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爭吵

如何優雅地與你的另一半爭吵(有聲播讀)

作者:Debra Ayis,奈及利亞

翻譯:奇奇,中國

有聲中文:楊瀾,中國

 

 

「你總是這樣,讓我很厭煩。你總是在最後一刻取消計劃。」他在簡訊中這樣寫。

我回復道:「我沒有總是這樣,我現在不是提前三天告訴你了嗎?」

「好吧,但我已經為這次旅行而預留出了那一天的時間!…..咱們別吵了。」他回復說。

當你聽到「爭吵」這個詞時,會想到什麼?

過去,它在我腦海中代表著消極的事物——隨之而來的是鬱積的失望和誤解,比如我上面講到的那次爭吵。我討厭爭吵,因為它會造成關係的緊張和尷尬,所以我會不惜一切代價避免陷入爭吵。

這意味著我有時會寧願選擇放棄一段戀情,也不願解決引起爭吵的背後問題。

但是我漸漸地了解到,與你的另一半進行健康有益的爭吵是可能的。這是一個過程——我們需要時間來了解對方的性格和性情,並養成有效的交流習慣。一個健康的爭論過程會因關係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別,但有些步驟是我們可以用來幫助我們更好地爭論的。以下是我用來保持我的爭吵健康的幾種方法…

 

 

1.在做出反應前先提問

在我過去的一段戀情中,我的男朋友喜歡不停地取笑我。然而問題是,我不喜歡被人取笑。我發現取笑會很容易從鬧著玩變成傷害,而且我經常質疑他說話背後的動機,即使它們聽起來像是在開玩笑。

在一次爭吵中,我控制自己不去生氣,而是努力保持積極、冷靜的態度,並問了自己一些有助於弄清他表達含義的問題。學習雅各書1章19節的智慧,我努力傾聽而不是急著得出結論;在我弄清楚情況之前,我在心理指導自己控制住內心漸漸燃起的憤怒。

很多時候,當我給他時間解釋時,最後的事實都證明沒有什麼值得我生氣的。

還有一些時候,在挖掘了他開玩笑的言語背後想表達的信息後,使我能夠了解他的觀點,再考慮它是否值得稱讚。然後,在我處理完這一系列信息並使自己的頭腦冷靜下來之後,我才能更好地與他討論這個話題,並努力找到一個解決方法。

 

2.讓恩典引導你

對我來說,另一個建設性的建議是:

「你們的言語要常常帶著和氣,好像用鹽調和,就可知道該怎樣回答各人。」(歌羅西書4章6節)

在我那段充滿被開玩笑的關係中,為了讓我們的互動充滿恩典,意味著我的另一半學會了衡量我何時有開玩笑的好心情。另一方面,我學會了放鬆一點並隨即也給他開一個玩笑。我意識到,如果我想要擁有一段健康的關係,我就應該讓自己足夠靈活,可以去欣賞他對我表達喜歡的方式。我學會了以恩典對待他以及他一些我不太喜歡的習慣,就像他也以恩典對待我一樣。

 

3.不要翻舊賬

當主把給祂子民制定的各樣律法給了摩西時,祂也提供了如今仍然適用的關係法則。

「不可報仇,也不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如己。」(利未記19章18節)

我認為很重要的一點是,每一次爭吵就講當下的事,不要因扯入過去的憤恨而使事情變得模糊不清。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因為我了解到,將當前的爭吵與過去的事聯繫起來往往會使對話變得更加痛苦和沉重。我在本文開始時提到的那個人常常會在和我爭吵時使用「總是」一詞,表達他對我在某件事情上的不滿——比如說取消計劃一事——但這讓他把過去對我的不滿也一概帶到了當前的事情上。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我們學會了只看當下的事情,並一起談論解決。

就事論事的爭吵可以減輕其破壞力,並可以避免反覆思想對方過去對自己的冒犯行為——這需要我們停止懷怨在心,學會寬恕。

我仍然是一個不斷在接受改造的半成品,我們都在。但是,當我在努力使爭吵更有意義的路上邁進的時候,我注意到自己變得更願意提出疑問、問題和疑慮而不再那麼害怕它們會使關係破裂了。這幫助我建立了在情感上更加穩定和有益的關係,在這些關係中,爭吵並沒有使我放棄,反而建造了我。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榮耀的身體

