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上帝的愛

人人期盼有個完美的家

what-my-ideal-family-looks-like作者:Michele O,新西蘭

翻譯:Fish Lin,香港

我一直希望自己是個歐亞混血兒,那樣我就會有美麗深邃的大眼睛和淺棕色的頭髮。最好我還是家中老幺,上面有兩個哥哥。在一個亞洲國家就讀國際學校,爸爸是那個國家的外交官。我的英文名自帶光環,比如叫「Ella Rosewood」。而且每個暑假我都能去海外旅行,只有在學習期間才待在亞洲。我們全家住在一座漂亮的房子里,有鬱鬱蔥蔥的草坪,還有一個奧運比賽規格的游泳池,幫傭眾多,從司機到園丁都有。

然而事實上,我是一個典型的亞洲人。黑髮,以及不是那麼大的眼睛。我的中文姓氏譯成英文叫做「King」(英語“國王”的意思),但如果我將自己的名字改成Michele King的話就是對祖先的大不敬了。我還有一個妹妹,我倆簡直水火不容。在全家移民海外之前,我在馬來西亞度過了我的童年。另外,我們沒有幫傭,家務都是我自己在做。

我們每個人都有各自理想中的家庭設想。 有的比較傳統,男人養家糊口,女人相夫教子;有的可能是丁克家庭(雙收入,零子女);還有些可能是生養教育很多子女…..

可惜的是,我們身處在一個墮落的世界。跟理想家庭相距十萬八千里,我們發現自己掙扎在破碎的關係里。配偶的背叛,兄弟姐妹爭家產的風波,以及不孕不育的打擊都令我們心碎。

我們都渴望擁有一個家,被愛,被接納。這太正常了,因為我們生來就是為了聯結。上帝創造我們,就是為了讓我們和祂聯結,這體現在我們渴求一個完美的伴侶,一個最好的朋友,或者一個可以歸屬的團體中。 我們渴望被完全地接納。

一個特別溫暖人心的事實是:上帝稱我們為祂的子女並一直在等我們回到祂的懷抱。

當我們接受上帝的邀請成為祂家庭的一份子時,我們就擁有了一個新的身份: 「你們所受的不是奴僕的心,仍舊害怕。所受的乃是兒子的心,因此我們呼叫阿爸,父。」(羅馬書8章15節)。

你能想象將造物主稱為「父親」是多麼地美好嗎!你知道對於上帝而言,自己意味着什麼嗎?你是祂眼中的瞳仁(詩篇17篇8節)。

當我們和上帝建立關係時,我們就會清楚祂比我們在世上的父母更加地愛我們,祂會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刻陪伴着我們。

天父在呼喚你!祂不在乎你的種族,信仰和社會背景。祂只想讓你成為祂的孩子。祂會永遠愛你,除了想與你共度一生之外再無他求!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完美主義)

一場突如其來的乳腺癌卻讓我重新體會到了生命的意義

heartbeat-163709_960_720

作者:Abby, 中國

對我來說,迄今為止最突如其來的一次衝擊是2014年底在醫院的那次。我當時面臨要不要做病灶切除手術,要不要做化療和放療的選擇。自高二那年父親去世后,基本所有的事情我都要自己做決定。媽媽一個人帶着我們三個孩子很不容易,我不想讓她知道我的任何難處,免得她擔心。加上我也從不知道如何去跟家裡人溝通。因此遇到任何事情時,我都得自己拿主意。

拿到病理報告的那天,我在醫院哭了。浸潤性乳腺癌!我覺得一定是醫院搞錯了。我還不到29歲,怎麼可能!我的心裡很慌亂,一時不知所措,唯一知道的是不能告訴媽媽。哭完后,我去公司上班,並且準備去別的醫院驗證檢查結果。第二天我找了一個認識的退休老醫生,跟他去了另外的醫院。我心想他認識那家醫院的腫瘤科主任,這次肯定不會有差錯。然而得到的結果竟然是同樣的!

