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上帝的愛

音樂:祂仍顧念

為何天空佈滿烏雲崎嶇道路寸步難行
是否上帝不再應允流淚禱告未蒙垂聽
為何心靈愁煩憂懼漫長黑夜暗自飲泣
難道耶穌悄然離去心碎哭喊無人憐恤

祂仍顧念你沒有忘記側耳垂聽祂未曾撇棄
天父慈心知你一切所需定睛垂憐默然愛你
祂深知受苦與你有益患難能使你謙卑捨己
萬事效力都是主所允許試煉有祂美善旨意

即使天色依舊灰暗生活總有勞苦重擔
但是耶穌作王掌管聖靈同在賞賜平安
雖然信心或有搖動軟弱無助疲乏困窘
寶貴應許從不落空奇異恩典永遠夠用

恒切禱告啊切莫灰心時常讚美請卸下憂慮
患難痛苦終將成為過去奇妙大愛永不止息
全然交托在恩主手裡來到耶穌腳前得安息
專心仰望倚靠全能上帝祂必保守始終如一
———————————————————-
[
詞/曲: 邱顯財]
音樂蒙邱顯財允許使用

下載:祂仍顧念 (右擊滑鼠)


創作者筆記:
成為基督徒,成為天父上帝的兒女,並非代表從此掛上「保證成功」的護符,凡事興旺、一帆風順,一路風光地「保送」上天堂。其實信主之後,生命中所經過的死蔭幽谷、荒漠曠野,有時候甚至比信主之前更難捱。雖然知道耶穌很愛我,祂永不放棄、永不改變,而這份愛也曾經深深溫暖、感動、觸摸了我的心,但是在極度軟弱無助、困倦疲乏之時,在沮喪憂鬱、灰心失望之際,在禱告許久但難處仍在、困境未改的光景中,有時卻讓人失去了起初的信心與愛心。

信主前曾罹患躁鬱症,信主之後,上帝一點一點地在我生命中動工。然而,在情緒極端擺蕩中,曾經歷過極度火熱愛主、仿如置身天堂的狂喜,也走過如影隨形、揮之不去的陰鬱,甚至幾度嘗試結束生命。回想那些心碎的時刻,以及那些讓我後悔不已的事,有時真的想問:「為什麼上帝允許這些?」、「為什麼我會做出 這些事?主阿,祢為什麼允許?」然而,過去的事已成定局,無法改變,也無法再來一次、重頭開始。

關於試煉與受苦的功課,我承認我學得不好,因著逃避的心態,我「被當」了幾次,但是我相信上帝有恩典,雖然在許多方面我失敗跌倒了,可是祂沒有放棄我,依然顧念我、保守我,甚至仍然恩待我,上帝的愛和忍耐寬容,有時讓我深覺欠祂好多好多,我想我是還不清的。

我不知明日將如何,但是我深知主掌管明天。緊緊跟隨、深深倚靠、切切仰望、默默等候,在天路上,我要繼續向著標竿直跑,不管跌倒幾次,不管失敗幾次,我一定會再站起來,因為耶穌愛我沒有改變,祂必用笑臉幫助我,恩領我度過一切風浪。願我們彼此勉勵,倚靠耶穌,不要放棄!

耶和華你的神是施行拯救、大有能力的主!
祂在你中間必因你歡欣喜樂,默然愛你,且因你喜樂而歡呼。
西番雅書317

靈命日糧 :永遠的愛

讀經:約翰一書4章7-21節 

每一段美好關係都是以愛為中心。聖經清楚地指出:我們需要成為心中有愛的人。換言之,我們要全心全意地愛上帝,要愛鄰舍如同愛自己,甚至要愛我們的敵人。然而,如果我們沒有體會到被愛的滋味,實在是很難去愛別人。正如那些被忽視的孩童、被伴侶漠視的配偶,以及那些被子女遺棄的父母,他們都嚐過心痛的感覺,因為他們在生活中都缺乏愛。

所有渴望被愛的人啊,這裡有一個好消息!那就是上帝深深地愛著你。讓我們一起品嚐被上帝所愛的喜樂。你要謹記祂在十架上犧牲的愛,為你我所帶來的救恩。更要想到你只要信靠祂,祂的愛就會塗抹你的過犯,赦免你的罪,讓你得稱為義(羅馬書3章22-24節)。應當歡欣讚美,因為再沒有任何事能使你與上帝的愛分離(8章39節)。你要相信祂已為你的將來預備了美好的地方,在那裡,你將永遠被愛 [....]

真摯的愛(粵語歌)

祢在十架犧牲為我
就算痛苦都跨過發放愛光芒
祢是我一生寄託愁和淚不再
我現找到這平安
祢讓我這生經歷愛
能共你真不枉過暖透到心內
這份愛心中滿載此刻到未來
祢是永恆永活那主宰
獨有主永沒變遷主恩每日倍添
光照著每天祂的愛在引牽
未畏懼種種挫折信心的磨練
縱絕處神仍在我身邊神恩典愛真摯
神千載也不變
———————————————————-
[曲: 吉中鳴 | 詞: 何維健 | 獨唱: 溫淦洋]
音樂蒙MMO 媒體綠洲允准使用

漫畫:愛。記憶

婚約不僅是一個合約,違約時賠上毀約金就好!它是個獨一無二的誓約,明確地要求我們,除非是死,否則我們永不分離(馬太福音19章6節)。婚約誓詞中的「無論順境或是逆境,富有或貧窮,健康或疾病」,表明守約可能有困難存在,因為環境會改變,我們的配偶也是。
維繫婚姻絕對不容易,因為婚姻中充滿了許多意見的分歧、彼此適應的困難;但在沒有虐待家暴或危險的前提下,接受並熬過貧窮、困難與失望,就會得到幸福。婚約是一份具有約束力的義務,讓我們在有生之年去關愛、榮耀並珍惜另一半,因為這是耶穌對我們的要求。就如同我的一位朋友所言:「即使是在我們不想守約的時候,這份誓約也都會使我們保持忠誠。」

我們保證無論順逆,歷經疾病跨越衝突;
藉著上帝無盡恩典,婚姻誓約畢生守住。
愛不只是一種感覺,而是一份承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繪畫—梁明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