跟男朋友大吵一架后,我才明白什麼是真愛…..

the-day-my-boyfriend-and-i-fought作者:Edna Ho, 馬來西亞

翻譯:詹啟聖,台灣

男朋友簡直要把我氣死了。讓我暫且用T來稱呼他吧。

事情是這樣子的,一個周末,我父母來馬來西亞吉隆坡參加我的畢業典禮。我很興奮,因為T從來沒有見過我的父母,我覺得這是讓他們見面的絕好時機。

然而不巧的是,T在同一時間要去參加他一個好朋友的婚禮。這個朋友是他在澳洲念書時認識的,這表示會有許多多年未見的朋友回來馬來西亞參加這個婚禮。而T很期待能夠見到他們。

我的父母親在吉隆坡待了兩個晚上。第一個晚上,T告訴我他必須要跟澳洲來的朋友一起,我開心地答應了,因為我心想,第二天他應該可以陪我的父母。

第二天是星期天,做完禮拜之後,我又參加了好幾場敬拜團隊的排練,所有活動結束之後,我收到父母發來的短信,問我們晚上是不是要一起吃飯。我轉身問T,令我驚訝的是,他搖搖頭回答說:「我覺得身體不太舒服,我想我還是不跟你爸媽吃飯了。」

我非常失望,但我嘗試體諒他的難處,所以我馬上回信息給我媽說我們不能一起吃飯了。媽媽回復說:「我很失望」。

T開車載我們幾個人回家,在等紅綠燈時,他突然轉身問我:「你還要跟你爸媽吃晚飯嗎?」我搖搖頭。因為我父母住的飯店離市區很遠,而我又沒有開車。接着T竟然問我說:「那你要跟我一起和澳洲回來的朋友一起吃飯嗎?」

我張大眼睛難以置信,他竟然膽敢說自己生病不跟我爸媽(可能是他未來的岳父岳母)吃飯,然後跑去跟澳洲回來的朋友一起?

車子停在我家門口時,我們在車上吵了起來。我跟T說我媽媽很生氣他沒能一起吃飯,然後他就氣憤又懊惱地哭了起來。最後,為了彌補過失,他說:「好吧!那我們現在就去見他們。」

「你不是說你很累么?」

「是很累,但我也不想讓他們失望。」

「現在已經太晚了。」

我實在太生氣了,無法再跟他說話,就直接下了車。當時我的腦海中閃過各種念頭。我問我自己,過去那些浪漫跟甜蜜的感覺都去哪裡了?跟他在一起是不是個錯誤的決定?他怎麼會變成這樣?他原來可不是這樣的!

第二天,我們發短信互相轟炸。在一切都說開之後,我才意識到我太快對T做了評斷。他不敢跟我父母親見面因為他覺得自己狀況並不是那麼好,害怕沒有辦法給我爸媽留下好印象。他寧願跟澳洲的朋友混在一起因為在那裡他不會有任何壓力要「表現」什麼。另外,其實我們也早就訂好機票要去我家鄉看我父母的。

又過了一天,T到我家來,我們和好了。當晚上帝給我哥林多前書13章4-8節這段經文。這段經文我其實很熟悉,但那天晚上,這段經文對我而言變得意義頗豐。

如果T讀到這篇文章,這是我想對他說的:

愛是恆久忍耐——當你還不是我希望的樣子時,我願意學習忍耐。但是按照上帝的時間,你會一天一天變化更新,榮上加榮。(哥林多后書3章18節)

愛是恩慈——願我對你在言詞及行動上都滿有恩慈。

愛是不嫉妒——我不會因為你與朋友們享受快樂時光而感到嫉妒。

愛是不自誇——我不會比較我們兩人誰強誰弱。

愛是不張狂——我不會比較我們兩人然後想是誰配不上誰。

愛是不作害羞的事——當我言詞尖銳時,請原諒我。

愛是不求自己的益處——希望我沒有要求太多。

愛是不輕易發怒——希望我沒有那麼容易被觸怒,不要太敏感。

愛是不計算人的惡——願我不要執著於對方過去犯的錯。

愛是凡事包容——我要保護你,保守你的尊嚴,你的身、心、靈。

愛是凡事相信——我會永遠相信你的話。

愛是凡事盼望——讓我們一起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

愛是凡事忍耐——遇到困難時讓我們不放棄。

愛是永不止息——上帝的愛永不止息。當我們軟弱時,上帝是剛強的,祂的能力得以覆庇我們(哥林多后書12章9-10節)。

偶像劇的那些浪漫情節不是真愛。真愛是自我犧牲——為了你所愛的人犧牲你的時間、你的利益、你的精力。真愛是無論發生什麼事情,你都選擇留在你的終生伴侶身邊。

但願我對T的愛能如同耶穌對我倆的愛一樣。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完美主義)