我的心涼透了。回到醫生辦公室聽醫生解說治療過程:先做手術,手術1周后開始化療,共8次。然後,再放療30次。醫生叮囑我要抓緊時間治療,可那時我不到29歲,也不認識上帝,整個人陷入到不知該何去何從的的絕望中。

接下來那幾天我好痛苦,不僅因為生病,還因為面臨這樣一個無人可以幫我做的選擇——究竟要不要手術?期間也嘗試過在網上搜索,希望可以搜索出一個答案,但是網上哪裡有答案呢。就這樣糾結了幾天,最終還是選擇聽醫生的話。

終於到了進行手術那天,手術進行的很快。早上8點進去,11點多就被送回病房。當時麻藥沒有完全失效,我渾身都沒有知覺,到了晚上麻藥藥效差不多結束了,我才可以在家人的攙扶下去廁所,吃點流食。我暗自欣慰,手術結束了,我支撐下來了。殊不知那才是治療的開始。

手術一周后做第了一次化療。我在病床上躺了10多小時。當時身體沒啥異樣,就是不想吃飯,也聞不了飯味兒,特別想吐,但也吐不出。之後過去了幾天,我感覺自己蠻厲害,竟然戰勝了第一次化療。而且出院一周后,我的頭髮一根都沒有掉。我給了自己一個結論,就是我屬於不掉頭髮的那幸運的1%!然而從醫院回到家以後,我的胃開始極度不舒服,吃不下任何食物。一周後去查血,發現白細胞低到1點多(正常人在4點以上)。醫生給打了3劑增白細胞的針,說若是再升不上去,就要推遲第二次化療。到了第10天,我的頭髮也開始掉,一縷一縷的掉。用手輕輕一碰就掉,到第二次化療入院那天,只剩最後幾根了。第二次化療很難熬,嘔吐日益加重。護士都拿我沒辦法,我必須要坐在病房門口打化療針。因為我一進入病房,聞到食物的味道,就恨不得連胃和腸子都吐出來。

然而感謝上帝,即使在這樣痛苦的時候,祂也沒有停止呼召我。手術后大姨來醫院看我,問我要不要出院後跟她一起去教會聚會。那一刻不知為什麼我感到心裡一顫,竟然答應了她。因為從懂事到現在,大姨每次來我家,說到信主之類的事,我和我媽從來都是不等她說完,就強硬的拒絕。甚至告訴她如果仍然沒完沒了的說這些,以後就少來我們家。出院后我真的跟着她去了教會,聽得不是很明白,牧師帶我做了決志禱告,雖然當時的我心裡並沒有感受到有這樣一位上帝,但我仍然選擇繼續來到教會認識這位上帝。

記得在第二次化療前我去參加教會聚會,當時討論的主題是「面對巨人」。學習的經文是撒母耳記17章1-11節,大衛迎戰巨人歌利亞的故事。「你生命中的巨人是什麼呢?」兄弟姊妹們的分享讓我很感動。他們完全的敞開心扉,講述他們的生命中遇到過的和正在經歷的困境。我聽了忍不住嘩嘩的流淚。在聖靈的感動下,我跟大家分享了我手術和化療的經歷。之後大家一起為我禱告,因為第二天我又要入院做化療。那天晚上我學到一個功課,就是箴言3章25-26節所說,「忽然來的驚恐,不要害怕;惡人遭毀滅,也不要恐懼。 因為耶和華是你所倚靠的,祂必保守你的腳不陷入網羅。」就這樣,我心裡第一次感受到了上帝的愛。

8個月的治療里,我跟上帝的關係由不熟悉變得親近。在這8個月里,我學習到的最大功課就是愛。上帝愛我們,祂就是愛。因為祂的愛,我也越來越多的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我開始學會感恩,感恩家人的愛,教會兄弟姐們的愛,以及上帝對我的祝福和祂所賜予我的一切。我也感謝上帝,透過生病讓我能經歷祂的同在,讓我有機會活出不一樣的生命!因為祂的愛,我也重新體會到生命的意義,可以完完全全的卸下心裡的重擔,將自己的軟弱展現在祂面前,尋求祂的幫助。因為上帝的愛,我可以享受到內心的平安和喜樂。當我擔憂時候,祂就對我說:「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馬太福音6章34節)

明白上帝的愛之後,我選擇去倚靠祂,而不是倚靠人的力量。感謝上帝讓我有機會認識祂,讓我活的有倚靠,有力量!於是我選擇受洗,做一個基督徒,選擇過在基督里重生的生活。這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選擇!從這一刻起,我選擇讓上帝凡事居首位,選擇過一種每時每刻與主同在的生活!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左右兩難)

