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
雅米是灵命日粮的青年事工,来和我们一起使用《灵命日粮》灵修,享受与上帝亲近的甘甜!
灵命日粮:齐聚一堂敬拜
/
0 评论
参加大型活动可能会使你产生令人惊奇的蜕变。研究人员余丹尼和他的同事在英国和美国参加多日的大型聚会,与超过1,200人互动。过后他们发现,盛大的集会庆典会冲击人们原有的道德准则,甚至会影响我们跟人分享资源的意愿。他们的研究发现,有63%的出席者在集会庆典中都有“蜕变式”的经验,这些盛会也让他们感受到与其他人有更深的连结,对家人,朋友甚至根本不认识的人更为慷慨大方。 不过,当我们与其他人齐聚一堂敬拜上帝的时候,所经历的不仅仅是世俗节庆带来的人际关系“蜕变”,而是与上帝连结,交流。古时候,当上帝的子民每年于三大重要节日齐聚耶路撒冷时,他们必然也体验到与上帝的连结。在那个时代,没有现代的便利交通,他们必须长途跋涉,每年三次前往耶路撒冷圣殿去欢庆除酵节,七七节和住棚节(申命记16章16节)。然而,这些聚会却是他们与家人,仆人,外族人以及其他人,一同在耶和华他们的上帝面前守严肃会,敬拜和欢乐的时光
灵命日粮:基督的使者
/
网络时代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公司商号纷纷以创新的方式吸引顾客。以速霸陆(Subaru)汽车为例,他们的车主都有相当高的忠诚度,因此公司邀请一群速霸陆汽车的超级粉丝来担任他们的品牌大使。 公司的官方网站宣称:“速霸陆大使是一群品味独特,精力充沛的人,他们主动地以自己的热情,积极传扬有关速霸陆的信息,为塑造品牌的未来献上一己之力。”公司期望拥有速霸陆汽车能够成为人们的身份标志,他们会因为对产品的热爱而积极与人分享。
在哥林多后书5章,保罗描述了一个不同的“大使”,那就是基督的使者,呼吁众人跟随耶稣。保罗说:“我们既知道主是可畏的,所以劝人”(11节),接着他还说:“上帝在基督里叫世人与自己和好,……所以,我们作基督的使者,就好像上帝藉我们劝你们一般。我们替基督求你们与上帝和好。”(19-20节)
许多产品广告都保证能够满足我们内心的需要,宣称可以为我们带来幸福,圆满和达成目标。但这些都只不
灵命日粮:坚持不懈
/
在1917年,一名年轻的女裁缝被纽约市知名的时尚设计学院录取而感到惊喜不已。然而,当安·洛薇(Ann Lowe Cone)从佛罗里达州来到学校注册时,院长却不欢迎她,并对她说:“恕我直言,我们不知道你是黑人。”但洛薇不愿离去,她轻声向上帝祷告:请让我留在这里。最后,院长看到了她的坚持,于是让她留下来,但附带条件是她不能与白人学生一起上课,只能打开教室后门让她旁听。 尽管只能旁听上课,但洛薇确实才华横溢,不但提前六个月毕业,作品更受到上流社会顾客的青睐,包括前美国第一夫人贾桂琳·甘乃迪。洛薇为她设计了举世闻名的婚纱礼服。这套婚纱洛薇做了两次,因工作室上方的水管破裂,导致礼服毁损。但她没有放弃,在寻求上帝的帮助后,重新制作完成。
这样的坚持是大有力量的,特别是在祷告方面。在路加福音18章,耶稣的比喻提到了一名坚持不懈的寡妇,她不断地恳求一名不义的法官为她伸冤。起初,法官不予理会,但后来深觉
灵命日粮:我们的兄长
/
年仅6岁的伯杰和妹妹外出时,一只恶犬突然扑向妹妹,伯杰奋不顾身地跳到妹妹前面,保护她不受恶犬的凶猛攻击。过后伯杰被送到急诊室接受治疗,脸部缝了90针。事后,他解释了自己当时的行为,他说:“如果当时有人会死,我希望是我而不是妹妹。”幸好经过整形手术后,伯杰的脸部创伤已经顺利修复。在近日两人的合照中,这个哥哥热情地拥抱着妹妹,可以看出他对妹妹的爱仍像以前一样坚定! 在理想的情况下,家人会关心照顾我们。真正的兄弟会在我们遭遇困难时挺身而出,在我们孤单或害怕时陪伴身旁。但在现实生活中,即使是我们最好的兄弟也并不完美,有些甚至会伤害我们。但我们有一位兄长──耶稣,祂会永远陪在我们身边。希伯来书告诉我们,基督以卑微的行动表达祂的爱,降生在人类的家庭中,与我们一样成了“血肉之体”,“凡事该与祂的弟兄相同”(2章14,17节)。因此,耶稣是我们最完美的兄长,祂乐意称我们为弟兄姐妹(11节)。
耶稣确实
灵命日粮:我不忘记你
/
如果你曾听过狱中人的故事,就会发现对许多囚犯来说,最难熬的或许是孤单寂寞。事实上,有研究指出,无论监禁时间长短,大多数的受刑人在坐监期间,他们的至亲好友只会来探视两次。因此他们一直觉得孤单寂寞。 这让我联想到圣经人物约瑟。当约瑟蒙受不白之冤,身陷狱中时,他也经历了这样的痛苦。在坐监时,约瑟曾有一丝希望的曙光,因上帝让他精准地解析一名狱友所做的梦,而这人又正好是法老所信赖的仆人。约瑟告诉这位侍酒总管,他将官复原职,并且请他代为向法老陈情,好让自己能重获自由(创世记40章14节)。但这人官复原职后“却不记念约瑟,竟忘了他”(23节),因此约瑟又等了两年。在等候的岁月中,虽然没有任何迹象显示情况会有所转变,但约瑟并不是真的孤单一人,因为上帝与他同在。最后,这位侍酒总管终于想起他对约瑟的承诺,而约瑟在正确解析法老的梦之后,便获得了释放(41章9-14节),还被立为埃及宰相。
不管是什么情况让我
灵命日粮:不同方式
/
在19世纪末期,司马莉(Mary Slessor)坐船前往非洲卡拉巴国(Calabar,今日的奈及利亚),她带着满腔热血,想继续已故的李文斯顿(David Livingstone)的宣教工作。她被指派的第一个任务是在学校教书,但却跟其他宣教士住在一起,这使她想以不同的方式更好地参与服事。因此她做了一件在当地很少见的事──住在她所服事的人群当中。司马莉学习他们的语言,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甚至收养了数十个被遗弃的孩子。她花了近40年,将盼望和福音带给那些需要的人们。 使徒保罗深知,满足周遭人们真实的需要是至关重要的。在哥林多前书12章4-5节,保罗提到:“恩赐有许多种,却是同一位圣灵所赐。事奉有许多种,却是事奉同一位主”(和合本修订版)。所以他按照人们的需要去服事他们,正如他说:“向软弱的人,我就作软弱的人。”(9章22节)
我知道有间教会近期正在推动一项名为“面面俱到”的事工,其中包括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