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安慰

上帝能使用我的痛苦經歷祝福他人(有聲中文)

作者:Jefferson,新加坡

翻譯:Helle Cheng,香港

有聲播讀:劉弟兄,中國

 

幾周前,我在教會的查經小組與弟兄姊妹們一起閱讀華理克的著作《標竿人生》。書中的一段文字吸引了我的注意:

在你人生的各種經歷中,痛苦的經歷往往是上帝在你未來的事工中使用最多的。你的每一個傷痛都不是白費的!事實上,你最有影響力的事工極有可能源自你最深的痛苦。(此處是華理克的原話。)

這段文字直擊我心。我回想起上帝如何使用我剛度過的一段痛苦經歷與我一位未信主的同事打開了話題。

就在那之前的幾天,我教會的一個好朋友指出了我對他人的漠視。他指出,我時常只看重自己的需要高過他的,這讓他感到很受傷,而我一些其他朋友也有同感。例如,即使知道朋友已經非常疲憊需要休息,我卻仍然堅持拉著他們陪我吃飯。

朋友指出我的不是後,我很快向他道了歉,但心底里我根本不覺得自己有錯。

「他說的是真的嗎?我真的如他描述那樣自私嗎?」

這些問題困擾我多日,因為他口中的我,與我自認為的我差距甚遠。

我繼續閱讀《標竿人生》,書中關於保羅在哥林多後書1章8-11節中的經歷記述大大安慰了我。保羅記述了他在小亞細亞事奉時遇上的種種困難,而這樣的經歷提醒他要全心全意地信靠上帝。

華理克用下面這段話回應了這段經文:「你必須願意敞開心房與人分享你的痛苦經歷,上帝才可能使用它來祝福別人。你必須不再遮掩,而是坦承自己的錯誤、失敗和恐懼……保羅深明這點,所以他坦然面對自己灰心失意的日子。」

這番話責備了我的心。受批評向來不是件令人舒服的事兒。雖然批評時常是出自善意,讓我們能看到自己的過失並加以改正,但卻無可避免地會傷害到我們的感受。不過,我決定不去盯著傷害看,而是以開放的心接納朋友的批評。同時,我決定以後更加註意朋友的需要。

痛苦的經歷讓我們更了解自己

上帝透過朋友對我的批評,使我看見自己從前忽視的罪。在我思想這件事時,詩篇139篇23-24節在我腦海浮現:

「上帝啊,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裡面有什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

我意識到我一直都很自私,不太顧及身邊人的感受。雖然被批評不好受,但我為此心存感恩,因為它不光再次提醒我自己是個罪人,更重要的是,它讓我看到上帝的救恩是多美好,因此我才能夠過順服的生活。

 

上帝如何使用我的經歷祝福他人

事發後幾個星期,上帝給我機會與一位未信主的同事分享這次經歷。

在吃過午飯後,我們走在回辦公室的路上,這位同事問起我對他的看法。回答前,我決定探究一下為何他會突然問我這個問題。

顯易而見,他被一個朋友狠狠地批評了。聽過他的分享後,我決定向他講述自己被批評的經歷——朋友的指摘如何幫我更了解自己,而上帝又怎樣助我與朋友冰釋前嫌。

那位同事一直全神貫注地聽著,直至我談到如何與朋友重修舊好時,他打斷我說他並不信主,也不信我能與朋友和好是靠上帝的幫助。

縱使他很快轉到新的話題,但我確定我的分享對他有所影響。雖然他還未願意敞開心房談及上帝,但我相信上帝已透過我,向他展現祂的慈愛。

華理克在《標竿人生》中寫道:「有誰比一個戰勝了(嗜酒的)惡魔而重獲自由的人更適合幫助嗜酒者呢?」我們可以成為上帝的僕人,去幫助那些與我們面對同樣爭扎的人。

我明白了我們經受的所有苦難都有意義。雖然我們感到上帝似乎是在責打我們,但祂的旨意高過我們的意念。祂會成為我們痛苦中的安慰。

當我們認罪悔改時,上帝會原諒我們並借著我們完成祂的工作。

當我們看到一些人正面臨著和自己的痛苦經歷類似的情況,就去找機會與他們分享上帝的愛吧。透過我們真實的分享上帝如何帶我們走出軟弱,他們將會認識我們的上帝。

假如你正經歷痛苦,我希望我的分享能夠鼓勵你。上帝從未應許我們在今生不會受苦流淚,但祂應許了使用仍會犯罪的我們,並應許醫治和安慰我們。祂也會透過這些痛苦經歷,彰顯祂的聖名,祝福我們身邊的人。

「你們如今要知道,我,唯有我是神!在我以外並無別神。我使人死,我使人活,我損傷,我也醫治,並無人能從我手中救出來。」(申命記 32章39節)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新的樣式

上帝拿走了我的一切,卻把祂自己給了我(有聲中文)