當性格測試做不到的時候……

When-Personality-Tests-are-Damaging-1024x613作者:Gabrielle Lee,新加坡;譯者:詹啟聖,台灣

性格內向的人比較安靜、害羞、不喜歡與人交往。

性格外向的人則說話相對大聲、喜歡引人注意、熱愛與人交往。

關於這些對不同性格類別的描述,你可能已經聽過,也可能用類似的話語去描述過他人或自己的性格。

不難看出,性格測試在當下非常流行,越來越多的企業、組織願意花錢讓員工去做性格評估。近年來,市面上出現的性格測試題也越來越多。

事實上,各級學校也開始一早就採用這些性格分析工具來幫助學生更了解自己。這或許是因為我們已經認知到,性格會對我們的行為、我們與他人的互動以及我們應對人、事、物的方式有很大影響吧。

幾年前,當我第一次使用這樣的性格分析工具時,出來的結果讓我倍感困惑。我一直以為大家對我的期待是性格外向,因此也一直努力呈現外向的形象。當發現自己其實更傾向於內向時,我真是五味雜陳。

我長這麼大,一直都按外向的性格行事,怎麼可能是個內向的人呢?

這其實也解釋了為什麼我在成長過程中,對於自己的性格類別,有那麼多的自我掙扎。多年累積的社會壓力及同輩朋友的行為,讓我確信外向活潑是比較好的性格特徵。因此,我一直努力做個外向的人,但還是會有人說我“反社會”、“冷漠”、“高傲”。

除此以外,這個性格分析工具還分析了我的決策模式。結果顯示我偏愛理性思考(比較有邏輯、愛分析、講道理)勝過感性判斷(強調關係、能體諒人、有同情心)。難怪大家總是說我“冷淡”,或批評我在該表達同理心的時候老說話客觀、強調理性分析。大家經常說很驚訝我怎麼那麼缺乏“適當的情緒表達”。

因此,我努力想得到他人的認同而不被拒絕。儘管實際上,我覺得自己裡邊真實存在的是一種憤世嫉俗的性格,表面上我卻會假裝得很友善、很熱誠。這讓我既有罪惡感,又覺得氣憤——有罪惡感是因為自己“虛偽”,憤怒則是因為我怨恨大家不給我的“真我”任何機會。經受多年的負面評價之後,我甚至開始完全相信,自己是無法給出真正的愛與關懷的。這讓我覺得自己是個有缺陷的人,並且沒人會愛我。

更諷刺的是,我一直從事的還是組織發展顧問的工作。對於各種性格指數所顯示的結果,其理論、設計、行政運作與解析我都相當清楚。然而,我卻無法用腦中的知識去解釋內心對自己性格的感知。

然後有一天,上帝透過一篇主日講道向我說話了。牧師引用了耶利米書1章5節的經文:“我未將你造在腹中,我已曉得你;你未出母胎,我已分別你為聖。”講道信息的重點是鼓勵大家擁抱上帝想要與我們建立的這份親密關係,因為祂創造了我們,也最了解我們——祂自己的傑作。我們所有的特性、缺失、長處、短處祂通通都知道。並且祂刻意將我們放置在我們各自的家庭、國家和所處的社區環境,一切都有祂特殊的用意。那一刻,我聽到上帝對我說:

我的孩子,我早已安排好,讓你成為現在的你,這其中包含了你的性格。在我眼裡,你是如此的寶貝與可愛,其他人也很快會意識到這一點的。你不需要隱藏或害怕什麼,因為我一直在塑造你成為你應該有的樣子。

我頓時坐正。這個信息讓我無處可逃。我發覺自己暗暗問說:“天父,是禰嗎?”我從未如此直接、清楚地聽到上帝對我說話。我覺得自己被發現了,無法遮掩,而在上帝面前,我也無處可躲。

當我向上帝禱告,將我多年來的罪惡感及自我否定交託給祂,並向祂哭訴、懇求祂醫治我情感上的創傷時,我被一種強烈的釋放感包圍。等我意識過來,我已經陶醉在耶穌無條件愛我這個永不改變的事實里。我什麼都不用做就可以得到這份愛。生平第一次,我嘗到生活在上帝話語真理中的自由,我再也不為自己感到羞愧了。

心理學家Carl Jung說對了一件事,那就是性格是天生的。人的性格是天生的,是因為這是上帝所賜的。我們的創造主充滿慈愛地親手塑造了我們每一個獨特的個體。雖然我們所有人都被呼召效仿耶穌基督,但我相信我們受造各不相同,好讓我們可以藉由各人獨特的互動方式,去有創意地與這個世界接觸。

