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喪親

那些失去至親的日子

How-I-Dealt-With-The-Loss-of-a-Loved-One

作者:PeerapatT,泰國

翻譯:鍾林君,中國

大家都是如何來追憶已逝親人的呢?有人可能會通過日常對話來回憶往昔美好時光,有些人則通過照片來懷念。

我選擇後者。我家有個傳統,就是在家裡掛滿家人的照片。家裡牆上有兩張我太爺爺、太奶奶的照片,我還沒出生就在那了。所以我雖然從未見過他們,卻倍感親切,他們也因此成為我兒時生活的一部分。

隨着我年齡的增長,家中掛的照片自然也越來越多。有些照片卻是會勾起無比心痛的回憶。其中一張是我大哥的照片。那年,他被摩托車撞傷,傷勢十分嚴重。剛剛信主的我與教會的成員聚在一起為他禱告,可兩次腦部手術后,哥哥還是沒有好轉,不久就去逝了。

家裡另一張讓人傷心的照片是奶奶的照片,她患糖尿病身亡。最讓人心痛的則是我爸爸的照片了。有一天,爸爸心臟病突發,幾分鐘之內就身亡。他的突然病逝在我心裡留下了深深的傷痛與無法彌補的空洞。

回憶起這些至親的離世,讓我不禁思考:“人為什麼會死呢?”人會死是因為我們違背了上帝的旨意——“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羅馬書3章23節)。有些人對於死亡,要麼完全不去思想,要麼活得好像永遠都不會死去。但這些方式卻無法讓我們逃脫這個不可避免,且隨時都可能發生的結局。即便是信主,也不會使我們倖免於肉身的死亡或失去至親的傷痛。

只是,對於基督徒來說,不同的一點在於,面對死亡時,我們心中仍有盼望。因為耶穌透過十架上的死賜予了我們寶貴的救恩(希伯來書9章27-28節)。我們可以得安慰,因為知道上帝會陪我們一同走過死陰的幽谷或失去親人的巨痛。

上帝的話語的確在我面對傷痛時深深地安慰了我。其中一句讓我在最痛苦的日子裡倍受安慰的經文是:“求你把我眼淚裝在你的皮袋裡。這不都記在你冊子上嗎?”(詩篇56章8節)當我意識到上帝竟然完全了解我的感受時,我不禁熱淚盈眶,內心也受到深深的安慰。

其他基督徒的代禱也提醒我,上帝在我生命中的信實與慈愛——即使在我最難熬的日子裡,祂都從未忘記我。對於我還未信主的家人來說,有人為我們禱告也是很大的鼓舞與見證。上帝的愛真實地通過這些人,像光一樣閃爍出來,照亮了那些黑暗的日子,也醫治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傷心。

你最近是否也經歷了失去親人的傷痛?放心,上帝會一直與你同在,並且永遠都不會停止對你的愛。把盼望放在祂裡面,讓祂安慰你吧!

此文章譯自雅米泰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天堂與地獄)

夢見爸爸的那個晚上,我哭了

Why-I-Cried-Over-A-Dream-1024x613作者:何佩欣,新加坡;翻譯:苗苗,中國

早上醒來的時候,晚上的夢依舊清晰。這個夢既不壞,也沒有讓我很悲傷。實際上,這是我這段時間裡做的最甜的夢了。

夢中我和爸爸在一起吃巧克力冰淇淋甜筒(注意,不是因為夢裡有冰淇淋我才說這個夢甜的)。不知為什麼,我記得很清楚冰淇淋花了50新幣。夢醒后,我就只記得這些了,卻足以讓我潸然淚下。

刷牙時,我突然意識到自己為什麼流淚。因為夢醒的那一刻,我已經知道,夢中一起吃冰淇淋的快樂時光再也不會在現實中發生了。

爸爸去世兩年半,我以為終於習慣了他的離開,但那天早晨的經歷卻證明,事實並非如此。雖然這已經不是我第一次夢見爸爸,但夢中看到他的音容笑貌,我才意識到自己是多麼思念他,也意識到我並沒有從悲痛中完全走出來。

記得爸爸剛去世的那幾周,整個世界都讓人有一種離奇感。那時,我覺得自己喪失了所有的感知能力。沒有什麼能吸引我,讓我高興,也沒有什麼能讓我感到沮喪。除了淚迸腸絕的喪親之痛外,我的感覺徹底麻木了。失去了爸爸,生活就突然變得沒有意義,未來也彷彿一個有大又黑的空洞。有時,我甚至希望耶穌快點再來,或是母親、哥哥和我一起突然死掉,這樣我們一家就可以在天上團聚,而不用在地上過沒有爸爸的日子了。

但上帝用時間和日常瑣事來幫我們度過每一天。漸漸地,我開始恢復正常的情緒:快樂、憤怒、沮喪、嫉妒、恐懼,等等。每當取得成功時,我會很開心;別人工作不用心害我多做事時,我也會生氣;坐錯公交車浪費時間時,我更會感到沮喪……

生活恢復了常態,我彷彿覺得自己已經完全接受了爸爸去世的事實。對我來說,談論起以往共度的快樂時光已經不再是那麼困難的事情;翻看他以往的照片也不再讓我忍不住掉眼淚;即使是紀念他的逝世周年和誕辰(幾周前),也變得更加容易了。

但是,那天早上的小插曲卻讓我發現,原以為早已消失的悲傷竟然從未離開過。過去的這些日子裡,它只不過是休眠了,在最意想不到的時候爆發出來。

一方面,我很驚訝為何這麼長時間了,這種喪親之痛依然如此強烈。在父親的葬禮上,朋友送我一個掛件,上面刻了一句話:“這一切也都會過去”。我本來以為“這”應該是指悲傷,現在我有點懷疑。

另一方面,這種疼痛感的繼續,在某些方面倒讓我鬆了一口氣。這種感覺一回來,就讓我可以重新思考自己生活中的優先次序、擔心及顧慮。之前我會因為朋友說過的某些話而惱怒,為別人取得了我沒有取得的成就而心生嫉妒,現在看來,這些都無足輕重了,全都是自尋煩惱。悲傷真實地提醒我們,最終,在我們生活在地上的日子裡,沒有什麼比與天父以及他人的關係更重要了。劇烈的悲痛提醒我,失去是我們每個人在某個特定的時間點都必須經歷的人生轉折。每個人都會面臨不同程度的痛苦和失去。同時,失去也深刻地提醒我們,我們的人生並非正常。死亡和失去家人或朋友不應該是“正常”事件;它們是這個偏離上帝心意的世界里罪的結果。

同時,這也嚴肅地提醒我,生命何等短暫。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會產生永恆的影響。這讓我開始專註那些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而不是那些緊急但不重要的事。也激勵我去活出信仰,在我活着的日子裡同我所愛的人們分享耶穌,免得以後來不及。

這些日子以來,我學着接受悲傷作為我生活的一部分。當它發作時(我確信它會再來),我要充分認識到,因着耶穌所做的一切,這份疼痛變得只是暫時的。我會在榮耀中再次與爸爸團聚,在那之前,我要好好地生活。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