WeChat Image_20170503091729

作者:Spider,中國
語音播讀:安安,香港
播讀後期製作:龐宏宇,中國

說起自己的童年,大部分人的可能是五彩繽紛、充滿了歡聲笑語;而我的童年卻是暗淡無色、充滿着心酸和眼淚。

我有一個哥哥,終日不學無術,在外坑蒙拐騙,渾渾噩噩度日。沒有錢時就會向家裡要,若不給就會砸東西,威脅爸媽,有時甚至還會對媽媽大打出手。而媽媽每次都以為這次給了他錢以後他就不會再鬧了,可是哥哥非但沒有悔改反而變本加厲。因為媽媽這樣的行為,家裡的矛盾再次升級,連爸爸也開始抱怨媽媽,怪她把哥哥慣成這樣。媽媽裡外不討好,終年受氣,慢慢的,她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後來,媽媽信了主,不久之後,我和姐姐也跟着媽媽信了耶穌。我和姐姐每天都為哥哥、爸爸和媽媽禱告。可是,家裡的情況並沒有好轉,媽媽也因多年以來一直生活在擔驚受怕中,患上了風濕性心臟病,治療無果后就被上帝接回了天家。

媽媽的去世對姐姐造成了很大的打擊。沒過多久,姐姐竟也被檢查出患上了肝癌。我當時害怕極了,不停地為姐姐禱告,祈求上帝可以醫治她。媽媽已經走了,我不能再失去姐姐。可是,上帝依然沒有按我的意思來,媽媽去世67天後,姐姐也走了。我怪上帝沒有聽我的禱告,沒有拯救我最親的人,於是便不再讀經禱告,且開始遠離祂。那時的我就像是一個受委屈的孩子在和大人置氣般,內心卻希望能夠以這樣的方法得到祂的注意。

直到上了大學之後,因着大學團契的一個姐妹,我又重回到了教會。一開始我並不是為了敬拜上帝才去教會,而是為了我所經歷的這一切向祂“討個說法”。當教會的一些屬靈長輩知道我的情況后,便多次開導我,對我說,不是說基督徒就不會有患難和試探,我們也會經歷這些,但是我們所經歷的都是上帝所允許的。就像耶穌基督是上帝的獨生愛子,卻仍降生塵世為我們這些罪人受苦,更何況是我們呢?經過他們的開導后,我心裡稍微有所釋懷,但仍然不能完全解開心結。所以我決定要繼續去尋求答案。我又開始讀經,禱告,期待上帝能告訴我想知道的答案。

有一天我看到這一節經文:「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做我的門徒;愛兒女過於愛我的,不配做我的門徒」(馬太福音10章37節)。當時我的心裡咯噔一下,難道上帝在透過這經文提醒我些什麼嗎?祂在我身上會有怎麼樣的奇妙作為嗎?帶着這樣的疑惑我更加積極地去教會聚會、讀經和禱告。久而久之,我的態度也改變了許多,沒有原來那麼強硬了。

但就在這個時候,爸爸決定要再婚。因為這樣,我跟爸爸發生了矛盾,最後甚至斷絕了父女關係。瞬間我感覺到自己一無所有了,內心變得非常空虛,彷彿被抽空了一般。我變得不再願意與人交流,總是一個人胡思亂想。我還是會去教會,因為我只有在教會時才會感到放鬆,我把教會變成了我逃避現實的地方。

直到有一次聚會時,牧師講道說:「人的愛是有條件的,也會受到時間空間的限制,但唯有上帝的愛是無條件的,是無限的、是永恆不變的。」就這麼短短的一句話,我的腦海里一下子就回想起過去幾年所經歷的一切。我的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心裡不住地重複着那句話:「唯有上帝的愛是無條件的、是無限的、是永恆不變的。」這時我才終於明白上帝讓我在花樣的年紀去經歷這麼多的痛苦,並不是因為祂不愛我,不聽我禱告,而是為了讓我知道,當我在這世上無依無靠時,覺得沒有人愛我時,祂依然愛我。原來祂拿走了我的一切,是為了要把祂自己給我,讓我能夠單單愛祂、依靠祂,從而在祂的國中有份,得享那屬天的榮耀。

感謝上帝,我不再怨天尤人,反而漸漸開始變得積極樂觀。在上帝的帶領之下,一向性格內向,且靈命不好的我也願意開始參與教會服侍。慢慢的我能在周日帶敬拜,也成為小組裡的小組長等。後來,因着我個人的經歷,且憑藉著上帝給我的安慰,我也去關心和安慰那些同樣在痛苦環境中的弟兄姊妹,陪伴他們度過着艱難的時期,分享自身的經歷來幫助他們明白上帝的旨意。

所以說,親愛的弟兄姊妹,如果你也正在經歷着痛苦的事情,或處於糟糕的環境里,不要急於抱怨或怨恨上帝,尋求祂,願祂也讓你在患難中遇到祂自己,得着安慰,也得享飽足的生命。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有目的的人生)

上帝會給我們過於我們所能承受的嗎?