那天,我深深傷害了我丈夫……

the-time-i-hurt-my-husband-deeply

作者:Clare H,新加坡
翻譯:孔曉慧 ,中國

幾天前的一個晚上,我和丈夫發生了激烈的爭吵。在爭吵的過程當中,我很驕傲地不願意承認自己也有錯。因此,他深深地被我傷害了,淋浴完后直接就上床睡覺。這是我們在一起六年以來他第一次這麼做——沒有先把矛盾解決就去睡了。

說實話,我那天晚上淋浴時,有很多不好的想法浮現在腦海中。那些想法讓我相信自己是對的,並沒有任何錯。事實上,這種自義的想法甚至還讓我確信丈夫是錯的,並且認為當他向我道歉時,我理應原諒他——因為基督徒就應該這麼做。

但是當我淋浴完,看到他已經睡了,我最初想要原諒他的想法立刻消失得無影無蹤。我內心充滿了憤怒。「他怎麼能沒有跟我講話就去睡了呢?」我心裡想。「他不再在乎我們之間的關係了嗎?」當我在做着睡前例行要做的事——吹乾頭髮、關上窗戶時,我腦子裡仍充滿了他所犯的所有過錯。

我關上燈,坐在床上,轉向丈夫並看着他。突然,一陣憂傷襲來。第一次,我意識到我傷害了他。我到底向這個上帝為我選擇並透過他來祝福我的人做了些什麼?那個被上帝呼召要成為敬虔的妻子的我去哪裡了?

於是我開始禱告,祈求上帝除去我的驕傲和自義,並看清自己的過犯。而且我也讓祂來指引我遠離所有罪惡的思想和意念,好讓我能更多活出基督的樣式。

當我第二天醒來時,我的丈夫仍不願跟我說話。這也是我們相處這麼久以來第一次發生的事。我很努力地想要化解我們之間的矛盾。然而當我成功讓他願意開口對我說話時,我意識到了他被我傷得有多重。為此我再沒有任何理由認為自己是對的。

我不知道我還能做些什麼,而且感到很絕望。於是就做了唯一能想到的事,就是問他能否和我一起禱告。他的禱告很短,看得出來他因為爭吵而感到筋疲力盡。輪到我禱告時,我在上帝面前承認我的過失,並求祂改變我,讓我能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感謝上帝,因為祂是信實的,是仁慈的。在我禱告之後,祂立即使我丈夫對我的態度有了緩和,在他去上班之前我們還深深地擁抱了彼此。再一次看到他那可愛的笑容和充滿愛意的眼神,讓我感到無比寬慰。

他上班后,我開始反思這發生的一切。我意識到,在這樣的情況下,禱告是正確且有效的方式。然而有效的禱告並不是指我們讓上帝改變狀況或改變對方,而是願意來到上帝的面前,承認自己的過犯。

不止如此,我們也需要為彼此代禱,彼此認罪,使我們得醫治。(雅各書5章16節)

我知道我有時仍會犯錯。但我也明白了,當我犯罪時,我的第一反應應當是來到上帝或他人面前承認自己的過犯。因為約翰一書1章9-10節說,「我們若認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凈我們一切的不義。 我們若說自己沒有犯過罪,便是以上帝為說謊的,他的道也不在我們心裡了。」

這是我寫過最難寫的一篇文章。畢竟,要將自己的罪白紙黑字地保存下來告訴別人是不光彩的。但更不光彩的是,我們不把唯有上帝配得的榮耀歸給祂。既然上帝讓我有機會分享我的經歷,那麼希望這文章能在你處理各種關係時——無論是跟父母、孩子、朋友還是同事的相處中,都能給你帶去鼓勵。願一切的榮耀都歸給上帝。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天下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