。

小心,別上魔鬼的當(上) | 生命探索(連載)

*此文章摘自靈命日糧《生命探索》系列,版權所有,謝絕轉載,歡迎轉發!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撥雲見日)


 

作者簡介

高皓正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祟基學院哲學系,副修性別研究。近年參與福音電影《天地孩兒》、《真的戀 愛了?》等等。
音樂方面,高皓正是歌手,填詞人,作曲及填詞作品 超過一百首。他是渴文化Hot Culture青少年文化慈善團 體創辦人之一,亦是Acts Church召集人。

於2010年與陸凱兒醫生結婚,育有一子一女,更着力下一代和青少年教育,經常受邀到各大公司、機構和 學校等分享正面訊息。

小心,別上魔鬼的當(上) | 生命探索(連載)

Untitled

作者:高皓正

很多人很怕「鬼」,有部分人更有一些靈異經歷。

一般民間信仰,都會認為魔鬼是人死後所變成的,魔鬼就是所謂「陰魂不散」,留在陽間的靈體。但根據聖經,人死後不會變成「鬼」,人死後的靈魂會在一個被稱為「陰間」1的地方等候上帝最終的審判(參啟示錄20章13節);又或者會在一個被稱為「樂園」的地方等候復活,之後在新天新地永遠和上帝在一起(參路加福音23章43節)。根據聖經,人死後 的靈魂並不會返回人間和活着的人溝通!換言之,「鬼」並不是人類的靈 魂!魔鬼本身原是上帝創造的美麗 「天使」,名字叫路西弗(Lucifer)2,牠是無所不備,智慧充足,全然美麗,更是在神聖山上遮掩約櫃的基路伯天使3。只是牠希望自己成為上帝,結果離開上帝墮落了,之後再帶領三分之一的天使背叛上帝,墮落成為邪靈 (參以西結書28章12-19節;啟示錄12 章4節)。魔鬼也希望人類離開上帝!

魔鬼很想接觸你,然後開始騷擾你,影響你的生活,並破壞你的生命。然而魔鬼並沒有權柄隨時去騷擾人類,儘管如此,牠卻可以欺騙你, 誘使你自願去接觸牠! 魔鬼不會告訴你:「我是魔鬼,你來接觸我吧!」 牠會化身成為你死去的親人,讓你透過問卜、問米、通靈等儀式接觸牠; 又或者牠會化身成為「仙」,透過玩 碟仙、筆仙等「玩意」來和你連繫; 也會透過長輩,將你從小就「上契」 給偶像(意思是從小就給某個神明當乾兒子),使你和牠建立「有名有分」的關係,以致牠能夠在你生命各方面影響你,有個別例子甚至會讓當事人有所謂的「陰陽眼」,終日看見一些不想看見的東西!

筆者的一位朋友以往曾跟家人去找一位素未謀面的靈媒「問米」,當那位俗稱「問米婆」的靈媒請了「親人」上身,這位自稱是親人的靈體便透過問米婆的口,叫我朋友和其家人燒一些特定的東西下去「陰間」給「他」。奇怪的是,那些東西的確是他親人在世時所喜歡的,甚至這個靈體會告訴他們這些東西在「他」以前房間的某個地方,而他們果然能夠找 到這些東西,這導致他們深信這個靈體就是他們的親人。

然而這個情況,有很多不能解釋的地方,如果這「靈體」真的是他們的親人,而「他」講的是真話的話, 那麼為何用火燒的方式能夠將一些物件送去陰間,又能準確送到對方的手中?為何火燒的東西大部分又只是用紙紮的而不是實物?難道這些用紙做的東西,例如「冥通銀行」紙幣、紙紮工人、紙紮房車和紙紮智能電話,經過火燒之後下到陰間又真的能派上用場?如果真的有這樣一個我們可以溝通的陰間,為何絕大部分其他國家的人卻沒有「燒東西下陰間」的這一個概念?難道在陰間只有華人有錢用、有車開、有手機可以聯絡?這些都是難以解釋的問題。

但若是他們所燒的物件並不能 夠送到陰間,這個「親人」豈不是在撒謊?「他」為什麼要撒謊呢?難道「他」並非他們以前所認識的那一位親人?那麼這個靈體到底又是誰?是否由其他勢力所假扮?如果真有一個靈體冒充他們的親人,這個迷惑就真的很可怕,背後一定有一個邪惡的陰謀!

未完待續…..


 

附註:

1.那個暫時拘留人靈魂之地,罪人到的那處被稱為 「陰間」(參路加福音16章19-31節),屬主的人到 的那處被稱為「樂園」(參路加福音23章43節)。 陰間和樂園是有深淵限定,兩處之間不能相通,靈 魂也無自由回到人間(參路加福音16章26節)。

2.以賽亞書14章12節說道,撒但原是「明亮之星,早 晨之子。」明亮之星,按拉丁文的譯音是「路西弗」 (Lucifer),又稱啟明星。因着啟明星是眾星之首,撒 但也必是眾天使之首。早晨之子的名稱,表明牠老早 就有了,在宇宙之晨就有了牠。因此撒但在宇宙的最 初期,就被立為眾天使之首,像啟明星一般明亮。

3.以西結書28章14節說:「你是那受膏遮掩約櫃的 基路伯。」這也許是指他在諸天界遮掩上帝的約 櫃;另外聖經也提到,「我將你(指基路伯)安置 在上帝的聖山上。」(參出埃及記25章20節及啟示 錄11章19節)可見他的地位是上帝所安置的。上帝 膏了這天使長,並且指派他來遮掩祂的約櫃。以西 結告訴我們:上帝的榮耀是寄托在基路伯之上, 並且他們非常接近上帝的寶座(參以西結書9章3 節,10章1、18節,1章26節)。撒但在牠背叛以 前,當牠還是受膏遮掩約櫃的基路伯時,必定是非 常接近上帝的,牠背負著上帝的榮耀。


作者簡介

高皓正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祟基學院哲學系,副修性別研究。近年參與福音電影《天地孩兒》、《真的戀 愛了?》等等。音樂方面,高皓正是歌手,填詞人,作曲及填詞作品 超過一百首。他是渴文化Hot Culture青少年文化慈善團 體創辦人之一,亦是Acts Church召集人。

於2010年與陸凱兒醫生結婚,育有一子一女,更着力下一代和青少年教育,經常受邀到各大公司、機構和 學校等分享正面訊息。

*此文章摘自靈命日糧《生命探索》系列,版權所有,謝絕轉載,歡迎轉發!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撥雲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