Will-God-Give-Me-More-Than-I-Can-Bear-1024x613 (1)

作者:Kezia L.,新加坡;翻譯:孔曉慧,中國

「上帝絕不會讓難以承受的事臨到你,祂只會把你能處理的事交給你」。

剛開始信主的幾年裡,每當面臨挑戰,這句話就安慰我。我甚至用它來勸慰正經歷艱難時刻的朋友。

但是當媽媽去世時,我有點懷疑了。不久后,一個與我關係很好的舅舅被槍殺。接着,我婚禮三天後爸爸去世。幾個月後,另一位舅舅在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中失去雙臂。以前使我受到很大鼓舞的話語現在突然站不住腳了。

上帝怎能讓這些事發生?我完全理解不了。我心裡想,他們不是說上帝不會把過於我能承受的擔子給我嗎?為什麼現在我所面臨的超越了自己可以承受的極限呢?

這不僅讓我想到自己,還想到那些處境比我更加艱難的人。我的意思是,我怎樣去安慰一個剛剛失去自己小孩的媽媽,告訴她上帝不會給她過於她所能擔當的擔子呢?或者怎麼向一位剛剛埋葬了妻子和孩子的人說這話?又或者怎麼向一位失去雙親的孤兒如此解釋呢?

我怎樣才能讓這些慣常用到的安慰話語可以去解釋悲慘的生活現實呢?上帝真的不會把過於我們所能承受的擔子給我們嗎?

好長一段時間,我都選擇繼續相信祂不會。我假裝堅強,繼續生活。但是偽裝很難繼續,我幾乎堅持不住了。

是的,上帝會那樣做。

一段時間后,我最終有勇氣承認:上帝會給我們超過我們承受能力的擔子。我相信祂會讓我們經歷刻骨的痛,可能會摧毀我們讓我們所剩無幾的痛,亦或經歷慘痛的失敗。

那我們如何理解哥林多前書10章13節中上帝的應許呢?畢竟,那裡明確指出上帝「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就是這裡,我意識到,這句經文中的「受試探」是指着罪而言。上帝不會容許我們受試探過於所能抵禦的。這個經常被誤用的經文不是指遭受試煉講的。

提到試煉,我相信上帝會給我們難擔的擔子,因為如果我們凡事如意,順利應對一切,我們就真的不需要祂了。如果我們可以承擔每一個擔子,我們就沒必要轉向祂,祈求得到祂的幫助、讓祂加添力量和勇氣了。

除非我們有基督賜下的恩典和力量,我們無法忍受試煉。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自己曾在生活中經歷過一些讓我不得不承認自己已經無能無力的艱難處境,沉重的苦難將我整個人耗盡,讓我哭都哭不出來了。痛苦太重,難以承擔;心裡滿滿的都是苦。就是在這個時候,除了我與上帝的關係,其他都不再重要。

痛苦是有益的。

那是不是上帝容許苦難發生就表明祂很殘忍呢?當然不是。

事實上,痛苦對我們有益處。不,我並不是說我喜歡痛苦——遠非如此。但是儘管它令人生厭,卻是一位良師益友。痛苦幫助我們清晰地認清自我,搞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痛苦讓我們知道有些地方出問題了。

我曾經看過一部電影,講述了一位在戰爭中下半身失去知覺的老兵。在一個場景中,一位高中生志願者正幫他清洗身子。高中生說有時他真希望在學校的足球訓練中感受不到疼痛。這時老兵回答道:「不,不要。你不會想像我一樣失去痛覺」。

我認為這就是我們的狀態。我們想逃避痛苦,相信這樣對我們是最好的。但是痛苦不是我們的敵人。它實際上幫助我們過得更好。痛苦把我們引向正確的方向——過一個定睛上帝、依靠上帝的生活。

我並沒有覺得你我經歷的困難無關痛癢。相信我,我也曾希望自己的生活遠離苦難。但是,我不得不說,在上帝的智慧中,祂讓凡事的發生都有目的。

現在我更深依靠祂來得力量,知道沒有祂我絕對搞不定。我也學習更好地愛人,真正地關心他人的幸福。我看到自己自私慾望背後的愚蠢,做決定時也更加有智慧。這些只是上帝教我的一部分功課。不經歷痛苦,我永遠也領悟不到這些。

試煉和痛苦是我們最終必須要面對的現實。但是我們可以放心的是,每一步都一定會有上帝與我們同行。

此文章原載於作者的博客,此版本已由雅米事工團隊編輯。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英文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面對苦難)

漫畫:對上帝不同的問題

作者: Heri Kurniawan,印尼,譯者:Carmen Siu, 香港
當災難臨到,人們的疑問就跟著來。特別是發生在我們身上時,更是讓我們向上帝發出無數的問題。
這篇漫畫是改編2014年7月9日的靈命日糧內容,希望能讓更多人得著幫助及力量。
悲慟中最大的安慰,是知道上帝掌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