當我對於上帝的愛的經歷被更新后,我覺得好像突然有了能力,可以去改變自身性格中與我在這個世界的目的產生錯位的那些部分。舉例來說,與其用我的“理性”偏好來對待人、事、物,現在我會試着先從他人的角度來思考。有些品質是可以後天學習的,並且越操練越得心應手。

不論我們是外向還是內向,是偏理性還是偏感性,我們都能主動去接觸別人並與他人建立有意義的關係。最重要的是,我們要記住,沒有任何性格分析工具可以捕捉全上帝在我們每一個人裡面的獨特設計。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當人家說我是個胖子時……

作者:Chrisanty L,印尼

When-Others-Called-me-Fat

在中國留學期間,我不時會逛逛大學附近的商店或時裝店,而那裡的售貨員總是對我視若無睹。然而,他們如果留意到我正在挑選衣服,就會對我說:「我們的衣服只有小碼。」

我的大學有15000名學生,大部分都長得嬌小玲瓏。通常來說,在人群中顯得鶴立雞群的都是身材較為魁梧的外國人。雖然我是印尼華人,但我的外形看起來並不像一般的中國女學生。因為不想遭人側目和評頭論足,我漸漸害怕去逛學校附近的商店了。

我體形高大,肩膀又寬,這常常讓我感到很不自在。那大概是因為我老覺得別人盯著我看,我在他們心目中似乎已被標籤為『胖妞』。我討厭別人抓著我的手臂念叨我的胳膊有多粗,也厭惡朋友和家人取笑我的體重,說我應該節食,或者拿我和其他同齡女孩相比較。更糟糕的是,當我試圖減肥時,我通常都會以生病告終。即便如此,別人還是會叫我『胖子』。

結果,因為長得『胖』,我厭惡自己的一切。漸漸地,我接受了自己人生中看似唯一的現實:我又胖又醜,而且永無翻身之日。

我開始變得非常敏感,很容易因為別人說的話而受傷,哪怕那些話是出於善意,或者與我的身材毫無關係。在我看來,大家都在取笑我。我對自己很失望,嚴重喪失自信。我不想外出見一些不認識的人,不想交朋友,甚至什麼事情都不想做。我甚至開始將怒氣發洩在別人身上。當你不喜歡自​​己時,你簡直不可能發自內心地對人友善和寬厚待人,因為你沒有任何正面積極的想法和態度可以與他們分享。

直到我認識另一位在中國唸書的學生,我的思維方式才開始改變。那個女孩也很難在學校附近的商店找到尺寸合適的衣服,也不得不和那些覺得她胖的人打交道。但她讓我印象深刻的地方不在於此。她來到中國,是希望到孤兒院幫忙,以此服事主。她決心將自己得到的愛傳遞給那些非常缺乏愛的人。有一天下午我們倆一起聊天,我當時想:「即便別人覺得她不好看,甚至連她自己都瞧不起自己,上帝也肯定會覺得她美麗,並且愛她。」

我不禁自省。上帝是怎麼看待我的?創造主會怎麼看待自己的創造呢?

撒母耳記上16章7節說:「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長久以來,我都無法接納自己,因為我的人生就等於長得『胖』。有些時候,我忘記了上帝是我的創造主。祂不會只看我們的外表,卻看重我們的內心和生命。在祂眼中,祂的創造是好的。這個真理確實改變了我。

當你開始思考上帝有多偉大、祂的愛有多長闊高深時,你就會重新點燃心中的愛火,不但愛自己,也愛他人,甚至是那些也許傷害過你的人。我必須承認這並不容易做到,尤其是因為別人對我的身材發表過一些很傷人的言論,而我也曾相信他們所說的就是事實。因此,我讓自己慢慢來,首先是確定自己真的會為上帝創造給我的身體而心存感激,然後是確保自己身體健康,而不再被人們對我體形的期望所困擾。

假如你覺得自己看起來不怎麼樣,或者偶爾也會覺得自己有點『胖』,我想那是正常的,但別讓這種感受侵蝕你的生命。關心你的天父不會只看你的外表,無論你長得怎樣,祂都愛你。我也明白,人們對外表的痴迷永遠都不會或根本無法停止,但我們不要因為外表而錯失交朋友和發揮影響力去榮耀上帝的機會。

(本文譯自透心糧英語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