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
雅米是灵命日粮的青年事工,来和我们一起使用《灵命日粮》灵修,享受与上帝亲近的甘甜!
灵命日粮:看见需要
/
0 评论
在我父亲离世前的最后几天,一位名叫瑞秋的护士来到我父亲的病房,然后问我可否让她替我父亲刮胡子。当瑞秋用剃刀轻轻刮除父亲脸上的胡须时,她解释说﹕“他这个年纪的老人家都喜欢每天刮胡子。”瑞秋看到了我父亲的需要,就很自然地向他表达善意和尊重,还顾及他的尊严。瑞秋温柔的关怀让我想起我的朋友朱莉,至今她仍会为年迈的母亲涂指甲油,因为对朱莉的母亲来说,看起来漂亮是很重要的。 使徒行传9章讲述一个名叫多加(也称为大比大)的女信徒,透过为穷人做衣服来表达她的关怀(36,39节)。当她离世时,她的房间里挤满了亲朋好友,他们都流泪哀悼这位热心助人,乐善好施的姐妹。
但多加的一生并没有在此划下句点。当彼得被人带到多加的遗体旁时,他跪下来向上帝祈祷。彼得靠着上帝的能力,呼叫她的名说﹕“大比大,起来!”(40节)令人惊讶的是,多加睁开双眼并坐了起来。她的朋友们看到她死而复生,这个消息立即传遍全城,结果“就有许多
灵命日粮:这是征兆吗?
/
这个工作机会看起来很不错,而且正好切合福民的需要。福民的孩子们都还小,他又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自从被解雇后,他就一直迫切祷告,期盼能找到一份工作。他的朋友们都说:“这个工作机会,一定是上帝回应你的祷告。” 可是,当福民仔细阅读这未来雇主的相关资料时,却感到很不安。这家公司不但投资可疑的业务,而且还有贪渎的记录。最后,福民唯有忍痛拒绝这家公司的录取。福民告诉我﹕“我相信上帝要我做正确的事,而我唯一要做的,就是相信祂会供应我一切所需。”
福民想到了大卫在山洞里遇见扫罗的事。撒母耳记上24章记载,扫罗在追杀大卫的途中进入一个山洞里,恰巧大卫一伙人就躲在洞内。看来大卫得到了杀死扫罗的绝佳机会,可以永绝后患。但大卫却没有这么做,并且表明:“我在耶和华面前万不敢伸手害他,因他是耶和华的受膏者”(6节)。在做抉择的时候,大卫谨慎地分辨哪些是自己对事情的解读,哪些是上帝的命令,这让他能顺服上帝的教导
灵命日粮:不断传讲耶稣!
/
在一次访谈中,一位基督徒音乐家回顾说,曾有人要求他不要过度谈论耶稣。为什么呢?他们认为,如果他不再说自己的工作都是为了耶稣基督,他的乐团可能会更有知名度,能募集更多善款来周济穷人。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这位基督徒音乐家严正声明﹕“我创作音乐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分享我的基督信仰……我绝不会闭口不言。”他强调,“我最迫切的使命就是分享耶稣的信息!” 在使徒的时代,使徒们也被禁止谈论耶稣,还遭到恐吓和威胁。他们甚至被关进监狱里,但天使奇妙地将他们救出来,并要他们继续向人讲述在基督里得着的新生命(5章19-20节)。当宗教领袖得知那些使徒离开了监狱,而且还继续传讲福音,就把他们带回公会,斥责他们说﹕“我们不是严严地禁止你们,不可奉这名教训人吗?”(28节)
使徒们回答说﹕“顺从上帝,不顺从人,是应当的!”(29节)最后,宗教领袖下令鞭打使徒,又“吩咐他们不可奉耶稣的名讲道”(40节)。但使徒离
灵命日粮:困境中的祷告
/
作家兼神学家罗素 · 摩尔(Russell Moore)提及他当年到俄罗斯的孤儿院领养孩子的经历。他说,那时他在孤儿院里感受到一种可怕的寂静。后来有人解释说,那些婴儿都不哭了,因为他们知道没有人会回应他们的哭泣。 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也会觉得无人会倾听我们痛苦的心声。最糟糕的是,我们觉得上帝也不会听见我们的呼求,不会看见我们的眼泪。其实祂听见也看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圣经教导我们如何向上帝呼求和申诉的祷词,尤其是出自诗篇的。诗人们不仅向上帝呼求,恳求祂的帮助,也向祂申诉,要求祂正视他们的处境。在诗篇61篇,大卫将自己的祈求和苦情带到他的创造主面前,他说:“我心里发昏的时候,我要⋯⋯求告祢,求祢领我到那比我更高的磐石”(2节)。大卫向上帝呼求,是因为他知道,唯有上帝才是他的“避难所”和“坚固台”(3节)。
当我们像诗篇中的诗人那样,向上帝呼求和申诉,是承认上帝的主权,以及恳求祂彰显祂的美
灵命日粮:活水
/
莉亚因为家庭缺乏温暖,十四岁就离开家里,在外头找了工作,并和朋友们住在一起。她渴望得到爱和肯定,后来就搬去和一个男人同居。莉亚早已嗜酒成性,而这男人还教她吸毒。可是无论是男女关系或是酒精和毒品,都不能满足她内心的渴望。她不停地追求满足感,过了几年,她遇到一些基督徒,他们帮助她,陪她一起祷告。数个月后,她终于发现耶稣能满足她对爱的渴求。 那位在井边打水的撒马利亚妇人在遇见耶稣之后,她干渴的心灵也同样得着满足。这位妇人在中午正热的时候出来打水(约翰福音4章5-7节),可能是为了避开其他妇女的议论和异样的眼光,因为大家都知道她曾有几个丈夫,而且她现在还与别的男人有不正当的关系(17-18节)。当耶稣向这妇人要水喝时,其实是违反当时的社会习俗,因犹太教师通常不会与撒马利亚妇女往来。然而耶稣却要把活水赐给她,好让她得着永活的生命(10节),并使她干渴的心灵得着满足。
当我们接受耶稣成为个人的救主
灵命日粮:谦卑日
/
我常觉得人们自创的非正式节日很有趣。单单在二月就有焦糖黏黏包日,世界吞剑者日,甚至还有国际狗饼干感恩节,而今天则是人们所定的“谦卑日”。谦卑是举世公认的美德,当然值得庆祝。但耐人寻味的是,这个美好的品格并非一直受人尊崇。 在古时候,人们认为谦卑是个弱点,而非一种美德,因为那时人们更看重荣誉。人们很自然地都会夸耀自己的成就,希望提高身份地位,而不让自己低人一等。谦卑意味着卑微低下,就像以下对上,奴仆对主人一样。但历史学家说,这一切都因耶稣被钉十架而彻底改变了。耶稣“本有上帝的形象”,却舍弃祂神圣的地位而“取了奴仆的形象”,自甘卑微为人受死(腓立比书2章6-8节)。耶稣这种值得万人称颂的壮举,使得谦卑被重新定义。到了第一世纪末,即使有些作家并不是基督徒,也因基督的作为而将谦卑视为一种美德。
如今,每当有人因谦卑而受到赞扬时,福音就巧妙地被传开了。因为如果没有耶稣,谦卑就不会被人认为是一种美