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
雅米是灵命日粮的青年事工,来和我们一起使用《灵命日粮》灵修,享受与上帝亲近的甘甜!
灵命日粮:希望之光
/
0 评论
母亲闪亮的红色十字架本应该挂在癌症护理中心的床边,而我也应该在她预定疗程的空档时间,预备去探望她,与她共度圣诞。我最想要的圣诞礼物,就是能与母亲再多相处一天。然而,我如今却在家中,⋯⋯将她的红色十字架挂在圣诞树上。 当我儿子沙维尔点亮圣诞灯饰的时候,我轻声道谢。他回答说:“不客气。”但我儿子不知道,我是在感谢上帝用闪烁的灯泡,提醒我要转眼仰望那永恒不灭的希望之光──耶稣。
撰写诗篇42篇的诗人向上帝表露了自己真实的情感(1-4节)。他首先承认自己心里“忧闷”,“烦躁”,过后他鼓励读者:“应当仰望上帝,因祂笑脸帮助我,我还要称赞祂”(5节)。尽管诗人被悲伤和痛苦所淹没,然而当他回想上帝过去的信实,就看到希望之光(6-10节)。最后,诗人还问自己为何还有疑虑,并表明已恢复了对上帝的信心,就像诗人说:“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为何在我里面烦躁?应当仰望上帝,因我还要称赞祂。祂是我脸上的光荣,是
灵命日粮:忘记并宽恕
/
吉尔·普莱斯(Jill Price)生来就患有过度记忆症(或超忆症),能记得曾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所有事情的细节。她一生中的任何事件,都可以在脑海中清清楚楚地重播。 电视影集《记忆神探》就是描述一位女警察拥有异于常人的记忆力,使她在玩记忆游戏与侦破案件时有绝对的优势。但对吉尔来说,具备超强的记忆力却不是一件好事。她忘不了遭受批评的时刻,失落的经历,以及做了那些令她万分悔恨的事。在她的脑海中,总是一遍又一遍地重现这些情景。
我们的上帝是无所不知的(或许是一种过度记忆),圣经告诉我们,祂的智慧无法测度。然而,我们可从以赛亚书看到上帝说了让人安心的一句话:“唯有我为自己的缘故涂抹你的过犯,我也不记念你的罪恶”(43章25节)。希伯来书的作者也强调:“我们⋯⋯靠耶稣基督⋯⋯得以成圣。⋯⋯[上帝]不再记念[我们]的罪愆和[我们]的过犯。”(10章10,17节)
当我们向上帝承认自己的罪,就可以停止在
灵命日粮:从疤痕反省
/
菲菲摸了摸腹部的疤痕,她又接受了一次手术,切除食道和胃的癌肿瘤。这一次,医生切除了她部分的胃,在开刀的部分留下了一道锯齿状的疤痕。菲菲对丈夫说:“这道疤痕可以代表癌症的痛苦,也可以代表康复的开始。我选择让这疤痕成为康复的记号。” 雅各在彻夜与上帝摔角之后,也面临了类似的选择。上帝的使者让雅各的大腿关节脱臼,使雅各筋疲力竭,还瘸了一条腿。我寻思,过了几个月之后,当雅各按摩他那依旧疼痛的大腿关节时,他会有怎样的反省?
他是否后悔多年的欺骗行为而导致这改变他人生的比试?上帝的使者迫使雅各说出了真相,承认自己就是“雅各”(“抓住”的意思,见创世记25章26节)。他曾对自己的哥哥以扫和岳父拉班屡施诡计,从中得利。最后,上帝的使者为雅各祝福,对雅各说:“你的名不要再叫雅各,要叫以色列,因为你与上帝与人较力,都得了胜。”(32章28节)
雅各的瘸腿代表过去那欺哄人的旧生命已经死了,取而代之的是在上帝
灵命日粮:祂近在咫尺
/
马尼拉的一位声乐老师卢尔德,三十多年来一直面对面地教导学生。当她被要求透过视讯授课时,她很焦虑。卢老师说:“我不太会使用电脑,家里的那台笔记型电脑已十分老旧,而且我不熟悉视讯会议平台。” 虽然对某些人来说这似乎是小事一件,但对她来说确实是压力之源。卢老师说:“我一个人独居,没有人可以帮忙。但若不视讯授课,恐怕会流失学生,而我需要这份收入。”
因此,卢老师在每次上课之前,都会求上帝保守她的电脑能正常运作。她说:“我电脑桌面的背景图片就是腓立比书4章5-6节,可见我是多么需要紧紧抓住这些经节啊!”
使徒保罗告诫我们,不要为任何事忧虑,因“主已经近了”(4章5节)。我们要紧紧抓住上帝必会同在的应许,当我们确信祂近在咫尺,并以祷告将一切大小事交托给祂,祂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我们的“心怀意念”(7节)。
卢老师说:“上帝帮助我找到解决电脑问题的网站,并赐给我很有耐心的学生,他们都很体谅
灵命日粮:两难之间
/
大伟和安琪觉得上帝呼召他们到海外宣教,随后卓有成效的事工也证实了这一点。但他们离开家乡却有个不利之处,即大伟年迈的父母将孤单地度过接下来的每个圣诞节。 为了减轻父母的孤独感,大伟和安琪提前寄送礼物并在圣诞节早上打电话给父母。但父母真正想要的是他们,而大伟的收入却只够他们偶尔回家一趟,怎么办呢?大伟需要智慧。
箴言3章可说是寻求智慧的速成班,教导我们如何藉着将自己的处境带到上帝面前,以得到智慧(5-6节)。它描述了智慧的各种特质,例如爱和信实(3-4,7-12节),以及智慧带来的益处,如平安和长寿(13-18节)。作者还补充说,上帝藉着与我们“亲密”谈话,把这样的智慧赐给我们(32节)。上帝向那些亲近祂的人,轻声诉说祂的解决方案。
一天晚上,大伟在向上帝诉说烦恼时得到了一个主意。在那年的圣诞节,他和安琪穿上最华丽的衣服,用彩带装饰餐桌,端上烤肉大餐,而他的父母也是如此。然后,他和父母在各
灵命日粮:主内群体
/
在巴哈马南部有一小块土地,叫做破烂岛。在19世纪,这个地方的盐业十分昌盛,但后来由于盐业衰落,许多人就移居到附近的岛屿。到了2016年,岛上的居民只剩不到80人。尽管他们分属于三个不同的宗派,但每一周所有人都会聚集在一个地方,一同敬拜上帝,并享受团契生活。由于岛上的居民不多,因此群体意识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 初代教会的信徒也迫切需要和渴望群体的生活。耶稣的受死和复活,令他们对这新认识的信仰感到兴奋。但他们也知道,耶稣不会再像从前那样与他们一起生活,所以他们极需要彼此。众信徒专注于使徒的教导和彼此的团契,也一起守圣餐(使徒行传2章42节)。他们在不同的家中聚会,一同敬拜上帝,举行爱筵,并关心他人的需要。使徒行传的作者如此描述当时的教会:“那许多信的人都是一心一意的”(4章32节)。他们被圣灵充满,不断地赞美上帝,并藉着祷告将教会的需要带到上帝面前。
群体对我们至关重要,我们能在当中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